原告:陳師師,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身份證住址武漢市硚口區(qū)。委托代理人:賈方彪,湖北知途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曾勇,湖北知途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身份證住址武漢市硚口區(qū)。委托代理人:石文娟,湖北法輝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被告:鹽城瑞某某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鹽城市亭湖區(qū)南洋鎮(zhèn)光伏路南、經六路東1幢510室(28)。法定代表人:時華林。第三人: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
原告陳師師向本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一、判令以上被告結算合伙賬務并向原告分配合作期間產生的利潤人民幣437885.36元;二、判令以上被告支付原告墊付購煤款人民幣12819.03元;三、判令被告承擔訴訟費、保全費等費用。事實與理由:2017年5月,原告陳師師與被告陳某某約定共同經營煤炭銷售項目,由原告陳師師和被告陳某某共同出資合作采購煤炭銷售給第三人尤夫公司。雙方約定,由原告負責煤炭采購等工作,被告陳某某負責與第三人洽談煤炭采購購銷事宜并以被告陳某某實際控制的瑞某某公司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2017年8月16日,原告陳師師與被告陳某某補簽了《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對雙方權利義務、出資及利潤分成等事項進行了約定。原告陳師師于2017年5月開始實際履行合作義務并與浙江振恒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恒公司”)達成煤炭采購合作事宜,振恒公司于2017年5月17日向被告瑞某某公司提供第一批煤炭。此后,原告陳師師嚴格履行《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中約定的義務,但被告陳某某卻沒有履行相應義務,在與第三人尤夫公司交易時故意繞開原告陳師師,所有交易過程及財務賬目等信息都沒有告知原告陳師師,2017年10月,被告陳某某私下與其他公司聯(lián)系采煤,繞開原告陳師師及浙江振恒公司直接向第三人尤夫公司供煤,被告陳某某及被告瑞某某公司的此種做法致使原告陳師師的權利無法實現(xiàn),明顯損害原告陳師師的利益。原告的此種做法致使原告陳師師的權利義務無法實現(xiàn),明顯損害原告陳師師的利益。原告陳師師多次向被告陳某某提出意見,但被告置之不理,鑒于被告此種做法,原告向被告陳某某提出終止合伙關系,2017年12月11日,雙方簽訂《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根據《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約定,被告陳某某應向原告陳師師支付經營該項目產生利潤的30%,即437885.36元,但被告陳某某拒絕對合伙期間的賬務進行清算,也沒有向原告分配利潤。故原告訴至本院,訴請如前。被告陳某某答辯稱:1、原、被告雙方合伙經營關系已終止且進行了結算;2、原告訴請第二項于法無據,原告無證據證明雙方合伙未經結算。請求駁回原告訴請。(詳見書面答辯狀)被告瑞某某公司及第三人尤夫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未發(fā)表答辯意見。原告陳師師為證明其訴訟請求,舉證如下:證據一、《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證明:原告與被告陳某某約定合伙經營煤炭買賣項目,根據協(xié)議第二條第一款的約定甲方即被告陳某某出資額是220萬元,但其中150萬元是借款,故被告陳某某實際出資額僅70萬元。乙方即原告陳師師出資額顯示是80萬元,其中50萬元屬個人借款,其實際出資額是30萬元。故雙方的出資額共70萬元+30萬元=100萬元。協(xié)議第二條第三項,雙方約定凈利潤分配方式,被告陳某某占凈利潤70%,原告占凈利潤30%。證據二、原告與振恒公司2017年5月18日簽訂的《煤炭購銷合同》、2017年5月20日振恒公司出具的煤炭調運單、2017年5月26日振恒公司開具的發(fā)票、2017年6月1日武漢市宏京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開具的發(fā)票、振恒公司2017年6月出具的結算單、2017年6月20日振恒公司開具的發(fā)票、原告與振恒公司2017年7月13日簽訂的《煤炭購銷合同》、振恒公司2017年7月29日出具的結算單、2017年7月24日振恒公司出具的煤炭調運單、2017年8月7日振恒公司開具的發(fā)票、2017年8月5日武漢市宏京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開具的發(fā)票、2017年8月7日武漢市宏京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開具的發(fā)票、原告與振恒公司2017年8月7日簽訂的《煤炭購銷合同》、2017年8月21日振恒公司出具的結算單、2017年8月17日振恒公司出具的煤炭調運單、2017年8月22日振恒公司開具的發(fā)票、2017年9月3日煤炭調運單、振恒公司2017年9月5日出具的結算單、2017年9月15日振恒公司開具的發(fā)票。證明: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由被告陳某某負責合伙事項的具體操作。該組證據顯示在合作期間被告陳某某向第三方尤夫公司出售煤炭所產生的數(shù)量及價款,及顯示的是產生利潤的源泉。該組證據中采購金額共計7190673.18元。在經營過程中,相關數(shù)據由被告掌握,原告根據其了解的情況進行了利潤計算,銷售價為9173498.4元,扣除船運費274940.62元、卸煤及短途運費193440.73元、差旅費54826元后,產生利潤為1514443.87元。證據三、2017年7月21日華夏銀行承兌匯票(票號:95715541),金額為136992.38元;中國工商銀行(票號:37715943),金額為100萬元;浙江民泰商業(yè)銀行(票號:38125292),金額為20萬元;烏海銀行(票號:43723766),金額為20萬元;浦發(fā)銀行(票號:26178774),金額為10萬元;(票號:25886661),金額為10萬元;招商銀行(票號:20653642),金額為10萬元。證明:原告由其實際控制的武漢宏京公司的承兌匯票作為購煤款項,總金額共計1656992.38元。因承兌匯票有貼息44173.35元,故總金額是1612819.03元,該款項系原告墊付的購煤款,被告陳某某僅支付160萬元,剩余12819.03元未返還。證據四、2017年12月11日原、被告簽訂的《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證明:原、被告終止合伙,但被告陳某某未進行清算。證據五、證人吳某的證言。證明:原、被告合作經營煤炭的過程。被告陳某某對原告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一的真實性無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雙方實際出資額與事實不符,原告并未實際支付出資額,是在交易過程中單方使用承兌匯票。證據二均系復印件,真實性不清楚,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該組證據無法證明雙方在合伙期間對于利潤未進行分配。證據三質證意見同證據二。證據四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該證據無法證明雙方終止協(xié)議未分配利潤。證據五吳某的證言,質疑證人的身份,證人未正確表達客觀事實,對其證言持異議。被告陳某某為支持其辯稱理由舉證如下:證據一、《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證明:原被告之間于2017年8月16日起成立合伙關系。證據二、《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證明:原被告之間的合伙關系于2017年12月12日終止。證據三、錄音資料。證明:原被告簽署終止協(xié)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達,雙方就終止合作已經進行了結算,原告及其父親陳漢濤當場對于結算結果予以接受并簽字確認。證據四、臨時行駛車號牌、漢口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單查詢單、銀行轉賬憑證。證明:被告已按照雙方終止協(xié)議的約定履行完畢了結算義務,且原告已收到并予以接受。原告陳師師對被告陳某某的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為:對證據一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雙方實際合作時間是2017年5月,協(xié)議是隨后補簽。證據二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無異議。證據三的真實性有異議,該錄音背景嘈雜,無法確認系原告本人或其父親本人,且證據是偷錄,未經原告同意,對該證據的合法性存疑,不排除被告對原告進行不正當、不合法引誘談話。結合《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內容,既然雙方已同意終止合作協(xié)議,就應在協(xié)議中對結算的內容進行具體明確,而不應是以錄音方式進行補強,故我方認為該證據的真實性不認可,也不是原告的真實意思。對該證據的證明目的不認可。證據四電子回單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僅能證明電子回單是被告向原告支付80萬元的利息,并不能證明被告已實際履行雙方在經營期間的利潤結算。臨時行駛車號牌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與本案無關,雙方在《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中未體現(xiàn)對該車輛的處理,即使該號牌在原告名下,也不能代表雙方已結算完畢。對銀行轉賬憑證認可。被告瑞某某公司及第三人尤夫公司未舉證,也未發(fā)表質證意見。經庭審質證,原告的證據一本院予以采信;原告的證據二、證據三僅能證明原告向浙江振恒能源有限公司及武漢市宏京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采購煤炭的數(shù)量及金額,無法證明雙方合伙經營期間的銷售純收益,也無法證實原告依《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應分得的利潤,其證明對象本院不予采信;原告的證據四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原告的證據五即證人吳某的證言,因證人吳某的薪資為原告實際控制的武漢宏京公司負擔,其與原告之間存在利害關系,該證人證言的證明力較弱,無法達到其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納。被告的證據一、證據二、證據四本院予以采信;被告的證據三系對被告證據二、證據四的補強,該錄音較完整記錄雙方簽訂《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的過程及合伙終止后債務的結算,與證據二、證據四緊密相聯(lián),應認定真實有效,本院予以采信。經審理查明,2017年8月16日,原告陳師師與被告陳某某簽訂《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約定合作項目為:合作采購煤炭銷售給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期限為五年,協(xié)議書對出資、雙方職責、違約責任等事項進行了約定。《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簽訂后,雙方共同分別從案外人浙江振恒能源有限公司、武漢市宏京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采購各類型煤炭數(shù)千噸,通過被告鹽城瑞某某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給第三人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從中賺取差價,雙方按《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約定分配利潤。2017年12月12日,雙方簽訂《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共同確認《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于2017年12月11日終止履行,雙方煤炭銷售合作關系終止,并就合作終止后的債務結算達成一致意見:被告陳某某于《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生效后將原告的80萬元出資款退還給原告,雙方不得再以任何形式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同日,被告陳某某向原告陳師師轉賬支付80萬元。
原告陳師師訴被告陳某某、被告鹽城瑞某某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某某公司)、第三人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尤夫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由審判員彭華勇?lián)螌徟虚L,人民陪審員田剛萍、黃許雄參加的合議庭,于2018年5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賈方彪及曾勇,被告陳某某委托代理人石文娟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瑞某某公司及第三人尤夫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陳師師和被告陳某某簽訂的《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均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系原、被告合伙關系終止的書面確認,對原、被告雙方具有約束力,不應擅自變更。按照《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約定,雙方《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已經終止不再履行,被告陳某某向原告陳師師支退還出資款80萬元,實屬合伙關系解除后的最終結算行為,“乙方收到上述款項后,雙方相互不得再以任何形式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據此,原告陳師師再行向被告陳某某主張合伙期間的分配利潤及墊付購煤款的訴訟請求,無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第三人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未出庭應訴,不影響本院依法作出判決。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5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師師的全部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060元,由原告陳師師負擔(已交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