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經商,住浙江省平陽縣。上訴人(原審原告):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經商,住浙江省平陽縣。二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呂明華,湖北希文律師事務所律師。上訴人(原審被告):徐行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沙洋縣,系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況亞龍,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陽芳,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洪嶺大道22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徐行華,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況亞龍,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陽芳,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陳某某、徐某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原判第二項,改判秦江塑料公司對股權轉讓款330萬元及利息損失承擔連帶責任;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秦江包裝公司、徐行華承擔。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認定案涉股權轉讓價款為400萬元,而非800萬元,是錯誤的。在雙方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之前,徐行華已向徐某之女徐靜轉款400萬元,徐某與徐行華簽訂《協(xié)議書》時,二人商定將之前已付的400萬元抵付部分股權轉讓款后,徐行華還需支付400萬元股權轉讓款。因此,雙方實際約定的股權轉讓對價是800萬元。2、陳某某、徐某所簽訂的三份股權轉款協(xié)議并未約定轉款價款為500萬元,其上僅約定轉讓股權的比例。3、一審法院適用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認為秦江包裝公司的保證期間應自股權轉讓款分期履行屆滿之日分別起算確定,是錯誤的。依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規(guī)定,而根據訴訟時效制度規(guī)定,分期債務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為最后一期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故分期債務保證期間的起算點也應如此。因此,秦江包裝公司應對全部股權轉讓款330萬元承擔連帶責任。徐行華答辯稱,1、股權轉讓對價,2015年10月9日約定為500萬元;2015年10月11日變更為400萬元加住宅一套;2016年5月23日再次變更為380萬元。2、不存在徐行華同意以已付的400萬元抵付部分股權轉讓款的事實。該400萬元為200萬元地塊合作開發(fā)押金和200萬元房屋拆遷補償款,權利主體是秦江包裝公司;而案涉股權轉讓款的權利主體是股東陳某某和徐某,二者在法律上無法抵銷。3、秦江包裝公司現(xiàn)就已付的400萬元另行向陳某某、徐某提起侵權糾紛訴訟。秦江包裝公司答辯稱,1、分期履行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本質是訴訟時效延長制度的規(guī)定,而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fā)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因此,保證期間不應適用上述訴訟時效延長制度的規(guī)定。2、擔保法規(guī)定保證期間是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算6個月,并不是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開始之日起算6個月,故保證期間不受訴訟時效延長的影響。3、陳某某、徐某主張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規(guī)定,是學者觀點,不是法律規(guī)定,不能作為裁判依據。徐行華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一審法院對股權轉讓對價金額沒有作出明確認定,基本事實認定不清,應依法發(fā)回重審。陳某某、徐某答辯稱,2015年10月11日,徐某與徐行華簽訂協(xié)議書時,雙方協(xié)商的股權轉讓價款是800萬元。2016年5月23日,雙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是商定的股權轉讓價款是780萬元。秦江包裝公司同意徐行華的上訴意見。陳某某、徐某一審起訴請求:1.判令徐行華向其支付股權轉讓款330萬元及利息損失(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損失,其中23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7年10月1日、10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8年1月1日計算至還清之日止);2.判令秦江包裝公司對上述第1項徐行華應付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本案訴訟費用由徐行華、秦江包裝公司共同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5年12月21日,秦江包裝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注冊資金500萬元,股東徐某所占公司股份91.6%,股東陳某某所占公司股份8.4%。2013年,徐某與徐行華相識后,徐某提出與徐行華合伙開發(fā)秦江包裝公司所處的位于沙洋縣××大道××號地塊,徐行華邀約周學秀之子朱昊作為共同合伙人參加。2013年11月21日、2015年9月27日,徐某之女徐靜以秦江包裝公司名義先后收取徐行華地塊合作開發(fā)押金、秦江包裝公司房屋拆遷補償款各200萬元。2015年10月9日,秦江包裝公司召開股東會,會議決定:股東徐某同意將所占公司91.6%股權中的65.5%(即人民幣300萬元)轉讓給徐行華,將所占公司91.6%股權中的34.5%(即人民幣158萬元)轉讓給周學秀;股東陳某某同意將所占公司8.4%股權(即人民幣42萬元)轉讓給周學秀。同時徐某與徐行華、徐某與周學秀、陳某某與周學秀之間分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2015年10月11日,以徐某為甲方、徐行華為乙方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一、甲方將秦江包裝公司所有股權轉讓給乙方正式生效后(公示期20天),將300萬元付給徐某;二、乙方承諾待沙洋特種油品廠地塊房產開發(fā)啟動后,送給一套面積不低于80㎡的住宅給甲方所有,并辦理好房產證、土地證(樓層由甲方挑選);三、尾款100萬元待租戶清場、房子拆遷后付給甲方;四、甲方積極配合乙方辦理相關手續(xù)的前提下產生的稅費由乙方承擔;五、甲方將股權轉讓給乙方正式生效前的債權債務由甲方承擔,甲方因要處理之前的債權債務有權繼續(xù)使用本公司之前所用賬戶因此產生的稅費由甲方承擔。2015年10月14日,秦江包裝公司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公司股東由徐某、陳某某變更為徐行華、周學秀,徐行華占有公司股份60%、周學秀占有公司股份40%,法定代表人由徐某變更為徐行華。2016年2月1日,徐行華通過工商銀行柜面轉賬50萬元給徐某,收款人為徐某之女徐靜。2016年5月23日,甲方徐某又代表陳某某、徐某與乙方徐行華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甲乙雙方第一次簽訂的原資產轉讓協(xié)議中尚有350萬元轉讓金未支付完畢,甲方同意乙方分期支付未支付完畢的轉讓金且僅需支付330萬元,乙方承諾具體支付方案為:2017年9月30日前支付230萬元;2017年12月30日前支付100萬元,秦江包裝公司作為擔保方在《補充協(xié)議》上加蓋公章,到期后,徐某代表陳某某、徐某找徐行華、秦江包裝公司追討股權轉讓款330萬元,但徐行華、秦江包裝公司一直推諉。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徐行華與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2.雙方股權轉讓是否在相關管理部門登記備案?3.雙方對股權轉讓價款是怎樣約定的?4.徐行華已經支付多少股權轉讓價款?5.秦江包裝公司是否應承擔保證責任?1.關于徐行華與徐某簽訂秦江包裝公司徐某所占公司股份91.6%、股東陳某某所占公司股份8.4%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2015年10月11日,徐某(陳某某丈夫、徐某父親)代表陳某某、徐某與徐行華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徐某將秦江包裝公司所有股權轉讓給徐行華正式生效后,徐行華將300萬元付給徐某,尾款100萬元待租戶清場、房子拆遷后支付。2016年5月23日,徐某又代表陳某某、徐某與徐行華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原協(xié)議中尚未支付的350萬元,徐行華分期支付且僅需支付330萬元。具體支付方案為:2017年9月30日前支付230萬元;2017年12月30日前支付100萬元,秦江包裝公司作為擔保方在《補充協(xié)議》上加蓋公章。以上兩份協(xié)議徐某和陳某某都予以認可,協(xié)議的簽訂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2.關于雙方股權轉讓是否在相關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徐某與徐行華于2015年10月11日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之前,2015年10月9日秦江包裝公司原股東徐某、陳某某召開了2015年第一次股東會議,股東會議決議:一、同意徐某將所占公司91.6%股權中的65.5%(即人民幣300萬元)轉讓給徐行華;二、同意徐某將所占公司91.6%股權中的34.5%(即人民幣158萬元)轉讓給周學秀;三、同意陳某某將所占公司8.4%股權(即人民幣42萬元)轉讓給周學秀。同時徐某與徐行華、徐某與周學秀、陳某某與周學秀之間分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2015年10月14日,秦江包裝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公司股東由徐某、陳某某變更為徐行華、周學秀,徐行華占有公司股份60%、周學秀占有公司股份40%,法定代表人由徐某變更為徐行華。至此,股權轉讓變更登記完成。3.關于雙方對股權轉讓價款是怎樣約定的?2015年10月9日,秦江包裝公司原股東徐某、陳某某召開了2015年第一次股東會議,股東會議決議:一、同意徐某將所占公司91.6%股權中的65.5%(即人民幣300萬元)轉讓給徐行華。二、同意徐某將所占公司91.6%股權中的34.5%(即人民幣158萬元)轉讓給周學秀;三、同意陳某某將所占公司8.4%股權(即人民幣42萬元)轉讓給周學秀。同時徐某與徐行華、徐某與周學秀、陳某某與周學秀之間分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以上三份股權轉讓協(xié)議價款為500萬元,2015年10月11日,徐某代表陳某某、徐某與徐行華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徐某將秦江包裝公司所有股權轉讓給徐行華正式生效后,徐行華將300萬元付給徐某,尾款100萬元待租戶清場、房子拆遷后支付,該份協(xié)議約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為400萬元。2016年5月23日,甲方徐某又代表陳某某、徐某與乙方徐行華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甲乙雙方第一次簽訂的原資產轉讓協(xié)議中尚有350萬元轉讓金未支付完畢,甲方同意乙方分期支付未支付完畢的轉讓金且僅需支付330萬元,乙方承諾具體支付方案為:2017年09月30日前支付230萬元;2017年12月30日前支付100萬元,秦江包裝公司作為擔保方在《補充協(xié)議》上加蓋了公章,該份協(xié)議雙方約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為330萬元,以上徐某與徐行華簽訂的兩份協(xié)議,秦江包裝公司股東徐某和陳某某都予以了認可。4.徐行華已經支付多少股權轉讓價款?2015年10月11日,徐某代表陳某某、徐某與徐行華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徐某將秦江包裝公司所有股權轉讓給徐行華正式生效后,徐行華將300萬元付給徐某,尾款100萬元待租戶清場、房子拆遷后支付,該份協(xié)議約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為400萬元。庭審中,徐行華提出抗辯,認為陳某某、徐某應按照股權轉讓協(xié)議將秦江包裝公司所有股權轉讓給徐行華后,徐行華才有付款義務,但陳某某、徐某將股權分別轉讓給徐行華與周學秀,義務履行不全面,徐行華即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2016年2月1日,徐行華通過工商銀行其個人賬戶柜面轉賬50萬元,收款賬戶為徐靜(徐某之女),庭審中,陳某某、徐某認可已經收到了該款項中的50萬元。徐行華向陳某某、徐某打款50萬元的事實即表明徐行華對陳某某、徐某將股權轉讓給周學秀無任何異議。且2016年5月23日,徐某與徐行華針對未支付完畢的剩余350萬元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甲乙雙方第一次簽訂的原資產轉讓協(xié)議中尚有350萬元轉讓金未支付完畢,甲方同意乙方分期支付未支付完畢的轉讓金且僅需支付330萬元,乙方承諾具體支付方案為:2017年09月30日前支付230萬元;2017年12月30日前支付100萬元,秦江包裝公司作為擔保方在《補充協(xié)議》上加蓋了公章。對徐行華的抗辯意見不予采納。5.秦江包裝公司是否應承擔保證責任?2016年5月23日,徐某與徐行華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雙方第一次簽訂的原資產轉讓協(xié)議中尚有350萬元轉讓金未支付完畢,甲方同意乙方分期支付未支付完畢的轉讓金且僅需支付330萬元,乙方承諾具體支付方案為:2017年9月30日前支付230萬元;2017年12月30日前支付100萬元,秦江包裝公司在《補充協(xié)議》擔保方一欄加蓋了公章,庭審中,秦江包裝公司口頭辯稱,根據擔保法第26條規(guī)定:債權人應在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該期限未要求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秦江包裝公司在補充協(xié)議上作為擔保方加蓋公章就已經形成了對該協(xié)議中股權轉讓款提供了擔保,但是雙方對保證方式和保證責任約定不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秦江包裝公司應當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第二款規(guī)定: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本案中,保證期間應以雙方約定的分期履行屆滿之日分期計算。第一筆230萬元在2017年9月30日屆滿;第二筆100萬元在2017年12月30日屆滿,2018年6月11日,陳某某、徐某提起本案訴訟主張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第一筆230萬元,已超過法定的6個月的保證期間,秦江包裝公司對該230萬元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對第二筆100萬元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對秦江包裝公司的辯解意見,予以采納。綜上,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徐行華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陳某某、徐某要求徐行華支付股權轉讓款330萬元及利息損失(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損失,其中23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7年10月1日、10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8年1月1日計算至還清之日止)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對秦江包裝公司對上述第1項徐行華應付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予以部分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一、徐行華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支付陳某某、徐某股權轉讓款330萬元及利息損失(其中23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7年10月1日、10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8年1月1日計算至還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賠償利息損失);二、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對第一項股權轉讓款330萬元中的第二筆100萬元及利息損失(10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8年1月1日計算至還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賠償利息損失)承擔連帶責任;三、駁回陳某某、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該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3200元,減半收取16600元,由徐行華、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負擔14000元,徐某、陳某某負擔2600元。本案二審事實方面的爭議為,案涉股權轉讓價款是多少。(一)已付400萬元是否為支付的股權轉讓款陳某某、徐某主張,2015年10月11日,徐某與徐行華簽訂《協(xié)議書》時,雙方商定將徐行華前期已付的400萬元抵作股權轉讓款,該400萬元是支付的股權轉讓款。徐行華則主張該400萬元是其前期為與秦江包裝公司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向秦江包裝公司分別支付的合作開發(fā)押金200萬元和拆遷土地補償款200萬元,其權利主體是秦江包裝公司,而股權轉讓款的權利主體是陳某某、徐某,據此,該400萬元不是支付的股權轉讓款。陳某某、徐某就其主張,二審申請證人徐某、王某出庭作證予以證明。徐行華、秦江包裝公司對徐某證言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其證言與本案書面證據內容不符,其對400萬元是抵作股權轉讓款為何沒有明確約定于《協(xié)議書》中作出合理解釋。對王某證言的真實性和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認為王某當庭陳述其草擬的協(xié)議與本案雙方實際簽訂的協(xié)議,在內容上并不一致,其也未參與雙方協(xié)商簽訂協(xié)議的過程,其證言內容與本案爭議無關。本院認為,證人徐某系陳某某、徐某的親屬,及二人轉讓股權事務的受托人、經辦人,故徐某的證言實為當事人陳某某、徐某的陳述和主張。當事人就其主張,在對方不認可的情形下,需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明,而本案徐某的證言并非其他佐證證據,其證言不足以證明已付400萬元是支付的股權轉讓款,對其證明目的不予采納。證人王某表示其未參與《補充協(xié)議》的磋商和簽訂過程,其僅為徐某草擬該協(xié)議提供了幫助,并不清楚徐行華前期支付400萬元的事實,更不能證實該400萬元是抵作股權轉讓款,對其證言不予采信。就徐行華前期已付的400萬元,陳某某、徐某主張是股權轉讓款,不能成立。理由如下:(1)陳某某、徐某所舉證據不足以證明已將400萬元抵作股權轉讓款。(2)無論是工商部門備案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還是徐某所簽訂的《協(xié)議書》及《補充協(xié)議》,均未將已付400萬元約定為股權轉讓款,亦不能從合同內容解釋雙方有如此合意。(3)如果400萬元經雙方議定轉為股權轉讓款,一般會在協(xié)議中對如此重要的合同要素進行明確約定,而事實上,雙方事后在多次簽訂的協(xié)議書中卻對此未予提及,更沒有明確約定。陳某某、徐某辯稱雙方只對還需支付的股權轉讓款簽訂協(xié)議,其主張既不為徐行華認可,也有違常理,難以成立。(4)陳某某、徐某稱其與徐行華實際沒有合作開發(fā)房產項目,徐行華支付400萬元的目的未實現(xiàn),于此情形下,其又未要求返還該400萬元,據此表明徐行華認可該400萬元已抵作股權轉讓款。對此,徐行華解釋稱,其未在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時將已付400萬元抵付協(xié)議所約定的價款,是因為該400萬元是支付給秦江包裝公司,而不能將此抵作股權轉讓款。從權利主體不一的角度講,該解釋合理。且對該400萬元,徐行華已另案向徐某主張返還。(二)股權轉讓價款實為多少陳某某、徐某主張,股權轉讓對價起初約定為800萬元,最終變更為780萬元。徐行華則主張,工商備案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的轉讓價款是500萬元,之后與徐某協(xié)商議定的最終價款是380萬元。陳某某、徐某對其主張,二審申請證人徐某、張某、王某出庭作證予以證明。徐行華、秦江包裝公司除對徐某、王某的證言發(fā)表上述質證意見外,對張某的證言也不予認可,認為其證言內容均系傳聞,與事實不符。本院認為,證人張某的證言內容均傳聞于他人,對案涉股權轉讓款的議定過程和結果并不清楚,其與徐某、王某三人的證言均不足以證明案涉股權轉讓價款是800萬元,對此不予采信。就股權轉讓對價,既然前已述及徐行華已付的400萬元不能認定為支付股權轉讓款,則依徐某與徐行華、秦江包裝公司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應確認雙方最終議定的價款為380萬元。陳某某、徐某主張股權轉讓對價是780萬元,沒有事實依據,對此不予支持。二審查明,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補充查明,依2016年5月23日的《補充協(xié)議》,徐某與徐行華最終議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為380萬元。
上訴人陳某某、徐某因與上訴人徐行華、被上訴人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江包裝公司)股權轉讓糾紛一案,均不服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2018)鄂0822民初6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9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10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陳某某、徐某共同委托的訴訟代理人呂明華及陳某某,上訴人徐行華和被上訴人秦江包裝公司共同委托的訴訟代理人況亞龍、陽芳到庭參加訴訟。經合議庭評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法律爭議為,案涉股權轉讓款分期支付的保證期間起算點如何確定。陳某某、徐某主張,案涉股權轉讓款約定為分期支付,其保證期間應自最后一筆付款到期之日起算,而不應分期起算,故秦江包裝公司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秦江包裝公司則認為保證期間不應適用訴訟時效延長的規(guī)定,保證期間應自每一期債務到期之日各自起算,故秦江包裝公司只對尚在保證期間內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秦江包裝公司為提供擔保所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未明確約定保證范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因此,秦江包裝公司應對案涉全部下欠股權轉讓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雖然《補充協(xié)議》約定下欠的股權轉讓款分期支付,但秦江包裝公司是對整個債務提供擔保,考慮到保證債務的整體性,及保證人為全部債務提供擔保的真實意思,將本案保證期間確認自最后履行期限屆滿日次日起算,更符合客觀事實。一審法院按照分期債務各筆到期日分別起算保證期間,并無明確的法律依據,予以糾正。因此,依上述方法確定保證期間,陳某某、徐某于一審起訴秦江包裝公司承擔全部債務的保證責任,尚在法定保證期間內,故秦江包裝公司應對全部下欠股權轉讓款承擔保證責任。另,雙方對一審確認的下欠股權轉讓款330萬元及付款責任均無異議,亦未提出上訴,本院對該部分判決予以維持。綜上,一審法院認定部分事實錯誤,予以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2018)鄂0822民初67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徐行華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支付陳某某、徐某股權轉讓款330萬元及利息損失(其中23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7年10月1日、100萬元利息損失自2018年1月1日計算至還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賠償利息損失);二、撤銷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2018)鄂0822民初67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第三項;三、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對上述第一項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33200元,減半收取16600元,由徐行華、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33200元,由陳某某、徐某共同負擔8600元,徐行華、沙洋秦江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共同負擔246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陳某某、徐某已預交13800元,判決生效后,本院退還其5200元;徐行華已預交33200元,判決生效后,本院退還其8600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