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湖北省英山縣人,住英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進學,廣東律成定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健麟,湖北超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沈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湖北省英山縣人,住英山縣。
被告:劉某(系沈某某之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英山縣財政局電工,湖北省英山縣人,住英山縣。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永忠,上海大吉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沈某某、劉某分家析產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進學、姜健麟、被告沈某某、劉某及其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永忠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確認位于英山縣××××組沈某某房屋舊址上新蓋的房屋為原告及第一被告以夫妻名義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2.請求判決在原告和第一被告之間分割第1項所述的房屋;3.判決兩被告對原告進行經濟補償3萬元。事實和理由:原告與沈某某系同村居民,2002年兩人先后喪偶。經人介紹,原告與沈某某自××××年起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因未辦理二代身份證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原告及沈某某同居前在各自居住的村民小組均有土木結構的住房,其中沈某某位于杜家畈村八組的舊房在2009年春節(jié)前倒塌。2010年秋季,原告在倒塌房屋的宅基地上投資重建了三聯(lián)共計124㎡的平房。原告與沈某某同居期間為沈某某的身體健康及其子女成家立業(yè)傾注了大量財力和精力。2012年以后,劉某干涉原告與沈某某的正常生活,阻止原告在重建的房屋居住。村委會和司法所均調解未果,原告現(xiàn)已年邁體弱,故依法提起訴訟。
被告沈某某辯稱,原告與沈某某未辦理結婚登記,不是夫妻關系。因原告要求沈某某給他小兒子照料孩子,沈某某年邁力不從心,以致產生矛盾,故二人關系出現(xiàn)破裂與劉某無關。原告所說的房子,是劉某為保住祖業(yè)而出資建造的,原告雖出了一些人力幫助建房,但材料款及工錢均是劉某支付的,故該房屋并非原告與沈某某的共同財產。原告的兩個兒子就學及結婚,沈某某均予以資助,而沈某某的兒子劉某,卻自食其力,其結婚生子均是劉某自己操辦的,沈某某與原告同居生活期間,其為原告一家生活付出了大量勞動和心血,原告應給予補償。原告與沈某某同居期間添置了棺材2口、冰箱1臺、油鋸1臺、修茶機1臺、摩托車1輛、電視機1臺及杜家山老房子進行了裝修,作為共同財產,沈某某保留提出反訴的權利。2016年2月6日原告將劉某所有的50根桁條及3方模板擅自拿走,原告應及時歸還給劉某。原告還將劉某在杜家山房屋的窗戶打掉,將門釘死,嚴重影響沈某某一家的生活,二被告保留起訴其侵權的權利。
被告劉某辯稱,劉某與原告沒有任何法律上的關系,原告要求劉某補償3萬元沒有事實依據(jù)及法律依據(jù),原告也不是同居關系的適格當事人。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劉某位于八組的祖居老屋因無人管理,于2009年下半年垮塌了一部分,經考慮后劉某決定重建,遂委托沈某某幫忙照看。原告雖幫忙出了一些人力,但位于雷家店鎮(zhèn)××組房屋的宅基地是沈某某前夫的,該處房屋不是陳某某和沈某某兩人的共同財產,且建房的材料是劉某購買的,人工工資也是劉某支付的,主要由劉某出資,應將劉某的份額分開后再分割。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提交的英山縣××杜家畈村村民委員會于2016年2月12日出具的證明復印件1份,能夠證明陳某某、沈某某于××××年開始同居生活及重建房屋的事實,但無法證明雙方的矛盾系由劉某干涉所致;2.原告提交的由余健、雷家店鎮(zhèn)第二建材門市部、鄭自橋、鄒軍出具的證明,其中余健、雷家店鎮(zhèn)第二建材門市部、鄒軍出具的證明落款時間為2010年,結合2010重建房屋的情況,該四份證明中的款項為重建房屋的支出,其中鄭自橋于2016年2月4日出具的證明1份,距離重建房屋的時間過長,無法證明系為重建房屋所用,本院不予采信;3.原告提交的葉發(fā)暢、段昌如、沈福友出具的證明,其中沈福友于2010年9月份出具的證明,結合重建房屋的事實,該筆支出為建房費用,本院予以采信,其余證明落款時間為2016年,距離重建房屋的時間過長,無法證明其具體用途,本院不予采信;4.原告提交的陳某某馮塆做屋運費帳1份,系陳某某單方記載的賬目,無法證明其真實性,本院依法不予采信;5.原告提交的大、小工及建房工人生活費復印件共計14張,結合農村建房的實際,及雙方當庭的陳述,確為重建房屋的支出,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但無法證明其款項為原告?zhèn)€人支付。6.原告提交的江大病理診斷所病理診斷報告單1份,系由醫(yī)療機構出具,對其真實性本院依法予以采信,但無法證明原告支付了醫(yī)療費用,故對其證明目的本院依法不予采信;7.被告沈某某、劉某提交的土地使用權證復印件1份,結合英山縣××杜家畈村村民委員會于2016年2月29日出具的證明,能夠證明位于原過灘鄉(xiāng)××組的土地登記的使用者為劉堂習,本院依法予以采信;8.被告沈某某、劉某提交的中國農業(yè)銀行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1份,無法證明其交易款項用于建房支出,對其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02年陳某某與沈某某相繼喪偶,××××年起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雙方至今未辦理結婚登記。沈某某同居前在英山縣××××組有土木結構的舊房1套,2009年春節(jié)前該處房屋倒塌。2010年秋季,原告與沈某某主持在倒塌房屋的宅基地上投資重建了三聯(lián)共計129.71㎡的平房,沈某某的兒子劉某為重建房屋支付部分費用。本案審理過程中,因雙方無法確定位于英山××××組的房屋的價值,陳某某向本院申請對該處房屋的價值進行評估,并支付了評估費3000元。2016年10月20日,黃岡天宇資產評估事務所作出了黃評報字(2016)第36號《陳某某、沈某某位于英山縣××杜家畈村房產的資產評估報告書》,在評估基準日2016年8月25日持續(xù)使用的前提下,陳某某、沈某某位于英山××××組的房產資產總價值為62568.6元。其中2010年建成的磚木結構129.71㎡住房凈值62260.8元,2005年建成的簡易柴屋凈值307.8元?,F(xiàn)陳某某訴至本院,要求分割位于英山××××組的房屋,并要求沈某某、劉某對原告予以經濟補償。
本院認為,陳某某與沈某某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屬同居關系。2002年陳某某與沈某某相繼喪偶后,自××××年起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至2010年建房期間,陳某某與沈某某已共同生活多年。本案中位于杜家畈村八組房屋所處土地登記的使用者為沈某某前夫劉堂習,該處舊房為沈某某及劉某共同所有,2009年該房屋倒塌后,于2010年在原址興建三聯(lián)共計129.71㎡的平房,陳某某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新建的房屋系其和沈某某單獨出資,且結合英山縣××杜家畈村村民委員會于2016年2月12日出具的證明,及庭審過程中雙方的陳述,2010年興建房屋的為陳某某、沈某某及劉某共同修建,三人為興建房屋均付出了人力及資金,故該處房屋應為陳某某、沈某某及劉某的共有財產,原告請求確認位于英山縣××××組沈某某房屋舊址上新蓋的房屋為原告及沈某某以夫妻名義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三人的共有財產,根據(jù)有利生活、方便使用的原則,結合案件審理情況,并適當照顧婦女權益,共有財產中位于杜家畈村××三聯(lián)平房歸被告沈某某所有,該房屋評估價值62260.8元,由沈某某補償陳某某20753.6元(62260.8元÷3)。本案中陳某某墊付了評估費3000元,由沈某某及劉某各自負擔1000元。陳某某主張的判決兩被告對原告進行經濟補償3萬元的請求,本院認為陳某某與沈某某屬同居關系,并無法定的夫妻間相互扶助的義務,且本案陳某某亦未舉證證明其對劉某進行了扶助,其請求缺乏法律依據(jù),故本院不予支持。沈某某主張的2016年2月6日原告將劉某所有的50根桁條及3方模板擅自拿走,原告應及時歸還給劉某的請求,因沈某某不是該財產所有權人,亦未取得處分的權利,故對其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0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沈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向原告陳某某支付房屋分割款20753.6元及評估費1000元,共計支付21753.6元;
二、被告劉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向原告陳某某支付評估費1000元;
三、駁回原告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原告陳某某負擔100元,由被告沈某某負擔1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宗祥
審判員 曹洪
人民陪審員 柯成
書記員: 葉佳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