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
楊加清(江西淦陽律師事務所)
杜某某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
熊中華(江西利元律師事務所)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
原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打工,家住樟樹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加清,江西淦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杜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自由職業(yè),家住樟樹市。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住所地宜春市。
代表人:盧海根,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中華,江西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住所地山西省晉中市。
代表人:辛振林,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中華,江西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下稱原告)與被告杜某某、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下稱人民財保宜春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下稱人民財保和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06月08日立案后。
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加清,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熊中華均到庭參加訴訟。
被告杜某某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上列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的各項損失共計329496.80元;2、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在交強險中優(yōu)先賠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事實和理由:2016年1月17日19時許,被告杜某某駕駛車牌號碼為贛CA0***的重型箱式貨車沿105國道由豐城市往樟樹市方向行駛至105國道1798KM+890M(樟樹市東村小學路段)時,與從左側橫過馬路、原告駕駛的電動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受傷、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
交警部門認定,被告杜某某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
原告經治療共花費醫(yī)療費143068.80元。
被告杜某某系涉案肇事車輛的車主,并為該車在人民財保宜春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在人民財保和順公司投保了賠償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不計免賠率的商業(yè)三者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被告杜某某在庭后補充辯稱,1、對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的事實和交警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劃分沒有異議。
2、我駕駛的涉案肇事車輛分別在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賠償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不計免賠率的商業(yè)三者險,事故均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原告的合理損失應由該兩家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內先行賠付。
3、原告的各項訴訟請求請法院依法核定。
4、我向原告墊付了醫(yī)療費7萬元,要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
人民財保宜春公司、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共同辯稱,1、醫(yī)療費應扣除20%的非醫(yī)保用藥費用;誤工費應從原告受傷之日起計算至其定殘前一日即112天,且應按實際減少的誤工損失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應按20元/天計算;交通費應提供正式票據合理計算;殘疾賠償金應按江西省上一年度的農村標準計算;精神損害撫慰金計算以3000元為宜;后續(xù)治療費應待實際發(fā)生后再另行主張賠償權利。
2、保險公司不承擔鑒定費和訴訟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在庭審時組織當事人對上述證據進行了質證。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
1、原告提交樟樹市人民醫(yī)院出具的入院記錄、出院記錄、出院證明書、病危通知書、住院費結算收據、費用清單各一份、手術記錄兩份,證明原告因車禍受傷治療共花費醫(yī)療費143068.80元。
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對此有異議,認為應當扣除20%的非醫(yī)保用藥費用。
本院認為,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對該組證據本身無異議,主張應扣除非醫(yī)保用藥費用卻未提交證據證明原告的醫(yī)療費中存在非醫(yī)保用藥費用及具體數額,故本院對其該主張不予支持。
對該組證據均予以認定。
2、原告提交司法鑒定意見書及鑒定費發(fā)票,證明其損傷構成十級傷殘;自受傷之日起的誤工期、護理期、營養(yǎng)期分別為180日、90日和90日,后續(xù)治療費為15000元,并花費鑒定費3200元。
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對鑒定費發(fā)票和誤工期評定結果均有異議,認為保險公司不應承擔鑒定費,誤工期的鑒定意見不能作為計算誤工時間的依據。
本院認為,上述兩家保險公司不承擔鑒定費的主張符合其與被告杜某某簽訂的保險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關于誤工期應計算至定殘前一天的主張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但計算至定殘前一天的時間應為114天。
故本院對于該組證據予以認定,但鑒定費的負擔與誤工期將依法確認。
3、原告提交勞動合同、上海適和實業(yè)有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兩份職業(yè)資格證、職工社會養(yǎng)老保險手冊各一份,該公司出具的居住證明、工資證明各一份,原告的工作現場照片,房屋租賃合同,證明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上海適和實業(yè)有限公司工作并居住在公司租賃的集體宿舍內,每月工資6000元。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認為,原告提交的勞動合同里面明確約定了繳納社保,應提供繳納社保的相關憑證;根據上海市的要求,勞動合同須經相關勞動管理部門備案簽證,原告應提供相關備案簽證佐證;勞動合同應提供工資發(fā)放銀行流水明細,如果系領取現金,應提供公司財務部門發(fā)放工資的明細表,同時應提供公司實際扣發(fā)工資的證據;居住證明證明原告一直居住在公司租賃的房屋內,則房屋租賃合同上的承租方應為公司,而房屋租賃合同提供的是復印件,無法考證其真實性;租賃合同約定,乙方(承租方)承擔水、電、煤氣、電視費,還應提供繳納水、電、煤氣、電視費等費用的相關票據證明其居住期限,應提供房屋中介機構收取居間傭金的憑證以佐證其居住期間,根據當地租房居住的相關管理辦法,外來務工人員租住在上海,需到轄區(qū)派出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xù),應提供其居住登記手續(xù)佐證;鑒于原告所在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原告存在親戚關系,原告所在公司出具的證據的證明力存在明顯瑕疵;對兩份職業(yè)資格證和社保繳納憑證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具有相關資質證書并不代表其就在從事該項工作,社保繳納憑證的時間是在事故發(fā)生前幾年;故對該組證據三性均有異議。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未能形成一個確實、可靠、完整的證據鏈證明其在上海市工作及居住的事實,庭后又未能補強相關證據,其上述部分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存在瑕疵。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的異議成立,本院予以采信。
故對于原告提交的勞動合同、居住及工資證明、工作現場照片、房屋租賃合同不予認定;對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職業(yè)資格證、職工社會養(yǎng)老保險手冊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定,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依據原告提交的職業(yè)資格證書,確認原告從事加工操作的相關行業(yè)工作。
根據上述當事人所提交證據、當事人的質證意見及本院的認證結果,本院查明的事實如下:
2016年1月17日19時許,被告杜某某駕駛車牌號碼為贛CA0***的重型箱式貨車沿105國道由豐城市往樟樹市方向行駛至105國道1798KM+890M(樟樹市東村小學路段)時,與從其左側橫過公路、原告駕駛的電動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受傷、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
同年2月18日,樟樹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對此事故作出了贛公交認字[2016]第028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杜某某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
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被送往樟樹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該院診斷為:1、腦挫傷;2、顱底骨折;3、右側額骨及左側顳骨乳突部骨折并左側中耳乳突內少量積血及顱內少許積氣;4、左肺下葉挫傷;5、右尺骨鷹嘴骨折;6、右鎖骨骨折;7、全身多處軟組織挫擦傷。
原告經治療于同年5月4日出院,出院時醫(yī)囑: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輔以活血化瘀接骨及營養(yǎng)神經藥物治療,骨折處有骨不連及植骨術可能,脫位處日后有再次脫位手術可能,加強右上肢功能鍛煉,二期內固定物取出術,定期攝片復查或CT復查;建議評殘,有情況及時返院復診。
原告經治療共花費醫(yī)療費143068.80元,其中被告杜某某墊付7萬元。
同年6月3日,樟樹市價格認證中心對原告的車輛損失作出了樟市價認車估字[2016]032號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估價結論書,確認其車輛損失為1974元。
同年5月9日,江西神州司法鑒定中心對原告的傷殘等級等作出了江西SZ司鑒中心[2016]臨鑒字第0685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被鑒定人陳某的傷殘等級為十級;后續(xù)治療費為15000元;自受傷之日起的誤工期為180日、護理期為90日、營養(yǎng)期為90日。
原告因此花費鑒定費3200元。
原告出生于1991年6月20日,系農業(yè)家庭戶口,其所在的樟樹市大橋街道辦事處東村居民委員會下房村第九村民小組的土地均已被政府征收。
涉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前,原告一直在外務工。
原告住院期間由其母張雪蘭護理,護理人員系江西仙廷精藏設備有限公司員工,每月工資2700元。
被告杜某某系涉案肇事車輛的車主,并為該車在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分別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賠償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不計免賠率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事故均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本院認為,被告杜某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駕駛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確認其負涉案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的認定客觀公正,該認定合法有效,且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故本院予以認定。
被告杜某某作為涉案肇事車輛的車主和駕駛人,對原告因涉案交通事故造成的合理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依次為涉案肇事車輛承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賠償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不計免賠率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該兩家保險公司依法依約應當在該兩個險種賠償限額內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原告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中優(yōu)先賠付的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兩家保險公司關于不承擔鑒定費和訴訟費的主張符合其與被告杜某某簽訂的保險合同的約定,本院予以支持。
關于原告的損失金額,綜合認定如下:1、醫(yī)療費143068.80元、護理費7830元、鑒定費3200元、電動車損失費1974元,原告有相應證據證明,故均予以確認。
2、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認為原告主張的計算標準均過高。
經審查,其異議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故確認其此兩項損失分別為3240元(30元/天×108天)、2700元(30元/天×90天)。
3、后續(xù)治療費。
原告提交了鑒定意見書證明其此項損失的數額,依法可以采信。
故確認其此項損失為15000元。
4、誤工費。
根據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前所從事的工作,參照江西省上一年度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平均工資中制造業(yè)的相關標準,該項損失可按129元/天計算;關于計算時間,依法只能從原告受傷之日起計算至其定殘前一天即114天。
故確認其此項損失為14706元(129元/天×114天)。
5、殘疾賠償金。
被告方認為不能按上海市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應按江西省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
經審查,其異議部分成立,本院部分予以采信。
原告雖系農業(yè)家庭戶口,但其有證據證明其于涉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外務工,其收入完全來源于城鎮(zhèn)務工,可參照江西省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即26500元/年計算。
故確認其此項損失為53000元(26500元/年×20年×10%)。
6、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原告的傷殘等級等,酌定此項損失為4000元。
7、交通費。
被告方認為原告的此項主張過高。
經審查,其異議成立,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其家庭住址和就治醫(yī)院之間的距離、住院時間等,酌定其此項損失為1080元。
綜上,原告的損失共計249798.80元。
上述損失,先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92590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再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154008.80元;最后由被告杜某某賠償3200元,相抵其已經墊付的7萬元,被告杜某某還可獲得返還款66800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至二十五條 ?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陳某的損失92590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陳某的損失154008.80元;均限于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5日內通過本院一次性付清。
二、原告陳某返還被告杜某某墊付的賠償款66800元,此款在上述保險賠償款到位后10日內通過本院返還。
三、駁回原告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242元,由原告陳某負擔1510元,被告杜某某負擔4732元(在返還款中扣除)。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西省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對該組證據本身無異議,主張應扣除非醫(yī)保用藥費用卻未提交證據證明原告的醫(yī)療費中存在非醫(yī)保用藥費用及具體數額,故本院對其該主張不予支持。
對該組證據均予以認定。
2、原告提交司法鑒定意見書及鑒定費發(fā)票,證明其損傷構成十級傷殘;自受傷之日起的誤工期、護理期、營養(yǎng)期分別為180日、90日和90日,后續(xù)治療費為15000元,并花費鑒定費3200元。
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對鑒定費發(fā)票和誤工期評定結果均有異議,認為保險公司不應承擔鑒定費,誤工期的鑒定意見不能作為計算誤工時間的依據。
本院認為,上述兩家保險公司不承擔鑒定費的主張符合其與被告杜某某簽訂的保險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關于誤工期應計算至定殘前一天的主張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但計算至定殘前一天的時間應為114天。
故本院對于該組證據予以認定,但鑒定費的負擔與誤工期將依法確認。
3、原告提交勞動合同、上海適和實業(yè)有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兩份職業(yè)資格證、職工社會養(yǎng)老保險手冊各一份,該公司出具的居住證明、工資證明各一份,原告的工作現場照片,房屋租賃合同,證明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上海適和實業(yè)有限公司工作并居住在公司租賃的集體宿舍內,每月工資6000元。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認為,原告提交的勞動合同里面明確約定了繳納社保,應提供繳納社保的相關憑證;根據上海市的要求,勞動合同須經相關勞動管理部門備案簽證,原告應提供相關備案簽證佐證;勞動合同應提供工資發(fā)放銀行流水明細,如果系領取現金,應提供公司財務部門發(fā)放工資的明細表,同時應提供公司實際扣發(fā)工資的證據;居住證明證明原告一直居住在公司租賃的房屋內,則房屋租賃合同上的承租方應為公司,而房屋租賃合同提供的是復印件,無法考證其真實性;租賃合同約定,乙方(承租方)承擔水、電、煤氣、電視費,還應提供繳納水、電、煤氣、電視費等費用的相關票據證明其居住期限,應提供房屋中介機構收取居間傭金的憑證以佐證其居住期間,根據當地租房居住的相關管理辦法,外來務工人員租住在上海,需到轄區(qū)派出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xù),應提供其居住登記手續(xù)佐證;鑒于原告所在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原告存在親戚關系,原告所在公司出具的證據的證明力存在明顯瑕疵;對兩份職業(yè)資格證和社保繳納憑證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具有相關資質證書并不代表其就在從事該項工作,社保繳納憑證的時間是在事故發(fā)生前幾年;故對該組證據三性均有異議。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未能形成一個確實、可靠、完整的證據鏈證明其在上海市工作及居住的事實,庭后又未能補強相關證據,其上述部分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存在瑕疵。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的異議成立,本院予以采信。
故對于原告提交的勞動合同、居住及工資證明、工作現場照片、房屋租賃合同不予認定;對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職業(yè)資格證、職工社會養(yǎng)老保險手冊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定,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依據原告提交的職業(yè)資格證書,確認原告從事加工操作的相關行業(yè)工作。
根據上述當事人所提交證據、當事人的質證意見及本院的認證結果,本院查明的事實如下:
2016年1月17日19時許,被告杜某某駕駛車牌號碼為贛CA0***的重型箱式貨車沿105國道由豐城市往樟樹市方向行駛至105國道1798KM+890M(樟樹市東村小學路段)時,與從其左側橫過公路、原告駕駛的電動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受傷、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
同年2月18日,樟樹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對此事故作出了贛公交認字[2016]第028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杜某某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
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被送往樟樹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該院診斷為:1、腦挫傷;2、顱底骨折;3、右側額骨及左側顳骨乳突部骨折并左側中耳乳突內少量積血及顱內少許積氣;4、左肺下葉挫傷;5、右尺骨鷹嘴骨折;6、右鎖骨骨折;7、全身多處軟組織挫擦傷。
原告經治療于同年5月4日出院,出院時醫(yī)囑: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輔以活血化瘀接骨及營養(yǎng)神經藥物治療,骨折處有骨不連及植骨術可能,脫位處日后有再次脫位手術可能,加強右上肢功能鍛煉,二期內固定物取出術,定期攝片復查或CT復查;建議評殘,有情況及時返院復診。
原告經治療共花費醫(yī)療費143068.80元,其中被告杜某某墊付7萬元。
同年6月3日,樟樹市價格認證中心對原告的車輛損失作出了樟市價認車估字[2016]032號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估價結論書,確認其車輛損失為1974元。
同年5月9日,江西神州司法鑒定中心對原告的傷殘等級等作出了江西SZ司鑒中心[2016]臨鑒字第0685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被鑒定人陳某的傷殘等級為十級;后續(xù)治療費為15000元;自受傷之日起的誤工期為180日、護理期為90日、營養(yǎng)期為90日。
原告因此花費鑒定費3200元。
原告出生于1991年6月20日,系農業(yè)家庭戶口,其所在的樟樹市大橋街道辦事處東村居民委員會下房村第九村民小組的土地均已被政府征收。
涉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前,原告一直在外務工。
原告住院期間由其母張雪蘭護理,護理人員系江西仙廷精藏設備有限公司員工,每月工資2700元。
被告杜某某系涉案肇事車輛的車主,并為該車在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分別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賠償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不計免賠率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事故均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本院認為,被告杜某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駕駛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確認其負涉案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的認定客觀公正,該認定合法有效,且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故本院予以認定。
被告杜某某作為涉案肇事車輛的車主和駕駛人,對原告因涉案交通事故造成的合理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人民財保宜春公司和人民財保和順公司依次為涉案肇事車輛承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賠償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不計免賠率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該兩家保險公司依法依約應當在該兩個險種賠償限額內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原告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中優(yōu)先賠付的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兩家保險公司關于不承擔鑒定費和訴訟費的主張符合其與被告杜某某簽訂的保險合同的約定,本院予以支持。
關于原告的損失金額,綜合認定如下:1、醫(yī)療費143068.80元、護理費7830元、鑒定費3200元、電動車損失費1974元,原告有相應證據證明,故均予以確認。
2、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
上述兩家保險公司認為原告主張的計算標準均過高。
經審查,其異議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故確認其此兩項損失分別為3240元(30元/天×108天)、2700元(30元/天×90天)。
3、后續(xù)治療費。
原告提交了鑒定意見書證明其此項損失的數額,依法可以采信。
故確認其此項損失為15000元。
4、誤工費。
根據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前所從事的工作,參照江西省上一年度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平均工資中制造業(yè)的相關標準,該項損失可按129元/天計算;關于計算時間,依法只能從原告受傷之日起計算至其定殘前一天即114天。
故確認其此項損失為14706元(129元/天×114天)。
5、殘疾賠償金。
被告方認為不能按上海市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應按江西省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
經審查,其異議部分成立,本院部分予以采信。
原告雖系農業(yè)家庭戶口,但其有證據證明其于涉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外務工,其收入完全來源于城鎮(zhèn)務工,可參照江西省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即26500元/年計算。
故確認其此項損失為53000元(26500元/年×20年×10%)。
6、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原告的傷殘等級等,酌定此項損失為4000元。
7、交通費。
被告方認為原告的此項主張過高。
經審查,其異議成立,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其家庭住址和就治醫(yī)院之間的距離、住院時間等,酌定其此項損失為1080元。
綜上,原告的損失共計249798.80元。
上述損失,先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92590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再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154008.80元;最后由被告杜某某賠償3200元,相抵其已經墊付的7萬元,被告杜某某還可獲得返還款66800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至二十五條 ?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市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陳某的損失92590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順支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陳某的損失154008.80元;均限于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5日內通過本院一次性付清。
二、原告陳某返還被告杜某某墊付的賠償款66800元,此款在上述保險賠償款到位后10日內通過本院返還。
三、駁回原告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242元,由原告陳某負擔1510元,被告杜某某負擔4732元(在返還款中扣除)。
審判長:涂睿
審判員:楊妍
審判員:堯豫楠
書記員:余惠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