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杭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艷榮,上海關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浦通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子平,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季求武,男。
陳某某與上海浦通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通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8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艷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浦通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季求武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庭審。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支付:1、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差額人民幣8,268元(以下幣種同);2、原告在職期間(2015年5月28日至2017年5月27日)的加班工資83,155元及25%的經濟補償金20,788元。事實與理由:原告于2015年5月入職被告處,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書》,約定原告擔任調度一職,所在崗位執(zhí)行不定時工作制,合同期限自2015年5月28日至2017年5月27日,基礎工資為2020元,計時工資另計。勞動合同屆滿后,雙方為經濟補償?shù)仁乱水a生糾紛,被告在給原告的《復函》中稱:原告工資由基本工資和加班工資構成,支付的工資中已包含加班工資,公司實行的是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工時制,且被告關于原告崗位薪酬標準中明確,原告的工資為基本工資2,020元/月、計時工資10元/時、并享受其他員工集體享受的補貼等,實際被告支付給原告工資中的“加班工資”為計時工資及考核工資?,F(xiàn)原告認為,被告故意讓原告認為其崗位實行的確實是不定時工作制,不存在加班費,原告在被欺騙的情況下簽訂了《終止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故被告應支付加班工資。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
浦通公司未作答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15年5月28日進入被告處從事調度工作,雙方簽訂過書面勞動合同,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書》至2017年5月27日到期,約定原告所在崗位執(zhí)行不定時工作制,工資為2,020元/月。
被告《公司外場調度崗位薪酬標準》規(guī)定,工作時間為綜合計算工作制,工資形式為基本工資(2,020元/月)+計時工資(10元/小時)+其他(公司員工集體享受的補貼等),遇節(jié)假日,基本工資按國家規(guī)定執(zhí)行,計時工資不變。
2017年5月26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出《勞動合同終止通知書》,告知原告《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并依法對原告進行補償。
2017年6月5日,原告就補發(fā)加班費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事宜書面向被告提出:1、原告工作2年,全年無休,無調休,平均工作時間275小時/月,根據《關于企業(yè)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的審批辦法》第五條(有關綜合工時制的規(guī)定)等的規(guī)定,雖勞動合同簽訂的是不定時工作制,但未經審批,應屬無效,應支付加班工資;2、依法支付3個月的終止合同經濟補償金。
2017年6月7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出《復函》:1、原告不存在24小時待命的問題、公司每年安排員工集中休息,原告偶有加班存在;2、原告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加班工資及獎金,包括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每月發(fā)放,原告并未提出過異議;3、公司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工作制已經審批,合同有效;4、原告在補償協(xié)議上簽字認可后,公司會支付經濟補償金。
2017年12月18日,雙方簽署《終止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約定:1、《勞動合同》于2017年5月27日屆滿,不再續(xù)簽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于合同屆滿終止;2、在互諒互讓基礎上,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由被告支付原告經濟補償?shù)雀鞣N費用(除工資外)共計4600元;3、上述費用于本協(xié)議簽訂后說三日內付清;4、協(xié)議簽訂后,雙方權利義務即行終止,原告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再要求被告承擔任何費用和責任;5、雙方應遵守本協(xié)議,否則向違約方支付相當于上述補償費用雙倍的違約金;6、雙方已結清工資、獎金、津貼、加班費、社保費等所有債權債務,雙方已經沒有任何經濟關系……。2017年12月18日,原告領取了4,600元。
審理中,原告向本院提供了2016年3月26日6月25日、7月26日至8月26日、2017年2月26日至4月25日的外場調度計時表、工資條(項目包括加班工資、節(jié)日加班)、2016年度工資簽收單,證明原告的工資形式以及加班工資實為計時工資和考核工資,被告未支付原告加班工資。
另查明,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具的《準予企業(yè)實行其他工作時間制度決定書》,批準對原告的崗位實行綜合工時制,期間為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原告稱不清楚自身崗位實行綜合工時制。
以上事實,由仲裁裁決書、《勞動合同書》、《公司外場調度崗位薪酬標準》、調度計時表、工資條、工資簽收單、《勞動合同終止通知書》、原告的函件、被告的《復函》、《終止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xù)、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本案中,原告認為被告故意使原告認為其崗位為不定時工作制,協(xié)議書的簽訂存在欺詐的情形,故協(xié)議無效。但從在案證據來看,根據《公司外場調度崗位薪酬標準》的約定,以及原告的函件中提出了被告應按綜合工時制的規(guī)定,支付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加班費的要求,可見原告當時明知對其崗位實行的是綜合工時制而非不定時工作制,在經過與被告溝通協(xié)商后達成的《終止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中,也明確“雙方已結清工資、獎金、津貼、加班費、社保費等所有債權債務,雙方已經沒有任何經濟關系?!?,可見雙方在“互諒互讓基礎上”原告對加班費的異議已不再主張,是原告對自身權利的自行處分,系真實意思的表示,被告《復函》中的“公司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顯然并非特指對原告崗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原告認為被告欺騙原告其崗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使其認為不存在加班費的意見,其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協(xié)議存在欺詐的情形,無證據顯示被告故意欺騙原告其崗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故對原告的意見,本院難以采信。該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有效,對雙方均有約束力,故對原告的訴請,本院均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加半收取計5元,由陳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喬??棟
書記員:白喻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