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陸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周葉,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法定代理人:陸某,系周葉女兒。
被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逸飛,上海艾克森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陸某、周葉與被告楊某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陸某暨原告周葉的法定代理人、被告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沈逸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陸某、周葉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原、被告之間的租賃關(guān)系,被告立即搬離上海市寶山區(qū)菊太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2、被告按每月人民幣4,000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標準支付原告自2016年9月5日起至騰空房屋為止的租金。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經(jīng)案外人秦曉燕介紹就系爭房屋建立房屋租賃關(guān)系,租金每月4,000元,按月支付,但未簽訂書面租賃合同。2016年5月5日被告搬入系爭房屋。2016年5月6日,被告支付首期租金4,000元,但之后的租金被告多次出現(xiàn)延遲支付。自2016年9月5日起被告未再支付租金。原告為維護其合法權(quán)益,故訴至本院。
被告楊某某辯稱,原、被告之間不存在租賃關(guān)系。系爭房屋系被告購買,并支付了相應的購房款200余萬元。因不存在租賃關(guān)系所以不存在租金。即使存在租金的話,相關(guān)訴訟權(quán)利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周葉與陸景行(2012年12月14日死亡)系夫妻關(guān)系,生育原告陸某。系爭房屋登記為陸景行所有。
2016年5月5日,原告將系爭房屋交付被告。2016年5月6日至2016年9月4日,被告按每月4,000元標準共支付原告16,000元。就上述錢款,原告稱上述錢款系被告支付的租金。被告表示,當時秦曉燕稱其系原告陸某表姐,代為出面來出售系爭房屋,因原告讓被告支付租金,被告認為已經(jīng)支付房款,不應該再支付房租,秦曉燕就提議由其出4,000元給被告,再由被告將錢支付給原告。
2017年1月,被告向本院起訴要求解除其與原告陸某于2016年3月7日就系爭房屋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等,案號(2017)滬0113民初1837號。本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被告為證明己方觀點提供其留存的房屋買賣合同、與原告的短信記錄、兩次電話錄音、原告與案外人秦曉燕及第三人李偉的轉(zhuǎn)賬憑證。根據(jù)被告的上述證據(jù)材料,形成證據(jù)鎖鏈,在短信中,原被告就租金的給付方式、期限等進行磋商,電話錄音中,亦可反映出原告與案外人秦曉燕之間存在經(jīng)濟往來和債務關(guān)系,以及原告確認給付被告租金的事實,再根據(jù)銀行轉(zhuǎn)賬記錄,原告與秦曉燕之間存在密切頻繁的經(jīng)濟往來,原告亦先后向李偉給付12,000元,基本對應了其與被告的短信記錄中所確認的租金金額。……綜上,原告為證明其與被告存在房屋買賣合同法律關(guān)系所提供的證據(jù)在證明力上無法達到高度蓋然性的要求,本院對其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并據(jù)此要求被告返還房款、承擔違約金等訴訟請求難以準許?!睋?jù)此本院對被告楊某某的相關(guān)主張未予支持?,F(xiàn)該判決已經(jīng)生效。
另,2017年5月,原告曾訴至本院要求被告支付租金,后撤回起訴。
審理中,原告提供其與被告的短信聊天記錄,根據(jù)聊天記錄顯示:2016年5月6日,原告發(fā)送短信:“錢收到了,晚上你下班了過來一次,簽個協(xié)議,麻煩了?!?016年6月23日,原告發(fā)送短信:“我問秦曉燕了,她說鑰匙給你工人了。晚上我會去樓上看看的?!?016年7月3日,原告發(fā)送短信:“這個月房租打這張卡,我的卡掉了,注銷了?!?016年7月6日,原告發(fā)送短信:“還罵人,沒地方住求我借的時候忘了?給我走,現(xiàn)在就走?!?016年8月3日,被告發(fā)短信:“1千元打你老公卡上,謝謝?!痹婊貜停骸安灰x我,走的時候記得把鐵門鑰匙給我?!?016年8月13日,原告發(fā)送短信:“你還借伐,房子。不借的話,我朋友要來看看房子?!北桓婊貜停骸敖瑁砩洗蝈X給你?!薄板X明天晚上打給你,好嗎?”原告回復:“你還是搬走吧,我這又不便宜,不要借了。外面還可以少點。”被告回復:“我現(xiàn)在沒時間搬家,到月底好嗎?”被告對短信記錄真實性無異議。
本院認為,根據(jù)原告提供的轉(zhuǎn)賬記錄及短信記錄等證據(jù),并結(jié)合(2017)滬0113民初1837號案件對相關(guān)事實的認定,可以認定原告與被告之間就系爭房屋建立了房屋租賃關(guān)系。因原告與被告未采用書面形式簽訂租賃合同,應視為不定期租賃,原告可隨時解除合同,且被告自2016年9月5日起未再支付租金,原告亦有權(quán)解除合同。故原告主張解除雙方之間的租賃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合同解除后,被告理應將系爭房屋返還給原告。因被告自2016年9月5日起未再支付租金,原告要求被告按照每月4,000元支付自2016年9月5日起至實際搬出之日止的租金及房屋占有使用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guān)于被告辯稱原告主張租金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意見,因原告于2017年5月曾向本院起訴主張租金,故訴訟時效因原告提起訴訟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原告主張相關(guān)租金未超過訴訟時效,故對被告的上述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陸某、周葉與被告楊某某之間就上海市寶山區(qū)菊太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建立的房屋租賃關(guān)系;
二、被告楊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搬離上海市寶山區(qū)菊太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
三、被告楊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按每月4,000元標準支付原告陸某、周葉自2016年9月5日起至實際搬出上述房屋之日止的租金及房屋占有使用費。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減半收取950元,由被告楊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武恩強
書記員:陳霞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