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某甲
童成祥(湖北夷陵律師事務所)
聞某某
聞某丙
覃萬寶(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
原告:聞某甲,女。
原告:聞某某,女。
二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童成祥,湖北夷陵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聞某丙,男。
委托代理人:覃萬寶,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聞某甲、聞某某與被告聞某丙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2月23日受理后,由審判員鄭雄心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聞某甲、聞某某及其共同委托代理人童成祥、被告聞某丙及其委托代理人覃萬寶到庭參加訴訟。訴訟中,原告聞某甲、聞某某于2014年1月22日申請對爭議的房屋價值進行鑒定,宜昌佳信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接受本院委托,于2014年5月19日作出《房地產估價報告》。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死亡,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人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可依法繼承。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生前均沒有立下遺囑和簽訂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故遺產按法定繼承辦理。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的遺產有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夾灣路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0131596,無土地使用權證)一套,價值238600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帳戶上的存款6999.21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工商銀行帳戶的收入2738.39元。繼承人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屬同一順序繼承人,對上述遺產繼承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但繼承人聞某丙一直與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共同生活,依法可以多分。本院確定聞某丙繼承遺產的40%的份額,聞某甲、聞某某繼承各30%的份額。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夾灣路的房屋一套,因被告聞某丙一直在里面生活居住,故本院確定房屋歸被告聞某丙所有,由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聞某某房屋分割款各71580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的存款歸被告聞某丙所有,由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聞某某分割款各2921.28元。
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發(fā)放一次性喪葬補助金10384.50元和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是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對被告聞某丙和原告聞某甲、聞某某的補助,不屬于遺產。一次性喪葬補助金應歸墊付者所有,對實際多支出部分由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參照遺產繼承比例支付給墊付者。聞某甲和聞某丙分別墊付喪葬費3569元和9361元,而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僅10384.50元,實際超出補助部分為2545.50元,由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各承擔1018.20元、763.65元和763.65元。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本院參照遺產繼承比例分配,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各分得13846元、10384.5元和10384.5元。因一次性喪葬補助金10384.50元和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已經被聞某丙支取,故由聞某丙給付聞某甲13189.85元、聞某某9620.85元。
原告聞某甲因房屋價值鑒定支出的2000元,由原告聞某甲承擔600元,聞某丙承擔800元,聞某某承擔600元。
被告聞某丙要求繼承曾某某(曾某甲)投保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國壽新鴻泰兩全保險(分紅型)的財產,因該保險合同正在履行中,保單上的財產性質和數額本院無法確定,雙方當事人可待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后另行主張。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 ?、第三條 ?、第五條 ?、第十條 ?、第十三條 ?第一款 ?和第三款、第二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夾灣路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0131596,無土地使用權證)一套、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帳戶上的存款6999.21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工商銀行帳戶的存款余額137.89元及被告聞某丙支取的存款2600.50元歸被告聞某丙所有。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分割款74501.28元,給付原告聞某某分割款74501.28元。原告聞某甲、聞某某協(xié)助被告聞某丙辦理房屋登記手續(xù)。
二、被告聞某丙支取的一次性喪葬補助金10384.50元和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歸被告聞某丙所有。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13189.85元,給付原告聞某某9620.85元。
三、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房屋價值鑒定費800元。原告聞某某給付原告聞某甲房屋價值鑒定費600元。
上述給付事項于本判決生效后15日以內給付。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707元減半收取2853.50元,由原告聞某甲承擔856.05元,原告聞某某承擔856.05元,被告聞某丙承擔1141.4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死亡,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人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可依法繼承。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生前均沒有立下遺囑和簽訂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故遺產按法定繼承辦理。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的遺產有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夾灣路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0131596,無土地使用權證)一套,價值238600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帳戶上的存款6999.21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工商銀行帳戶的收入2738.39元。繼承人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屬同一順序繼承人,對上述遺產繼承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但繼承人聞某丙一直與被繼承人聞某丁與曾某某(曾某甲)共同生活,依法可以多分。本院確定聞某丙繼承遺產的40%的份額,聞某甲、聞某某繼承各30%的份額。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夾灣路的房屋一套,因被告聞某丙一直在里面生活居住,故本院確定房屋歸被告聞某丙所有,由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聞某某房屋分割款各71580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的存款歸被告聞某丙所有,由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聞某某分割款各2921.28元。
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發(fā)放一次性喪葬補助金10384.50元和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是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對被告聞某丙和原告聞某甲、聞某某的補助,不屬于遺產。一次性喪葬補助金應歸墊付者所有,對實際多支出部分由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參照遺產繼承比例支付給墊付者。聞某甲和聞某丙分別墊付喪葬費3569元和9361元,而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僅10384.50元,實際超出補助部分為2545.50元,由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各承擔1018.20元、763.65元和763.65元。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本院參照遺產繼承比例分配,聞某丙、聞某甲、聞某某各分得13846元、10384.5元和10384.5元。因一次性喪葬補助金10384.50元和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已經被聞某丙支取,故由聞某丙給付聞某甲13189.85元、聞某某9620.85元。
原告聞某甲因房屋價值鑒定支出的2000元,由原告聞某甲承擔600元,聞某丙承擔800元,聞某某承擔600元。
被告聞某丙要求繼承曾某某(曾某甲)投保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國壽新鴻泰兩全保險(分紅型)的財產,因該保險合同正在履行中,保單上的財產性質和數額本院無法確定,雙方當事人可待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后另行主張。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 ?、第三條 ?、第五條 ?、第十條 ?、第十三條 ?第一款 ?和第三款、第二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夾灣路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號為0131596,無土地使用權證)一套、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建設銀行帳戶上的存款6999.21元、曾某某(曾某甲)在中國工商銀行帳戶的存款余額137.89元及被告聞某丙支取的存款2600.50元歸被告聞某丙所有。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分割款74501.28元,給付原告聞某某分割款74501.28元。原告聞某甲、聞某某協(xié)助被告聞某丙辦理房屋登記手續(xù)。
二、被告聞某丙支取的一次性喪葬補助金10384.50元和一次性困難補助金34615元歸被告聞某丙所有。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13189.85元,給付原告聞某某9620.85元。
三、被告聞某丙給付原告聞某甲房屋價值鑒定費800元。原告聞某某給付原告聞某甲房屋價值鑒定費600元。
上述給付事項于本判決生效后15日以內給付。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707元減半收取2853.50元,由原告聞某甲承擔856.05元,原告聞某某承擔856.05元,被告聞某丙承擔1141.40元。
審判長:鄭雄心
書記員:夏芳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