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錢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池州市。
原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池州市。
上述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羅杰,上海市中天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倪軼敏,上海市中天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浦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徐崢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洪維爭,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錢某某、陳某與被告上海浦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某房產(chǎn)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4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并于2018年5月4日對原、被告進行談話。原告錢某某和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羅杰、倪軼敏及被告浦某房產(chǎn)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洪維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錢某某、陳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承擔因違約造成損失的賠償金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689,840元。事實和理由:2016年2月29日,原告在收看被告售樓廣告、被告銷售人員鄭重承諾天然氣入戶、可隔層及可用于居住使用的介紹下,與被告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以下簡稱《預售合同》)。該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川沙路5600弄《綠地云悅坊》9號3層323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合同總價1,506,000元。簽約當日,原告支付部分購房款,余款以貸款方式支付完畢。2017年1月9日,被告向原告交付系爭房屋并簽訂《房屋交接書》。原告認為,根據(jù)被告的售樓電視廣告、宣傳單頁及設在售樓處的大型廣告,均明確原告所購房屋有天然氣入戶、4.5米層高可隔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guī)定,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nèi)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另根據(jù)《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雖合同約定了土地用途為商辦,但在合同第23頁《前期物業(yè)管理服務合同》第二十八條第(五)、第(六)、第(七)款均作了住宅的意思表示。合同第25頁《臨時管理規(guī)約》第四條第(八)、第(十)、第(十一)款將燃氣進行了明確約定。上述約定足以混淆購房人對所購房屋的定義及決定購房人是否實際購買。由于系爭房屋無法做到天然氣入戶,也不能隔層,不能用于居住使用,被告應當對原告承擔違約責任。原告根據(jù)周邊辦公房項目在售均價每平方米16,000元為參照,要求被告賠償其承諾的住宅使用與辦公使用的差價損失。故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浦某房產(chǎn)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系爭房屋已經(jīng)交付,交付的房屋符合合同約定。原告主張的損失沒有依據(jù),被告所售的房屋均按照備案價格銷售,在定價方面是市場行為且不存在過高情形。
本院經(jīng)審理,由原、被告對售樓廣告、《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購房發(fā)票、《房屋交接書》、《關于開展商業(yè)辦公項目清理整頓工作的意見》、《項目基本信息》、三組視頻光盤及整理筆錄、周邊純辦公項目成交均價、廣告資料一組、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7)滬01民終9470號、(2016)滬01民終6601號、(2009)滬一中民二(民)終字第434號民事判決書、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魯民申1055號民事裁定書、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8)滬01民終1130號民事判決書、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法院(2017)滬0118民初13491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進行舉證、質(zhì)證,并由本院對原、被告的陳述記錄在案,本院對上述證據(jù)及原、被告的陳述分析認證后,認定事實如下:
在被告所發(fā)的關于系爭房屋所在樓盤的宣傳廣告中主要載明以下內(nèi)容:4.5米層高買一層享兩層;天然氣入戶,實用更勝一籌;國際酒店管理公司統(tǒng)一運營統(tǒng)一管理。
2016年2月29日,原、被告簽訂《預售合同》。《預售合同》約定,原告購買系爭房屋,合同總價1,506,000元;該房屋層高4.5米;政府批準的規(guī)劃用途為辦公;被告定于2016年9月30日前將系爭房屋交付給原告,除不可抗力外;系爭房屋的用途為辦公用房;被告有關銷售廣告、樓書、模型以及其他宣傳資料,僅作為原告在選擇樓盤時的輔助參考,其中標注的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小區(qū)平面圖、房型圖及面積等),不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如與本合同有沖突,以本合同約定及政府部門相關批準為準;若在本合同之外,原告認為有對其購房目的或房價具有重大影響的事項,須進行書面確認,未予確認的,不構(gòu)成合同內(nèi)容,對被告無約束力;……。原告簽訂《預售合同》的同日,與案外人上海德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蘭公司)簽訂了《委托運營管理協(xié)議》,委托德蘭公司一定年限內(nèi)對系爭房屋進行管理和運營,并取得相應收益。簽約當日,原告支付部分購房款,余款之后以銀行貸款方式支付完畢。2017年1月9日,被告向原告交付系爭房屋并簽訂《房屋交接書》,因面積減少總房價調(diào)整為1,504,229元。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確認2017年年底前系爭房屋的隔斷被拆除、煤氣管道的一半被拆除。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被告宣傳廣告中的“房屋有天然氣入戶、4.5米層高買一層可享兩層”等內(nèi)容能否認定為合同內(nèi)容、原告據(jù)此要求支付的賠償金能否得到支持。法院認為,《預售合同》明確約定系爭房屋為辦公用途,并明確約定宣傳廣告中的內(nèi)容只有載入合同才對雙方有約束力,且上述約定并不存在加重原告責任或者排除其主要權(quán)利的情形,應屬合法有效。因此,系爭房屋應認定為辦公用途,原告在購買系爭房屋時對系爭房屋的辦公用途是明確知曉的,上述宣傳廣告中所謂的“房屋有天然氣入戶、4.5米層高買一層可享兩層”等內(nèi)容不能認定為合同內(nèi)容,對雙方不具約束力。綜上,原告以周邊辦公房的網(wǎng)上掛牌單價16,000元為參照、要求被告向原告承擔因違約造成損失的賠償金的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錢某某、陳某的全部訴訟請求?!?br/> 案件受理費10,698元,減半收取計5,349元,由原告錢某某、陳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秦冬紅
書記員:項??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