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錢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宜興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益亮,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宜興市。
被告:蔣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宜興市。
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兆云,上海市爾立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莘,上海市爾立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第三人:顧清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溧陽市。
第三人:史梅娣,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溧陽市。
原告錢某某與被告蔣某某、蔣某某、第三人顧清明、史梅娣不當(dāng)?shù)美m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錢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益亮,被告蔣某某及其與蔣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兆云、徐莘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顧清明、史梅娣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錢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兩被告向原告返還不當(dāng)?shù)美钊嗣駧?00萬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兩被告向原告支付利息204萬元;3.訴訟費由兩被告承擔(dān)。事實和理由:兩被告系夫妻關(guān)系。2012年,被告蔣某某介紹第三人顧清明向原告借了多筆款項,其中一筆借款500萬元由原告于2012年6月8日匯入被告蔣某某賬戶,被告蔣某某稱用該筆款項購買了一張500萬元的承兌匯票交給了顧清明的妻子史梅娣。此后,由于顧清明未還款,原告于2016年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顧清明等人歸還借款本金和利息共計3239萬余元。該案審理期間,顧清明及史梅娣拒不承認收到蔣某某交付的500萬元的承兌匯票。為此,原告多次要求蔣某某出庭就上述500萬元承兌匯票的事實經(jīng)過向法庭陳述,但蔣某某拒不出庭,導(dǎo)致最后法院認定顧清明未收到該筆款項,對原告要求返還該500萬元及相應(yīng)利息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原告認為,鑒于上述情況,結(jié)合被告蔣某某收到原告給付的500萬元的事實,被告蔣某某構(gòu)成不當(dāng)?shù)美桓媸Y某某是家庭婦女,所有的生活來源都依賴于被告蔣某某,故系爭款項屬夫妻共同債務(wù),兩被告應(yīng)當(dāng)共同承擔(dān)返還款項的責(zé)任。故原告起訴至法院。
被告蔣某某、蔣某某共同辯稱,2012年,第三人顧清明通過被告蔣某某介紹向原告借款,其中一筆借款500萬元,是原告及顧清明委托被告蔣某某采用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交付。當(dāng)時顧清明向原告出具了借條,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個月,月利率5%。此后,原告將500萬元轉(zhuǎn)賬至被告蔣某某賬戶,蔣某某用該款到江蘇宜興購買匯票,并在其拿到匯票的當(dāng)天就將匯票交付給了第三人史梅娣。借款期限屆滿后,顧清明、史梅娣夫婦均未還款,被告蔣某某及原告共同去向兩人催討,催款20多天后,顧清明、史梅娣將款項還給了原告,原告當(dāng)時曾告知被告蔣某某錢款已經(jīng)收到,并為此給予蔣某某3萬元獎勵費。2016年,原告向法院起訴顧清明、史梅娣要求歸還借款,要求蔣某某調(diào)取上述承兌匯票的相應(yīng)存根,并要求其出庭為原告作證。當(dāng)時,蔣某某認為500萬元款項已經(jīng)還清,故不同意為原告作證;并且,蔣某某沒有收到法院要求其出庭作證的通知,故其在該案中未到庭作證。兩被告認為,被告蔣某某僅是受委托代為購買匯票,其已將匯票交付給第三人,并未占用相應(yīng)款項,對此原告也是知情的。因此,兩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顧清明、史梅娣未作陳述。
審理中,原告陳述,就案涉500萬元借款,第三人顧清明確實向原告出具過相應(yīng)金額的借條,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個月,月利率5%。原告將500萬元轉(zhuǎn)賬至被告蔣某某賬戶,但不清楚蔣某某是否將相應(yīng)金額的匯票交付給第三人顧清明。借期屆滿,顧清明未按約還款。2012年7、8月份,原告及被告蔣某某共同向顧清明催討包括該500萬元在內(nèi)的數(shù)筆借款。在催討過程中,顧清明、史梅娣夫婦均承認收到該500萬元,確認款項未歸還。然而,2016年,在原告起訴顧清明、史梅娣案件中,對方代理人卻又否認收到該500萬元。原告認為,第三人顧清明收到了匯票,卻在訴訟中拒不承認,因法院沒有支持原告要求顧清明歸還該500萬元的訴訟請求,故原告只得起訴被告蔣某某。
被告蔣某某陳述,本案原告起訴后,蔣某某即與顧清明進行交涉,顧清明承認收到500萬元票據(jù),但不愿至法院說明情況。故蔣某某只得要求顧清明出具相應(yīng)書面材料,并攝制視頻錄像予以證明。為此,被告蔣某某提供書證一份,載明:“在2012年6月10日收到蔣某某承兌匯票500萬一張票據(jù)2012年7月至8月份還清錢某某借款和利息。顧清明2018-6-XXXXXXXXXXXXXXXXXXXX”。被告蔣某某同時提供一段視頻錄像,錄像內(nèi)人員包括被告蔣某某、第三人顧清明等。該錄像內(nèi)容顯示,蔣某某要求顧清明在某份材料上簽字,同時指著材料念讀“收到蔣某某500萬一張票據(jù),在2012年7月至8月份還清……”,顧清明遂在該材料上簽字。原告表示對該書證及視頻錄像的真實性無法確認,認為顧清明可能受到脅迫,但認可錄像畫面中的人物系被告蔣某某及第三人顧清明。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兩被告系夫妻關(guān)系,兩第三人系夫妻關(guān)系。2011年至2012年期間,原告以銀行轉(zhuǎn)賬方式分多次向第三人顧清明出借款項。期間,原告于2012年6月8日向被告蔣某某銀行賬戶轉(zhuǎn)賬500萬元。此后,因顧清明未按約還款,故原告于2016年10月起訴至本院,要求顧清明、史梅娣及上海置鼎建設(shè)工程有限公司歸還借款2500余萬元并支付利息等(2016)滬0107民初24636號案件)。該案中,原告提供《證明》一份,載明:“現(xiàn)有關(guān)于顧清明請我收取承兌500萬票據(jù).我已在2012年6月8日晚17.10分交給了史梅娣。至于錢某某和顧清明還款問題我一概不清楚。今后如發(fā)生經(jīng)濟糾紛我一律不承擔(dān)責(zé)任(存代票據(jù)為2012年6月6日500萬元票)至于今后我一律不承擔(dān)你倆經(jīng)濟糾紛。特此證明。證明人:蔣某某;2016年6月22日;見證人:錢某某……”,用以證明原告于2012年6月8日向蔣某某轉(zhuǎn)賬500萬元,蔣某某于當(dāng)日向史梅娣交付一張金額為500萬元的承兌匯票。該案中,顧清明否認收到該票據(jù)。2017年11月29日,本院就該案作出判決,針對該500萬元,判決書載明“鑒于原告主張通過蔣某某出借的500萬元及被告主張以現(xiàn)金方式歸還的20萬元均被對方否認,雙方提供的證據(jù)又不足以證明,故上述款項不應(yīng)算入出借、還款金額中……”。原告認為,其向法院起訴主張由顧清明向其歸還該500萬元未得到支持,而該款項系由原告轉(zhuǎn)賬至蔣某某銀行賬戶,故屬蔣某某不當(dāng)?shù)美瑧?yīng)當(dāng)予以返還。故原告起訴至本院。
以上事實,除原、被告陳述外,另有原告提供的農(nóng)業(yè)銀行交易明細、蔣某某出具的《證明》、(2016)滬0107民初24636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在案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dāng)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quán)請求其返還不當(dāng)利益。根據(jù)原、被告陳述,原告向被告轉(zhuǎn)賬500萬元的目的是將該款出借給第三人顧清明,故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告蔣某某是否將其從原告處取得的500萬元以票據(jù)的形式交付給第三人顧清明或其妻子史梅娣。原告在審理中自認,2012年7、8月份,原告及蔣某某共同向顧清明催討還款過程中,顧清明已確認收到該500萬元。同時,被告蔣某某提供由第三人顧清明出具的書證及視頻材料,亦可印證第三人顧清明收到500萬元票據(jù)的事實。因此,被告蔣某某已將原告給付的500萬元以票據(jù)方式交付給了第三人顧清明,其客觀上未取得利益,不構(gòu)成不當(dāng)?shù)美?。原告要求兩被告承?dān)還款責(zé)任,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錢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公告費人民幣560元,由原告錢某某負擔(dān)。
案件保全費人民幣5000元,由原告錢某某負擔(dān)。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1080元,由原告錢某某負擔(dān)。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羅玨卿
書記員:邵莉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