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鐘某杰。
委托代理人黃建芳,河北子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
法定代表人于彥華,處長。
委托代理人邢增洪,河北志達乾坤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鐘某杰與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以下簡稱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金百印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鐘某杰委托代理人黃建芳,被告通行費管理處委托代理人邢增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鐘某杰自2009年9月份到被告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工作,雙方先后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簽訂三次(份)勞動合同,2011年第三次所簽訂勞動合同期限為5年,原告的工資為2221.00元/月。后原告因其母親生病需要照顧曾向單位請假并獲批準。2014年8月14日,廊坊市交通局里瀾城收費站在廊坊日報刊登公告,要求原告自公告之日起5日內回單位報到,否則視為曠工。將按照《全民所有制事業(yè)單位辭退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暫行規(guī)定》予以處理。2014年8月21日該收費站再次在廊坊日報刊登公告,稱經研究決定對原告按照《全民所有制事業(yè)單位辭退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暫行規(guī)定》規(guī)定作出相應處理,要求其60日內回單位辦理有關手續(xù)。2014年5月18日,廊坊市交通局里瀾城收費站向上級機關報送一份《關于鐘某杰同志辭職請示》的報告,2014年5月19日,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作出廊通行費[2014]12號文,《關于鐘某杰同志辭職的批復》,內容為:“同意鐘某杰同志辭職?!庇捎谑召M站的工作性質,原告在工作期間確實存在加班以及節(jié)、假日不能休班和未休年休假的情形。自2009年9月份原告參加工作始到2011年9月份(24個月),原告在被告處前勤工作,計有加班108.64小時,2011年9月份之后到2014年5月份(32個月)原告到被告處后勤工作,計有加班4395.52小時。2013年7月31日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作出廊通行費[2013]27號文《關于對收費站實行半年獎及年終獎獎勵辦法的說明》,在該文件中規(guī)定:“由于通行費征收行業(yè)全天候工作、收費人員循環(huán)倒班運轉的特點,日常工作中可能會出現(xiàn)延時、雙休日上班及不能合理安排職工帶薪休假等情況。為最大程度的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jù)國家的相關政策和規(guī)定,并參照同行業(yè)其他單位的管理辦法,經市處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以向職工發(fā)放半年獎和年終獎的形式,對工作延時、雙休日上班及帶薪年休假不能正常休假造成的權益損失進行合理補償?!辈⒍ㄓ芯唧w的實施辦法,此后被告單位向原告等職工發(fā)放了上述獎金,但并沒有就包括原告等在內的職工加班及節(jié)、假日不能休班、未休年休假的情況予以解決。原、被告于2014年8月份最終事實上解除勞動關系。被告未為原告辦理繳納失業(yè)保險費。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雙方陳述、原告母親住院病案、原、被告雙方2011年12月1日所簽訂《聘用合同書》、被告路橋通行費管理處(里瀾城收費站)《工資發(fā)放表》、2014年5月15日里瀾城收費站《電話記錄》、里瀾城收費站2014年5月18日向上級所報《關于鐘某杰同志辭職請示》、2014年8月14日及8月21日廊坊日報、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2014年5月19日所作廊通行費[2014]12號文《關于鐘某杰同志辭職的批復》、被告路橋通行費管理處2013年7月31日所作廊通行費[2013]27號文《關于對收費站實行半年獎及年終獎獎勵辦法的說明》可證。
被告所發(fā)文件承認原告在工作期間存在加班以及節(jié)、假日不能休班的事實,但未提供原告上、下班及加班和節(jié)、假日未能休班的考勤(打卡)記錄。
本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本案原告鐘某杰自2009年9月份到被告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工作,雙方建立勞動關系。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北景钢斜桓娆F(xiàn)已實際解除了其與原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但被告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證明系原告主動提出辭職,而其辭退原告的程序存在瑕疵,并沒有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辦理,應承擔相應責任?!秳趧雍贤ā芬?guī)定:“連續(xù)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北景钢性?、被告已經是第三次訂立勞動合同,依法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現(xiàn)所訂立的勞動合同依然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告依法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北景副桓鏇]有為原告辦理繳納失業(yè)保險費,導致原告無法補辦亦無法享受失業(yè)保險相應待遇,依照我國《勞動法》、《社會保險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應承擔原告由此所造成的損失。關于原告加班、未休節(jié)、假日和年休假工資的訴訟請求,被告在其所發(fā)文件中承認原告等職工因工作性質存在工作延時、雙休日上班及帶薪年休假不能正常休假的情況,但沒有提供相應的考勤(打卡)記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就加班事實存在沒有分歧,故具體的加班事實應由被告方負責提供,現(xiàn)被告沒有提供(考勤打卡記錄),則應承擔不利后果。原告具體加班時間本院綜合本案情況予以確定。被告關于其處已經以半年獎和年終獎的形式向原告等職工對于平時延時工作和節(jié)、假日未休班等予以補償,對此本院不予采信,獎金亦是工資的組成部分,不能以獎金代替加班費。原告于2009年9月份到被告處工作,自2010年9月份之后其享有年休假,但2014年其請假時間超過20天,該年度不能享受年休假,且該年度也不存在未休節(jié)、假日的情況。原告關于經濟補償?shù)脑V訟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四十三條、第八十七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向原告鐘某杰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5年)的賠償金22210.00元;
二、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向原告鐘某杰支付因未簽訂無固定期限(2011年9月份至2014年8月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部分77735.00元;
三、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向原告鐘某杰支付因未為其辦理繳納失業(yè)保險費(不足5年)導致其不能補辦且不能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所造成的損失10320.00元。
四、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向原告鐘某杰支付加班費103444.50元。
上述判決條款在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履行。
五、駁回原告鐘某杰關于經濟補償?shù)脑V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0元,減半收取5.00元,由被告廊坊市交通運輸局路橋通行費管理處負擔。在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生效后,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三十九條之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
審判員 金百印
書記員:白佳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