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金順子,女,1967年8月9日出生,朝鮮族,住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桃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森穆,男,黑龍江凱熠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培生,男,黑龍江凱熠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被告:佳木斯市東風區(qū)東阿農機經銷處,住所地佳木斯市東風區(qū)安慶農資大市場。經營者:賈振陽,男1963年8月1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肇東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英景慧,男,1962年6月2日出生,漢族,佳木斯市新誠達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職員,住佳木斯市向陽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延濱,男,佳木斯市東風區(qū)前安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金順子與被告佳木斯市東風區(qū)東阿農機經銷處(經營者賈振陽、佳木斯市東風區(qū)東阿農機經銷處以下簡稱東阿農機經銷處)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5日立案后,因案情復雜依法轉為普通程序,并于2017年9月11日、2017年11月16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兩次開庭審理時原告金順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森穆、陳培生均到庭參加訴訟,第一次開庭時被告東阿農機經銷處經營者賈振陽、委托訴訟代理人英景慧到庭參加訴訟,第二次開庭時被告東阿農機經銷處經營者賈振陽、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延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金順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合同;2、判令被告承擔退貨責任,退還原告5.5萬元人民幣,并承擔運輸費用;3、判令被告承擔三倍的賠償責任16.5萬元人民幣;4、本案一切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7年4月22日在被告處購買約翰迪爾554農用機動車新車一輛,被告在協商價格時,被告以如果原告自己辦理補貼則6.9萬元,如果由被告辦理補貼并補貼款歸被告則5.5萬元,但合格證得給被告辦理補貼用,不給原告。被告雙方最終以5.5萬元成交。被告給原告出具收據一張,及車輛的其他相關資料。嗣后原告在使用該車的過程中出現剎車抱死,變速箱亂檔,發(fā)動機故障等問題,被告亦派維修人員進行售后維修服務,但經過多次維修后依然存在變速箱亂檔、發(fā)動機故障等質量問題,無法正常使用。在5月3日的維修過程中原告發(fā)現該車的發(fā)動機號與標牌的標號不符,大架號與標牌也不符。發(fā)動機的編號實際為X13036980,而標牌上的編號為X16042857.大架號實際為N4B554B308334,而標牌上的編號N4B554B642158。原告經向約翰迪爾佳木斯市場部詢問,編號16042857的發(fā)動機對應的車輛出廠編號為N43484B611924已經由佳木斯創(chuàng)鴻農業(yè)機械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22日銷售出去;編號13036980的發(fā)動機對應的車輛出廠編號為N4B554B642158已經由湖南湘田農機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4日銷售出去,并且該車現已經是淘汰產品,禁止生產和銷售。原告于是向佳木斯市東風區(qū)工商局進行投訴,但在工商局的協調下被告不同意調解。被告這種嚴重欺詐行為已經給原告造成巨大的損失。根據《民事訴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規(guī)定,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被告東阿農機經銷處辯稱:東阿農機經銷處已經于2013年廢業(yè),不再經營。金順子所購買的農用機動車不是東阿農機經銷處銷售。2017年4月的一天,原告用4年前名片找到賈振陽,要買農用機動車,不知道農機市場在哪,賈振陽考慮到原告是以前的客戶,賈振陽將其帶到佳木斯農機大市場,農機大市場各種車型有五、六十款。賈振陽將原告等人帶到地方后,選車、看車、試車、談價、驗貨、交款、提貨等都是原告與賣家劉偉聯系,賈振陽沒有參與,后來的事情賈振陽并不知情,所以和賈振陽沒有任何關系。綜上所述,原告訴被告承擔退貨等責任是訴訟主體有誤,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金順子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證據一、原告身份證一份(復印件)、七臺河市東方玉米專業(yè)合作社工商詳情(復印件)一份,證明原告的主體資格及原告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的身份,性質是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原告既是成員又是法定代表人。被告認為:對該組證據無異議。證據二、佳木斯市東阿農機經銷處工商詳情一份,證明該經銷處的企業(yè)類型是個體工商戶;經營范圍是農機、整機銷售;經營者是賈振陽。被告認為:四年前已經把稅務登記注銷了,當時委托他人也把工商注銷,但辦事人沒有注銷,這四年之中沒有進行經營活動,該證據不能證明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證據三、工商服務業(yè)統(tǒng)一收款收據一份、約翰迪爾(中國)農業(yè)機械三包服務憑證一份,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農用柴油機服務手冊一份,證明原告于2017年4月22日在被告處購買迪爾554農業(yè)新車一臺,原告交付價款,被告出具收據顯示金額為5.5萬元,同時被告交付與新車配套的三包服務憑證及操作手冊和零部件資料。被告認為:此收據不是東阿農機銷售處開具,與東阿農機銷售處沒有關聯性,被告沒有收到買車款,雙方不能形成買賣關系,其他證據與本案無關。證據四、交付車輛照片一張、小都電焊部加裝駕駛樓照片一張、孟憲偉運輸車輛照片一張、小都電焊部出具的收據一張,證明2017年4月22日,原、被告達成買賣合同,被告交付新車;并經被告介紹在小都電焊部進行加裝駕駛樓花費2600元,后交由孟憲偉運輸至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正陽村花費運費3000元。被告認為:不清楚證據來源,與被告無關聯性。證據五、維修過程照片四張,證明1、因車輛出現故障被告于2017年5月3日派維修人員劉偉、范師傅及另一名師傅來到七臺河市,借用茄子河區(qū)的誠信農機修理部對車輛進行售后維修服務;2、該車存在質量不合格。被告認為:對維修過程真實性有異議,不清楚是哪一臺車,因為相同的車也有,與被告無關。證據六、發(fā)動機鋼印的編號照片一張、發(fā)動機銘牌照片一張、約翰迪爾車輛整車大架編號照片1張,約翰迪爾車輛整車銘牌照片一張,證明1、發(fā)動機的編號實際為X13036980,而標牌上的編號為X16042857,大架號實際為N4B554B308334,而標牌上的編號N4B554B642185,無論是發(fā)動機編號還是整車出廠編號每一個都不符;2、發(fā)動機的實際編號為X13036980及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動機銘牌上的編號為X16042857,都是國三以下的標準,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國三以上的發(fā)動機在銘牌功率段/限值階段處stage后需標注III,IV字樣;3、該車是一輛套牌假冒的產品,發(fā)動機和車輛不是一套的。被告認為:因為不是被告賣的車,不清楚車的大架號,原告證明內容與被告無關。證據七、約翰迪爾佳木斯市市場部詢問經過的照片兩張,證明:原告于2017年7月24日在約翰迪爾佳木斯市場部詢問包工程師得知,編號16042857的發(fā)動機對應的車輛出廠編號為N43484B611924已經由佳木斯創(chuàng)鴻農業(yè)機械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22日銷售出去;編號13036980的發(fā)動機對應的車輛出廠編號為N4B554B308334已經由湖南湘田農機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4日銷售出去,并且編號13036980的發(fā)動機是國二的標準,該發(fā)動機已經是淘汰產品,禁止生產和銷售,原告的車輛不是新車并且銘牌與實際不符。被告認為: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不能證明原告要證明的內容。證據八、手機錄音一份,證明1、原被告的買賣關系成立;2、被告第一次欺詐原告,利用萬邦公司的名義向原告銷售產品而未告知其已不是萬邦公司的人;3、被告擁有合格證并指導車輛的架子號及其他關于車輛的信息;4、被告第二次欺詐原告,故意隱瞞該車不是新車,無法辦理補貼,但卻欺騙原告繼續(xù)銷售該車;5、被告第三次欺詐原告,被告從事農機銷售一行已經14、5年,熟知該行業(yè)內的很過規(guī)范和行規(guī),被告明智該車已經是禁止銷售的車輛,卻仍然向原告銷售該車;6、被告賈振陽承認每賣一臺車獲500元利潤,而且賈振陽承認用他的執(zhí)照,賣的都是正規(guī)車。被告認為:對錄音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采取了誘導式提問,且錄音中沒有原告銷售車輛的證據。證據九、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公司保全保險費發(fā)票一張,證明原告為訴訟需要進行財產保全,花費保全保險費用1760元。被告認為:購買保險是個人行為,被告不承擔此費用,與被告無關。不能證明原被告形成買賣合同關系。證據十、公路通行費票據8張,證明原告為訴訟需要,往返于佳木斯和七臺河所花費的公路同行費384元。被告認為與本案沒有關聯性。證據十一、王世安、趙德明證人證言,證明銷售過程和維修過程。被告認為:不能證明雙方的買賣關系,與本案無關聯性。被告東阿農機經銷處提供如下證據支持其訴訟主張。證據一、劉偉證人證言一份,證明涉案車輛是劉偉賣的,售車款是劉偉收的,結算發(fā)票也是劉偉開的,車是劉偉保修的,原告與劉偉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與被告賈振陽無關。原告認為:證人證言屬實,但是對出具相關發(fā)票蓋章有隱瞞,沒有實話實說,隱瞞了蓋章的事實,并且劉偉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屬于非法借用他人資質,予以銷售車輛,并且劉偉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屬于非法借用他人資質,予以銷售車輛,而賈振陽明知劉偉違法經營,并積極聯系銷售,收取好處,應當與劉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二人有欺詐行為。證據二、房屋、庫房、場地租賃協議書一份,證明劉偉正在租用賈福來場地經營銷售農機,地址在萬邦貨場院內,面積200平方米,合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現租期未滿正在營業(yè)中,與被告無關聯。原告認為:對該證據有異議,僅僅是被告單方描述,甲方賈福來沒有到庭,這份合同是偽造的,第一次開庭賈振陽沒有交,明顯是偽造的。證據三、原告使用農機工作圖片兩張,證明劉偉為原告修車后,該車能正常作業(yè)。原告認為:對該證據真實性有異議,雖然是劉金國發(fā)的朋友圈,但無法證明照片中車輛是本案爭議的車輛,同時也證明我們雇傭別人車輛進行耕作作業(yè)。證據四、工商服務業(yè)統(tǒng)一收款收據存根聯一份,原告認為:從直觀上看,兩枚印章邊框粗細不一,不是同一枚印章,同時上面的字樣有重復印跡,說明該印章可能是后期加蓋的,被告可能存在制作假證據,加蓋的公章不是同一印章,影印不一致。提出書面申請對所蓋公章是否為同一印章,用印時間是否相同,進行鑒定。以上證據經雙方舉證、質證,對當事人沒有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本院經審查認定如下:原告所舉證據二至證據五、證據七至證據十客觀、真實,本院對以上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對證據六因無拍攝環(huán)境等相關證據佐證,故對其與本案的關聯性不予確認;對證據十一因證人與原告有利害關系,故不能獨立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使用。被告所舉證據一劉偉證人證言,本院結合雙方陳述及原告所舉證據八,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對被告所舉證據二因無法進行核實,本院不予確認;被告所舉證據三,原告雖認可其真實性,但無相關證據佐證其與本案的關聯性,故對該證據與本案的關聯性不予認定;對于被告所舉證據四工商服務業(yè)統(tǒng)一收據存根聯一份,原告提出異議認為該印章可能是后期加蓋,申請鑒定。本院認為,在原告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告出售涉案車輛,應該承擔責任的情況下,對該證據進行鑒定,沒有實質性必要,為避免浪費司法資源,減少原告損失故對原告該項申請,不予受理。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金順子丈夫劉金國通過朋友王世安聯系到賈振陽,欲購迪爾拖拉機一臺。2017年4月22日,劉金國等人來到佳木斯,與賈振陽碰面后到佳木斯市農機大市場選車。期間雙方以5.5萬元商定一臺迪爾拖拉機,后劉金國交付購車款5.5萬元給劉偉,劉偉為其出具收據一張并將車輛交付給劉金國等人。賈振陽收取劉偉出賣車輛費用500元。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故障,劉偉進行了二次維修,但車輛一直無法正常使用,金順子找到東風區(qū)工商局等部門進行投訴,經調解無果。后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與東阿農機經銷處之間的買賣合同,要求其承擔退一賠三的責任。
本院認為,本案的糾紛為買賣合同糾紛,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買賣合同是雙務合同,雙方互為給付。雙方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又都負有相應的義務。本案中,首先,原告對要求被告承擔責任的事實依據陳述前后不一。在訴狀中原告主張“車輛系賈振陽出售”,在提供錄音資料證據時又主張“賈振陽將場地和執(zhí)照借給劉偉使用”,后又在對劉偉證人證言質證時指出“賈振陽明知劉偉違法經營,并積極聯系銷售,收取好處費,應當與劉偉連帶承擔賠償責任”;其次,原告所舉銷售車輛收據上的印章模糊,無法確認賈振陽與車輛買賣的直接關聯性,且根據金順子丈夫劉金國的陳述,其在購買車輛時并未看到東阿農機經銷處的字樣,只是在后來的糾紛處理過程中了解到賈振陽是東阿農機經銷處的經營者;第三、被告提供的劉偉證人證言,劉偉當庭承認車輛是其出售給原告,這與劉金國陳述的劉偉出具收據、收取車輛價款、交付車輛相互吻合。綜上可以認定,原告金順子與被告東阿農機經銷處之間并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原告依據買賣合同關系要求被告承擔責任缺乏事實依據及法律依據,故本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本院在審理過程中,兩次釋明原告追加當事人參加訴訟,但原告均表示不申請追加,視為原告對相關訴訟權利的放棄,原告可以采取另行訴訟的方式維護其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金順子對被告佳木斯市東風區(qū)東阿農機經銷處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600元(原告已繳納),保全費1620元,由原告金順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