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營業(yè)場所上海市徐匯區(qū)。
主要負責人:周國南,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久興,上海英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佳,上海英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如皋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光宇,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百立豐上海)與被告孫某某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20年1月1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20年3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百立豐上海委托訴訟代理人朱久興、被告孫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光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百立豐上海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不向孫某某支付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間的工資合計35,040.69元、經(jīng)濟補償金72,000元。事實和理由:孫某某原系其處員工,月工資稅前18,000元,其于每月25日以銀行轉賬形式向孫某某支付工資;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12個月內(nèi),其向孫某某支付了12筆工資,因此2019年9月30日最后一筆支付的是2019年8月工資,不存在拖欠孫某某2019年7月和8月工資的事實;2019年10月12日孫某某向其提出離職申請,當日2019年9月工資支付的時間條件尚未成就,不存在其拖欠孫某某2019年9月工資的事實,更不存在其拖欠孫某某數(shù)月工資的事實,孫某某離職時所述“生活困難”之理由,并非其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法定事由,故其不同意支付本案所涉經(jīng)濟補償金,只同意支付孫某某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12日的工資24,545元。
孫某某辯稱,不接受百立豐上海的訴訟請求。理由如下:由于百立豐上海未及時足額發(fā)放2019年3月和4月的工資,其于2019年6月11日申請了勞動仲裁調(diào)解,經(jīng)調(diào)解該司承諾于2019年6月14日付清所欠之工資,但事實上直至2019年6月17日方履行支付義務;由于該司未按約發(fā)放2019年5月和6月的工資,所以其認為2019年8月22日該司向其支付的是2019年5月工資,2019年9月30日該司向其支付的是2019年6月工資,顯然該司未向其支付過2019年7月和8月工資。由于該司拖欠工資長達數(shù)月,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生活,其行使了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于2019年10月12日向該司提出離職。基于上述事實,其要求該司付清所欠薪資,并依法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如下事實:2016年4月1日,孫某某至重慶東方絲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2017年5月8日,百立豐上海與孫某某簽訂了一份《工齡確認協(xié)議書》,確認孫某某在重慶東方絲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工齡為1年1個月,并計入孫某某在百立豐上海的工作年限;2017年5月31日,百立豐上海與孫某某簽訂了有效期自2017年6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的書面勞動合同,其中約定每月工資18,000元,由基本工資8,100元及競業(yè)補貼1,800元等項目組成;2019年5月31日,百立豐上海又與孫某某簽訂了有效期自2019年6月1日起至2021年5月31日的書面勞動合同,約定薪資及組成同上;孫某某在百立豐上海從事產(chǎn)品經(jīng)理工作。
百立豐上海每月25日以銀行轉賬形式支付孫某某上個自然月工資;,分別于2018年3月2日、2018年3月28日、2018年4月27日、2018年5月25日、2018年7月12日、2018年8月9日、2018年9月20日、2018年10月19日、2018年11月6日、2018年12月29日、2019年1月31日(注:該日有兩筆匯款),以銀行匯款形式向孫某某支付了2018年度的工資;2019年3月1日,百立豐上海向孫某某匯款16,340.47元;2019年4月30日,百立豐上海向孫某某匯款16,209.53元;2019年6月6日,百立豐上海向孫某某匯款1,000元;2019年6月11日,孫某某向上海市徐匯區(qū)勞動爭議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申請調(diào)解,要求百立豐上海支付拖欠的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工資;2019年6月12日,雙方經(jīng)調(diào)解達成了百立豐上海于2019年6月14日支付孫某某工資31,704.23元等協(xié)議;2019年6月17日,百立豐上海分兩筆向孫某某匯款31,704.23元(注:一筆金額為15,355.02元,另一筆金額為16,349.21元);2019年8月22日,百立豐上海向孫某某匯款16,192.62元;2019年9月30日,百立豐上海向孫某某匯款15,756.75元。
孫某某在百立豐上海每周工作五天、休息日二天,其中每周六和周日為休息日。2019年10月12日,孫某某在百立豐上海工作,此后遞交了《解除勞動關系申請》,主要內(nèi)容是:“由于公司從2019年7月至今,未發(fā)放過薪資長達數(shù)月,目前已嚴重影響到個人及家庭正常生活,故要求解除與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勞動關系,且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薪資及按照勞動法相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
百立豐上海為孫某某繳納了2019年7月和8月的社會保險費,孫某某個人應承擔的費用為每月517.50元。
2019年10月14日,孫某某就本案所涉事項向上海市徐匯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了仲裁,并在仲裁委審理中同意將其個人應承擔的社會保險費與應發(fā)工資一并結算。2019年11月28日,仲裁委做出了“徐勞人仲(2019)辦字第XXXX號”裁決,即:1.百立豐上海應于裁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2019年7月1日至同年10月12日的工資59,585.69元;2.百立豐上海應于裁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72,000元;3.對孫某某的其他請求不予支持。百立豐上海對該裁決不服,訴至本院。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各自提供的證據(jù)等在卷資證。
本院認為,雙方在本案中主要存在兩項爭議:其一是百立豐上海是否向孫某某支付了2019年7月和8月的工資?其二是孫某某要求百立豐上海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是否合乎法律規(guī)定?對此,本院做如下分析認定:
關于第一項爭議。百立豐上海不服仲裁裁決,向本院提起的同類訴訟共有29起,其中一起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即百立豐上海將仲裁委裁決所涉款項支付給了涉案被告范某某,范某某當庭確認收到錢款,百立豐上海向法院申請撤回起訴;在本案及其他關聯(lián)案件審理中,百立豐上海提出如下意見:1.涉案員工于2019年10月間先后離職,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這十二個月內(nèi),共向涉案員工匯款12筆,因此其已按月向涉案員工支付了工資,不存在拖欠涉案員工2019年7月和8月工資的事實。2.通常其每月25日向涉案員工支付工資,但也有提前支付工資的情形,例如2019年1月31日支付的第二筆錢款,即是由于春節(jié)之故提前發(fā)放了2019年1月工資。3.涉案員工從未對入職之日起至2018年9月期間的工資發(fā)放提出后異議,可見在2018年9月之前其均按月支付了工資。3.2019年6月6日,其向涉案員工發(fā)放的工資均為1,000元,原因是眾員工在2019年5月均有缺勤,故在6月發(fā)放5月工資時被扣發(fā)了工資。4.調(diào)解協(xié)議書不能成為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依據(jù)。盡管其于2019年6月12日曾在相關調(diào)委會的主持下,與涉案員工達成了將于2019年6月14日(或之前)向涉案員工支付所欠之2019年3月和4月工資,但這是在涉案員工一起提出申請之后,迫于壓力做出的讓步,實際上其當時并未拖欠涉案員工2019年3月和4月的工資。對于上述意見,本院均不予采納,理由如下:
1.百立豐上海與另案被告范某某所做陳述表明,該司在提起訴訟之后已根據(jù)仲裁委裁決向范某某支付了2019年7月和8月工資,而范某某向本院陳述,其負責百立豐上海所有員工工資的發(fā)放事宜,由于百立豐上海未向涉案員工支付2019年7月和8月的工資,涉案眾員工提出了離職申請,其收到了涉案眾員工遞交的《解除勞動關系申請》。
2.不能僅以涉案員工離職前十二個月周期內(nèi)工資發(fā)放的次數(shù),來推定百立豐上海已向眾員工支付了2019年7月和8月的工資,而是應該審查每次匯款所對應的工資發(fā)放月份、每次匯款的金額,以確定是否按月足額支付工資,只有這樣才能揭示事實真相,因此本院建議涉案員工提供自2018年1月起的工資發(fā)放記錄,并對工資明細清單每一筆款項進行了核對,可以發(fā)現(xiàn):(1)如果按照百立豐上海的陳述,2019年1月31日第二筆匯款支付的是2019年1月的工資,那么2019年6月6日發(fā)放的就應該是2019年4月工資,而其庭審中陳述該日發(fā)放的是5月工資,兩者之間顯然有矛盾;(2)涉案員工工資基數(shù)不盡一致,如果他們在2019年5月均有缺勤導致被扣發(fā)工資,那么怎樣的缺勤可以導致每一位員工可獲工資均為1,000元,百立豐上海作為主張者理應就此合理性進行解釋,然而其既未就缺勤事實進行舉證,亦未對合理性做出解釋;(3)2018年9月之前,涉案員工未提出異議,只是因為百立豐上海足額發(fā)放了工資,沒有拖欠不等于沒有延時發(fā)放;既然雙方均認可每月25日發(fā)放的是上個自然月工資,那么可以認定該司于2018年度以“工資”明目所匯出的第一筆錢款,即2018年1月26日發(fā)放的就是2017年12月工資,第二筆匯款即2018年3月2日所支付的是2018年1月工資,第三筆匯款即2018年3月28日支付的就是2018年2月工資,以此類推,2018年4月27日支付的是2018年3月工資……2019年1月31日第二筆匯款支付的是2018年12月工資……2019的4月30日匯款支付的是2019年2月工資,2019年6月6日支付的是2019年3月部分工資,2019年6月17日兩筆款項支付的是調(diào)解協(xié)議所涉2019年3月和4月工資;(4)涉案被告吳某因生育而于2019年2月下旬起休產(chǎn)假,百立豐上海自其休產(chǎn)假起即無需按月支付吳某工資,然而2019年3月1日及4月30日該司均足額向吳某支付了工資,該司將2019年4月30日支付工資的行為解釋為錯發(fā),將2019年3月1日支付工資的行為解釋為多發(fā),顯然既無依據(jù)亦與事實不符;只有這兩次匯款對應的分別是2019年1月和2月工資,才能做出合理性解釋。
3.正是基于百立豐上海直至2019年6月仍未向涉案員工支付2019年3月和4月的工資,他們才會在2019年6月間先后申請了欠薪調(diào)解;百立豐上海沒有證據(jù)證明其在調(diào)解過程中受到脅迫,或是違背事實做出了讓步,何況2019年6月17日所匯兩筆款項的總額,與調(diào)解協(xié)議書所載金額一致,表明該司已履行了調(diào)解協(xié)議主文,該協(xié)議應當被認定為百立豐上海真實意思的表示,調(diào)解協(xié)議書理應成為本案的審理依據(jù)。
既然百立豐上海提出的上述意見不能被采納,而現(xiàn)有事實也表明該司確實未支付孫某某2019年7月和8月的工資,那么百立豐上海主張不向孫某某支付2019年7月和8月工資的訴請,即難獲本院支持。由于孫某某稅前工資為每月18,000元,因此在扣除孫某某個人應承擔的社會保險費每月517.50元之后,百立豐上海理應支付孫某某2019年7月和8月工資均為17,482.50元,此款未扣除個人所得稅等其它款項。
由于百立豐上海自認未向孫某某支付2019年9月1日至同年10月12日期間的工資,亦未為孫某某繳納2019年9月、10月的社會保險費,因此該司理應向孫某某支付2019年9月工資18,000元(稅前)、2019年10月1日至12日的工資6,620.69元。
關于第二項爭議?,F(xiàn)有事實表明,孫某某基于百立豐上海直至2019年10月12日仍未向其支付2019年7月和8月工資的事實,主張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理由成立。百立豐上海作為用人單位,理應知曉每次匯款對應的發(fā)放工資月份,是否足額支付了員工工資,然而其在仲裁和訴訟中卻不顧上述事實,僅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為周期,判斷是否拖欠了涉案員工工資,而且將負責工資發(fā)放的另案被告范某某區(qū)別對待,由此可見其具有一定的拖欠員工工資的主觀惡意,孫某某據(jù)此要求百立豐上海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合乎法律規(guī)定。
庭審中,百立豐上海主張月薪中包含了競業(yè)補貼、綜合補貼和其它補貼,而競業(yè)補貼是對孫某某于離職后不參與同業(yè)競爭給予的補償,綜合補貼和其它補貼是根據(jù)員工實際出勤情況綜合發(fā)放的,但這三項補貼都不應作為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shù);本院認為,百立豐上海當庭述稱無法說明如何發(fā)放、依據(jù)什么標準發(fā)放綜合補貼和其它補貼,也就是說其沒有證據(jù)證明上述補貼不是孫某某付出正常勞動所獲取的對價,因此這兩項補貼理應作為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shù);由于勞動合同將工資報酬和競業(yè)補貼做出了明確的區(qū)分,因此競業(yè)補貼可不列入經(jīng)濟補償金計算基數(shù);在扣除競業(yè)補貼之后,本院將結合孫某某的工作年限依法核算經(jīng)濟補償金額。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第七十八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第三十條、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2019年7月工資17,482.50元;
二、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2019年8月工資17,482.50元;
三、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2019年9月工資18,000元;
四、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2019年10月1日至12日期間的工資6,620.69元;
五、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孫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64,8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計5元,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玉標
書記員:盛新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