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
原公訴機關福建省霞浦縣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陳某某,男,1987年10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霞浦縣,漢族,初中文化,務工,戶籍地霞浦縣,住霞浦縣。因涉嫌犯危險駕駛罪,2013年7月24日被霞浦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彛?014年5月19日被霞浦縣人民檢察院取保候?qū)彛?014年6月13日被霞浦縣人民法院取保候?qū)彛?014年6月19日經(jīng)霞浦縣人民法院決定,同日由霞浦縣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現(xiàn)已刑滿釋放。
辯護人陳昊宇,福建智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審理經(jīng)過
福建省霞浦縣人民法院審理福建省霞浦縣人民檢察院指控的原審被告人陳某某犯危險駕駛罪一案,于2014年6月20日作出(2014)霞刑初字第194號刑事判決,以被告人陳某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已繳納),該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本院于2016年4月18日作出(2016)閩09刑監(jiān)1號再審決定,指令霞浦縣人民法院再審。2017年2月17日霞浦縣人民法院作出(2016)閩0921刑再1號刑事裁定,準許霞浦縣人民檢察院撤回對原審被告人陳某某的起訴。陳某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于2017年5月11日作出(2017)閩09刑再1號刑事裁定,撤銷(2016)閩0921刑再1號刑事裁定,發(fā)回霞浦縣人民法院重審。霞浦縣人民法院于2017年9月28日作出(2017)閩0921刑再1號刑事裁定,裁定駁回申訴,維持霞浦縣人民法院(2014)霞刑初字第194號刑事判決。
原審被告人陳某某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寧德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張輝、檢察員助理陳道遠出庭履行職務。上訴人陳某某及其辯護人陳昊宇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一審法院認為
原判認定,2013年6月25日凌晨2時20分許,被告人陳某某酒后駕駛閩J×××××號二輪摩托車,沿霞浦縣松城街道三河路由西往東行駛,途經(jīng)職業(yè)中專路段時,刮撞行人黃某1,造成黃某1受傷的交通事故。經(jīng)霞浦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道路事故認定,被告人陳某某負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經(jīng)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檢驗鑒定,被告人陳某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190.75mg/100ml,屬于醉酒駕駛。
案發(fā)后,被告人陳某某賠償被害人黃某1經(jīng)濟損失人民幣6000元,并取得被害人黃某1諒解。
原審據(jù)以認定上述事實的有霞浦縣公安局出具的到案經(jīng)過、機動車駕駛證復印件、抽取當事人血樣登記表、血樣抽取照片、交通事故認定書、經(jīng)濟賠償憑證、諒解書、被告人陳某某戶籍證明,被害人黃某1陳述,證人李某,4、李樹本、王某,4、林某,趙某、俞某,4、翁某,4的證言,鑒定委托書、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情況說明,被告人陳某某供述和辯解等證據(jù)。
原判認為,原審被告人陳某某實施了酒后駕駛二輪摩托車并造成交通事故的行為,其呼氣酒精含量檢測數(shù)值已達168mg/100ml,與《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認定血樣檢材中酒精含量為190.75mg/100ml,能相互印證證實原審被告人陳某某屬于醉酒駕駛機動車。
對于《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中陳某某的公民身份號碼寫作陳某2的公民身份號碼,系委托鑒定書書寫錯誤,對于《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其中“檢材名稱”項下的姓名將陳某某填寫成“李林”,系鑒定機構(gòu)工作疏漏造成。是否影響《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證據(jù)的效力,應當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綜合全案證據(jù)材料客觀、全面地進行分析論證。
1.血液采樣中,偵查人員對陳某某醉酒駕車后血樣檢材的提取、封存等整個過程,能夠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程序操作,并在陳某某和醫(yī)務人員共同監(jiān)督下完成,有在案陳某某本人對血樣密封單簽字及現(xiàn)場照片、民警林某,4、鑒定人趙某出庭作證予以證明;
2.血樣送檢與接收中,鑒定機構(gòu)出具給霞浦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的《物證接受登記表》“檢材名稱”欄目明確記載為“陳某某靜脈血樣”;
3.鑒定檢驗過程中,與鑒定報告密不可分的附件一《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頂空氣相色譜圖》、附件二《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頂空氣相色譜圖》及附件三《送檢材料照片》的內(nèi)容指向?qū)ο缶∽C陳某某血樣;
4.陳某2案件的血樣委托鑒定與陳某某案件的血樣委托鑒定,兩案相距兩個月,兩案所處時空不同,完全可以排除兩份送檢鑒定血樣混淆的可能性。
上述事實與證據(jù)表明,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對送檢的陳某某血樣進行了檢驗鑒定并得出相應的檢驗結(jié)果。同時,該鑒定報告,鑒定程序合法,形式要件具備,鑒定過程及方法符合專業(yè)規(guī)范要求。因此,不能因為送檢材料和鑒定報告中存在瑕疵而否定鑒定報告的真實性,該瑕疵亦不影響鑒定報告的合法性和證明效力。
對于《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的檢驗方法載明使用GA/T842-2009《血液酒精含量的檢驗方法》的規(guī)范標準,但實際使用的標準卻是司法部SF/XJD0107001-2010《血液中乙醇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法》問題,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的鑒定檢驗報告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頒布的SF/ZJD0107001-2010《血液中乙醇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法》規(guī)定,作出了閩晟【2013】毒鑒字第176號司法鑒定檢驗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發(fā)布的SF/ZJD0107001-2010《血液中乙醇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fā)布的GA/T842-2009《血液酒精含量的檢驗方法》同為生效的法律文件。福建晟藍司法鑒定所對陳某某的血液乙醇濃度測定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頒布的SF/ZJD0107001-2010《血液中乙醇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法》規(guī)定作出鑒定檢驗并無不當。
同時,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的《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醉駕”的司法鑒定必須依照何種規(guī)定進行檢驗鑒定,該意見不屬于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原審被告人陳某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不應作為定案依據(jù)的意見不予采納。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四十五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申訴,維持霞浦縣人民法院(2014)霞刑初字第194號刑事判決。
二審請求情況
上訴人陳某某及其辯護人認為本案《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所鑒定的物證提取收集后未及時封裝、送檢,也未及時收集見證人的證人證言,物證收集后保管鏈條斷裂,故送檢物證無法排除不是陳某某的合理懷疑;鑒定機關未依法按照GA/T842-2009《血液酒精含量的檢驗方法》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鑒定,綜上,作為定案的主要證據(jù)《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不應作為定案依據(jù),請求改判上訴人陳某某無罪。
出庭檢察員出庭認為本案經(jīng)重審補充的證據(jù)足以證實被告人陳某某醉酒駕駛機動車并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實,其行為已構(gòu)成危險駕駛罪,原判事實清楚,量刑適當,應予維持。
二審法院查明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6月25日凌晨2時20分許,陳某某(身份證號)酒后駕駛閩J×××××號二輪摩托車途經(jīng)霞浦縣時刮撞行人黃某1,造成黃受傷的交通事故。隨后陳某某將黃某1送往霞浦縣醫(yī)院治療。
當日公安機關在霞浦縣醫(yī)院找到陳某某并在霞浦縣醫(yī)院急診科對陳某某提取靜脈血樣封存,于同月27日送檢。公安機關鑒定委托書上記載“被鑒定人姓名陳某某,身份證號”。福建晟蘭司法鑒定所于同月28日出具的鑒定報告記載“被鑒定人姓名陳某某;身份證號;檢驗方法GA/T842-2009《血液酒精含量的檢驗方法》;檢材處理精取1ml待測全血兩份,分別置于頂空瓶內(nèi),分別加入0.5ul(2mg/ml)叔丁醇內(nèi)標液,用橡膠墊鋁帽密封,搖勻置于自動頂空進樣器中加熱、分析;檢材名稱李林;鑒定意見陳某某血樣檢材中乙醇濃度為190.75mg/100ml”。
同年7月1日,陳某某接到公安機關電話通知后自行前往公安機關接受訊問并制作筆錄,公安機關同時告知陳某某相關鑒定意見的數(shù)據(jù)。次日,公安機關認定陳某某負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案發(fā)后陳某某賠償黃某1經(jīng)濟損失人民幣6000元取得黃某1的諒解并在初次庭審時自愿認罪。
2015年5月29日,福建晟蘭司法鑒定所在霞浦法院舉行的聽證會上承認鑒定報告中檢驗方法名義上用的是公安部規(guī)定的GA/T,而整個檢驗過程實際上采用了司法部規(guī)定的SF/Z。
二審法院認為
關于辯護人提出的送檢并鑒定的物證不能完全確定陳某某的血樣的意見,經(jīng)查,首先,關于鑒定機構(gòu)是否接收了陳某某血樣的問題。
經(jīng)查,采血照片、由陳某某簽字確認的抽取當事人血樣登記表證明案發(fā)當天公安機關依法采集了陳某某血樣。由陳某某簽字確認的血樣密封單詳情、福建晟蘭司法鑒定所物證接受登記表證明該鑒定機構(gòu)確實接收了陳某某的血樣。公安機關在《關于陳某某血樣酒精濃度鑒定過程及相關情況的說明》中解釋,鑒定委托書上出現(xiàn)的身份證號系距陳某某案發(fā)生前兩個月的另一起醉駕案件當事人陳某2的身份證號碼,辦案民警對原有鑒定委托書電子文檔進行修改時不夠認真細致,忘記對被鑒定人的身份證號進行更改,仍然使用了原有文檔中記載的內(nèi)容。福建晟蘭司法鑒定所在《說明函》中解釋,鑒定報告中出現(xiàn)的身份證號系引用鑒定委托書上的身份證號碼。結(jié)合上述4份證據(jù),該2份說明在身份證號碼與陳某某不符的問題上能夠起到補正作用,該筆誤不影響鑒定機構(gòu)接收的陳某某血樣就是公安機關依法提取的陳某某本人血樣的認定。
其次,關于鑒定機構(gòu)接收陳某某血樣后是否混淆他人血樣進行鑒定的問題。
經(jīng)查,福建晟藍鑒定所的《說明函》及其2013年6月份所有酒精含量鑒定統(tǒng)計表及2013年4月5日李林血液酒精含量司法鑒定報告,證人李樹本、王某,4、趙某、俞某,4等人的證言解釋檢材名稱李林系筆誤,色譜圖和檢驗結(jié)果無誤,而無其他任何證據(jù)證明檢材的同一性。上述補充的證據(jù)不能對檢材名稱為李林而鑒定意見卻指向陳某某這一重大矛盾起到充分的補正作用,不能排除鑒定機構(gòu)混淆他人血樣作出鑒定的可能性。
綜上,不能排除鑒定機構(gòu)混淆他人血樣得出陳某某鑒定意見的可能性,上訴人及其辯護人的該點辯護意見予以采納。
關于辯護人提出的鑒定機關未依法按照GA/T842-2009《血液酒精含量的檢驗方法》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鑒定的意見。
經(jīng)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理解與適用明確指出,“醉酒”的認定標準采用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車輛駕駛?cè)藛T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閥值與檢驗》(gb19522-2010)。該標準明確規(guī)定血液酒精含量檢驗方法按照公安部發(fā)布的GA/T規(guī)定,適用于道路交通執(zhí)法中對人員血液中酒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其次,GA/T與SF/Z在試劑、儀器、操作方法、定量標準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同之處。而該鑒定報告檢驗方法名義上用的GA/T而整個檢驗過程卻采用了SF/Z,程序不當。
綜上,該所使用的檢驗方法不符合相關專業(yè)的規(guī)范要求,得出的鑒定意見不具有法律效力。上訴人及其辯護人的該點辯護意見予以采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陳某某酒后駕駛二輪摩托車撞傷黃某1的事實存在,但證明上訴人陳某某醉酒駕駛的主要證據(jù)《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存在檢驗方法不符合相關專業(yè)規(guī)范、送檢檢材不能排除混淆他人血樣可能性的問題,該份證據(jù)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原判認定事實不清,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以證實上訴人陳某某構(gòu)成危險駕駛罪,檢察機關的出庭意見不予采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三項、第五十三條、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二審裁判結(jié)果
1、撤銷霞浦縣人民法院(2014)霞刑初字第194號刑事判決、(2017)閩0921刑再1號刑事裁定。
2、上訴人陳某某無罪。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