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某某
李景珍(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
喬某
鄂州市文松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喬安敏
湖北寶剛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
湖北寶剛典當行有限公司
喬松
原告:鄂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景珍,湖北吳都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喬某。
被告:鄂州市文松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住所地:鄂州市文星大道。
法定代表人:胡家漢,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喬安敏,該公司副經理(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
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qū)民主路786號(老472號)華銀大廈8層1號。
法定代表人:高長軍,該公司經理。
被告:湖北寶剛典當行有限公司。
住所地:鄂州市濱湖南路文松花園綜合樓1樓。
法定代表人:喬某,該公司經理。
被告:喬松。
原告鄂某某訴被告喬某、被告鄂州市文松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原告鄂某某的保全申請,查封了被告方名下的房產、土地。
并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齊志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繆冬琴、人民陪審員周玉龍參加的合議庭,于2015年5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鄂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李景珍、被告喬某、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喬安敏、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喬某到庭參加了訴訟。
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喬松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鄂某某訴稱:被告經鄂州市匯利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中介向原告借款,2014年2月26日,被告與原告簽訂借款合同,被告向原告借款7500000元,月息2%,借款期限為1個月,被告鄂州市文松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行有限公司、被告喬松為該借款提供擔保。
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要求被告還本付息,被告一直推諉,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訴狀人民法院,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償還借款本金7500000元及利息1800000元(按月息2%計算至實際結清之日);2、判令五被告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由被告承擔本案一切費用。
原告鄂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在舉證期限內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原告方身份證。
用以證明原告的身份情況。
證據二:借款合同。
用以證明2014年2月26日被告喬某向原告借款7500000元,借款期限1個月,借款利息為月息2%,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湖北寶剛典當公司、喬松為該借款提供擔保。
證據三:借據、匯款憑證。
用以證明2014年2月26日原告從自己賬戶向被告喬某賬戶匯款3050000元,從鄂水平賬戶向喬某匯款4450000元,喬某向原告出具借條。
證據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函。
用以證明2014年2月26日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湖北寶剛典當公司、喬松對喬某的7500000元借款本息向原告出具擔保函。
證據五:咨詢服務合同。
用以證明原告系經鄂州市匯利通財務咨詢服務公司中介向被告借款。
被告喬某、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庭審時共同辯稱:1、答辯人不認識鄂某某,是向鄂桂萍借款,原告主體錯誤。
2、答辯人從未與鄂州市匯利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接觸過,更談不上要該公司介紹。
3、借款數額錯誤,答辯人已經還款1200000元,因此借款本金應為6300000元。
4、答辯人已用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鄂燕黃加氣站”兩本房產證作抵押,足以抵償原告方的借款,原告申請查封的財產超標的。
5、利息應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6、答辯人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的資產足以清償原告方的借款,不應將擔保人納入此次糾紛之中。
被告喬某、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在舉證期限內提交了如下證據:
匯款憑證四張。
用以證明已償還原告1200000元本金,其中:2014年4月14日還鄂桂萍200000元,2014年8月15日還鄂某某500000元,2015年4月10日分兩次還徐應求200000元、300000元。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庭審時辯稱:本案的借款有房產抵押,原告方不應再申請查封其他資產,已超過起訴的標的。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在舉證期限內提交了如下證據:
“鄂燕黃加氣站”兩本房產證。
用以證明已將加氣站的房產抵押給原告。
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喬松在法定期限內既未提交書面答辯狀,亦未提交證據。
經庭審質證,被告喬某、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對原告鄂某某提交的證據一、證據二、證據三、證據四、證據五無異議。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對原告鄂某某提交的證據一、證據三、證據四、證據五無異議。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對原告鄂某某提交的證據二有異議,認為其不清楚。
原告鄂某某對被告喬某、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提交的證據有異議,認為其僅收到喬某600000元利息。
原告鄂某某對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提交的證據有異議,認為該房產所涉土地已經辦理了抵押登記,房產并沒有抵押,只是持有房產證的原件。
對上述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為:因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在《借款合同》上加蓋了公章,其身份是擔保人,故對原告鄂某某提交的證據二,本院予以采信。
被告喬某與鄂州市匯利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簽訂了《咨詢服務合同》,由鄂州市匯利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負責為喬某融資7500000元,徐應求系鄂州市匯利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喬某所匯600000元款項系付咨詢服務費用,不能抵扣本案所涉的本息,故對被告喬某提交的1200000元匯款憑證,本院部分予以認可。
因原告鄂某某僅持有加氣站的房產,雙方并未到房產部門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故對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提交的證據及其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一)關于本案的定性。
基于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原告鄂某某通過其父鄂水平、及自身的網銀向被告喬某指定的賬戶匯出了款項,履行了出借義務,但被告喬某在借款期滿后未履行還款義務。
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的規(guī)定,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非金融機構企業(yè)之間的借款行為,原、被告之間應屬民間借貸糾紛。
(二)關于借款本金的認定。
原告鄂某某簽訂《借款合同》的當日,通過其父鄂水平、及自身的網銀向被告喬某指定的賬戶匯出了7500000元,自2014年2月26日至2014年4月14日產生的利息為240000元(7500000元×6%÷12×4÷30天×48天),扣減2014年4月14日支付的100000元,下欠本金7500000元、利息140000元。
自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8月15日產生的利息為615000元(7500000元×6%÷12×4÷30天×123天),扣減2014年8月15日支付的500000元,下欠本金7500000元、利息255000元(615000元-500000元+140000元),故被告喬某下欠的本金為7500000元。
(三)關于借款利息的認定。
因中國人民銀行在2014年11月22日之后對貸款利率進行了調整,原、被告雙方約定的月利率2%超出了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對超出部分不應支持。
對被告方下欠的利息核算如下:
1、2014年8月16日至2014年11月21日,年利率6%,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490000元(7500000元×6%÷12×4÷30天×98天);
2、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2月28日,年利率5.6%,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462000元(7500000元×5.6%÷12×4÷30天×99天);
3、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5月9日,年利率5.35%,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312083元(7500000元×5.35%÷12×4÷30天×70天);
4、2015年5月10日至2015年6月27日,年利率5.1%,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208250元(7500000元×5.1%÷12×4÷30天×49天);
5、2015年6月28日至2015年7月6日,年利率4.85%,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36375元(7500000元×4.85%÷12×4÷30天×9天)。
截止2015年7月6日,共計下欠利息1763708元。
(四)關于擔保人是否擔責。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除在《借款合同》上擔保人一欄簽名、蓋章外,還向原告鄂某某出具《無限連帶責任擔保函》,故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應對被告喬某下欠的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綜上,原告鄂某某與被告喬某、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簽訂的《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除對利息的約定過高,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外,其借貸關系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
原告鄂某某通過其父鄂水平、及自身的網銀向被告喬某指定的賬戶匯出了款項,履行了出借的義務,被告方收到借款后,沒有按照雙方之間的約定及時履行還款義務,是引起本次糾紛的責任方,應承擔還本付息的民事責任。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應對被告喬某下欠的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第二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
一、被告喬某償還原告鄂某某借款本金7500000元,支付利息1763708元(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分段計算至2015年7月6日);
二、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對被告喬某下欠原告鄂某某的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鄂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完畢。
逾期履行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6900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81900元,由原告鄂某某負擔300元,被告喬某、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共同負擔816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賬號:05×××69-1。
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一)關于本案的定性。
基于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原告鄂某某通過其父鄂水平、及自身的網銀向被告喬某指定的賬戶匯出了款項,履行了出借義務,但被告喬某在借款期滿后未履行還款義務。
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的規(guī)定,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非金融機構企業(yè)之間的借款行為,原、被告之間應屬民間借貸糾紛。
(二)關于借款本金的認定。
原告鄂某某簽訂《借款合同》的當日,通過其父鄂水平、及自身的網銀向被告喬某指定的賬戶匯出了7500000元,自2014年2月26日至2014年4月14日產生的利息為240000元(7500000元×6%÷12×4÷30天×48天),扣減2014年4月14日支付的100000元,下欠本金7500000元、利息140000元。
自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8月15日產生的利息為615000元(7500000元×6%÷12×4÷30天×123天),扣減2014年8月15日支付的500000元,下欠本金7500000元、利息255000元(615000元-500000元+140000元),故被告喬某下欠的本金為7500000元。
(三)關于借款利息的認定。
因中國人民銀行在2014年11月22日之后對貸款利率進行了調整,原、被告雙方約定的月利率2%超出了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對超出部分不應支持。
對被告方下欠的利息核算如下:
1、2014年8月16日至2014年11月21日,年利率6%,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490000元(7500000元×6%÷12×4÷30天×98天);
2、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2月28日,年利率5.6%,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462000元(7500000元×5.6%÷12×4÷30天×99天);
3、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5月9日,年利率5.35%,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312083元(7500000元×5.35%÷12×4÷30天×70天);
4、2015年5月10日至2015年6月27日,年利率5.1%,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208250元(7500000元×5.1%÷12×4÷30天×49天);
5、2015年6月28日至2015年7月6日,年利率4.85%,本金7500000元的利息為36375元(7500000元×4.85%÷12×4÷30天×9天)。
截止2015年7月6日,共計下欠利息1763708元。
(四)關于擔保人是否擔責。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除在《借款合同》上擔保人一欄簽名、蓋章外,還向原告鄂某某出具《無限連帶責任擔保函》,故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應對被告喬某下欠的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綜上,原告鄂某某與被告喬某、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簽訂的《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除對利息的約定過高,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外,其借貸關系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
原告鄂某某通過其父鄂水平、及自身的網銀向被告喬某指定的賬戶匯出了款項,履行了出借的義務,被告方收到借款后,沒有按照雙方之間的約定及時履行還款義務,是引起本次糾紛的責任方,應承擔還本付息的民事責任。
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應對被告喬某下欠的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第二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
一、被告喬某償還原告鄂某某借款本金7500000元,支付利息1763708元(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分段計算至2015年7月6日);
二、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對被告喬某下欠原告鄂某某的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鄂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完畢。
逾期履行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6900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81900元,由原告鄂某某負擔300元,被告喬某、被告鄂州文松房地產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實業(yè)公司、被告湖北寶剛典當公司、被告喬松共同負擔81600元。
審判長:齊志剛
審判員:繆冬琴
審判員:周玉龍
書記員:郭玥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