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普全
夏淑艷
唐山吉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于海永(河北秉信律師事務所)
劉希剛(河北宏廣律師事務所)
原告:鄂普全,工人。
委托代理人:夏淑艷,退休工人。特別授權。
被告:唐山吉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玉田縣玉泰工業(yè)園區(qū)。
法定代表人:張鳳朝,任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于海永,河北秉信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劉希剛,河北宏廣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鄂普全與被告唐山吉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某藥業(yè))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鄂普全及委托代理人夏淑艷,被告吉某藥業(yè)的委托代理人于海永、劉希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為支持其主張,原告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唐山吉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作出的吉某字(2005)第10號文件復印件一份,證實當時被告只是讓原告自謀職業(yè)并未作出開除的決定。
2.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書復印件一份,證實原告在2006年3月份以前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
3.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合同)登記表復印件一份、收據(jù)一張,證實原告于2015年3月13日才知道公司對其作出開除決定并備案的事實,從而證明原告起訴未超出訴訟時效。
被告吉某藥業(yè)辯稱,經(jīng)唐山市路南區(qū)人民法院(2007)南民初字第147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原告鄂普全與被告吉某藥業(yè)已經(jīng)解除了勞動關系,并經(jīng)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8)唐民一終字414號民事裁定書最終確認了該判決書的法律效力,請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或者由原告承擔敗訴的責任。
為支持其主張,被告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唐勞裁書(2006)11號仲裁裁決書一份,證實經(jīng)仲裁被告與原告于2006年3月份恢復了勞動關系。
2.2006年8月14日原告訴狀一份、(2006)南民初字第1168號判決書一份及該案的送達證兩份,證實原告在2006年已經(jīng)知曉公司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
3.吉某藥業(yè)公司作出的唐吉某字(2006)第4、5號文件,證實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期間因工作錯誤,公司對其進行處罰并解除勞動關系。
4.2006年8月11日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06)案通字第73號通知書一份,證實原告對公司作出的唐吉某字(2006)第4、5號文件不服申請仲裁。
5.(2007)唐民一終字201號民事裁定書一份,證實撤銷(2006)南民初字第1168號判決書,發(fā)還路南區(qū)法院重審。
6.(2007)南民初字第1478號判決書一份、原告上訴狀一份、(2008)唐民一終字414號裁定書一份,證實判決被告與原告解除勞動關系且已經(jīng)生效。
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以上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其中證據(jù)1、2我公司已經(jīng)履行完畢,但是2006年經(jīng)過兩次訴訟,雙方已經(jīng)解除勞動關系。證據(jù)3應是一式四份,我公司已經(jīng)送達了原告,但具體什么時間送達的不清楚。
對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原告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以上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上述證據(jù)與本案無關。
本院認為,2005年6月6日,被告吉某藥業(yè)制發(fā)吉某字(2005)10號文件,決定自2005年8月31日以后免去原告一切待遇,自謀職業(yè),并于同年8月1日在唐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開除原告的備案登記。2005年11月18日被告吉某藥業(yè)又以原告曠工為由制發(fā)通知,自行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并在唐山勞動報刊登了該通知。2006年3月2日,原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唐勞裁書(2006)11號仲裁裁決書撤銷了被告唐山吉某藥業(yè)于2005年6月6日作出的吉某字(2005)10號文件中關于對原告鄂普全視為自動離職的處理決定,恢復了雙方的勞動關系,該裁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且被告也履行了該仲裁裁決,故被告吉某藥業(yè)于2005年8月1日在唐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所作的關于開除原告鄂普全的備案自然失效,本案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一款四項“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鄂普全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鄂普全負擔。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2005年6月6日,被告吉某藥業(yè)制發(fā)吉某字(2005)10號文件,決定自2005年8月31日以后免去原告一切待遇,自謀職業(yè),并于同年8月1日在唐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開除原告的備案登記。2005年11月18日被告吉某藥業(yè)又以原告曠工為由制發(fā)通知,自行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并在唐山勞動報刊登了該通知。2006年3月2日,原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唐勞裁書(2006)11號仲裁裁決書撤銷了被告唐山吉某藥業(yè)于2005年6月6日作出的吉某字(2005)10號文件中關于對原告鄂普全視為自動離職的處理決定,恢復了雙方的勞動關系,該裁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且被告也履行了該仲裁裁決,故被告吉某藥業(yè)于2005年8月1日在唐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所作的關于開除原告鄂普全的備案自然失效,本案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一款四項“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鄂普全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鄂普全負擔。
審判長:張樹國
審判員:葉洪波
審判員:葉建軍
書記員:李寶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