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張家口市橋西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旭鳳,河北天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址不詳。
原告郭某某與被告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本院審判員張林擔任審判長,由審判員孫新民、翁騰飛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旭鳳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應某某經(jīng)公告送達未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郭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償還本金及利息借款及利息人民幣390830元,罰息93799元,違約金175873元,共計660502元及利息;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6年5月9日簽訂借款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被告向原告借款人民幣419443.66元,月利率2.34‰,借款期限為18個月,分18期還款,每月15日為還款日。借款協(xié)議第十條第一款約定:“若甲方(被告)未按時足額還款,應向乙方(原告)支付罰息和違約金。罰息和違約金的計算方式如下,1、罰息若未按本協(xié)議第一條約定的還款時間足額還款,則每日按當月應還本息的千分之三收取罰息,每月單獨計算,累計至甲方實際還款之日止。2、違約金若甲方未按本協(xié)議第一條約定的還款時間足額還款,則每日按剩余未還金額的千分之二收取違約金,每月單獨計算,累計至甲方實際還款之日。”原、被告在簽訂借款協(xié)議當日,還簽訂了車輛抵押合同,合同約定被告以自己名下的豐田牌SCT6482E5A、車牌號為G9800L的車輛為該筆借款做抵押,并在張家口市××××支隊做了抵押登記。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將借款本金全額支付給被告。被告償還了3期本金后,經(jīng)原告催要,被告未還剩余款項。故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應某某向原告郭某某借款的事實客觀存在,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成立。對原告方主張的借款本金419443.66元,因原告提供的打款憑證為326700元,剩余借款原告雖稱為現(xiàn)金支付,但未向本院提供相應的證據(jù),故本院認定借款本金為326700元;對原告方主張的月利率2.34‰、罰息日3‰、違約金為日2‰,三項總計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年利率24%,超過部分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支持。對原告自訴被告歸還本金63791.44元、利息15560.48元及最后一期還款時間為2016年8月15日,本院予以認定。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償還原告郭某某借款本金262908.56元(326700元-63791.44元)及利息(從2016年8月15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全部借款實際清償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410元,本院減半收取5205元,公告費500元,由被告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 林 審判員 翁騰飛 審判員 孫新民
書記員:王娜 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二百一十一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5)18號 第三十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備注: 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現(xiàn)將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告知如下: 1、各方當事人均必須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 2、如一方當事人不按規(guī)定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1)申請執(zhí)行書;(2)已生效法律文書或復印件;(3)《法律文書生效證明書》。 3、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二年。(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超過申請執(zhí)行期限而提起申請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zhí)行而拒不執(zhí)行,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