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某某
胡守強(湖北仁輝律師事務所)
張某某
張園園
張夢雨
湯某
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
張青
曹擁軍
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
郭飛(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
原告鄭某某,女,生于1962年6月9日,漢族,宜都市人,住宜都市。
受害人張士春之妻。
原告張某某,男,生于1930年1月3日,漢族,宜都市人,住宜都市。
受害人張士春之父。
原告張園園,女,生于1985年5月12日,漢族,宜都市人,住宜都市。
受害人張士春之女。
原告張夢雨,女,生于1990年5月27日,漢族,宜都市人,住宜都市。
受害人張士春之女。
四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胡守強,湖北仁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特別授權(quán)代理。
被告湯某,男,生于1986年7月26日,漢族,宜都市人,住宜都市。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宜昌市西陵區(qū)西陵一路墨池苑3號樓一樓、二樓。
代表人李文燦,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張青,女,現(xiàn)住宜昌市西陵區(qū),該公司員工。
特別授權(quán)代理。
被告曹擁軍,男,生于1977年7月15日,漢族,湖北省枝江市人,住宜都市。
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宜昌市西陵一路18號中環(huán)廣場17樓。
代表人閆偉青,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郭飛,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
特別授權(quán)代理。
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與被告湯某、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險宜昌公司”)、曹擁軍、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5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楊瀟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8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張夢雨及四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胡守強,被告湯某、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青、被告曹擁軍、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郭飛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110000元(人民幣,下同),超出交強險部分由被告湯某依責賠償37556.60元,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在交強險和商業(yè)險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177556.60元,合計325113.20元;2、由被告湯某、曹擁軍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賠償明細:1、死亡賠償金:27051元/年×20年=541020元;2、喪葬費23360元;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9803元/年×5年÷5人=9803元;4、辦理喪葬事宜期間親屬誤工費:12人×150元/天×7天=12600元;5、交通費1000元(3人);6、精神損害賠償金20000元;以上合計607783元。
事實和理由:2015年11月18日10時20分,原告親屬張士春駕駛鄂E×××××號兩輪摩托車沿陸城楊守敬大道由西向東行至城河大道交叉路口左轉(zhuǎn)彎時,遇被告湯某駕駛鄂E×××××號小型汽車沿成河大道由北向南駛來,被告湯某所駕駛車輛前部與張士春人車相撞,張士春人車倒地滑行過程中,恰遇被告曹擁軍駕駛鄂E×××××號轎車沿城河大道相向駛來,被告曹擁軍在向右避讓過程中其車輛左側(cè)與倒地的張士春發(fā)生二次碰撞,造成張士春當場死亡。
經(jīng)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湯某、曹擁軍承擔事故次要責任。
同時,鄂E×××××號小型汽車在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鄂E×××××號轎車在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
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jù):
1、2015年12月22日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一份,證明事故發(fā)生經(jīng)過及張士春負事故主要責任,被告湯某、曹擁軍均負事故次要責任;
2、《道路交通事故尸體處理通知書》原件、《尸檢報告》復印件各一份,證明張士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事實;
3、被告湯某、曹擁軍所駕駛車輛的交強險保單各一份,被告曹擁軍所駕駛車輛的商業(yè)險保單一份,證明肇事車輛在兩家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商業(yè)險的事實及被告的主體資格;
4、2016年6月13日宜都市聶家河柑子園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原告張某某的基本情況,有5名子女;
5、2016年6月13日宜都市聶家河柑子園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一份,張士春生前工作單位宜都市陸城昌紅廢舊物資收購中心的營業(yè)執(zhí)照、工商登記信息、經(jīng)營者李某身份證復印件各一份,證明死者張士春從1992年起在陸城務工,居住生活均在陸城,收入、消費均在城鎮(zhèn),應按城鎮(zhèn)人口計算死亡賠償金;
6、張士春家庭戶口簿一份,證明張士春及四原告的基本情況;
7、證人李某出庭的證言,證明張士春生前工作、居住在陸城,生活消費在城鎮(zhèn),死亡賠償金應當按照城鎮(zhèn)標準計算。
被告湯某辯稱,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和責任認定無異議。
原告請求賠償?shù)慕痤~過高,不符合實際情況,應按農(nóng)村人口標準賠償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
事故發(fā)生后我已經(jīng)賠償原告40000元。
被告湯某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向本院提交尸體料理費清單及發(fā)票各一份,金額為1100元,宜都市殯葬管理所出具的發(fā)票一張,金額為560元,證明事故發(fā)生后被告湯某支付的處理喪葬事宜期間的費用。
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辯稱,在原告可以補充提供尸檢報告、土葬證明、死亡注銷證明其中任何一份原件的情況下,我公司同意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110000元。
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被告曹擁軍辯稱,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和責任認定無異議。
原告請求賠償?shù)慕痤~過高,不符合實際情況,應按農(nóng)村人口標準賠償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
事故發(fā)生后我已經(jīng)賠償原告10000元,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后直接支付給我。
被告曹擁軍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辯稱,交通事故發(fā)生經(jīng)過、責任劃分以責任認定書為準。
交強險內(nèi)分項賠償,商業(yè)險按保險合同賠償,責任比例不超過15%。
被告曹擁軍應當提交車輛行駛證、駕駛證。
應按農(nóng)村戶口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
因死者直系親屬中有一位年滿86周歲,已經(jīng)喪失勞動能力,不應當計算辦理喪葬事宜期間的誤工費,張士春的直系親屬只有4人,認可3人的誤工費,計算3-5天,標準150元/天過高,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保險公司認可按照77.5元/天計算。
因張士春承擔主要責任,精神損害賠償金不應當超過5000元。
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無異議。
交通費,原告沒有提供發(fā)票,不認可。
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對于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提交的證據(jù),被告湯某經(jīng)質(zhì)證認為,證據(jù)1、2、3、4、6,無異議,認可。
證據(jù)5,有異議,原告沒有提供居住的材料,不能證明在城鎮(zhèn)居住,也沒有提供勞動合同,不能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
證據(jù)7,僅證人證言不能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應當有勞動合同等書面證據(jù)加以證明。
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經(jīng)質(zhì)證認為,《尸檢報告》需要提供原件或者復印件加蓋交警部門的印章,對其他證據(jù)均無異議。
被告曹擁軍經(jīng)質(zhì)證認為,證據(jù)1、2、3、4、6、7,無異議,認可。
證據(jù)5,有異議,原告沒有提供居住的材料,不能證明在城鎮(zhèn)居住,也沒有提供勞動合同,不能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
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經(jīng)質(zhì)證認為,證據(jù)1、4、6,無異議,認可;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尸檢報告》需要提供原件或者復印件加蓋交警部門的印章,同時需要提供戶口注銷證明原件、土葬證明原件;證據(jù)3,真實性無異議,需要與原件核對。
證據(jù)5,村委會的證明不能證明張士春在城鎮(zhèn)居住、務工的事實,應當由工作單位證明其工作情況,經(jīng)常居住地居委會證明居住情況。
營業(yè)執(zhí)照、工商登記信息、身份證復印件,只能證明單位合法經(jīng)營及經(jīng)營者李某的戶籍情況,與張士春賠償標準按照城鎮(zhèn)還是農(nóng)村標準計算沒有關(guān)聯(lián)性。
證明張士春在城鎮(zhèn)務工,應當提供勞動合同、工資表、購買社保的證明,同時應當提交居住一年以上有網(wǎng)格員簽字并加蓋居委會公章的證明。
證據(jù)7,根據(jù)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孤證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僅有證人證言,沒有其他證據(jù)加以證明,不應當按照城鎮(zhèn)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
對于被告湯某提交的證據(jù),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被告曹擁軍、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經(jīng)質(zhì)證認為,無異議。
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經(jīng)質(zhì)證認為,該費用應當包含在喪葬費中。
經(jīng)庭審舉證質(zhì)證,對于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提交的證據(jù),認證如下:證據(jù)1、4、6,四被告均無異議,具有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
證據(jù)2,《道路交通事故尸體處理通知書》,具有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四原告庭后將尸檢報告進行補強,加蓋了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印章,并補充提交死亡戶口注銷證明、宜都市聶家河鎮(zhèn)柑子園村治安保衛(wèi)委員會出具的土葬證明,具有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對上述證據(jù)均予以采信。
證據(jù)3,四被告對真實性均無異議,具有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
證據(jù)5,經(jīng)本院到宜都市陸城昌紅廢舊物資收購中心現(xiàn)場查看,能夠與證據(jù)7相印證,證明張士春的工作、生活情況,本院對證據(jù)5、7均予以采信。
對于被告湯某提交的證據(jù),四原告及其他被告均無異議,具有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quán)并受法律保護,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親屬張士春因與被告湯某、曹擁軍發(fā)生交通事故而死亡,依法應該得到賠償。
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士春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湯某、曹擁軍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本院對該責任認定予以確認,由張士春承擔70%的責任,被告湯某、曹擁軍各承擔15%的責任。
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損失的具體數(shù)額認定如下:1、死亡賠償金,根據(jù)四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及本院核實的情況,張士春生前在宜都市陸城昌紅廢舊物資收購中心工作多年,工作單位包食宿,應當認定其主要收入、生活消費來源地為城鎮(zhèn),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為541020元(27051元/年×20年);2、喪葬費23660元;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9803元(9803元/年×5年÷5人);4、家屬辦理喪葬事宜期間的誤工費,四原告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證明辦理喪葬事宜的親屬工作情況,本院參照農(nóng)、林、牧、漁業(yè)標準酌情計算為1163.22元(28305元/年÷365天/年×3人×5天);5、交通費,四原告主張因親屬在外地工作趕回辦理喪葬事宜支出交通費1000元,但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支持;6、精神損害賠償金,四原告親屬張士春突遇車禍而亡,客觀上給四原告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因此對于原告主張的2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本院酌情支持10000元。
以上1-6項合計585646.22元。
被告湯某駕駛的鄂E×××××號小型汽車在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被告曹擁軍駕駛的鄂E×××××號轎車在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保險金額1000000元)和不計免賠險,且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nèi)。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和第二十一條第一款 ?的規(guī)定,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應首先各自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傷殘賠償范圍限額(110000元)內(nèi)賠償110000元,合計220000元;超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的部分365646.22元(585646.22元-220000元),由被告湯某按照次要責任承擔54846.93元(365646.22元×15%),被告湯某已支付的尸體料理費1100元,殯儀服務費560元,屬于喪葬費范圍,與其另賠償四原告的40000元在被告湯某應賠償金額中扣除后,被告湯某還應賠償四原告13186.93元(54846.93元-1100元-560元-40000元),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應在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范圍內(nèi)按照次要責任承擔54846.93元(365646.22元×15%)。
故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應賠償四原告合計164846.93元(110000元+54846.93元),被告曹擁軍已經(jīng)賠償四原告的10000元,由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支付給被告曹擁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第二十一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各項損失110000元;
二、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各項損失164846.93元,以上款項由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154846.93元,支付被告曹擁軍10000元;
三、被告湯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各項損失13186.93元;
四、駁回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963元,由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負擔109元,被告湯某、曹擁軍各負擔42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quán)并受法律保護,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親屬張士春因與被告湯某、曹擁軍發(fā)生交通事故而死亡,依法應該得到賠償。
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士春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湯某、曹擁軍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本院對該責任認定予以確認,由張士春承擔70%的責任,被告湯某、曹擁軍各承擔15%的責任。
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損失的具體數(shù)額認定如下:1、死亡賠償金,根據(jù)四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及本院核實的情況,張士春生前在宜都市陸城昌紅廢舊物資收購中心工作多年,工作單位包食宿,應當認定其主要收入、生活消費來源地為城鎮(zhèn),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為541020元(27051元/年×20年);2、喪葬費23660元;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9803元(9803元/年×5年÷5人);4、家屬辦理喪葬事宜期間的誤工費,四原告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證明辦理喪葬事宜的親屬工作情況,本院參照農(nóng)、林、牧、漁業(yè)標準酌情計算為1163.22元(28305元/年÷365天/年×3人×5天);5、交通費,四原告主張因親屬在外地工作趕回辦理喪葬事宜支出交通費1000元,但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支持;6、精神損害賠償金,四原告親屬張士春突遇車禍而亡,客觀上給四原告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因此對于原告主張的2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本院酌情支持10000元。
以上1-6項合計585646.22元。
被告湯某駕駛的鄂E×××××號小型汽車在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被告曹擁軍駕駛的鄂E×××××號轎車在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保險金額1000000元)和不計免賠險,且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nèi)。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和第二十一條第一款 ?的規(guī)定,被告平安財險宜昌公司、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應首先各自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傷殘賠償范圍限額(110000元)內(nèi)賠償110000元,合計220000元;超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的部分365646.22元(585646.22元-220000元),由被告湯某按照次要責任承擔54846.93元(365646.22元×15%),被告湯某已支付的尸體料理費1100元,殯儀服務費560元,屬于喪葬費范圍,與其另賠償四原告的40000元在被告湯某應賠償金額中扣除后,被告湯某還應賠償四原告13186.93元(54846.93元-1100元-560元-40000元),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應在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范圍內(nèi)按照次要責任承擔54846.93元(365646.22元×15%)。
故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應賠償四原告合計164846.93元(110000元+54846.93元),被告曹擁軍已經(jīng)賠償四原告的10000元,由被告太平洋財險宜昌公司支付給被告曹擁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第二十一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各項損失110000元;
二、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各項損失164846.93元,以上款項由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154846.93元,支付被告曹擁軍10000元;
三、被告湯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各項損失13186.93元;
四、駁回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963元,由原告鄭某某、張某某、張園園、張夢雨負擔109元,被告湯某、曹擁軍各負擔427元。
審判長:楊瀟
書記員:王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