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京山縣人,住京山縣,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孔林,湖北惠山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住所地京山縣新市鎮(zhèn)楊堰灣路2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12420821316568823R。法定代表人:徐峰,該辦公室主任。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大林,湖北京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鄭某某二審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改判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返還鄭某某11萬元。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負擔。事實與理由:一、一審認定鄭某某向京山縣交警大隊交納的款項11萬元屬于賠償金錯誤,應屬事故押金或保證金。1、鄭某某不是本案交通事故的賠償義務人,肇事者張金凱才是交通事故的侵權人,且該車輛已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三者責任險,本案事故造成的損失亦未超過交強險限額,應由保險公司先行賠償。2、在張金凱的交通肇事犯罪的刑事案件中,交警部門并未將該11萬元作為證據(jù)移送公訴機關,也沒有作為量刑情節(jié)考慮,可見,交警部門亦未將該款作為賠償款對待。二、一審認定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11萬元是“提存保管”錯誤。1、提存只適用于合同之債,而本案是侵權之債,而且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亦不是法定的提存機關。2、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出具的票據(jù)名稱為非稅收入通用票據(jù),說明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是將該款作為收入記賬的;其次,該票據(jù)的收款項目為“專用基金-救助基金”,進一步證明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是將該款作為自有專項基金收取的。三、侵權責任法第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了被侵權人死亡,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沒有賦予有關機關或單位提起請求的權利,因此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無權行使賠償請求權。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二審辯稱,1、鄭某某向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交納款項時收款收據(jù)上的項目名稱即是賠償金,因此原審認定11萬元屬于賠償金正確;2、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的是專用基金,只是代為保管,不具有所有權。3、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11萬元有合法依據(jù),不構成不當?shù)美?。因此一審適用法律正確,要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鄭某某一審訴訟請求:1、判令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返還11萬元;2、本案訴訟費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負擔。事實和理由:鄭某某系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業(yè)主。2013年7月8日1時40分許,該公司員工張金凱駕駛鄂A×××××號重型廂式貨車在107省道86km+700m路段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將一身份不明男子撞傷,該男子經(jīng)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后鄭某某應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要求,分兩次向其預交事故處理押金11萬元。2015年7月24日,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將該款通過銀行轉(zhuǎn)帳方式匯給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由于本次交通事故死者近親屬不明,至今沒有權利人提出賠償請求,且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不能收取該款,導致鄭某某向保險公司索賠最終未得到法院支持。一審查明,鄂A×××××號重型廂式貨車實際車主為鄭某某,鄭某某系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業(yè)主。2013年7月8日1時40分許,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員工張金凱駕駛鄂A×××××號重型廂式貨車在107省道86km+700m處發(fā)生交通事故,將一身份不明男子撞傷,該男子經(jīng)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為此,鄭某某支付死者喪葬費7500元及醫(yī)療費631元。且鄭某某為處理該事故于2013年7月8日和7月24日分兩次向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支付賠償金共計11萬元。2015年7月24日,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將鄭某某支付的11萬元賠償款通過銀行轉(zhuǎn)帳方式交付給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因交通事故死者身份至今不明,該款仍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提存保管。原判認為,本案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為:1、鄭某某交納的11萬元是賠償款還是押金;2、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11萬元是否具有合法依據(jù);3、本案是否構成不當?shù)美1景赶狄蚪煌ㄊ鹿示戎鸸芾磙k公室保管交通事故賠償義務人交納的賠償款,因賠償權利人缺位,賠償義務人請求其返還引起的糾紛。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據(jù)此,構成不當?shù)美仨毦邆湟韵乱杭匆环饺〉美?,另一方受到損失,受益與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受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jù),四要件互為關聯(lián),缺一不可。就本案而言,涉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后,鄭某某自覺向京山縣交通警察大隊預交事故賠償款11萬元,其根本目的是履行賠償義務。在無名死者近親屬不明的情況下,該賠償款由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交付給京山縣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辦公室保管,符合相關規(guī)定。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僅盡保管職責來看,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交通警察部門轉(zhuǎn)交的賠償款,并未因此獲得利益。同時,從鄭某某預付賠償款的行為后果來看,鄭某某作為交通事故賠償義務人,在受害人近親屬未出現(xiàn),受償主體暫時缺位的情況下,鄭某某應付的賠償責任并不因此而不成立,因此,鄭某某自覺履行賠償義務,并不是遭受損失,而是向賠償權利人承擔賠償責任,即鄭某某并非因給付行為無故遭受損失。綜上所述,本案不構成不當?shù)美?。鄭某某請求判令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返還賠償款11萬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駁回鄭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250元,由鄭某某負擔。二審中,鄭某某對一審查明的下列事實有異議:1、鄭某某向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交納的11萬元不是賠償款而是押金或保證金;2、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的11萬元不是保管,而是作為自有專項基金收取的。本院審核認為,1、關于鄭某某向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交納的11萬元是屬賠償款還是保證金、押金的問題。由于該款是在事故發(fā)生后不久并在最終責任確定前,鄭某某作為肇事車主預付的賠償費用,其交款目的是待責任明確后由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代行向受害人近親屬賠付,且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開具的收據(jù)項目亦為賠償費用,而不是保證金或押金,故原審認定該款為賠償款并無明顯不當,亦與本院已生效的(2016)鄂08民終627號民事判決認定的該11萬元系死亡賠償金一致。2、關于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的11萬元系代管資金還是自有資金的問題。雖然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向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轉(zhuǎn)交該款的目的,以及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答辯意見均系代為保管,但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出具的收據(jù)系非稅收入通用票據(jù),項目系專用基金-救助基金,因此,原審認定該款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提存保管不當,本院予以糾正。綜上,二審除對一審認定的訴爭款項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代為保管的事實不予確認外,對一審認定的其他事實予以確認。另二審補充查明,2015年7月24日,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將鄭某某支付的11萬元賠償款通過銀行轉(zhuǎn)帳方式交付給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后,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出具了項目為“專用基金-救助基金”的非稅收入票據(jù)。二審中,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案爭議的焦點為: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將鄭某某支付的11萬元賠償款轉(zhuǎn)付給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后,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是否構成不當?shù)美?br/>上訴人鄭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不當?shù)美m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8)鄂0821民初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4月1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6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鄭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孔林,被上訴人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大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據(jù)此,構成不當?shù)美仨毦邆湟韵乱杭匆环饺〉美妫硪环绞艿綋p失,受益與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受益沒有合法依據(jù)。首先,鄭某某的損失客觀存在。因為在事故發(fā)生后,鄭某某向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預付了受害人的死亡賠償金11萬元后,但鄭某某未能依法獲得保險賠償;其次,導致鄭某某的損失不能依法獲得保險賠償,與鄭某某的款項最終由京山縣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對此,本院作出的(2016)鄂08民終627號生效民事判決已經(jīng)說明。因此,本案最為關鍵的是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是否取得了利益,以及取得利益是否具有合法依據(jù)。1、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該款屬于獲得了利益。理由是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出具了非稅收入票據(jù),事實上已經(jīng)使其收入有了增加,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認為其只是代為保管的理由與其出具收入票據(jù)的行為不符。2、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該款沒有合法依據(jù)。(1)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不屬于法律授權的機關或者有關組織,其無權作為無名氏死亡后的賠償權利人行使賠償權,對此雙方均無異議,且經(jīng)本院作出的(2016)鄂08民終627號生效民事判決確認。據(jù)此說明,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不享有對該款進行控制和支配的權利。(2)《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本辦法所稱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籌集用于墊付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社會專用基金。本院已生效的(2016)鄂08民終627號民事判決認定的該11萬元系死亡賠償金,顯然,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的該款不屬于社會專用基金的范圍。(3)退一步而言,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對該款代為保管亦沒有合法依據(jù)?!兜缆方煌ㄊ鹿噬鐣戎鸸芾碓囆修k法》以及《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施辦法(試行)》中關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性質(zhì)、用途、資金來源和追償?shù)鹊囊?guī)定,亦未明確授權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享有在未知名死者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代為保管死亡賠償金的權利?!逗笔〉缆方煌ㄊ鹿噬鐣戎饘嵤┺k法(試行)》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也是規(guī)定在第五章關于墊付費用的追償體系中,而追償須以墊付為前提,本案顯然不涉及到救助基金進行墊付的問題。因此,京山縣救助基金辦公室收取該款無論是實際支配還是代為保管均沒有合法依據(jù),應當將該款返還鄭某某。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參照《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第二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經(jīng)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8)鄂0821民初72號民事判決;二、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返還鄭某某11萬元。一審案件受理費125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500元,均由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吳宏瓊
審判員 許德明
審判員 李芙蓉
書記員:劉瓊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