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鄒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江西省興國縣人,農(nóng)民,住興國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鐘齊明,江西公仁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13607200910540819。特別授權代理。被告:廖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江西省興國縣人,農(nóng)民,住興國縣。被告:信達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北京西路1399號信達大廈118樓。法人代表:陸雯,系該公司負責人。被告:鄒善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江西省興國縣人,農(nóng)民,住興國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鄒九發(f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江西省興國縣人,農(nóng)民,住興國縣,系鄒善清之父。特別授權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江正榮,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江西省興國縣人,居民,住興國縣。
原告鄒某某與被告廖某某、鄒善清、信達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鄒某某的托訴訟代理人鐘齊明,被告廖某某、被告鄒善清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鄒九發(fā)、江正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鄒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賠償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損失合計人民幣58209.42元,被告保險公司在其承保的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保險責任;2、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2月13日,原告與鄒炎東搭乘由被告鄒善清駕駛的贛B×××××普通二輪摩托車由興國縣古龍崗鎮(zhèn)往興國縣××鎮(zhèn)方向行駛。當日16時17分許,當行至石吉高速興國東出入口附近交叉路口時,與相對方向行駛欲往石吉高速興國東出入口行駛、由被告廖某某駕駛的滬J×××××小型轎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被告鄒善清、鄒炎東三人受傷及車輛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經(jīng)興國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認定,被告廖某某、鄒善清分別負事故主次責任,原告與鄒炎東不負事故責任。據(jù)查,被告廖某某駕駛的滬J×××××小型轎車在被告保險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事發(fā)時,該險正在有效期內。原告受傷后,被送往興國縣人民醫(yī)院主要治療。其傷情醫(yī)院診斷為:l、腦挫傷;2、頭皮血腫;3、上頜骨骨折;4、右側面神經(jīng)損傷。經(jīng)治療39天后出院。住院期間,被告廖某某支付了醫(yī)療費9000元,其余費用全部由原告自行墊付。因智力及記憶力受損,原告分別于2017年6月29日、10月26日到贛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測,診斷為:副鼻竇炎、異常腦電圖、被試智力水平與記憶力水平均為低于平常范圍。2017年12月4日,經(jīng)江西贛州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原告的傷殘等級為十級。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此具狀訴至法院,懇請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訴訟中,原告當庭變更訴訟請求中殘疾賠償金的標準按31198元/年計算,殘疾賠償數(shù)額變更62396元,總訴標變更為96329.42元,被告保險公司在其承保的保險限額內承擔保險責任。被告廖某某辯稱,1、我對事故的事實認定和責任劃分沒有異議;2、我所駕駛的肇事車輛手續(xù)證件和保險齊全;3、原告主張的賠償費用由被告保險公司賠付;4、事故發(fā)生后我墊付了原告鄒某某的醫(yī)療費9690元,要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由保險公司賠付給我。被告鄒善清辯稱,1、我對責任劃分沒有異議,我方僅承擔次要責任;2、被告鄒善清駕駛的摩托車在事故發(fā)生時投保了交強險;3、事故發(fā)生后被告鄒善清沒有支付任何費用給原告;4、原告主張的賠償費用應該由被告保險公司承擔;5、鄒某某乘坐被告鄒善清的摩托車屬于無償搭乘,應減輕被告鄒善清的賠償責任;6、原告的訴訟請求的賠償金額過高,應當剔除不合法、無證據(jù)支持的部分金額。被告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辯稱,依法不支持原告的訴請,事發(fā)車輛滬J×××××在事發(fā)時在我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5萬元,未投保不計免賠險。被告對事發(fā)經(jīng)過及責仟認定無異議,根據(jù)本案事故責任,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免賠率為15%,被告不承擔保險責任范疇外的保險賠償責任。理由為:原告訴請與醫(yī)藥費25173元,以庭審提交原件后法院核實數(shù)額為準。根據(jù)商業(yè)第三者條款三十六條,“保險人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臨床診療指南》和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的同類醫(yī)療費用標準核定醫(yī)療費用的賠償金額。未經(jīng)保險人書面同意,被保險人自行承諾或支付的賠償金額,保險人有權重新核定。不屬于保險人賠償范圍或超出保險人應賠償金額,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贝瞬糠掷響鄢轻t(yī)保、及無發(fā)票的外購藥,其他與事故無關用藥后按責賠付。原告訴請住院伙食補助費1950元,該項被告認可20元/天*住院天數(shù)。原告訴請營養(yǎng)費1950元,該項被告認可30元/天*住院天數(shù)。原告訴請護理費6240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護理費根據(jù)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shù)、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guī)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shù)刈o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yī)療機構或者鑒定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shù)?!痹擁棻桓嬲J可120元/天*住院天數(shù)。原告訴請殘疾賠償金24276元,該項傷殘不合理,被告認可傷殘系數(shù)50%。原告訴請精神撫慰金5000元,該項被告認可750元。原告訴請交通費1200元,該項被告認可300元。原告訴請住院輔助器具費720元,該項未見醫(yī)囑,不認可此項。原告訴請鑒定費700元,該項屬間接損失,被告不予認可。被告不是造成此次訴訟的訴累方,不應當承擔訴費。綜上所述,被告認為原告的訴請過高,有些項目無事實和法律的依據(jù),不應得到支持,懇請法院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依法作出公正裁判。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2月13日,被告鄒善清駕駛的贛B×××××普通二輪摩托車搭載原告及鄒炎東兩人由由興國縣古龍崗鎮(zhèn)往興國縣××鎮(zhèn)方向行駛。16時17分許,當行至石吉高速興國東出入口附近交叉路口時,遇被告廖某某駕駛的滬J×××××小型轎車相對方向行駛欲并左轉彎欲往石吉高速興國東出入口行駛。由于被告廖某某駕車時對路面動態(tài)注意不夠,轉彎的機動車未讓直行的車輛先行;被告鄒善清無證駕駛載人超過核定人數(shù)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致使兩車接觸,造成原告、被告鄒善清、鄒炎東三人受傷,兩車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本次事故經(jīng)興國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現(xiàn)場勘察、調查取證,于2017年2月24日作出興公交認字[2017]第204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1、駕駛員廖某某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2、駕駛員鄒某某承擔此事故的次要責任;3、乘車人鄒東炎、鄒某某不承擔此事故的責任。原告?zhèn)?,就近在興國縣古龍崗中心衛(wèi)生院門診檢查治療,花去檢查治療190.87元,由被告廖某某支付,后轉入興國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入院診斷為:l、腦挫傷;2、頭皮血腫;3、上頜骨骨折;4、右側面神經(jīng)損傷。于2017年3月23日出院,住院39天,出院診斷在入院診斷的基礎上增加“右側面神經(jīng)損傷”。出院醫(yī)囑為:出院后繼續(xù)口服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門診隨診。共花去住院治療費24129.52元。期間,被告廖某某預交住院費400元,另給付原告親屬現(xiàn)金人民幣9100元用于支付住院費用。原告家屬實際支付住院費用14629.52元。原告出院后,曾于2017年6月29日前往贛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門診檢查治療,花去門診治療費用1043.9元,均原告方支付。2017年1月16日,原告通過其委托訴訟的律師事務所向江西贛州司法鑒定中心申請對其傷殘程度進行鑒定。2017年12月4日該中心作出贛虔司鑒中心[2017](傷)鑒字第120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鄒某某的傷殘程度為十級傷殘。原告為此支付鑒定費700元。另查明,1、被告廖某某所駕駛的滬J×××××小型轎車系其向上海一嗨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所租用,雙方簽有租賃合同;該車在被告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限額50000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交強險保險期限為2016年12月5日0時起至2017年12月4日24時止,商業(yè)險保險期限為2017年6月20日零時起至2018年6月19日24時止,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2、原告于事故發(fā)生前系興國縣梅窖中學寄宿學生,該中學座落在興國縣××鎮(zhèn)圩鎮(zhèn)。3、原告?zhèn)笞≡浩陂g護理由其母親完成。
本院認為,原、被告對興國縣交通管理大隊所作的事故責任認定均無異議,本院對興公交認字[2017]第204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責任劃分予以確認,該事故認定書可作為定案依據(jù)。由于被告廖某某、鄒善清違反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定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使原告的人身權利受到侵害,由此產(chǎn)生的侵權民事責任應依法應由被告廖某某、鄒善清按責任分擔,本院酌定主要責任承擔70%,次要責任承擔30%。而被告廖某某所駕駛的滬J×××××小型轎車已在被告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限額50000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原告依法有權要求被告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內直接賠償。且因事故造成三人受傷,而另一傷者鄒東炎已于同日提起民事訴訟,故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應按比例確定賠償數(shù)額。同時,對超出交強險責任限額部分,應由被告信達財險上海分公司與被告鄒善清按責任分攤。為減少訟累,對被告廖某某先行支付原告醫(yī)療費用和現(xiàn)金計9690.87元(古龍崗衛(wèi)生院門診費190.87元+預交人民醫(yī)院費用400元+現(xiàn)金9100元),要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本院予以采納。對原告鄒某某所主張的賠償項目和費用確認如下:1、醫(yī)療費:原告?zhèn)蟮暮侠磲t(yī)療費總額為25364.29元[即衛(wèi)生院門診190.87元+人民醫(yī)院住院費24129.52元+贛州第三人民醫(yī)院門診檢查費用1043.9元],有門診發(fā)票、入院記錄、出院記錄、疾病診斷書、住院治療費用發(fā)票、住院費用清單、檢查報告佐證,經(jīng)庭審質證,予以確認;2、護理費:原告住院期間由其母親完成護理工作,但其未提供護理人員收入之證明,其主張按160元/天,標準過高,本院酌定按120元/天以實際住院時間39天計算,護理費為4680元;3、住院伙食補助費:原告主張按50元/天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為1950元,標準適當,予以確認;4、營養(yǎng)費:原告主張的營養(yǎng)費過高,本院酌定按30元/日計算,營養(yǎng)費為1170元;5、殘疾賠償金:原告于事故發(fā)生前系興國縣梅窖中學學生,該校座落在建制鎮(zhèn),其主張按2017年度江西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1198元/年之標準計算其殘疾賠償金為62396元,標準適當,予以確認;6、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系十級傷殘,其主張的精神撫慰金5000元,標準適當,予以確認;7、交通費:原告雖提供了交通費支出票據(jù),但該組票據(jù)中,部分系空白定額客運車票,部分機打客運票據(jù)時間和次數(shù)與治療時間不相符,僅有部分系真實,考慮原告?zhèn)笾委熐闆r和鑒定,以及結合其居住等因素綜合考慮,本院酌定交通費為600元;8、日用品費用:原告住院期間為日常生活之需要,購置日用品,系正常支出,且所提供票據(jù)系收款收據(jù),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無法確定,不予采信;9、鑒定費:原告為確定交通事故損失而申請必要的傷殘等級評定,支付了鑒定費700元,有鑒定結論和支付發(fā)票佐證,屬直接損失,予以確認。綜上所述,對原告的合理損失,本院予以支持。對不合理之費用,本院不予支持。且對擴大訴標部分所產(chǎn)生的案件受理費,應由原告自行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信達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鄒某某因交通事故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25364.29元中6098.3元、護理費4680元、殘疾賠償金62396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交通費600元計人民幣78774.3元,扣除被告廖某某已支付醫(yī)療費9690.87元外,被告信達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仍應賠付69083.43元;二、被告信達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鄒某某因交通事故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25364.29元中19265.99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950元、營養(yǎng)費1170元、鑒定費700元計人民幣23085.99元中的70%即16160.19元,22385.99元中剩余的30%即6925.8元由被告鄒善清承擔;三、被告信達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賠付被告廖某某已先行支付原告鄒某某費用9690.87元;四、駁回原告鄒某某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208元,已減半收取計1104元,原告鄒某某已預交,由被告負擔965元,被告鄒善清承擔25元,原告鄒某某自行承擔114元。本案所涉執(zhí)行內容,限在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黃興文
書記員:楊睿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