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鄒某某。
委托代理人:陳祖信,湖北人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浙江中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中興中路375號。
法定代表人:王永泉,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小剛、鄔德宏,該公司職員。
原告鄒某某訴被告浙江中成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工集團)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0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董力獨任審判,于2014年11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鄒某某、被告建工集團委托代理人鄔德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鄒某某系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永興五金商店的個體經營者,被告建工集團因承建武漢神龍汽車三廠建筑工程項目需要建材,便與原告鄒某某建立了關于建材的買賣合同關系,由原告鄒某某提供所需建材,其間雙方有多次業(yè)務往來。2012年11月29日,鐘其光與原告鄒某某簽署對賬明細一份,對賬明細載明截至2012年11月29日尚欠原告鄒某某材料款人民幣436,078.5元,前期已付款人民幣220,000元,退貨人民幣2,617.5元,實際欠款人民幣213,461元,并加蓋建工集團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新1號、新2號平臺技改項目武漢三廠沖焊車間工程技術專用章。因向被告建工集團司催要此款無果,原告鄒某某于2013年8月8日向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法院以原告鄒某某主張與被告建工集團之間存在買賣關系的證據不足為由駁回了原告鄒某某的訴訟請求,該判決書已經生效。2013年10月30日被告建工集團經與多家債權人協(xié)商一致后向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綜合治理辦公室出具一份情況說明,該說明記錄了被告建工集團對材料商和分包商后續(xù)的付款計劃,同年11月5日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綜合治理辦公室的組織協(xié)調下,被告建工集團作為債務人與其所欠分包商、供貨商等多家債權人在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武漢三廠開會,并有會議紀要記錄了會議過程,落款處有被告建工集團法定代表人慰李江的簽字。同日被告建工集團以浙江中成神龍武漢三廠沖焊車間項目部的名義與原告鄒某某簽訂了一份付款協(xié)議,載明被告建工集團確認欠原告鄒某某人民幣213,461元,于2014年1月20日之前付清,協(xié)議簽訂后,雙方前面的所有單據作廢,若原告鄒某某即日起再上訴(走司法程序),則協(xié)議無效,按照法院判決執(zhí)行,簽字的人為原與原告鄒某某簽署對賬明細的鐘其光,加蓋的是被告建工集團湖北分公司的公章。而被告建工集團在2014年1月28日通過農業(yè)銀行付款給原告人民幣113,000元之后無故不再支付剩余貨款,故原告鄒某某認為被告建工集團未依照付款協(xié)議的約定履行付款義務,故起訴來院。
另查明,被告建工集團湖北分公司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法律上的權利義務歸屬于被告建工集團。
以上事實有原告鄒某某提交的對賬明細、情況說明、會議紀要、付款協(xié)議、銀行收款憑條,以及被告建工集團提交的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以及裁判文書生效證明作為證據證實。被告建工集團對于原告鄒某某提交的會議紀要和情況說明復印件真實性提出了異議,經本院核實由于當時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綜合治理辦公室在武漢神龍汽車三廠現(xiàn)場協(xié)調的,原件只有一份存檔在武漢神龍汽車三廠,故對于原告鄒某某提供的情況說明和會議紀要的復印件,本院予以采信。對于被告建工集團提交的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以及裁判文書生效證明真實性予以確認,但對于被告建工集團擬證明原、被告之間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證明目的因與原告鄒某某提供的大量證據相左,且與被告建工集團的付款行為相矛盾,因此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雖被告建工集團提供的生效判決書證實了原告鄒某某曾經因主張與被告建工集團之間存在買賣關系的證據不足被駁回了向其主張貨款的訴訟請求,但在本案中原告鄒某某提供的證據能夠互相印證,形成證據鎖鏈,足以證明原告鄒某某與被告建工集團間買賣合同關系成立,原告鄒某某向被告建工集團提供了建材后有向被告建工集團主張貨款的權利。在原、被告雙方均認可付款協(xié)議真實有效的情況下,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付款協(xié)議上關于“若乙方即日起再上訴(走司法程序),此協(xié)議無效,按法院判決執(zhí)行”這個條款的理解。在原、被告雙方對于協(xié)議條款理解不一致的情況下,對于合同條款的理解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結合交易習慣,從雙方訂立協(xié)議的目的出發(fā)來理解協(xié)議條款??v觀本案事實,被告建工集團在承接武漢神龍汽車三廠建筑工程項目時,因多種原因欠多位分包商、供貨商大量款項,系在本轄區(qū)政府部門的組織協(xié)調下分別與包括本案原告鄒某某在內的上述債權人達成付款協(xié)議;為避免原告鄒某某在協(xié)議簽訂后,尤其是在收取部分款項后與被告建工集團再起紛爭,給被告建工集團增加訴累造成損失,協(xié)議中通過條款對原告鄒某某的行為做了約束,此點結論既符合交易習慣也從該協(xié)議條款系一個對原告鄒某某單方行為的約束條款也可以得到證實,因此訂立該協(xié)議條款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原告鄒某某反悔推翻協(xié)議,濫用訴權。在審理過程中,原告鄒某某自始至終認可付款協(xié)議中確定的欠款金額和還款計劃,僅由于被告建工集團在依照協(xié)議支付人民幣113,000元后,未繼續(xù)按照協(xié)議履行付款義務方訴至本院;原告鄒某某的訴訟請求也是要求被告建工集團繼續(xù)履行協(xié)議,由此可見本案訴的性質是一個確認和按照確認后的結果再進行給付的訴,而不是一個變更并按照變更后的結果再給付的訴。被告建工集團辯稱條款的含義為只要原告鄒某某走司法程序主張權利,該協(xié)議就歸于無效,那么就會出現(xiàn)在被告建工集團已經無故未按照協(xié)議履行后續(xù)付款義務的情況下,原告鄒某某還不能走司法程序主張被告建工集團繼續(xù)履行付款義務,反而會因起訴導致協(xié)議無效喪失此協(xié)議確定的收款權利的邏輯,而該邏輯明顯不能成立,因此被告建工集團的理解實屬斷章取義,有悖誠實信用原則。在原告鄒某某的行為未違反協(xié)議條款約定的情況下,該協(xié)議自然繼續(xù)有效,原告鄒某某主張被告建工集團繼續(xù)履行付款協(xié)議支付剩余款項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建工集團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鄒某某支付剩余貨款人民幣100,461元和利息(利息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自起訴之日起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駁回原告鄒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310元,減半收取人民幣1,155元,因此款原告鄒某某已墊付,被告建工集團將此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鄒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按不服本判決的部分數(shù)額預交上訴費,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費匯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匯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帳戶:07×××93;開戶行:農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董 力
書記員:陳小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