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鄒欣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秭歸縣。法定代理人:屈某(系鄒欣悅之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秭歸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向前,湖北千善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授權代理。被告:馬天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秭歸縣。法定代理人:馬某(系馬天某之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秭歸縣茅坪鎮(zhèn)長寧三路**號*棟*單元*樓***室。公民身份號碼:4227271971********。被告:馬某,基本信息同上。馬天某、馬某委托訴訟代理人:XXX,湖北峰巒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被告:韓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秭歸縣。被告:夏雨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學生,住秭歸縣。法定代理人:韓某,基本信息同上。韓某、夏雨田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必華,湖北楚天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鄒欣悅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連帶賠償原告?zhèn)蠼洕鷵p失172218.57元,其中醫(yī)藥費43704.57元(40625.59元+2257.48元+821.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250元(25天*50元/天)、護理費11500元(115天*100元/天)、一次性傷殘賠償金58772元(29386元*20*10%)、后期治療費38000元、鑒定費1300元、交通費2692元、營養(yǎng)費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訴訟費由被告負擔。訴訟過程中,原告增加醫(yī)療費1000元、交通費386.4元,殘疾賠償金5877.2元。事實和理由:2017年4月28日16時許,馬天某駕駛無號牌二輪摩托車載原告鄒欣悅及張馨楊沿陡紙線行駛至陡紙線1公里路段時,車輛與路邊防護欄相撞,造成車輛翻覆,原告鄒欣悅受傷。原告?zhèn)蟊凰屯瞬兄行娜嗣襻t(yī)院××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住院治療,住院25天后出院休養(yǎng)。2017年9月5日,原告所受傷經秭歸縣人民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評定其傷殘程度為十級,后期治療費38000元左右。事故車輛所有人為被告韓某,系韓某將該車借給馬天某使用。此事故經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區(qū)分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馬天某無證駕駛摩托車且不按規(guī)定載人,遇彎道措施不當,制動不力,應負事故全部責任。馬某身為馬天某的監(jiān)護人,未盡到監(jiān)護責任,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韓某將無號牌車輛交給未成年人駕駛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主觀上具有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該事故的發(fā)生嚴重損害了原告的身體健康,給原告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和身體上的痛苦,遂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處。被告馬天某、馬某辯稱,車主韓某應該在交強險限額內先予賠償;再由原、被告之間根據過錯來分擔剩余的損失;被告之間不存在連帶賠償責任。另外,馬某已經墊付了原告醫(yī)療費37000元。被告韓某、夏雨田辯稱,原告起訴韓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韓某只是事故車輛的管理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管理人承擔的是過錯責任;訴訟請求的相應費用過高,而且沒有法律依據;韓某作為車輛管理人沒有過錯,不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其理由:韓某的車輛是合格車輛,不存在任何缺陷;馬天某駕駛該車輛出現(xiàn)事故,韓某是不知情的,不存在夏雨田借車給馬天某,是馬天某從夏雨田手里直接將摩托車鑰匙拿去的,并不是商量的語氣,沒有明顯的出借行為;馬天某將車輛擅自騎到三峽人家超出了夏雨田出借車輛時馬天某稱只在縣城范圍內接人行為,馬天某的私自行為不應該由車輛管理人來承擔責任。本案中原告鄒欣悅乘坐未成年人馬天某駕駛的無號牌摩托車具有明顯過錯,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應當承擔相應的管理之責。經審理查明,鄒欣悅、馬天某、夏雨田均系實驗中學學生。2017年4月28日16時許,馬天某駕駛無號牌二輪摩托車載鄒欣悅及同學張馨楊沿陡紙線行駛至陡紙線1公里路段時,車輛與路邊防護欄相撞,造成車輛翻覆,鄒欣悅、張馨楊、馬天某受傷。鄒欣悅傷后被送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住院治療,診斷為:三級腦外傷,右側額顳頂部硬膜外血腫,右側顳部硬膜下血腫,雙側額葉挫裂傷并血腫形成,嗅神經損傷,額骨骨折、顱內積氣,多發(fā)頜面骨骨折,面部皮膚軟組織損傷,牙外傷,住院25天后出院,出院醫(yī)囑:全休叁月,加強營養(yǎng),需陪護1人,避免外傷及受涼,帶口服藥物繼續(xù)治療,門診口腔科繼續(xù)治療牙外傷。共開支醫(yī)療費44704.57元。2017年9月5日,鄒欣悅所受傷經秭歸縣人民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評定其傷殘程度為兩處十級傷殘,后期治療費38000元左右。馬天某的父親馬某墊付了鄒欣悅的醫(yī)療費37000元。2017年5月23日,此事故經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區(qū)分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馬天某駕駛摩托車行進彎道時,措施不當,制動不力,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馬天某無證駕駛摩托車,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馬天某所駕車輛載三人,加重了事故后果,馬天某應負事故全部責任。同時查明:事故車輛為夏雨田的母親韓某從他人處購得,尚未取得摩托車號牌,也未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保險。事發(fā)當天,馬天某從韓某的兒子夏雨田手中借取摩托車鑰匙并將摩托車開走。鄒欣悅住院期間,由其父母護理。其自2004年起與父母居住在秭歸縣××廟咀經濟園區(qū)276號,其父常在外承接小工程,其母從事保險代理、與她人合伙經商,無固定收入。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的陳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院記錄、出院診斷證明、醫(yī)療費票據、司法鑒定意見書及鑒定費發(fā)票、交通費票據,秭歸縣茅坪鎮(zhèn)桔頌社區(qū)居委會出具的證明等證據在卷佐證,上述證據經當庭質證和本院審查,可以采信。
原告鄒欣悅與被告馬天某、馬某、韓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訴訟過程中,被告馬某、馬天某申請追加夏雨田為被告參加訴訟,本院依法予以追加。原告鄒欣悅的法定代理人屈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向前、被告馬天某、馬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XXX、被告韓某及其與夏雨田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必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賠償金。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本起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馬天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書是民事訴訟證據,其依據行政法律法規(guī)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對交通事故形成的原因及過錯的認定,并不等同于民事賠償責任的認定。馬天某作為未成年駕駛摩托車造成事故,其監(jiān)護人馬某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guī)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責任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對所有人有過錯的情形予以明確,其中第(二)項規(guī)定“知道或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本案中韓某作為夏雨田的母親,對高度危險運輸工具摩托車保管不善,導致其子夏雨田將摩托車鑰匙交給未取得駕駛資格的未成人馬天某駕駛發(fā)生交通事故,韓某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原告鄒欣悅的監(jiān)護人對鄒欣悅乘坐無駕駛資格的未成人駕駛的摩托車的行為監(jiān)護不力,也應適當減輕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原告鄒欣悅傷后經濟損失,本院依法認定為164774.67元,其中醫(yī)藥費44704.57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250元(25天*50元/天)、護理費10292.5元(115天*89.5元/天,原告未提供護理人員的收入證明,本院參照2017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計算標準中的居民服務業(yè)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64649.2元(29386元*20*11%)、后期治療費38000元、鑒定費1300元、交通費578.4元、營養(yǎng)費1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未能達成一致協(xié)議,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三十二、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鄒欣悅因交通事故受傷后的經濟損失164774.67元,由馬某賠償115342.26元(已支付的37000元在執(zhí)行中予以扣減),由韓某賠償32954.9,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付清。二、駁回鄒欣悅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97元,減半收取598.5元,由馬某418.5元,由韓某負擔120元,由屈某負擔6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趙有名
書記員:胡紅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