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廣東省東莞市,戶籍在江西省贛州市。
原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廣東省東莞市,戶籍在江西省南康市。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時瑞芳,上??粕新蓭熓聞账蓭?。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惠斯,上??粕新蓭熓聞账蓭?。
被告:安某租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沈根偉,職務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影,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冷益強,男。
原告邱某某、劉某與被告租賃有限公司財產(chǎn)損害賠償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經(jīng)證據(jù)交換后,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原告邱某某未到庭,兩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時瑞芳參加證據(jù)交換及第一次庭審,兩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惠斯參加第二次庭審,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影參加第二次庭審)。審理中,經(jīng)雙方當事人合意,并經(jīng)本院院長批準,本案延長簡易程序?qū)徖砥谙奕齻€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賠償1.寶塔鉆10個等施工用具計2,600元,2.因施工工具缺失致工期延期而產(chǎn)生的合同違約金120,000元。事實與理由:兩原告系夫妻。2016年11月,原告邱某某與被告簽訂了《車輛融資租賃合同》,約定兩原告所購車輛剩余部分車款由被告支付,原告邱某某向被告分期以租金名義按月支付上述車款。2017年6月13日,被告在未通知原告的情況下,指使他人在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信韓公路龍虎村路口,攔截正駛往施工現(xiàn)場的上述車輛,強行驅(qū)趕原告等車上人員,駕駛車輛離開,亦一并帶走了原告放置在車上的施工工具等財物。原告本攜帶工具去為當?shù)毓夥鲐氻椖窟M行設備設施的安裝施工,而該工具系針對較厚鋼板的特殊鉆頭,在當?shù)夭o供應,現(xiàn)由于被告的行為,導致原告花費一周時間重新購置鉆頭,從而延誤工期,為此向發(fā)包方支付了違約金。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已構(gòu)成侵權,應當對該行為造成的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故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辯稱,原告邱某某簽訂《車輛融資租賃合同》后未按約定向被告支付租金,被告多次聯(lián)系未果,故而采取措施,收回車輛。因被告系委托第三方收回車輛,對車輛內(nèi)是否有物品及是哪些物品,被告不知情。但即便有原告所稱工具,亦不足以產(chǎn)生原告所主張的損失。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于當事人雙方無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即:原告在履行《融資租賃合同》時有未按期支付租金,被告在未知會原告的情況下,指派他人強行扣留原告車輛(車牌號為贛B6XXXX),截止本案訴訟時,車輛在被告的實際控制下。雙方當事人就以下事實有爭議:原告失去車輛控制權時車上是否有物品;原告在當時是否處于安裝工程合同履行期內(nèi),是否有違約金支出。
一、針對第一個事實爭議,原告提供了“110警情信息”及“物品確認清單”?!?10警情信息”由信豐縣嘉定派出所出具,時間為2017年6月13日18時04分,報警人為原告劉某,報警內(nèi)容記載:劉某到派出所報警求助,其一輛汽車被四名陌生男子強行扣走。經(jīng)了解,報警人的汽車系按揭購買,按揭公司為上海安某租賃有限公司,報警人前幾天欠按揭款800元未還,今日還清。報警人自稱車內(nèi)有現(xiàn)金一萬元左右及光伏施工圖紙方案和工具等物品。派出所作求助服務處理?!拔锲反_認清單”記載:寶塔鉆12把,切片3包,電力施工標識若干,其他基本物品電煤等,以上物品為贛B6XXXX上物品。確認人:鄧某某、黃某某、劉某某、劉某(署名后均有相應身份證號)。被告對上述第一份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其中就車上物品的記錄源于原告的陳述,并非警方結(jié)論,故對該證據(jù)的證明力不予認可。對物品清單,不認可真實性。本院認證,“110警情信息”系公安機關制作,證據(jù)真實性被告亦不持異議,本院予以采信。“物品確認單”從證據(jù)的分類上講,應屬于證人證言,現(xiàn)被告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證人亦某到庭質(zhì)證,該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就爭議的事實,本院認為,根據(jù)警情信息記載,原告喪失車輛控制權時,車上所載物品范圍雖然是原告自述,沒有其他證據(jù)印證,但通常情況下,自然人在遭遇突然變故的第一時間向第三方進行的陳述相對客觀,同時,被告就該事實始終未向法院作出明確否定的陳述,故本院對原告的車上有工具等物品的事實予以確認。但對工具的品種,原告的主張沒有依據(jù),本院不予確認。
二、關于第二個爭議事實,原告提供了《信豐縣光伏扶貧施工合同》(以下簡稱光伏施工合同)、江西華卓新能源信豐項目獎罰單6份(以下簡稱獎罰單)、證人鐘某某的證詞和江西華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卓新能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
《光伏施工合同》記載甲方為華卓新能源公司,乙方為原告邱某某、劉某;工程為信豐縣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工程地點分包范圍為支架安裝等;工期自2017年6月9日至2017年6月26日、工程款暫定總價為每瓦0.25元;獎罰措施約定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的,延誤時間按每天2萬元或2萬元每個鎮(zhèn)罰款,在施工過程中違反安全生產(chǎn)的按5,000元/次罰款。
獎罰單分別記載:1.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保證金沒收,罰款金額20,000元;2.大橋、嘉定、安西、新田鎮(zhèn)所有項目在6月18日安全檢查未使用張貼安全生產(chǎn)標識,根據(jù)規(guī)定每個項目罰款5,000元,罰款金額20,000元;3.2017年6月17日,嘉定鎮(zhèn)、龍虎村、金龍村支架未完成,導致后續(xù)組件、電氣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罰款金額20,000元;4.2017年6月27日,安西鎮(zhèn)由于前面未如期完成,未能按時進場、按時完成所有項目,罰款金額20,000元;5.2017年6月25日,新田鎮(zhèn)所有支架安裝不齊全導致無法完成,罰款金額20,000元;6.2017年6月23日,大橋鎮(zhèn)、煙廠,支架未完成導致后續(xù)組件、電氣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罰款金額20,000元。以上獎罰單均由鐘某某開單,華卓新能源公司蓋章出具。
證人鐘某某當庭陳述:原告系其施工隊的項目承包人,屬于雇傭關系。證人承包了信豐縣光伏扶貧項目300萬瓦,給了原告600千瓦,主要是施工安裝,工程總價款約15萬元。原告車輛被扣當天,證人、原告及其他人員,共駕駛兩輛車先從證人所在公司領取物料,包括施工用寶塔鉆、佩戴的安全標識等,然后準備前往施工現(xiàn)場,途中被攔截。因施工中需要在較厚鋼板上鉆孔,故準備了俗你寶塔鉆的鉆頭,該鉆頭在當?shù)夭o供貨,重新購買需要一周時間。由于車輛被扣并脫離控制,車上物料亦一并被帶走,所以原告延誤工期,亦因安全檢查被罰款,證人公司共開具了6-7張罰單,金額約12-13萬元。該款抵扣應付工程款,原告實際還欠付證人墊付的工人工資。
營業(yè)執(zhí)照反映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即證人鐘某某,公司于2017年5月17日成立,經(jīng)營范圍包括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工程施工。
被告對上述營業(yè)執(zhí)照無異議,對其它證據(jù)認為:
《光伏施工合同》真實性不予認可。光伏扶貧工程存在的事實沒有依據(jù),該工程作為政府扶貧工程,屬于必須招標項目,但華卓新能源公司成立僅23天即可以從政府處獲得扶貧項目,還分包工程,明顯沒有合理性;合同多條條款違反《建設工程質(zhì)量管理條例》中就工程承包主體資質(zhì)、性質(zhì)的規(guī)定,原告和證人均無資質(zhì),完全不可能承包該等工程;合同文本沒有騎縫章,不符合合同常態(tài);合同中多項重要條款諸如工程地點、合同價款等均為空白,合同第5條約定總包合同為無,沒有總包何來本案中的分包合同;合同中重復約定獎懲,即按天,又按鎮(zhèn),屬于難以操作的條款;合同中還有諸多錯別字,適用國家早已撤銷的《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且引用的系第一部分“火力發(fā)電廠”,與光伏無關;合同中還約定“遇材料與地形不匹配續(xù)使用專用鉆頭”,明顯為應對本案訴訟。以上種種跡象,均反映該合同為虛假合同。
獎罰單均系華卓新能源公司法定代表人開單,而非財務,與常理不符;罰款內(nèi)容中保證金沒有合同依據(jù),其它罰款亦某說明與所謂的寶塔鉆的關聯(lián);全部的罰款均無資金流水匹配。故亦不真實。
證人證言沒有有效證據(jù)印證,其客觀性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
本院認證,原告提供的營業(yè)執(zhí)照本院予以采信,華卓新能源公司的主體本院予以確認。關于合同、獎罰單、證人證言,均發(fā)生在原告、華卓新能源公司和證人之間,鑒于證人與華卓新能源公司之間的關系,事實上是發(fā)生在原告與證人之間。盡管原告與證人均承認雙方之間簽訂了合同,原告支付了罰款,但就施工項目實際存在、合同實際履行,除了原告的陳述外,僅有證人一某證詞,并無其它證據(jù)印證,被告就該合同工程來源、合同重要條款約定不明等質(zhì)疑,原告并無合理解釋;就罰款形成支付,沒有資金流轉(zhuǎn)為憑,盡管證人陳述從應付工程款中扣除,但根據(jù)證人所言,工程款15萬左右,罰款高達12萬元,原告還欠證人墊付的工人工資,明顯存在不合理和矛盾。合同、獎罰單、證人證詞本院均不予采信。本院對于原告在車輛被攔截扣留時處于其主張的《光伏施工合同》履行期內(nèi),并有違約金支出的事實不予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車輛融資租賃協(xié)議,雙方在履行該協(xié)議過程中發(fā)生爭議,應當根據(jù)合同約定通過正當?shù)暮戏ǖ耐緩浇鉀Q,現(xiàn)被告在原告出現(xiàn)延期支付租金的情況下,指派他人攔截并強行扣留原告正在使用中的車輛,雖然可以以自救解釋,但方式方法仍欠妥,同時沒有做好車內(nèi)私人財產(chǎn)的清點交接手續(xù),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財產(chǎn)權利,原告要求被告賠償,依法應予支持。關于損失范圍,根據(jù)查明事實,被扣留車輛內(nèi)確有一些工具,但具體是什么工具,原告并無證據(jù),結(jié)合原告的主張以及考慮工具的折舊,本院酌定1,000元。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安某租賃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邱某某、劉某財產(chǎn)損失1,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52元,減半收取1,376元,由兩原告負擔1,351元,由被告負擔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薏
書記員:王麗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