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邢臺金后盾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邢臺縣港西大街291號(原邢臺縣會寧鎮(zhèn)西沙窩村672號),組織機構(gòu)代碼:68822596-0。
法定代表人李彥平,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周延忠。
委托代理人盧強。
被告馬某某。
委托代理人祝東澤。
被告王某某,系馬某某妻子。
被告祝青柱。
被告閆艷立,系祝青柱妻子。
上列二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馬某某。
原告邢臺金后盾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后盾公司)訴被告馬某某、王某某、祝青柱、閆艷立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2013年5月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6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邢臺金后盾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周延忠、盧強,被告馬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祝東澤,被告祝青柱、閆艷立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馬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王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金后盾公司訴稱,2010年9月9日,被告馬某某以消費貸款形式從原告處購買斯太爾/衢龍牌汽車一輛,總價款455500元,車牌號為冀E×××××/冀E×××××掛,由被告王某某、祝青柱、閆艷立作為擔保人,從銀行貸款318000元,原告為貸款保證人,后被告未根據(jù)合同及還款協(xié)議約定向銀行還款,導致原告陸續(xù)為其墊付月還款322850元,經(jīng)多次催要無果,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起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四被告共同支付欠款322850元及違約金20萬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原告金后盾公司為支持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1、金后盾的購車合同一份,證明購車的基本事實、價款及對于貸款的相關(guān)約定;2、還款協(xié)議一份,證明當時約定的日違約金的計算方法為欠款額的5‰;3、財產(chǎn)共有人同意書,證明馬某某的配偶王某某承諾對還款承擔連帶責任;4、擔保人擔保書一份,證明祝青柱、閆艷立對馬某某購車承擔連帶責任;5、各被告身份證明信息;6、車輛驗收交接單一份,證明2010年11月10日雙方辦理了車輛交接手續(xù),完成了車輛的交付;7、墊款證明24張,證明原告陸續(xù)為原告墊付銀行月供款共計322850元;8、購車、消貸確認單一份,載明凈(車價)首付137500元,主、掛上牌費1500元;主、掛附加費38932元;主、掛保險費43843元;保證保險19080元;GPS及公證費2430元,以上合計243285元,該確認單有馬某某的簽字。
被告馬某某、祝青柱、閆艷立辯稱,買車時原告公司的武慶平總經(jīng)理承諾買車帶活,因為我們購買的是特種車,只能拉三氯硅烷,別的不能拉,因為沒有活一直沒有營運。馬某某共支付了車款294765元,還向安通危險品車隊交了25000元,找原告要活的路費、食宿等花費了2萬多元。原告一直沒有要求我們交還款,簽合同后整車有一年半的時間都在原告公司放著,后來把車頭開回去了,罐車至今仍在原告公司。我們不同意支付貨款及違約金,因為沒有活干,馬某某已經(jīng)花費了30多萬元了,是原告公司欺騙了我們。
被告馬某某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提交了交款收據(jù)5張,銀行憑證2張(提交的僅為部分交款票據(jù),其他的票據(jù)找不到了),實際向原告公司交了294765元,其中一張和曉燕票據(jù)是向危險品車隊交的32000元。
被告祝青柱、閆艷立沒有提交證據(jù)。
被告王某某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提交答辯狀及證據(jù)。
原、被告質(zhì)證情況:被告馬某某、祝青柱、閆艷立對原告證據(jù)1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稱購車時原告說帶活才簽訂的合同;對證據(jù)2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當時因為沒有活原告從沒有要求還款,而且車一直就在原告公司;對證據(jù)3沒有異議,王某某三個字是馬某某代寫的,手印是王某某本人按的;對證據(jù)4稱原告當時沒有說要祝青柱、閆艷立擔保,祝青柱、閆艷立的簽字是他們本人簽的,但當時只是走手續(xù)沒有說要擔保;對證據(jù)5無異議;對證據(jù)6有異議,稱當時沒有給購車的手續(xù)也沒有交車,車的手續(xù)一直在公司放著,現(xiàn)在還在原告公司;對證據(jù)7不予認可,馬某某稱其手里沒有這個卡,也不知道有銀行還錢的事情;對證據(jù)8有異議,稱不清楚內(nèi)容,原告讓簽字就簽字了。
原告金后盾公司對馬某某提交的工商銀行的憑證沒有異議,稱這些憑證是被告向原告支付的車輛首付款137500元及購車稅、衛(wèi)星定位等費用;2010年9月2日的票據(jù)是買車的定金;對和曉燕的票據(jù)有異議,稱與公司無關(guān),且票據(jù)上寫的是3輛車;2012年2月15日的票據(jù)是被告把車頭開走時繳納的保險費,沒有異議;2012年2月14日的票據(jù)是馬某某的還款,在去年對賬時被告還的本金,證明馬某某知道貸款的事實也還過款;2010年10月20日金額為3410元的收據(jù)與原告公司無關(guān)。
本院認證意見:被告馬某某、祝青柱、閆艷立對原告證據(jù)1、2、3、5沒有異議,本院對該四組證據(jù)予以認可;原告提交的證據(jù)4擔保書中有保證人祝青柱、閆艷立本人簽字,各被告雖有異議,但未提供證據(jù)反駁,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認可;原告提交證據(jù)6車輛驗收交接單擬證明已完成了車輛的交接手續(xù),因庭審中原告認可被告馬某某購買的牽引車在購車時并未提走,而罐車至今仍在原告公司,故對原告提交該證據(jù)擬證明內(nèi)容本院不予認可;原告提交的證據(jù)7系邢臺銀行的存款回單,各被告雖有異議,但未提供證據(jù)反駁,本院對該組證據(jù)予以認可;原告證據(jù)8有馬某某的簽字,馬某某雖有異議,但未提交證據(jù)反駁,本院予以認可。
原告對被告馬某某提交的和曉燕于2010年11月9日出具的收據(jù)有異議,因該收據(jù)沒有加蓋印章,僅有和曉燕的簽字,不能證明與原告具有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不予認可;馬某某提交的2010年10月20日的收款收據(jù)蓋有威縣梨園屯農(nóng)機加油站的公章,不能證明與原告具有關(guān)聯(lián)性,原告有異議,本院不予認可;原告對被告馬某某提交的其他票據(jù)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可。
根據(jù)原、被告訴辯及以上有效證據(jù),本院確認以下事實:2010年9月9日,原告金后盾公司與被告馬某某簽訂了一份購車合同和一份還款協(xié)議,雙方約定被告馬某某向原告購買斯達-斯太爾/衢龍牌汽車一輛,其中牽引車(車牌號為冀E×××××)的售價為23.45萬元,掛車(車牌號為冀E×××××掛)的售價為22.1萬元(以上價格均不包含車輛保險費、附加費等),雙方同時約定,馬某某需先向原告支付30%的首付款,剩余31.8萬元由馬某某向金后盾公司指定銀行申請汽車消費貸款,貸款期限2年,由金后盾公司作為其貸款的保證人。當日,被告馬某某妻子王某某向原告出具了一份《財產(chǎn)共有人同意書》,承諾愿意同馬某某共同參與對銀行欠款的償還,直到對銀行欠款本息全部償還完畢。2010年9月9日,被告祝青柱為出具了一份《擔保人擔保書》,承諾當馬某某未按期償付欠款時,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并對馬某某未按期償付欠款而引起的一切相關(guān)損失及經(jīng)濟賠償承擔連帶擔保責任,該保證書落款處有祝青柱妻子閆艷立的簽字,但并未載明閆艷立系保證人。原告稱被告馬某某向其支付了24.3285萬元,其中車輛的凈(車價)首付為13.75萬元,主、掛上牌費1500元;主、掛附加費3.8932萬元;主、掛保險費4.3843萬元;保證保險1.9080萬元;GPS及公證費2430元。原告稱該24.3285萬元包括馬某某交的3萬元定金,不包括馬某某于2012年支付的2萬元,所以馬某某共計支付了26.3285萬元。馬某某稱其共向原告支付了29.4765萬元,這些錢是什么其并不清楚。被告馬某某提供的證據(jù)顯示其于2010年9月2日向原告支付定金3萬元,于2010年10月14日向原告賬戶匯款11.5萬元,于2010年10月17日向原告賬戶匯款7.8萬元,于2012年2月24日向原告支付2萬元,以上合計24.3萬元。原告與被告馬某某簽訂還款協(xié)議后,因馬某某僅償還了2萬元本金,致使原告為其向銀行代為墊付32.285萬元(此數(shù)扣除了2萬元)。
另查明,原告與被告馬某某雖于2010年11月10日辦理了車輛驗收交接手續(xù),但馬某某實際于2012年2月將主車提走,掛車至今仍在原告處。原告稱是馬某某自己不提車,被告馬某某稱是原告不讓其提,就是主車也是在向原告又支付了2萬元后才讓提走。
本院認為,動產(chǎn)物權(quán)的設(shè)立和轉(zhuǎn)讓,自交付時發(fā)生效力。本案中,被告馬某某從原告處購買車輛后,原告并未在購車合同簽訂后立即將車輛交付馬某某,主車是在2012年2月份交付的,掛車至今仍在原告處,即掛車的所有權(quán)并未轉(zhuǎn)移。原告雖稱系馬某某不主動提車,被告馬某某否認,原告也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證明該主張,而且即使是被告馬某某不主動提取車輛,原告仍可采用其他方式交付,綜上,本院對原告此項主張不予采納。由于原告與被告馬某某簽訂購車合同后,原告至今未按合同約定履行掛車交付義務,馬某某本人也表示不愿購買該掛車,而且該掛車系特種車輛,馬某某沒有實際支付、運營能力,綜合以上兩點考慮,原告與被告馬某某簽訂的買賣合同未履行部分不宜繼續(xù)履行。
關(guān)于被告馬某某向原告支付購車款的數(shù)額,馬某某雖稱其向原告支付了29.4765萬元,但其提供的證據(jù)顯示的合計數(shù)額僅為24.3萬元,故對馬某某稱其已經(jīng)支付了29.4765萬元的辯解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原告稱馬某某共向其支付了26.3285萬元,該數(shù)額包括了馬某某于2010年9月2日支付的定金3萬元,該3萬元具體包括在購車、消貸確認單中的保險費項目內(nèi)。因原告提交的購車、消貸確認單中“定金”是單獨的一個項目,保險費項目中也未顯示包括定金,且馬某某提供了單獨的支付定金票據(jù),故對原告稱馬某某支付的26.3285萬元包括3萬元定金的主張本院不予采納。綜上,本院認定馬某某實際向原告支付了29.3285萬元(26.3285萬元+3萬元=29.3285萬元)。結(jié)合原告提供的購車、消貸確認單及馬某某提供的證據(jù),本院確認該29.3285萬元具體包括:車輛的凈(車價)首付13.75萬元;主、掛上牌費1500元;主、掛附加費3.8932萬元;主、掛保險費4.3843萬元;保證保險1.9080萬元;GPS及公證費2430元;定金3萬元;馬某某償還貸款本金2萬元。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本案中,被告馬某某從原告處購買了牽引車(車牌號為冀E×××××),原告也已將該車交付了馬某某,馬某某應當向原告支付牽引車車款23.45萬元。馬某某交納的主、掛車上牌費1500元、主、掛附加費3.8932萬元、主、掛保險費4.3843萬元、保證保險1.9080萬元、GPS及公證費2430元,合計105785元是購車后產(chǎn)生的其他費用,已實際花費并交付給保險公司、公證處等單位,與購車款無關(guān),故該105785元應由被告馬某某負擔。因馬某某未按還款協(xié)議約定向銀行償還貸款致使原告代其向銀行墊付32.285萬元本息事實存在,而本院已確定原告與被告馬某某簽訂的購車合同中掛車部分不再繼續(xù)履行,因此,馬某某不需向原告支付掛車車款22.1萬元,但應支付原告已墊付的銀行利息。綜上,扣除馬某某已經(jīng)支付的牽引車車款13.75萬元、定金3萬元,馬某某應向原告支付牽引車車款6.7萬元(23.45萬元-13.75萬元-3萬元=6.7萬元馬某某已支付的定金3萬元應作為其支付的車款)及利息0.485萬元(32.285萬元-31.8萬元=0.485萬元),合計7.185萬元(6.7萬元+0.485萬元=7.185萬元)。對于原告主張的違約金20萬元,因原告未交納相應的訴訟費用,本院不予支持。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quán)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quán)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xiàn)債權(quán)的費用。本案中,因被告王某某、祝青柱對被告馬某某的欠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故對原告要求該王某某、祝青柱對欠款本息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因原告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被告閆艷立對馬某某的欠款承擔連帶償還責任,故對原告要求被告閆艷立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因被告王某某未到庭,本案無法調(diào)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quán)法》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馬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原告邢臺金后盾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7.185萬元,被告王某某、祝青柱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二、駁回原告邢臺金后盾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145元由原告負擔4545元,由被告馬某某負擔1600元負擔(原告所預交的訴訟費用本院不再退還,原告可在執(zhí)行程序中一并申請執(zhí)行)。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郭子彥
審判員 陳麗
代理審判員 劉小霞
書記員: 李春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