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某某
左權(湖北誠拓律師事務所)
范向武
聶志敏(湖北錫愛律師事務所)
萬某某
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
李斌
原告鄧某某,農民。
委托代理人左權,湖北誠拓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范向武,應城市城中農發(fā)種子經營部經營者。
委托代理人聶志敏,湖北錫愛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萬某某,應城市利民農資經營部經營者。
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
法定代表人夏寶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斌,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員工。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鄧某某訴被告范向武及追加被告萬某某、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0月1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鄧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左權,被告范向武及其委托代理人聶志敏,被告萬某某,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鄧某某訴稱:原告承包了韓灣土地64畝,品種全部是珍珠糯,播種時間2014年5月3日,插播時間6月10日,8月3日至5日抽穗,8月13日至15日齊穗。在此期間,原告根據市農業(yè)局的通知,為預防穗頸稻瘟病到被告范向武處購買農藥,并根據被告范向武提供的農藥按規(guī)定施藥。但到2014年9月中旬,原告所承包的64畝珍珠糯還是發(fā)生穗頸稻瘟病,造成嚴重減產,損失占90%,按(64畝×950斤/畝)×175元/百斤×90%=95760元。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賠償原告95760元。2、要求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和鑒定費用。
原告鄧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1、原告鄧某某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原告鄧某某的身份基本情況和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2、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韓灣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擬證明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韓灣村的土地64畝承包給原告鄧某某種植,發(fā)生穗頸稻瘟病,減產90%。
證據3、證人張某、鄧某出具的證明,擬證明原告鄧某某承包的64畝農田,購買范向武農藥施藥后,沒有防治效果,經有關部門核實,已經造成經濟損失95760元。
證據4、證人羅某出具的證明,擬證明原告鄧某某所購農藥是在范向武的門店購買,由羅某送貨。
證據5、藥品包裝。擬證明原告鄧某某所購農藥使用完后的包裝情況。
證據6、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擬證明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根據原告鄧某某的申請,組織專家組進行鑒定的鑒定方法、鑒定情況、減產原因、鑒定結論等,鑒定結論:原告鄧某某種植面積64畝珍珠糯減產原因為“一是穗頸稻瘟病大流行;二是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稻瘟病品種;三是防治穗頸稻瘟病少施了一次藥(齊穗期未施藥);四是防治時間不準;五是防治穗頸稻瘟病的農藥不是特效藥。珍珠糯因穗頸稻瘟病造成的損失程度在50-90%之間?!?br/>證據7、應城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出具的應價認字(2014)114號《關于對稻谷減產損失的價值鑒定意見書》。擬證明原告鄧某某64畝珍珠糯減產損失為人民幣64584元。
證據8、照片。證明原告鄧某某所種植的珍珠糯的狀況。
被告范向武辯稱:原告的珍珠糯減產損失是天氣的原因、種子的原因及原告自身的原因所造成。被告范向武只是農藥銷售者,不是農藥生產者,所銷售的農藥不是假藥,是否特效藥不是造成原告損失的主要原因。被告范向武銷售的農藥“十拿穩(wěn)”是從被告萬某某處購得,由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生產。如果存在產品責任問題,應該由生產廠家承擔責任。
被告范向武的委托代理人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1、被告范向武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范向武的身份基本情況和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2、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范向武經營的應城市城中農發(fā)種子經營部在應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基本信息情況。
證據3、農資經營許可證書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范向武經營的應城市城中農發(fā)種子經營部經營種子、農藥已經應城市農業(yè)局登記經營許可。
證據4、應城市利民農資經營部出具的銷售單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萬某某經營的應城市利民農資經營部向被告范向武銷售農藥的品名、規(guī)格、單位、數量、及金額;其中被告范向武銷售給原告鄧某某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是從被告萬某某處購得。
證據5、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擬證明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組織專家組對原告鄧某某種植的珍珠糯減產原因進行鑒定,結論:減產原因為“一是穗頸稻瘟病大流行;二是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稻瘟病品種;三是防治穗頸稻瘟病少施了一次藥(齊穗期未施藥);四是防治時間不準;五是防治穗頸稻瘟病的農藥不是特效藥。珍珠糯因穗頸稻瘟病造成的損失程度在50-90%之間?!?br/>證據6、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廣告宣傳單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宣傳其產品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高效防治稻曲病、紋枯病、稻瘟病,主要用于水稻防治。
證據7、孝感市公證處出具的(2014)鄂孝感證字第3435號公證書。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在其公司網站上宣傳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適用于水稻防治,防治對象為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
證據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農藥登記證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經批準生產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在農業(yè)部登記的防治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
證據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農藥登記信息復印件。擬證明萬穗、富十二號在農業(yè)部登記的防治作物為水稻,防治對象為稻瘟病。
被告萬某某辯稱:原告所購種子是在別處購買,不排除種子自身攜帶致病病菌的先天缺陷。原告所種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瘟品種,對稻瘟病的抗性低。2014年水稻抽穗揚花期連續(xù)陰雨易造成穗頸瘟的流行和大發(fā)生。水稻齊穗期是防治穗頸瘟最關鍵的用藥時期,而原告在此期間沒有施藥防治,導致后期大爆發(fā)。原告疏于田地管理,在8月1日至9月10日長達40天時間里,對田間的問題不夠重視,不夠關注,因疏忽而造成穗頸瘟大發(fā)生。因此,造成穗頸瘟大發(fā)生,原告自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原告的減產與我店銷售藥品“十拿穩(wěn)”并無關聯。請求法庭公正裁判。
被告萬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1、被告萬某某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萬某某的身份基本情況和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2、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萬某某個人獨資經營的應城市利民農資經營部在應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基本信息情況。
證據3、農資經營許可證書復印件。擬證明被告萬某某經營的應城市利民農資經營部經營農藥已經應城市農業(yè)局登記經營許可。
證據4、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產品發(fā)貨單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向被告萬某某經營的應城市利民農資經營部銷售產品的名稱、規(guī)格、單位、數量、及金額;其中被告萬某某銷售給被告范向武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是從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購得。
證據5、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擬證明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組織專家組對原告鄧某某種植的珍珠糯減產原因進行鑒定,結論:減產原因為“一是穗頸稻瘟病大流行;二是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稻瘟病品種;三是防治穗頸稻瘟病少施了一次藥(齊穗期未施藥);四是防治時間不準;五是防治穗頸稻瘟病的農藥不是特效藥。珍珠糯因穗頸稻瘟病造成的損失程度在50-90%之間?!?br/>證據6、應城病蟲情況第十一期復印件及2014年8月、9月應城歷史天氣預報打印件。擬證明2014年7月應城市稻瘟病流行趨勢、預報依據和應城市防治意見及應城2014年8月、9月歷史天氣情況。
證據7、十拿穩(wěn)農藥樣品。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所生產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包裝情況。
證據8、委派書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委派高超為鄂東區(qū)域經理,被告萬某某是其客戶。
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辯稱:原告所種植的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瘟品種,對稻瘟病的抗性低,易感染稻瘟病。2014年的氣象因素造成穗頸瘟的流行和大發(fā)生。原告在關鍵用藥時期沒有用藥。原告沒有按照農業(yè)部植保站提供的病蟲情報按時用藥。原告不掌握植保技術,錯過最佳防治時期。因此,原告的減產與我公司的產品存在關聯是不當的。請求法庭公正裁判。
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1、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委托書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委托李斌全權處理湖北應城“十拿穩(wěn)”事件。
證據2、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質檢科檢驗報告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生產的“十拿穩(wěn)”經檢驗為合格產品。
證據3、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企業(yè)標準檢驗報告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十拿穩(wěn)”的成分、單位、技術要求及單項判定為合格。
證據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農藥登記證復印件。擬證明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經批準生產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在農業(yè)部登記。
證據5、應城病蟲情況第十一期復印件。擬證明2014年7月應城市稻瘟病流行趨勢、預報依據和應城市防治意見。
證據6、2014年8月9月應城歷史天氣打印件。擬證明應城2014年8月、9月天氣情況。
證據7、中國農藥信息網打印件。擬證明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復配登記在水稻上。
證據8、國內外知名廠家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復配產品針對水稻穗期綜合病害宣傳的相關資料打印件。擬證明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復配適用于水稻。
證據9、十拿穩(wěn)得到農戶認可部分案例打印件。擬證明十拿穩(wěn)得到農戶認可。
證據10、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擬證明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組織專家組對原告鄧某某種植的珍珠糯減產原因進行鑒定,結論:減產原因為“一是穗頸稻瘟病大流行;二是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稻瘟病品種;三是防治穗頸稻瘟病少施了一次藥(齊穗期未施藥);四是防治時間不準;五是防治穗頸稻瘟病的農藥不是特效藥。珍珠糯因穗頸稻瘟病造成的損失程度在50-90%之間?!?br/>庭審中,雙方當事人發(fā)表質證意見如下:
對原告鄧某某的上述證據,被告范向武的委托代理人和被告萬某某、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經質證對證據1、4、6、7、8均不持異議;對證據2、3、5有異議。認為證據2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韓灣村民委員會不是鑒定機構,也沒有提供承包合同,其出具的證明不能證明原告鄧某某實際種植面積。證據3證人張某、鄧某出具的證言與實際不符。證據5農藥包裝中只認可原告鄧某某在被告范向武處購買了三次藥,還拖欠藥款3000元;其中農藥水胺、阿維菌素、比蚜酮、萬穗(石硫·戊唑醇)、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富十二號(稻瘟靈)是在被告范向武門店購買,其他農藥不是在被告范向武處購買;被告萬某某承認農藥中阿維菌素和十拿穩(wěn)是被告范向武在其門店里進的貨,十拿穩(wěn)的生產廠家是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證據6、7鑒定結論認可,但對鑒定報告中原告鄧某某實際種植面積為64畝不認可。
對被告范向武的上述證據,原告鄧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和被告萬某某、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經質證對證據1、2、3、4、6、7、8、9均不持異議;對證據5有異議。原告鄧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認為證據5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中減產原因不服。被告萬某某當庭指證證據6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廣告宣傳單是由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提供。
對被告萬某某的上述證據,原告鄧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和被告范向武的委托代理人、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經質證對證據1、2、3、4、5、6、7、8均不持異議。
對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的上述證據,原告鄧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經質證對證據1不持異議;對證據2、3、4、6、7、8、9、10有異議。認為證據2、3、4不是原件;證據5、6、7、8、9來源不明,未得到行政機關認可;證據10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中減產原因不服。被告范向武的委托代理人經質證對證據1、2、3、4、5、6、10不持異議;對證據7、8、9有異議。認為證據7應以農業(yè)部登記的信息為準,證據8、9是企業(yè)內部資料,沒有權威性。被告萬某某對證據1、2、3、4、5、6、7、8、10不持異議;對證據9不發(fā)表意見。
本院對上述證據綜合認定如下:原告鄧某某提供的證據1、4、6、7、8和被告萬某某提供的證據1、2、3、4、6、7、8及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提供的證據1經對方質證均無異議,本院對其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均予以認定。原告鄧某某提供的證據2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韓灣村民委員會作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者,有權對其發(fā)包的土地使用情況出具證明,被告提出異議但其未提出相反的證據推翻,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認定;證據3證人張某、鄧某無鑒定資格,其出具的證明中原告鄧某某經濟損失為95760元系結論性評價,故對該部分證言本院不予采信;證據5藥品包裝并不能證明該農藥均從被告范向武處購買,其從被告范向武處購買農藥本院結合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和其他證據綜合予以認定。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提供的證據2、3系其公司內部的檢驗報告,且未得到對方當事人認可,故該證據本院不予采納;證據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農藥登記證雖然是復印件,但與被告范向武提供的證據8經核對相一致,故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經批準生產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在農業(yè)部登記的防治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證據6、7、8、9均為復印件或打印件,其來源不明,本院均不予采納。被告范向武提供的證據5、被告萬某某提供的證據5、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提供的證據10均為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出具的《關于城北辦事處熱河村珍珠糯減產原因的鑒定報告》,與原告鄧某某提供的證據6經核對相一致,原告鄧某某不服該鑒定結論未提供出相反的證據予以推翻,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認定。
本院根據上述確認有效證據及當事人的陳述,認定本案事實如下。
本院認為,原告鄧某某種植64畝水稻珍珠糯因穗頸稻瘟病減產造成經濟損失人民幣64584元,有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者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韓灣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組織專家出具的鑒定報告、應城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應價認字(2014)114號《關于對稻谷減產損失的價值鑒定意見書》等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原告鄧某某訴稱其經濟損失為人民幣95760元,以及被告對原告受損田畝面積有異議,但均無有效證據證實,故本院均不予采信。本案所涉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在國家農業(yè)主管部門登記使用的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而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在其網站及提供給銷售商的宣傳單上,將水稻等作物也列為使用范圍,防治對象為稻瘟病等,與該農藥登記的內容不一致,此種宣傳方式,足以引起原告對該產品的使用范圍、以及是否選擇購買產生誤導。經鑒定,原告使用防治穗頸稻瘟病的農藥不是特效藥,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作為廣告主,發(fā)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其應當賠償消費者受到的損失。被告范向武在原告購買農藥時,應當知道原告是為防治水稻稻瘟病,并在已為原告銷售富十二號(稻瘟靈)的情況下,將登記使用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銷售給原告施用,致使原告的水稻珍珠糯減產,對此損害后果的產生,被告范向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萬某某作為合法的農藥經營者,應知曉銷售農藥的注意事項和國家關于農藥銷售的法律法規(guī),其向被告范向武銷售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包裝袋標簽已明確記載使用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但其仍將與該農藥登記內容不一致的廣告宣傳單發(fā)布給被告范向武,致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對此行為造成的后果,其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鄧某某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使用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包裝袋標簽已明確記載使用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但其仍然施用于水稻珍珠糯,其作為農藥使用者,未盡到謹慎使用農藥的安全注意義務,故對自己種植的珍珠糯減產也應當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應城市農業(yè)局的職責之一是負責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yè)投入品的質量檢測、鑒定、登記、認證和監(jiān)督管理,因此其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有資格負責本次鑒定的組織工作;參與鑒定的專家組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該鑒定報告是基于田間調查抽樣,科學分析,集體會商出具,能客觀反映原告珍珠糯實際減產數量和原因,應予采信。參考鑒定報告,本院注意到原告種植的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稻瘟病品種,受地域天氣等原因的影響會發(fā)生稻瘟病造成減產,但原告正是為了防治稻瘟病才購買使用農藥,而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生產、廣告宣傳以及被告萬某某、范向武宣傳、銷售給原告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并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農藥,即使原告按規(guī)定的劑量、適期施藥,也難以達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綜上,本院酌情確定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對其虛假宣傳行為造成原告的損失承擔50%的賠償責任,被告萬某某、范向武承擔連帶責任,原告鄧某某對其損失自行承擔50%責任。被告萬某某、范向武賠償后,有權向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追償。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 ?、第二十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三十五條 ?、第三十九條 ?第一款 ?第(五)項 ?、第四十條 ?第一款 ?、第四十五條 ?第一款 ?、第三款 ?、第四十八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五十二條 ?、第六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條 ?、第四條 ?、第十七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第六條 ?、第十九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一條 ?、第三十三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七)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賠償原告鄧某某經濟損失人民幣32292元。
二、被告范向武、萬某某對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所負的上述賠償承擔連帶責任;承擔連帶責任賠償后,有權向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追償。
三、駁回原告鄧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000元,由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上述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訴訟費1000元。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如在法定期間未上訴,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
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二年。以上期限,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guī)定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本院認為,原告鄧某某種植64畝水稻珍珠糯因穗頸稻瘟病減產造成經濟損失人民幣64584元,有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者應城市城北街道辦事處韓灣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應城市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組織專家出具的鑒定報告、應城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應價認字(2014)114號《關于對稻谷減產損失的價值鑒定意見書》等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原告鄧某某訴稱其經濟損失為人民幣95760元,以及被告對原告受損田畝面積有異議,但均無有效證據證實,故本院均不予采信。本案所涉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在國家農業(yè)主管部門登記使用的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而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在其網站及提供給銷售商的宣傳單上,將水稻等作物也列為使用范圍,防治對象為稻瘟病等,與該農藥登記的內容不一致,此種宣傳方式,足以引起原告對該產品的使用范圍、以及是否選擇購買產生誤導。經鑒定,原告使用防治穗頸稻瘟病的農藥不是特效藥,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作為廣告主,發(fā)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其應當賠償消費者受到的損失。被告范向武在原告購買農藥時,應當知道原告是為防治水稻稻瘟病,并在已為原告銷售富十二號(稻瘟靈)的情況下,將登記使用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銷售給原告施用,致使原告的水稻珍珠糯減產,對此損害后果的產生,被告范向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萬某某作為合法的農藥經營者,應知曉銷售農藥的注意事項和國家關于農藥銷售的法律法規(guī),其向被告范向武銷售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包裝袋標簽已明確記載使用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但其仍將與該農藥登記內容不一致的廣告宣傳單發(fā)布給被告范向武,致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對此行為造成的后果,其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鄧某某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使用的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包裝袋標簽已明確記載使用作物為黃瓜、防治對象為白粉病,但其仍然施用于水稻珍珠糯,其作為農藥使用者,未盡到謹慎使用農藥的安全注意義務,故對自己種植的珍珠糯減產也應當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應城市農業(yè)局的職責之一是負責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yè)投入品的質量檢測、鑒定、登記、認證和監(jiān)督管理,因此其農業(yè)執(zhí)法大隊有資格負責本次鑒定的組織工作;參與鑒定的專家組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該鑒定報告是基于田間調查抽樣,科學分析,集體會商出具,能客觀反映原告珍珠糯實際減產數量和原因,應予采信。參考鑒定報告,本院注意到原告種植的珍珠糯為高感穗頸稻瘟病品種,受地域天氣等原因的影響會發(fā)生稻瘟病造成減產,但原告正是為了防治稻瘟病才購買使用農藥,而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生產、廣告宣傳以及被告萬某某、范向武宣傳、銷售給原告的農藥十拿穩(wěn)(已唑·醚菌酯)并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農藥,即使原告按規(guī)定的劑量、適期施藥,也難以達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綜上,本院酌情確定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對其虛假宣傳行為造成原告的損失承擔50%的賠償責任,被告萬某某、范向武承擔連帶責任,原告鄧某某對其損失自行承擔50%責任。被告萬某某、范向武賠償后,有權向被告康某某豐藥業(yè)公司追償。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 ?、第二十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三十五條 ?、第三十九條 ?第一款 ?第(五)項 ?、第四十條 ?第一款 ?、第四十五條 ?第一款 ?、第三款 ?、第四十八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五十二條 ?、第六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條 ?、第四條 ?、第十七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第六條 ?、第十九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一條 ?、第三十三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七)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賠償原告鄧某某經濟損失人民幣32292元。
二、被告范向武、萬某某對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所負的上述賠償承擔連帶責任;承擔連帶責任賠償后,有權向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追償。
三、駁回原告鄧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000元,由被告陜西康某某豐生物科技藥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上述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王毅群
審判員:陶北華
審判員:章忠新
書記員:姜曉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