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鄧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漢川市人,農民,住湖北省漢川市。
上訴人(原審原告):尹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人,公司職員,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上訴人(原審原告):尹淑芬,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醫(yī)生,住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
上述三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尹繼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住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系尹某某、尹淑芬之堂兄。
上述三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亮,湖北晨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家利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qū)漢南大道253號。
法定代表人:黃新國,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火原,湖北神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程同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仙桃市人,住湖北省仙桃市。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住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陳啟銀,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仙桃市人,住湖北省仙桃市。
上述三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范曙光,湖北龍?zhí)锫蓭熓聞账蓭煛?br/>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家利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仙桃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仙桃市干河辦事處黃金大道南側1幢。
主要負責人:黃新國,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火原,湖北神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鄧某某、尹某某、尹淑芬(以下簡稱鄧某某等三人)與上訴人湖北家利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家利安公司)、程同祥、劉軍、陳啟銀及被上訴人湖北家利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仙桃分公司(以下簡稱家利安分公司)合伙協議糾紛一案,均不服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2014)鄂仙桃民二初字第0116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經審理,于2016年1月26日作出(2016)鄂96民終1號民事裁定,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fā)回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重審。經重審,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16日作出(2016)鄂9004民初688號民事判決,鄧某某等三人、家利安公司、程同祥、劉軍、陳啟銀亦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6月1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7月2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鄧某某等三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尹繼平、劉亮,上訴人家利安公司及被上訴人家利安分公司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火原,上訴人程同祥、劉軍、陳啟銀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范曙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鄧某某等三人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家利安公司、家利安分公司、程同祥、劉軍、陳啟銀(以下簡稱家利安公司等五方)連帶返還鄧某某等三人剩余投資款263萬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資金占用費至上述投資款實際返還之日止。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認定尹延安與家利安公司等五方已通過實際行動于2012年1月31日達成解除合作開發(fā)房地產的合同關系,故家利安公司等五方應即時向尹延安退還投資款600萬元,但至鄧某某等三人起訴之日,家利安公司等五方尚有263萬元款項未予退還,鄧某某等三人存在資金占用損失,家利安公司等五方應予賠償。2.家利安公司等五方應對涉案司法鑒定不能承擔不利后果。一審中,各方當事人均同意對涉案項目的經營狀況進行司法鑒定,但因家利安公司等五方提供了大量與涉案項目無關的資料,導致鑒定程序終止,案件相關事實無法查清,故本案鑒定不能的法律后果應由家利安公司等五方承擔。3.一審法院認定家利安分公司與本案無關,不應承擔相關民事責任錯誤。家利安分公司系家利安公司的分支機構,兩公司資產存在混同,家利安分公司亦應對返還鄧某某等三人投資款承擔連帶責任。
家利安公司與家利安分公司共同辯稱,《湖北家利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香岸二期”項目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合作備忘錄”)明確約定投資各方不得退伙,且鄧某某等三人在案件審理中要求分紅并返還投資款,并向一審法院提出對涉案項目的經營狀況進行司法鑒定,可認定該三人亦未承認尹延安退伙的事實,故一審判決認定尹延安退伙無事實依據。
程同祥、劉軍、陳啟銀共同辯稱,1.同意家利安公司與家利安分公司的上述答辯意見。2.尹延安在世期間,一直參與涉案項目的經營管理,其生病后向家利安公司借款337萬元,有借據為憑,且根據家利安公司內部文件的規(guī)定,借款需向公司支付利息,其中借款期限一年以內的年利率為18%,一年以上的年利率為22%。3.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
家利安公司、程同祥、劉軍、陳啟銀(以下簡稱家利安公司等四方)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鄧某某等三人的一審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1.一審判決將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向尹延安出借337萬元的行為,認定為尹延安與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解除合作關系的意思表示錯誤。涉案項目總投資5760萬元,因各方面原因,該項目完全虧損,在未進行清算的情況下,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并未同意返還尹延安投資款,也不可能同意尹延安退出合作,且各方在“合作備忘錄”中明確約定,任何投資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止或者退出項目合作,涉案的337萬元系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借支給尹延安的款項,有借據為證。2.在涉案工程盈虧不明確的情況下,一審判決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共同返還鄧某某等三人投資款無事實與法律依據。關于涉案項目的盈虧問題,鄧某某等三人與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共同委托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結論證明涉案項目存在虧損,但鄧某某等三人對鑒定結果不予認可。一審期間,一審法院再次組織雙方進行司法鑒定,家利安公司等四方亦按照要求提供了涉案項目的所有財務資料,但因鄧某某等三人的原因,導致鑒定不能,該三人應承擔鑒定不能的法律后果。一審法院雖認定本案系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糾紛,但卻判令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返還鄧某某等三人投資款,無事實與法律依據。
鄧某某等三人辯稱,1.“合作備忘錄”雖約定任何投資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止或者退出項目合作,但在尹延安病重期間,其主張返還投資款,家利安公司予以了返還,尹延安去世后,家利安公司亦向鄧某某等三人返還了部分投資款,可認定雙方達成了尹延安退伙的合意。2.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認為涉案的337萬元系借款,但未提交雙方存在借貸關系的合同,且尹延安已去世,雙方不可能發(fā)生借貸關系。3.因尹延安已退伙,司法審計已不重要,家利安公司等四方應當返還投資款。
家利安分公司辯稱,同意家利安公司等四方的上訴意見。
鄧某某等三人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家利安公司等五方返還投資款270萬元,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資金占用費121.3825萬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0年12月10日,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與尹延安(曾用名尹炎安)簽訂了一份“合作備忘錄”,約定由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與尹延安合作共同開發(fā)香岸華府二期項目,項目總投資5760萬元,其中家利安公司出資2880萬元,占50%的份額,程同祥出資970萬元,占16.8%的份額,陳啟銀出資670萬元,占11.6%的份額,尹延安出資620萬元,占10.8%的份額,劉軍出資620萬元,占10.8%的份額,還約定項目計劃從2010年10月起至2012年12月止兩年時間內,完成總計7萬余方、10棟高層和小高層住宅樓的開發(fā)經營工作,其銷售總額預計為2.5億元左右,銷售達到90%時,即可考慮編制利潤分配方案,備忘錄在全體項目投資人簽字后正式生效,任何投資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止或退出項目合作,如有違者,將按其總股本金10%的比例處以違約罰金?!昂献鱾渫洝焙炗喓螅影卜謩e于2010年12月20日、2011年1月10日通過銀行向家利安公司匯款400萬元、200萬元,合計600萬元。2012年3月23日,尹延安因病去世。尹延安去世前后,家利安公司等四方于2012年1月31日向尹延安退還投資款150萬元,于2012年4月30日向尹延安家屬退還投資款7萬元,于2012年5月31日向尹延安家屬退還投資款50萬元,于2012年6月30日向向尹延安家屬退還投資款100萬元,于2013年7月31日向尹延安家屬退還投資款30萬元,合計337萬元。
另查明,鄧某某系尹延安之妻,尹某某系尹延安之子,尹淑芬系尹延安之女。
還查明,湖北家利安公司具備房地產開發(fā)經營資質。
一審法院認為,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與尹延安簽訂的“合作備忘錄”系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各方約定共同出資開發(fā)香岸華府二期房地產項目,構成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關系,本案案由應當定為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糾紛。各當事人于備忘錄中約定,任何投資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止或退出項目合作,但在合作項目開始不久,尹延安即已身患重病,實際已無能力參與合作開發(fā)經營,家利安公司等四方于2012年1月31日向尹延安退還投資款150萬元,并在尹延安去世之后,又陸續(xù)向其家屬退還187萬元投資款。各合作方的實際行動構成尹延安與其他四位合作方達成退出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關系,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家利安公司等五方辯稱退還的337萬元屬于尹延安向家利安公司的借款,但僅有150萬元是在尹延安生前發(fā)生,且無借條向該院提交,其余187萬發(fā)生在尹延安去世之后,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與尹延安不可能發(fā)生借貸關系,對家利安公司等五方的該辯稱理由,該院不予采納。關于家利安公司、家利安分公司稱涉案項目虧損2600萬元,尹延安應當按照其出資份額承擔虧損的辯稱理由,因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各方已經達成尹延安退出合同關系、退還投資款、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并已實際退還了部分投資款,故對兩公司的該辯稱理由不予采納。鄧某某等三人系尹延安的合法繼承人,在尹延安去世后,對其投資款享有第一順序的繼承權,是本案適格的原告,故對該三人請求家利安公司等四方支付尚未退還的263萬元投資款,該院予以支持,超出部分,該院不予支持。鄧某某、尹某某、尹淑芬請求家利安公司等五方支付其270萬元投資款的資金占用損失121.3825萬元,因各合作方對尹延安退出合作達成合意時沒有對利息進行約定,對該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家利安分公司并非涉案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與本案無關,不應當承擔本案的民事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1.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共同返還鄧某某等三人投資款263萬元;2.駁回鄧某某等三人的其他訴訟請求。上列應付款項,于該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逾期履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8400元,由鄧某某等三人負擔560元,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負擔27840元。
二審中,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
二審查明,一審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二審另查明,鄧某某等三人自認尹延安生病期間,尹延安向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出具了五份借支單。
本院認為,根據各方的訴辯意見,本案的爭議焦點為:鄧某某等三人要求家利安公司等五方返還投資款263萬元及賠償相應資金占用損失有無事實與法律依據。針對該爭議焦點,分析評判如下:
“合作備忘錄”系家利安公司等四方與尹延安為合伙開發(fā)房地產而簽訂,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但在“合作備忘錄”履行期間,作為合伙人之一的尹延安于2012年3月23日因病去世,在無證據證明尹延安的合法繼承人鄧某某等三人在尹延安的入伙份額內取得了涉案項目合伙人資格的情況下,根據合伙法律關系的人合性特征,即便“合作備忘錄”明確約定,任何投資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止或退出項目合作,本案亦應認定尹延安于死亡之日退出涉案項目的合作開發(fā)事宜,其他合伙人應向尹延安的合法繼承人即鄧某某等三人退還尹延安的財產份額。
本案中,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在尹延安病重期間向尹延安支付了部分款項,并在尹延安病故(退伙)后還多次向其法定繼承人支付款項,前后共計337萬元,該行為可認定各合伙方對尹延安退伙及返還投資款達成合意,一審法院據此判決家利安公司等四方共同返還鄧某某等三人投資款263萬元并無不當。另因家利安分公司不是涉案項目的合伙人,鄧某某等三人要求該分公司承擔本案的民事責任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此外,關于鄧某某等三人主張資金占用損失的問題,因鄧某某等三人未舉證證明各方對資金占用損失存在合意,本院對該三人的此項上訴請求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鄧某某等三人與家利安公司等四方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實體處理得當,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4800元,由鄧某某、尹某某、尹淑芬負擔16400元,湖北家利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程同祥、劉軍、陳啟銀負擔284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 勇 審判員 丁 盼 審判員 趙湘湘
法官助理劉汝梁 書記員張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