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鄧某某,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春華,農民。
委托代理人:苗向東,河北利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鄧保新,農民。
上訴人鄧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陳春華、原審第三人鄧保新合伙種植協(xié)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武邑縣人民法院(2014)武審民一初字第39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鄧某某、被上訴人陳春華委托代理人苗向東、原審第三人鄧保新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示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原告鄧某某訴稱:我于2004年1月承包本村100畝土地及電力設施,期限十年。同年2月10日將該承包地與陳春華、鄧保新簽訂協(xié)議合伙種植,合伙期限亦為10年,共同投資,收益、風險共擔,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同年8月22日三人又簽訂了補充協(xié)議,陳春華種植35畝,鄧保新種植35畝,我種植30畝,陳春華和鄧保新分別給付我收益的三分之一,并負責管理一切設施,我負責搞資金和外事的處理工作。我在武邑桑村信用社借款20.1萬元,每人應承擔6.7萬元。該借款我自己已償還,被告陳春華應償還我借款本金6.7萬元及利息7.236萬元(利息自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因發(fā)生糾紛自2007年至2013年給我造成損失7.35萬元。被告陳春華因看管不善,造成變壓器、田園管理機及設施丟失,損失1.904萬元。綜上,要求被告陳春華給付我23.19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一審被告陳春華辯稱:與原告鄧某某合伙種植屬實,合伙期間的收益全部由原告鄧某某掌握,已經將投資款償還清了,不同意給付原告23.19萬元。
一審法院審理查明:2004年1月間,原告鄧某某承包本村土地100畝及電力設施。2004年2月10日原告鄧某某與被告陳春華、第三人鄧保新簽訂合伙種植協(xié)議,約定原告鄧某某負責籌集資金、負責耕種管理,鄧保新、陳春華負責出勞力;土地收入首先償還投資后方可進行分紅,按三股平分等。2004年8月22日,又簽訂補充協(xié)議,對出勤、開支等進行了細劃。2007年原告鄧某某與被告陳春華因賬目發(fā)生糾紛,被告陳春華認為自己已還清了貸款,雙方遂發(fā)生訴訟。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衡民一終字第683號民事判決書認為,合伙人應就耕種土地期間的投資、收益及合伙購置的財產清算。審理中,原告鄧某某未提供與合伙人陳春華、鄧保新進行清算的證明材料。
一審法院認為:2004年2月10日,原告鄧某某與被告陳春華、第三人鄧保新簽訂協(xié)議,合伙承包土地,合伙關系成立。合伙人退伙或者合伙終止時,合伙人應當對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債權債務進行清算,要保護其他合伙人的利益。原告鄧某某未與被告陳春華、第三人鄧保新進行清算,便訴訟要求被告陳春華償還合伙時投資的貸款6.7萬元及利息7.236萬元,與理不通,與法不合,不予準許。原告鄧某某主張,要求被告陳春華賠償損失7.35萬元,被告陳春華予以反駁,認為誰投資誰受益,原告鄧某某對自己種植的35畝土地沒有投資,不同意賠償其損失7.35萬元,原告鄧某某沒有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證實自己的主張,故不予支持。原告鄧某某主張的丟失變壓器、田園管理機價值1.904萬元,要求被告陳春華予以賠償,其所提供的證據不具有真實性、合法性,不予支持。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鄧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779元由原告鄧某某承擔。
本院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2004年2月,各方當事人合伙承包種植土地,均無異議。依照法律規(guī)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xié)議約定,各自提供資金、實物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本案而言,上訴人鄧某某主張的6.7萬元,2004年底三方雖就此算過賬,但就整個合伙承包經營期間,各方的資金、勞動力投入,收益、財產的積累分配等均未進行清算,不能確定盈虧數額,故上訴人鄧某某向被上訴人主張6.7萬元投資款及利息,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足。關于上訴人主張的7.35萬元損失,上訴人認為陳春華包的35畝地2007年至2013年沒有收入,應按每年10500元賠償損失。對每年的損失,上訴人僅有陳述,沒提供法定的鑒定依據。至于上訴人主張的丟失變壓器、田園管理機等損失,訴訟中,其所舉證據證人沒出庭作證不能證實財產損失的價值,也不能證實系被上訴人單方責任,上訴人的證據不足以證實其訴訟主張。綜上,一審判決認定清楚,結果并無不當,上訴人上訴證據不足,本院不能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779元,由上訴人鄧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新強 審判員 張 曉 審判員 高彥明
書記員:劉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