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黑龍江恒隆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傳業(yè),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李培生,黑龍江福峰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逄某某,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朱鶴齡,無職業(yè)。
上訴人黑龍江恒隆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恒隆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逄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綏化農(nóng)墾法院〔2015〕綏民初字第5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4月2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7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李培生,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朱鶴齡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原告逄某某訴稱:2012年12月1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兩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坐落于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旗凱麗園小區(qū)商品房,商品房分別為14棟3單元6層2號、3單元7層2號,價款分別為586,323.00元、596,467.00元,購房款總計1,182,790.00元。合同約定進戶時間為2013年7月31日前,被告逾期交房按日向原告支付購房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因被告以各種理由不予辦理進戶手續(xù),致使原告無法使用所購買房屋,被告行為構(gòu)成違約,應(yīng)當支付違約金。請求判令被告履行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將原告所購買的商品房交付給原告并辦理過戶;被告給付合同約定的逾期進戶違約金(按合同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至實際交付房屋止)并承擔訴訟費用。庭審中,因被告將房屋出售,無法履行合同,原告訴訟請求變更為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14棟3單元602號購房款586,323.00元,3單元702號購房款596,467.00元,合計1,182,790.00元。給付利息自2012年12月20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原審被告恒隆公司辯稱:原、被告雙方的買賣合同不是真實意圖的合同,實際是以民間借貸抵押的形式簽訂的買賣合同,屬于以買賣合同為抵押的民間借貸行為。原、被告之間購房合同中約定的金額也不是實際交付的金額,是低于房屋價款五折的金額,原告對外借款不是向被告借款,而是向徐士森借款。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借款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遺漏訴訟主體,被告只是原告和徐士森借款之間的擔保人,原告不能直接向被告主張返還借款。
原審判決認定:2012年12月19日,原告逄某某與被告恒隆公司簽訂兩份《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坐落于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王崗鎮(zhèn)旗凱麗園14棟3單元6層2號、7層2號住宅,房屋交付期限為2013年7月31日前。14棟3單元6層2號房款為586,323.00元,7層2號房款為596,467.00元,合計為1,182,790.00元。被告為原告出具收據(jù),未按合同約定期限交付房屋?,F(xiàn)14棟3單元6層2號商品房處于已售備案狀態(tài),購房人為鄧長軍,購房日期為2013年9月26日,14棟3單元7層2號商品房處于已售備案狀態(tài),購房人為姜憶范,購房日期為2013年9月26日。
原審判決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協(xié)議不違反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依法成立、有效。雙方均應(yīng)按約定履行義務(wù)?!蹲罡呷嗣穹ㄔ宏P(guān)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dǎo)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备鶕?jù)上述規(guī)定,本案涉及房屋已由被告出售給第三人,不具備交付條件,致使該合同事實上無法履行。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yīng)予以支持。因被告未交付房屋,構(gòu)成違約,確給原告造成利息上損失,原告主張逾期給付利息應(yīng)予以保護。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標準計算,期限自2012年12月20日起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yīng)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一十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恒隆公司返還原告逄某某購房款1,182,790.00元及利息(以1,182,790.00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自2012年12月20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案件受理費15,445.00元,由被告恒隆公司負擔。
本院經(jīng)審理確認原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
本院認為:對于逄某某提供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收據(jù)的真實性,恒隆公司予以認可,上述證據(jù)可以證明逄某某與恒隆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逄某某已經(jīng)支付購房款的事實。恒隆公司認為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民間借貸抵押的形式,應(yīng)當提供證據(jù)證明,恒隆公司提供的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以證明逄某某為民間借貸主體,亦不能證明逄某某提供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收據(jù)即是恒隆公司所稱的民間借貸抵押形式,而恒隆公司對其反駁事實主張負有舉證責任,故其應(yīng)當承擔不利后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5,445.00元(上訴人預(yù)交),由上訴人恒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周志強 審判員 趙玉忠 審判員 石 巖
書記員:翟士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