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西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西檢一部刑訴〔2020〕23號
被告人黃某甲,男,197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08241973********,漢族,初中文化,雷州市五*車隊主要負責人、粵GM****大型客車經(jīng)營管理者,戶籍所在地廣東省湛江市**市**鎮(zhèn)**村**號**房,住廣東省湛江市**市**路**樓**房,因本案于2019年9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8日被逮捕。
被告人林某甲,男,1972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08241972********,漢族,大學文化,雷州市粵*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jīng)理,戶籍所在地及住址廣東省湛江市**市**路**號**房,因本案于2019年9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8日被逮捕。
被告人葉某甲,男,197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08241973********,漢族,初中文化,雷州市粵*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安全部負責人,戶籍所在地及住址廣東省湛江市**市**道**號,因本案于2019年9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8日被逮捕。
被告人黃某乙,女,1966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01031966********,漢族,高中文化,雷州市五*車隊投資人、粵GM****大型客車實際所有人,雷州市雷*汽車客運站有限公司和雷州市客*自來水廠的法定代表人,民營企業(yè)家,戶籍所在地廣東省廣州市**區(qū)**路**號**房,住廣東省廣州市**區(qū)**路**號,因本案于2019年11月25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日被逮捕。
被告人林某乙,女,197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408241979********,漢族,中專文化,雷州市粵*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衛(wèi)星定位監(jiān)控員,戶籍所在地及住址廣東省湛江市**市**鎮(zhèn)**街**號,因本案于2019年9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8日被逮捕。
本案由陽西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黃某甲、林某甲、葉某甲、黃某乙、林某乙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于2019年12月1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三日內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已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一次。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雷州市粵*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稱雷州粵*公司)是廣東省雷州市國有資產(chǎn)有限公司屬下公司,經(jīng)營市際班車客運、縣際班車客運、縣內班車客運等范圍。被告人林某甲是雷州粵*公司副總經(jīng)理,分管公司安全生產(chǎn)工作,作為公司安全生產(chǎn)直接責任人;被告人葉某甲是雷州粵*公司技術安全部負責人,公司生產(chǎn)管理部門的主管;被告人林某乙是雷州粵*公司衛(wèi)星定位監(jiān)控平臺監(jiān)控人員。
雷州粵*公司名下營運130輛客車均為私人購買,以帶車承包經(jīng)營形式與各車輛實際所有人簽訂承包經(jīng)營合同,用雷州粵*公司名義登記上牌并從事客運經(jīng)營,雷州粵*按每車每月2300元向車輛實際所有人收取管理費用,由實際所有人自行管理營運客車。被告人黃某甲、黃某乙組建成立五*快車個體車隊(以下簡稱五*車隊),未注冊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無合法營業(yè)資質,名下共17輛營運客車,黃某甲和黃某乙的盈利按六四分成,黃某甲占六成、黃某乙占四成,黃某乙為17輛營運客車的出資人,也是事故車輛的出資人、實際所有人,但日不常不參加車輛的營運管理;17輛營運客車的日常營運管理由黃某甲負責,黃某甲為車隊主要負責人。車隊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行管理車輛和駕駛員,車隊現(xiàn)有駕駛員38人,乘務員10人,站外攬客聯(lián)系員3人,均承包經(jīng)營在雷州粵*公司的名下運營。其中事故車輛粵GM****大型客車于2019年1月1日由黃某甲與雷州粵*公司簽訂承包合同(實為變相掛靠),營運線路為雷城汽車客車站至廣州羅沖圍汽車客運站。
2019年8月25日晚上,肇事司機鄧某甲(已判刑)駕駛粵GM****號牌大型客車搭載乘客從廣州回雷州,當晚23時55分左右大客車行駛至G15沈海高速公路下行線3303公里68米處的慢速車道時,鄧某甲在采取制動措施時引起車輛失控,致使粵GM****號大客車車頭部位與公路中心護欄發(fā)生碰撞后車身調轉,左側車身再與公路右側護欄碰撞并側翻,造成車內乘客何某某、陳某某、唐某某、黃某丙、鄧某乙、周某乙(未成年人)、周某甲死亡,姚某某等11人受傷及車輛與公路設施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經(jīng)陽江市公安局交警部門認定,鄧某甲駕駛大型客車的時速超過規(guī)定的最高時速且夜間雨天沒有降低行駛速度、疲勞駕駛、沒有按照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機動車及在乘坐人員未按規(guī)定使用安全帶的情況下駕駛機動車,是造成事故的全部過錯,承擔該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何某某等傷亡人員對事故的發(fā)生不存在過錯,不承擔該起交通事故責任。
經(jīng)調查認定,陽江市“8.25”較大道路交通事故是一起生產(chǎn)安全責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駕駛人鄧某甲駕駛肇事車輛在沈海高速公路陽江市陽西路段超速行駛、疲勞駕駛、駕駛操作不當引起車輛失控,致使車頭部分與公路中央分隔帶護欄發(fā)生刮撞后車身調轉,左側車身再與公路右側護欄碰撞并側翻,造成車上6人當場死亡、1人送院搶救無效死亡、11人受傷的較大道路交通事故,直接經(jīng)濟損失746萬元。黃某甲、林某甲、葉某甲、黃某乙、林某乙對事故的發(fā)生負有責任,管理不到位,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guī)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間接原因。
案發(fā)后,肇事方與死者唐某某、鄧某乙、陳某某、周某甲、周某乙、何某某、黃某丙家屬達成和解協(xié)議,取得死者家屬的諒解,并與大部分傷者達成賠償協(xié)議,取得部分傷者諒解。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任職文件、調查報告、戶籍證明等書證;2.物證;3.被害人的陳述;4.證人證言;5.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6.鑒定意見;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黃某甲、林某甲、葉某甲、黃某乙、林某乙在生產(chǎn)、作業(yè)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guī)定,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重大責任事故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陽西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梁貽沖
2020年3月10日
附:
????1.被告人黃某甲、林某甲、葉某甲現(xiàn)羈押于陽西縣看守所;黃某乙、林某乙現(xiàn)羈押于陽江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16冊。
3.辯護人材料5份。
4.《認罪認罰具結書》和告知書各5份。
5.換押證5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