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渭檢一部刑訴〔2020〕4號
被告人李某某,男,1972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6105261972********,漢族,初中文化,戶籍地陜西省蒲城縣**鄉(xiāng)**村**組,現(xiàn)住地陜西省蒲城縣**鎮(zhèn)**巷**號。2019年9月21日因涉嫌盜掘古墓葬罪被富平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5日被依法逮捕。
本案由富平縣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李某某涉嫌盜掘古墓葬罪于2020年1月3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1月13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dǎo)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1、2016年1月份,王某甲(已判決)與樊某甲(已判決)預(yù)謀盜掘富平縣**鎮(zhèn)**村**陵陪葬墓。王某甲糾集被告人李某某、王某乙(已判決)、杜某某(已判決)、張某某(已判決)、樊某乙(已判決)、王某丙(已判決)等人,由王某丙駕車將上述人員拉至富平縣**鎮(zhèn)**村**陵陪葬墓,采用探桿探墓,洛陽鏟打炮眼,雷管、炸藥爆破炸盜洞的方式在該墓冢南側(cè)進行盜掘。被告人李某某為王某甲等人組裝探桿,并在現(xiàn)場周圍望風。后因炸藥未引爆,故盜墓未成功。
2、2016年2月份,王某甲與樊某甲預(yù)謀盜掘富平縣**村**陵陪葬墓。王某甲糾集被告人李某某、薛某某(已判決)、杜某某、張某某、樊某乙、王某乙、權(quán)某某(已起訴)等人,攜帶洛陽鏟、炸藥、電池、風機、電瓶等工具,由薛某某駕車,將上述人員拉至富平縣**村**陵陪葬墓,采用探桿探墓、雷管、炸藥爆破炸盜洞的方式在該處墓冢進行盜掘,后由被告人李某某等人挖掘盜洞及望風,權(quán)某某、王某乙等人通過炸開的盜洞進入墓室內(nèi),將墓室內(nèi)的一對石門(其中一扇因太大被砸斷)盜走。后王某甲等人將該對石門以8000塊錢的價格賣給鄭某某(已判決)。案發(fā)后,該對石門已追回,并交富平縣文廟博物館保存。經(jīng)陜西省文物鑒定研究中心鑒定:線刻人物紋石門扇(1對2件)為唐代三級文物。
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對上述兩處盜掘現(xiàn)場勘查后認定:被盜掘現(xiàn)場為唐代墓葬,系**陵的陪葬墓,盜掘行為對古墓葬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造成了損害。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被告人李某某的供述;
罪犯王某甲、杜某某等人的供述;
證人趙某某的證言;
現(xiàn)場勘驗檢查筆錄、示意圖、辨認、指認筆錄及照片;
扣押物品清單;
渭南市文物旅游局說明、陜西省文物鑒定報告;
刑事判決書等書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李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某某伙同他人兩次盜掘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唐代古墓葬,并在盜掘古墓葬時盜竊珍貴文物,造成珍貴文物損害,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以盜掘古墓葬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李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系從犯,應(yīng)當從輕處罰。同時被告人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可以依法從寬處理。綜上,建議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現(xiàn)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
檢察員:劉開鋒
2020年1月15日
附:
1.被告人李某某現(xiàn)羈押于富平縣看守所;
2.案卷十八冊,光盤三張;
3.起訴書八份;
4.《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