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南檢公訴刑訴〔2018〕191號
被告人劉某甲,男,1957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304221957********,漢族,湖南省衡南縣人,高中文化,湖南省衡南縣**鎮(zhèn)**村支部委員支部委員,中共黨員,非人大代表,非政協(xié)委員,戶籍所在地及現(xiàn)?。汉饽峡h**鎮(zhèn)**村**組。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貪污罪、挪用資金罪,于2016年6月14日經(jīng)本院決定,次日被衡南縣公安局依法執(zhí)行取保候?qū)?/span>;2017年6月15日被本院解除取保候?qū)彙?
被告人劉某甲涉嫌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貪污罪一案由本院偵查終結(jié),于2017年6月12日移送審查起訴。本院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本院于2017年7月27日、同年10月12日二次退回偵查部門補充偵查;偵查部門補充偵查完畢后,分別于2017年7月27日、同年11月10日重新移送本院審查起訴。因案情復雜,本院于2017年7月12日、同年9月26日、同年12月10日分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08年至2016年期間,先后時任衡南縣**鎮(zhèn)**村支部委員、村會計、村出納的被告人劉某甲,在協(xié)助政府從事公務期間,利用其負責拆遷、安置等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即門面補差款1022500元、挪用村集體資金即出售安置門面地皮款30萬元、**云嶺項目村民集資款23.5萬元,并將上述款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或歸個人使用、三個月未歸還。具體事實如下:
一、挪用公款罪
2006年下半年開始,武廣高鐵建設到衡南縣某某鎮(zhèn)某某村征地,部分拆遷安置村民需要安置,按照相關(guān)政策,安置過程中,安置戶需要按規(guī)定繳納門面補差款。2006年至2015年期間,先后主管拆遷安置工作的衡南縣***委員會、衡南縣***公司、衡南縣某某鎮(zhèn)政府委托某某村收取這筆門面補差款,而某某村則安排負責拆遷、安置工作的被告人劉某甲收取并上交該筆款項。2015年4月,某某村在開展自查自糾過程中,發(fā)現(xiàn)被告人劉某甲先后收取各拆遷安置戶門面補差款共計1384500元,向主管部門共計上交了362000元,余款1022500元被其用于其與劉某乙(另案處理)私人合伙承包的某某村安置區(qū)二期土方工程開支或個人其他開支等。2015年8月23日,衡南縣某某鎮(zhèn)政府將該筆款從應付給被告人劉某甲和劉某乙合伙承包的某某村安置區(qū)二期土方工程中扣除。
二、挪用資金罪
1、2014年下半年,衡南縣政府在某某村內(nèi)劃撥了5畝地用于某某村新建村部,該村經(jīng)討論決定,將成立專門的籌備委員會負責出售部分門面地皮籌集建設村部的資金,不得私自出售。同年11、12月期間,被告人劉某甲在未經(jīng)村支兩委同意的情況下,利用其村干部的身份,以某某村的名義以10萬元每空的價格私自出售上述門面地皮給劉某丙1空、劉某丁2空,所得款共計30萬元不入村賬。2015年4月,**村自查自糾期間,發(fā)現(xiàn)劉某甲私自出售門面地皮,且所得款不入賬的行為,要求劉某甲入賬或退還門面地皮款給劉某丙、劉某丁。直至2016年,被告人劉某甲才退還劉某丙、劉某丁各10萬元。
2、2011年期間,衡陽市**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與某某村簽訂****項目的土方工程承包合同,同年11月22日被告人劉某甲和村支書劉某乙以村委會的名義將該工程轉(zhuǎn)給***組,該組陽某某、魏某某、劉某某、羅某某等8戶村民每人交納5萬元作為本金,共計40萬元,由劉某甲負責收取和使用。2012年該工程完工之后,被告人劉某甲和劉某乙代表村委會與陽某某等人進行結(jié)算,除去開支每個集資戶應分得2.4萬元紅利,其中陽某某和魏某某由于在工地上管事,每人分得1.5萬元工資并可分得3萬元紅利。結(jié)算后,被告人劉某甲并未將陽某某、魏某某、劉某某的本金和分紅全部及時發(fā)放,而是投入到其與劉某乙合伙承攬的某某村安置區(qū)(二期)土方工程中,2013年2月,被告人劉某甲分別向陽某某、魏某某、劉某某等集資戶以某某村的名義分別開具了9萬元、9.5萬元、5萬元的收據(jù),并加蓋了某某村的公章。2015年2月,劉某乙在兌付安置區(qū)土方工程的欠款時將三人的欠款部分退還,其中退還給陽某某和魏某某每人5萬元、劉某某3萬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戶籍資料、到案經(jīng)過等書證;2.證人蔣某某等人的證言;3.被告人劉某甲的供述與辯解。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甲在協(xié)助政府從事公務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102.25萬元,在管理村集體資金期間,利用村干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村集體資金共計53.5萬元,進行營利活動或歸個人使用,超過三個月未歸還,其行為分別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湖南省衡南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吳元燭
二○一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附:
????1.被告人劉某甲現(xiàn)在在家,聯(lián)系電話:1557555****。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七冊。
3.證人名單一份。
4.隨案移送贓證款物品清單一份。
5.同步錄音錄像十六本、賬本一本
?!?/span>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