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海某某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甬海檢公訴刑訴〔2018〕1135號
被告人黃某甲,男,1997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409831997********,漢族,大專文化,原成都**新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員工,住廣東省信宜市**鎮(zhèn)**村**號。因本案于2018年5月15日被寧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取保候?qū)彙?/span>
被告人匡某某,女,1997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306231997********,漢族,大專文化,原成都**新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員工,住湖南省華容縣**鎮(zhèn)**村**號。因本案于2018年5月15日被寧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取保候?qū)彙?/span>
本案由寧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18年6月25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6年3月16日,黃某乙(另案處理)委托馬鞍山中融信泰藝術(shù)品市場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對其持有的100萬張1953年一分錢紙幣進行托管并上市交易。同年8、9月份,周某甲、楊某某、王某甲(另案處理)共同出資人民幣300余萬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購買黃某乙持有的其中90萬張“一分錢紙幣”,從而獲得控盤莊家地位。
同年8、9月至11月期間,周某甲通過孟某某(另案處理)介紹,認識張某甲(另案處理),雙方協(xié)商由周某甲等人利用莊家地位對“一分錢紙幣”進行自買自賣,從而抬高一分錢紙幣的電子盤價格,以達到使被害人高價買入的目的;由張某甲負責組織和發(fā)展下家公司誘騙被害人買入該“一分錢紙幣”。
姚某某(另案處理)與張某甲合謀誘騙被害人買入該“一分錢紙幣”,約定能夠拿到由其介紹買入“一分錢紙幣”產(chǎn)品的被害人入金額的50%。姚某某以成都**新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名義組織鄧某某、譚某甲(原為組長)為總監(jiān),譚某乙、陳某某、賴某某、黃某丙等為組長,葉某丙、覃某某、王某乙、羅某某、李丹娜(均另案處理)和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等為業(yè)務(wù)員,通過QQ等將不特定客戶拉入所開立的QQ群,引導(dǎo)被害人到張某甲等人安排的YY語音課堂聽取虛假包裝的分析師講課,在群內(nèi)冒充其他投資者“做托”烘托氣氛,極力推薦上述分析師,逐漸騙取被害人信任。
同年11月21日開始,周某甲、張某甲等人決定在各個下家公司的群內(nèi)、YY語音課堂內(nèi)推出“一分錢紙幣”產(chǎn)品。姚某某與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等人不斷鼓動投資者入金購買該產(chǎn)品,各被害人遂在均價70至80余元的高價大量入金購買該產(chǎn)品,后楊某某、周某甲等人在高價賣出該產(chǎn)品,使該產(chǎn)品連續(xù)跌停至3、4元左右,造成被害人經(jīng)濟損失。經(jīng)核實,姚某某從張某甲處分得贓款1616463元,共計騙取被害人購買金額達320余萬元,其中被告人黃某甲獲得犯罪金額8642元,被告人匡某某獲得犯罪金額8642元。
2018年5月15日,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guān)投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工商資料、銀行交易記錄、照片材料、到案經(jīng)過、戶籍證明等;
2.證人證言:證人姚某某、譚某甲、譚某乙、陳某某、賴某某、黃某丙、葉某丙、覃某某、王某乙、羅某某、李某甲、張某甲、李某乙、那某某、符某某、付某某、許某某、葉某甲、葉某乙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王某丙、張某乙、朱某某、周某乙、董某某、張某丙、徐某某、謝某某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的供述和辯解;
5.勘驗、檢查等筆錄:辨認筆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與他人合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利用電信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均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均系從犯,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應(yīng)當從輕處罰。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均系自首,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寧波市海某某人民法院
檢察員:薛依青
2018年12月25日
附:
1.被告人黃某甲、匡某某現(xiàn)均被取保候?qū)彙?/span>
2.隨案移送材料詳見移送清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