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滬崇檢金融刑訴〔2020〕Z50號
被告人陳某某,女,1980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3101081980********,漢族,大學文化,住上海市虹口區(qū)**路**弄**號**室,原系北京**國際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第三分公司業(yè)務員。2019年4月4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3月25日,由本院決定繼續(xù)取保候審。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陳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3月23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法定期限內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2年至案發(fā),覃某某(另案處理)伙同他人經預謀策劃,先后在四川成都、北京市朝陽區(qū)等地設立了以其為實際控制人的四川**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國際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及北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并以上述公司的名義在全國范圍內劃分業(yè)務區(qū)域,先后成立了數十家**公司“余盆網”平臺,以承諾年化收益6%-12.5%不等的高額利息為誘餌,通過媒體廣告、撥打電話等方式在**公司“余盆網”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募集資金。
2014年,阮某某(另案處理)受覃某某指使和安排,在崇明設立了北京**國際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第三分公司(以下簡稱第三分公司)。2016年12月,被告人陳某某進入該公司擔任業(yè)務員,利用該公司門店及“余盆網”平臺,通過簽訂服務協議、借款協議及電子合同等形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經審計及審查認定,被告人陳某某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為人民幣5414580.39元。
被告人陳某某經電話通知主動至公安機關投案,后交代了上述犯罪事實。
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證明:
1、戶籍人員基本信息及前科查詢工作情況,證實被告人陳某某作案時已達法定完全刑事責任年齡、無前科劣跡等身份信息情況。
2、案發(fā)經過,證實本案的案發(fā)、被告人的確定、到案及到案后的交代等。
3、扣押決定書及扣押清單,證實公安機關依法從被告人陳某某處扣押了相關錢款的情況。
4、營業(yè)執(zhí)照、登記通知書、檔案機讀材料等,證實**公司、***公司及第三分公司的設立情況及經營范圍等。
5、證人王某某、陳某某、田某某、阮某某等證言,證實**公司、***公司以保本付息為誘餌,通過線下門店及線上“余盆網”平臺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資金的事實。
6、證人董某某、耿某某等證言及出借人信息登記表、服務協議、借款協議、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等,證實第三分公司以保本付息為誘餌,通過線下門店及線上“余盆網”平臺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資金的事實。
7、上海中獅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證實被告人陳某某的涉案數額等事實。
8、被告人陳某某的供述,證實了上述犯罪事實。
上述證據來源及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
本院認為,被告人陳某某作為公司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違反法律規(guī)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陳某某系共同犯罪,且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被告人陳某某系自首,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上海市崇明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趙洋陽
助理檢察官:聶懷廣
2020年9月23日
附:
1、被告人陳某某取保候審于住處,聯系方式為:1370165****。
2、案卷材料和證據共計41冊(已移送法院)。
3、隨案移送物品詳見清單(已移送法院)。
4、《量刑建議書》1份。
5、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
第二十七條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十條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guī)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
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