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樓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鼓檢二部刑訴〔2020〕32號
被告人鄭聯(lián)濟,男,1975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04261975********,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尤溪縣,住福建省尤溪縣**鄉(xiāng)**村**號。因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強迫交易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尋釁滋事罪,于2019年10月20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鄭某某,男,1985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22021985********,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福安市,住福建省福安市**鎮(zhèn)**樓**村**號。因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于2019年10月11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湯維臻,女,199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22021992********,漢族,大學??莆幕潭龋瑹o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福安市,戶籍所在地福建省福安市**鄉(xiāng)**村**號,現(xiàn)住福州市倉山區(qū)**#**。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12月27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取保候?qū)彙?/span>
被告人林某甲,男,1986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01021986********,漢族,大學??莆幕潭龋瑹o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路**號**村**座**單元。因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于2019年10月11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陳玲艷,女,197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01031970********,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戶籍所在地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qū)**巷**號**村**座**梯**單元,現(xiàn)住福州市倉山區(qū)**號樓**單元。因涉嫌騙取貸款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19年10月11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陳某甲,男,1984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01041984********,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住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路**號**座**梯**單元。因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尋釁滋事罪,于2019年10月11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魯某某,男,1975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422241975********,漢族,初中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yè),出生地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住安徽省靈璧縣**鎮(zhèn)**村**組。因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尋釁滋事罪,于2019年10月11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易某某,男,1990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507211990********,漢族,大學本科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yè),出生地福建省順昌縣,住福建省順昌縣**鎮(zhèn)**村**號。因犯故意傷害罪,于2017年3月23日被福州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因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于2019年10月11日被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15日經(jīng)本院批準,同日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鄭聯(lián)濟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綁架罪、尋釁滋事罪、強迫交易罪、非法拘禁罪,被告人林某甲、鄭某某、易某某、湯維臻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被告人陳某甲、魯某某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尋釁滋事罪,被告人陳玲艷涉嫌騙取貸款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20年1月15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20年2月28日將本案退回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補充偵查,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于同年3月25日將本案重新移送本院審查起訴。其間,依法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二次。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一、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
2014年5月,王某甲、王某乙(均另案處理)為非法牟利,共同設立福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以福州市鼓樓區(qū)**路**號**座**層**店面作為固定辦公場所,先后糾集楊某甲、舒某某、邱某甲、何某甲(均另案處理)等人,在未經(jīng)主管部門批準下,便以“**公司”為幌子招攬客戶,以個人名義對外非法放貸,逐步固化了“套路貸”的犯罪模式,并設置了“業(yè)務信貸部”、“財務部”、“催收部(風控部)”、“P2P運營部”等部門。為將該組織做大、做強,進一步攫取高額利益,王某甲將王某乙從公司剔除,招募黃某甲(另案處理)作為“**公司”的總經(jīng)理,逐步制定和完善公司的各項制度,梳理公司各部門的業(yè)務分工,又招募鄭某甲、吳某甲、曹某甲(均另案處理)及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等人加入,至2017年4月,以王某甲、黃某甲為首的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由此形成,并逐步發(fā)展做大。該組織以公司化模式管理,嚴格人員層級關系,于2013年至2018年間,通過長期實施“套路貸”等一系列有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群眾,嚴重破壞經(jīng)濟、社會生活秩序。具體體現(xiàn)如下:
(一)形成較穩(wěn)定的犯罪組織,人數(shù)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
**公司自2014年5月15日成立以來,通過人事安排、資金管控等方面管理組織內(nèi)的人員,逐步形成了以民間借貸為誘餌,采用“簽訂空白合同”、“房產(chǎn)抵押公證”等方式,誘騙被害人簽訂虛高借款金額的借條,并通過制作銀行流水痕跡等方式制造被害人已取得全部虛高借款金額的假象,再通過威脅恐嚇、虛假訴訟等手段,逼迫被害人按虛高金額的借條還款的犯罪模式。該組織通過多次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綁架、尋釁滋事、非法侵入住宅、非法拘禁、騙取貸款、故意傷害、行賄等違法犯罪活動,逐步聚斂財富,坐大成勢,形成了以王某甲、黃某甲為組織者、領導者,以何某甲、曹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為積極參加者,以林某乙、李某甲、紀某某、廖某甲、葉某甲、婁某某、陳某乙、陳某丙(均另案處理)及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等人為參加者的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
該組織以公司為依托,人員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層級清晰、分工明確,現(xiàn)已查實組織成員16名。王某甲是該組織的最大股東和最早的創(chuàng)建者,也是放貸模式和討債模式的創(chuàng)立者,在公司的人員管理、職責分工、利益分配中樹立了個人威信,系組織者、領導者。黃某甲以10%利潤抽成的方式直接參與公司管理,擔任公司的總經(jīng)理,負責公司的總體運作,系組織者、領導者。吳某甲、鄭某甲作為公司財務,負責每月財務匯總,并將公司日常經(jīng)營情況、客戶借款資質(zhì)、每日催收名單等上報給王某甲、黃某甲,系積極參加者。何某甲作為王某甲的朋友,從業(yè)務員成長為金牌業(yè)務經(jīng)理,是公司業(yè)務的重要保障,是該組織的骨干成員,系積極參加者。曹某甲作為王某甲的朋友,被王某甲招募為催收部組長,在王某甲、黃某甲的指使下,積極參與誘騙客戶辦理房產(chǎn)公證、房產(chǎn)處置、壘高客戶債務金額,并多次安排組員實施上門言語威脅、堵鎖眼、噴油漆、潑機油等以暴力和軟暴力手段惡意催債的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是該組織的骨干成員,系積極參加者。被告人鄭某某及李某甲、紀某某、廖某甲、葉某甲等人作為公司的業(yè)務員,均在王某甲、黃某甲的安排下從事業(yè)務接單、簽訂相關空白材料、辦理房產(chǎn)公證等工作;被告人鄭聯(lián)濟及林某乙、婁某某、陳某乙、陳某丙等人作為公司的后期催討人員,均在王某甲、黃某甲、曹某甲等人的安排下從事看點拍照、軟硬暴力催收等工作,上述人員均多次參加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系該組織的一般參加者。
在組織的日常管理方面,王某甲、黃某甲以統(tǒng)一模式管理組織成員,配合犯罪組織的公司化運作。第一,具有嚴格的人員管理機制:除了日常的辦公管理制度、上下班打卡簽到制度外,還設置出勤報備制度、下級服從上級制度,公司內(nèi)部建立微信工作群,外出看點、討債等均需拍照上傳,且下級要對上級絕對服從,所有員工必須聽從王某甲的安排,規(guī)范員工用語,禁止員工在公司內(nèi)談論客戶還不上款就得賣房還款等事情。第二,具有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王某甲掌握絕對的資金發(fā)放決策權(quán),組織所有收入由王某甲統(tǒng)一管理,利潤由王某甲統(tǒng)一分配,對客戶的放款也必須經(jīng)過王某甲的簽字確認。第三,賞罰分明,管控嚴密:對于違反組織紀律的成員予以相應懲戒、對于積極表現(xiàn)的成員給予相應獎勵,如對違反組織紀律的邱某甲、陳某丙、陳某乙予以開除處理,對積極表現(xiàn)的何某甲等人允許拼單等,以此嚴格約束組織內(nèi)成員行為。第四,固化不成文的放貸模式:在客戶選擇方面,必須選擇有房產(chǎn)的客戶,且不對公檢法部門人員放貸;在簽署材料方面,有固定的格式材料,且只有被害人簽字、只有一份存放于**公司;在放款金額方面,需預先扣減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各種名目費用。
(二)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jīng)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該組織通過實施詐騙、綁架、敲詐勒索、騙取貸款等違法犯罪活動大肆非法斂財,依仗組織的威懾力和強勢地位獲取經(jīng)濟利益,并且通過P2P平臺融資、個人借貸、組織成員拼單等方式獲取經(jīng)濟利益,具有較強的經(jīng)濟實力?,F(xiàn)已查明該組織對被害人實施詐騙騙取款項1861萬余元,騙取銀行貸款790萬元,勒索財物109萬余元,案發(fā)后公安機關查扣涉案車輛5輛,凍結(jié)銀行賬戶30個,資金合計20余萬元,查凍涉案房產(chǎn)24套,此外尚有巨額放貸款項未收回。
為籠絡、豢養(yǎng)組織成員,該組織積極為成員提供經(jīng)濟利益。一是為組織成員提供各類抽成、獎勵,如給予接單提成等;二是為組織成員提供住所,如允許邱某甲、何某甲等人免租金入住到被害人陳某丁的家中;三是允許組織成員拼單分紅,如允許何某甲等組織成員以“拼單”形式從放貸的資金中抽成漁利;四是為組織成員提供低價、優(yōu)先購買組織攫取的房產(chǎn)的福利,如何某甲就優(yōu)先購買了被害人謝某甲的房產(chǎn);五是為組織成員提供集體活動經(jīng)費,如安排年終聚餐、前往東山島等地旅游等。另外,該組織還為組織成員購買油漆、鎖具、膠水等作案工具,提供交通、食宿補貼等作案經(jīng)費;支付給金主利息;向銀行、法院等單位工作人員提供娛樂、宴請等,并以單次計費等形式向福州市**處**楊某乙等人提供報酬;為可能受到法律處分的組織成員積極奔走、打探消息。
(三)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
該組織自成立以來,為實現(xiàn)“套路貸”犯罪攫取財物的目的,已實施詐騙犯罪105起,涉及金額1861萬余元;實施綁架犯罪1起,涉及金額109萬余元;實施敲詐勒索犯罪9起,涉及金額6萬余元;實施尋釁滋事犯罪30起,造成多名被害人家無寧日甚至無家可歸、妻離子散;實施非法侵入住宅犯罪7起,嚴重影響他人生活;實施非法拘禁行為3起;實施騙取貸款犯罪6起,騙取銀行貸款790萬元;實施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6起,價值人民幣600萬余元;多次實施有組織的違法行為,如被害人林某丙因未及時某某,于2016年4月12日在**公司被何某甲毆打,并采取威脅恐嚇、外墻噴漆、散發(fā)傳單、強行入戶、滋擾家人等手段,逼迫被害人簽訂協(xié)議、歸還錢款、過戶房產(chǎn)等,不僅給被害人及其親友帶來極大心理強制,造成被害人被迫外出躲避、不敢報案等后果,還影響了周邊群眾的正常生產(chǎn)、生活,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四)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稱霸一方,在一定區(qū)域或者行業(yè)內(nèi),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jīng)濟、社會生活秩序。
為方便實施犯罪,該組織積極拉攏、賄賂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及縱容形成“保護傘”,通過廖某甲向福州市**處**楊某乙、黃某乙(另案處理)四次行賄共計4500元,違規(guī)辦理一次性房屋解押、出售等委托公證事宜,為組織強行或蒙蔽被害人獲取其房產(chǎn)提供便利。
在此基礎上,該組織逐步形成了稱霸一方的強勢地位。首先,**公司在行業(yè)內(nèi)具有重要影響,有福州借貸行業(yè)的“黃埔軍?!币徽f。如此前在**公司工作過的陳某戊、何某某、舒某某、邱某甲、王某乙、林某丁、楊某甲、李某甲、歐某某等人,有的離職后自己經(jīng)營放貸公司,有的到同行公司擔任業(yè)務骨干,在行業(yè)內(nèi)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第二,**公司在行業(yè)內(nèi)形成變相壟斷,對行業(yè)內(nèi)的經(jīng)營活動進行干預。如被害人柯某某向其他公司借款,所有借款手續(xù)均辦齊就待第二天放款時,因**公司的干預,導致其他公司不敢放款給柯某某,逼迫柯某某再次向**公司借款壘高債務。再如同行公司都知道**公司的強勢手段,不敢跟**公司爭搶客源,以避免跟**公司正面沖突。第三,**公司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造成嚴重影響。如該組織多次到被害人張某甲位于鼓樓區(qū)**路**花園的小區(qū)內(nèi),通過在小區(qū)門口張貼借條、照片、小區(qū)內(nèi)高音喇叭喊話、噴油漆寫大字等方式進行非法討債,導致小區(qū)內(nèi)業(yè)主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降低,嚴重影響小區(qū)的名譽和業(yè)主的生活。第四,該組織通過實施軟暴力犯罪及侵財類犯罪,對群眾形成了較大的心理強制,多名被害人及親友因生產(chǎn)、生活被嚴重干擾而被迫背井離鄉(xiāng),不敢通過正當途徑舉報、控告、維權(quán)。如被害人陳某丁在被**公司強制辦理房產(chǎn)公證手續(xù)后,不敢過問后續(xù)房產(chǎn)處置情況,在公安機關偵查初期,甚至不敢到公安機關制作筆錄。
該犯罪組織由此在一定區(qū)域、行業(yè)內(nèi),形成了非法控制和重大影響,嚴重侵犯群眾權(quán)益,造成重大惡劣影響,嚴重破壞了我市的社會生活及經(jīng)濟秩序,依法應予嚴懲。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扣押的作案工具噴漆罐、膠水、電腦主機、車輛照片等;
2.書證:戶籍信息,前科材料,**公司記賬材料,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中國**局關于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調(diào)查取證有關事項的復函、福州市公安局出具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單、到案經(jīng)過、違法犯罪經(jīng)歷查詢記錄,銀行流水明細、福州市鼓樓區(qū)監(jiān)察委員會起訴意見書等;
3.證人何某某、林某丁、歐某某、黃某丙、劉某甲、魏某某、蔡某某、江某某、郭某某、雷某某、邱某乙等人的證言;
4.被害人陳某丁、謝某甲、田某某、吳某乙、張某甲、柯某某、陳某己等人的陳述;
5.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陳玲艷、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及同案犯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曹某甲、邱某甲、何某甲、林某乙、王某丙、吳某甲、鄭某甲、婁某某、陳某乙、李某甲、紀某某、廖某甲、陳某丙、葉某甲、楊某甲、王某丁、黃某丁等人的供述和辯解;
6.鑒定意見:福州市價格認定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jié)論書、福建省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福建海峽房地產(chǎn)資產(chǎn)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房地產(chǎn)估價報告、福建海峽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
7.檢查、辨認筆錄: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出具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陳玲艷、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及同案犯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曹某甲、邱某甲、何某甲、林某乙、王某丙對涉案信息的辨認;
8.電子數(shù)據(jù):從涉案手機中提取的微信賬戶、微信群信息、聊天記錄截圖,從涉案電腦及主機中提取的涉案公司財務數(shù)據(jù)、日記賬信息等數(shù)據(jù)等。
二、詐騙
2014年5月以來,王某甲、王某乙為牟取非法經(jīng)濟利益,共同出資注冊設立**公司,在不具備放貸資質(zhì)的情況下,以公司活動為幌子招攬客戶,以個人名義發(fā)放高利貸,專門從事資金放貸業(yè)務,設置了以放貸為名,非法占有為實的詐騙“套路”,并在黃某甲的出謀劃策下,進一步完善了該“套路”。被告人林某甲、鄭某某、易某某、湯維臻及何某甲、紀某某、葉某甲、黃某丁、廖某甲等業(yè)務員以低息無抵押放貸為誘餌,誘騙被害人到**公司借款,由王某甲、黃某甲洽談接單,對被害人的資產(chǎn)進行核實和風險評估,查詢被害人的信用報告、不動產(chǎn)登記等信息,并安排吳某甲等人到“市面第一高手群”等同行所在的微信群中核實被害人有無向其他公司借款。在通過風控審查后,由被告人林某甲、鄭某某、易某某、湯維臻及何某甲、李某甲、紀某某、葉某甲、黃某丁、廖某甲、楊某甲等業(yè)務員采取催促、蒙蔽的方式讓被害人簽訂借款合同、房屋租賃合同、房屋買賣合同、房屋騰退合同、代為開鎖合同、借條、收條、房產(chǎn)交易授權(quán)委托書、訴訟特別授權(quán)委托書等格式化空白借款材料,并在王某甲、黃某甲的安排下,由業(yè)務員陪同、帶領被害人辦理房產(chǎn)交易授權(quán)委托公證和房產(chǎn)抵押登記,騙取房產(chǎn)過戶處置權(quán),由邱某甲、曹某甲帶領被告人鄭聯(lián)濟、陳某甲、魯某某及林某乙、婁某某、陳某丙、陳某乙、王某丁等催收組組員對被害人的房產(chǎn)進行看點拍照,上傳至**公司微信群,并制作業(yè)務登記表,核實被害人房屋情況、居住人員、子女上學情況等。再由業(yè)務員制作放款確認單,確定借條金額、到手金額、看點費、利息等名目費用后,逐級交給黃某甲和王某甲簽字確認,最終經(jīng)王某甲同意后,指令財務人員鄭某甲、吳某甲等人使用王某乙、王某甲、龔某某等個人賬戶按照借條的金額放款給被害人,再通過現(xiàn)金收取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等各種名目費用或通過其他不同于放款人的個人賬戶轉(zhuǎn)回款項,制造被害人已取得全部虛高借款的假象,亦或是直接扣減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等各種名目費用后直接轉(zhuǎn)賬給被害人,并要求被害人出具取得全部虛高借款的借條、收條,依照虛高借款繼續(xù)支付利息。在被害人無力償還的情況下,上述被告人一方面以蒙蔽被害人簽訂的套路合約實施威脅索要還款或肆意收取違約金;另一方面,繼續(xù)放貸進一步虛增借款金額,并趁機抬高借款利率、再次收取大額手續(xù)費、以新債還舊債等方式惡意壘高債務。在評估被害人沒有剩余價值可以榨取后,財務人員吳某甲將逾期客戶名單交給催收組,負責后期催討債務的被告人鄭聯(lián)濟、陳某甲、魯某某及邱某甲、曹某甲、林某乙、婁某某、陳某丙、陳某乙、王某丁等人采取軟暴力甚至暴力方式進行催收,以蒙蔽被害人簽訂的借款合同等材料和房產(chǎn)交易授權(quán)委托書等實施威脅,逼迫被害人變賣房產(chǎn)償還債務,或向法院提起虛假訴訟,逼迫被害人按虛高金額的借條還款,甚至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房產(chǎn)直接過戶到被告陳玲艷及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丙等人名下。具體犯罪事實如下:
1.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被害人楊某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230000元,由邱某甲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易某某、湯維臻伙同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楊某丙實際收到197266元,已還款246181元,共計被騙48915元。
2.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被害人陳某庚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91200元,由被告人鄭聯(lián)濟及邱某甲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鄭聯(lián)濟伙同王某甲、王某乙、何某乙(另案處理)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公證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陳某庚已還款136000元,共計被騙44800元。
3.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被害人李某乙以其位于福州市連江縣**鎮(zhèn)**路**號**區(qū)**樓**單元的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350000元,由被告人鄭聯(lián)濟到上述地點看點拍照。被告人鄭聯(lián)濟、林某甲伙同王某甲、王某乙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并于2016年4月將被害人上述價值582900元的房產(chǎn)過戶至王某乙名下,后被告人鄭某某、黃某甲于2017年3月代王某乙將上述房產(chǎn)轉(zhuǎn)移登記至被告人陳玲艷名下。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李某乙實際收到322500元,已還款13000元,扣除**公司支付的房產(chǎn)解押款及貸款177971.95元,共計被騙95428.05元。
4.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被害人林某戊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426700元。由被告人鄭聯(lián)濟、邱某甲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林某甲伙同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林某戊已還款526000元,共計被騙99300元。
5.2016年2月至6月,被害人黃某戊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220000元,由被告人林某甲、邱某甲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林某甲伙同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黃某戊實際收到184000元,已還款340982元,共計被騙135000元。
6.2016年3月,被害人鄭某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共計40000元,由林某乙、婁某某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意圖騙取被害人1700元,后因被害人鄭某乙未還清借款而未得逞。
7.2016年4月至10月,被害人石某甲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50000元,由林某乙、林某己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利息等名義意圖騙取被害人錢款47500元,后因被害人石某甲未還清借款而未得逞。
8.2016年4月至12月,被害人林某庚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110000元,由邱某甲、婁某某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實際收到98800元,已還款143351元,共計被騙44551元。
9.2016年5月至8月,被害人張某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400000元,由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林某己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實際收到326000元,已還款402922元,共計被騙76922元。
10.2016年5月至9月,被害人詹某某以其位于福建省連江縣鳳城**路**號**樓**層**單元的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200000元,由被告人鄭聯(lián)濟、邱某甲、林某乙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并于2016年9月將上述價值1053000的房產(chǎn)賣給李孝賢。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詹某某實際收到178000元,已還款84000元,扣除**公司支付的房產(chǎn)解押款700000元,共計被騙259000元。
11.2016年5月至9月,被害人葉某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50000元,由邱某甲、婁某某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易某某伙同王某甲、黃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葉某乙實際收到47000元,共還款60591元,共計被騙13591元。
12.2016年5月至12月,被害人吳某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480000元。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何某甲、李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實際收到327766元,已還款612600元,共計被騙284834元。
13.2016年6月到8月,被害人涂某某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200000元。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涂某某實際收到148500元,已還款1890000元,共計被騙40500元。
14.2016年6月至10月,被害人林某辛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70000元,由林某乙、婁某某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利息等名義意圖騙取被害人錢款49700元,后因被害人林某辛未還清借款而未得逞。
15.2016年7月至8月,被害人羅某某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100000元,由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羅某某實際收到79000元,已還款95000元,共計被騙16000元。
16.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被害人鄭某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400000元,由被告人魯某某、邱某甲、林某乙、婁某某先后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鄭某丙實際收到280000元,已還款348000元,共計被騙68000元。
17.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被害人王某戊以其位于福建省連江縣**鄉(xiāng)**路**號**花園**號樓**單元的房產(chǎn)為抵押,向智聯(lián)公司借款120000元,由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并于2017年7月將上述價值1166000元的房產(chǎn)過戶至王某丙名下。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王某戊實際收到98600元,扣除**公司支付的解押款600000元,共計被騙467400元。
18.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被害人楊某丁以其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街道**路**弄**號**期**#樓**單元的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2090000元,由邱某甲、林某乙、曹某甲及被告人陳某甲、魯某某、鄭某某、婁某某、陳某丙等人先后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紀某某、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并于2017年11月將上述價值2098400的房產(chǎn)過戶給王某辛(另案處理)。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楊某丁實際收到1981700元,已還款1858800元,扣除**公司支付的房產(chǎn)解押款1130000元及房產(chǎn)過戶后退還的差價250000元,共計被騙595500元。
19.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被害人邱某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180000元,由被告人魯某某、林某乙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邱某丙實際收到150100元,已還款264000元,共計被騙113900元。
20.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被害人韓某某以其丈夫石某乙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街道**路**號**村**號樓**單元的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6650000元。被告人鄭某某伙同王某甲、黃某甲、曹某甲、紀某某、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用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并于2016年10月將上述房產(chǎn)過戶至被告人陳玲艷名下。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韓某某實際收到6439188元,已還款8933000元,在未計算尚未鑒定的上述房產(chǎn)價值的情況下,共計被騙2493812元。
21.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被害人游某某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472000元。由被告人魯某某及邱某甲、林某乙、曹某甲、陳某丙、陳某乙等人先后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黃某丁、紀某某、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詐騙方式,以“砍頭息”、看點費、中介費、押金、利息等名義意圖騙取被害人76450元,后因被害人游某某未還清借款而未得逞。
22.2017年1月至4月,被害人廖某乙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80000元,由邱某甲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廖某乙實際收到59500元,已還款88000元,共計被騙28500元。
23.2017年1月至4月,被害人林某壬以房產(chǎn)作為抵押,向**公司借款220000元,由婁某某、王某丁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林某壬實際收到165000元,已還款264000元,共計被騙99000元。
24.2017年1月至5月,被害人黃某丙以其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鎮(zhèn)**號**路**號**期**號樓**單元的房產(chǎn)作為抵押,先后向**公司借款共計480000元,由被告人魯某某、林某乙負責看點拍照。被告人湯維臻伙同王某甲、黃某甲、曹某甲、鄭某甲、吳某甲等人采取上述“套路貸”方式,以“砍頭息”、中介費、看點費等名義騙取被害人錢款,并由**公司將上述價值1643000的房產(chǎn)出售還款。經(jīng)統(tǒng)計,被害人黃某丙實際收到414540元,已還款53500元,扣除**公司支付的房產(chǎn)解押款400000元及幫助被害人黃某丙償還其他借貸公司的借款600000元,共計被騙28196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扣押的作案工具噴漆罐、膠水、電腦主機、車輛照片等;
2.書證:戶籍信息,前科材料,**公司記賬材料,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中國銀保監(jiān)局關于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調(diào)查取證有關事項的復函、福州市公安局出具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單、到案經(jīng)過、違法犯罪經(jīng)歷查詢記錄,銀行流水明細,房產(chǎn)過戶交易信息、審核流程交接表格,公證書等;
3.證人陳某辛、張某丙、林某癸、劉某甲、魏某某、蔡某某、江某某、郭某某、雷某某、邱某乙等人的證言;
4.被害人陳某丁、黃某丙、韓某某、李某乙、陳某己等人的陳述;
5.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陳玲艷、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及同案犯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曹某甲、邱某甲、何某甲、林某乙、王某丙、吳某甲、鄭某甲、婁某某、陳某乙、李某甲、紀某某、廖某甲、陳某丙、葉某甲、楊某甲、王某丁、黃某丁等人的供述和辯解;
6.鑒定意見:福州市價格認定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jié)論書、福建省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福建海峽房地產(chǎn)資產(chǎn)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房地產(chǎn)估價報告、福建海峽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
7.檢查、辨認筆錄: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出具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陳玲艷、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及同案犯對涉案信息的辨認;
8.電子數(shù)據(jù):從涉案手機中提取的微信賬戶、微信群信息、聊天記錄截圖,從涉案電腦及主機中提取的涉案公司財務數(shù)據(jù)、日記賬信息等數(shù)據(jù)等。
三、尋釁滋事
在實施“套路貸”過程中,**公司在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的組織、領導下,對借款逾期,無力償還債務的被害人,采取有組織的暴力威脅、侮辱手段,在被害人居住的小區(qū)高聲喊話、對被害人的住處噴油漆、堵鎖眼、潑水、潑機油、強行入住被害人家中、強行騰空被害人的住處、逼迫被害人搬家、對被害人親屬實施威脅、滋擾等方式進行催收,逼討非法債務,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給被害人造成了心理恐慌和強制。具體犯罪事實如下:
1.2015年至2016年間,因被害人吳某乙無法歸還欠款,王某甲、王某乙便指使邱某甲、舒某某糾集被告人鄭聯(lián)濟及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吳某乙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鎮(zhèn)**路**號**苑**樓**單元的家中,通過口頭威脅、噴油漆、更換門鎖等方式逼迫吳某乙還債,致被害人吳某乙被迫搬離上述住處,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2.2015年8月至2016年初,因被害人張某丁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王某乙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鄭聯(lián)濟、林某乙、舒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張某丁位于福州市**路**號**城**號**單元的住處,通過張貼催收單、噴油漆、更換門鎖、強行入住等方式逼迫張某丁還債,并利用前期簽訂的空白房屋租賃合同將上述房產(chǎn)進行出租,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3.2015年11月,被害人陳某丁向**公司借款15萬元,在無法正常還款后,2015年底至2016年5月間,王某甲、王某乙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鄭聯(lián)濟、楊某甲、何某甲、李某甲等人多次到被害人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鎮(zhèn)**路**號**樓**單元的住處,通過噴油漆、堵鎖眼、更換門鎖、強行入住等方式逼迫陳某丁還債,并將陳某丁帶至**公司進行毆打逼債,致被害人陳某丁不敢回到住處,也不敢過問房產(chǎn)信息,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4.2016年1月至4月,因被害人賴某某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鄭聯(lián)濟等人多次到被害人賴某某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花園**座**單元的住處,通過堵鎖眼、砸門喊叫、強行入戶等方式逼迫賴某某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5.2016年2月至11月,因被害人林某戊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鄭聯(lián)濟、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林某戊位于福州市**鎮(zhèn)**村**街**號**花園**樓**單元的住處,通過口頭威脅、噴油漆、堵鎖眼、向床鋪潑水等方式逼迫林某戊還債,并威脅稱將小孩抱走,致被害人林某戊被迫賣房還款,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6.2016年2月至2017年初,因被害人李某乙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李某乙位于福州市連江縣**鎮(zhèn)**路**號**區(qū)**樓**層**單元的住處,通過口頭威脅、噴油漆、堵鎖眼、賴在家中不走、驅(qū)趕被害人及其家屬等方式逼迫李某乙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7.2016年5月至10月,因被害人危某某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婁某某、楊某甲等人多次到被害人危某某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小區(qū)**區(qū)**座**室的住處及其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長**路**號**排檔的大排檔,通過張貼催收單、堵鎖眼、強拿硬要、以孩子威脅等方式逼迫危某某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8.2016年5月至11月,因被害人林某辛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魯某某、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先后四次到被害人林某辛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小區(qū)**棟**單元的住處,通過噴油漆、堵鎖眼等方式逼迫林某辛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9.2016年5月至下半年,因被害人李某丙無法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婁某某、林某乙、王某丁等人多次到被害人李某丙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花園**區(qū)**座**號的家中,通過口頭威脅、噴油漆、堵鎖眼、強行入住等方式逼迫李某丙其家人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10.2016年7月,因被害人鄭某乙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到被害人鄭某乙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路**號**小區(qū)**室的住處,通過噴油漆、換鎖入戶、強拿硬要等方式逼迫被害人鄭某乙及其親屬王濤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11.2016年7月至10月,因被害人俞某某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魯某某、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俞某某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城**座**單元的住處,通過噴油漆、堵鎖眼、更換門鎖等方式逼迫俞某某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12.2016年8月至12月,因被害人林某子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林某子位于福州市連江縣**鎮(zhèn)**公寓**號樓**單元的住處,通過言語威脅、噴油漆、堵鎖眼、強拿硬要等方式逼迫林某子還債,嚴重影響了他人生活。
13.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因被害人王某戊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先后指使邱某甲、曹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魯某某、林某乙、陳某丙、陳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王某戊位于福州市連江縣**路**號**花園**樓**單元的住處,通過噴油漆、堵鎖眼、更換門鎖入戶、強行入住等方式逼迫王某戊及其家人還債,其中,曹某甲還毆打王某戊父親王某己,致被害人王某戊逃到外地工作,三年未見其兒子,王某己被迫搬到其弟弟家居住,嚴重影響了他人生活。
14.2016年9月至12月,因被害人詹某某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到被害人詹某某位于福州市連江縣**鎮(zhèn)**路**號**樓**層**單元的住處,通過換鎖、入戶等方式逼迫詹某某還債,嚴重影響了他人生活。
15.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因被害人劉某乙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魯某某、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劉某乙位于福州市連江縣**鎮(zhèn)**路**號**花園**棟**單元的住處,通過噴油漆、堵鎖眼、強行入住等方式逼迫劉某乙及其家人還債,致被害人劉某乙賣房還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16.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11月,因被害人王某庚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先后指使邱某甲、曹某甲糾集被告人陳某甲、林某乙、陳某丙、陳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王某庚位于長樂區(qū)**街道**花園**座**單元的住處,通過噴油漆、堵某某、更換門鎖入戶、言語威脅等方式逼迫王某庚及其家人還債,其中,被告人曹某甲還毆打王某庚母親曹某乙,致其頭部受傷。上述人員行為導致被害人王某庚及其家人被逼搬離住處,其女不敢一人上學,嚴重影響了他人生活。
17.2017年1月,因被害人陳某己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邱某甲糾集被告人魯某某、林某乙、婁某某等人多次到被害人陳某己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鎮(zhèn)**路**號**家園(**期)**#樓**單元的住處,通過言語威脅、噴油漆、堵某某、強行入戶、賴在家中不走、強拿硬要等方式進行討債,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18.2017年5月至7月,因被害人黃某丙無力歸還欠款,王某甲、黃某甲便指使曹某甲糾集被告人魯某某、林某乙、陳某丙等人多次到被害人黃某丙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鎮(zhèn)**路**號**苑**期**號樓**的住處,通過言語威脅、強行入住等方式進行討債,致被害人黃某丙及其家人被迫搬到外地居住,嚴重影響他人生活。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扣押的作案工具噴漆罐、膠水、電腦主機、車輛照片等;
2.書證:戶籍信息,前科材料,**公司記賬材料,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中國**局關于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調(diào)查取證有關事項的復函、福州市公安局出具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單、到案經(jīng)過、違法犯罪經(jīng)歷查詢記錄,銀行流水明細,房產(chǎn)過戶交易信息、審核流程交接表格,公證書等;
3.證人陳某乙、潘某某、陳某甲、曾某某、王某甲、劉某乙、呂某某等人的證言;
4.被害人陳某丁、陳某庚、賴某某、林某戊、黃某戊黃某乙、鄭某乙、危某某、林某辛、王某戊等人的陳述;
5.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陳玲艷、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及同案犯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曹某甲、邱某甲、何某甲、林某乙、王某丙、吳某甲、鄭某甲、婁某某、陳某乙、李某甲、紀某某、廖某甲、陳某丙、葉某甲、楊某甲、王某丁、黃某丁等人的供述和辯解;
6.鑒定意見:福州市價格認定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jié)論書、福建省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福建海峽房地產(chǎn)資產(chǎn)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房地產(chǎn)估價報告、福建海峽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
7.檢查、辨認筆錄: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出具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陳玲艷、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及同案犯對涉案信息的辨認;
8.電子數(shù)據(jù):從涉案手機中提取的微信賬戶、微信群信息、聊天記錄截圖,從涉案電腦及主機中提取的涉案公司財務數(shù)據(jù)、日記賬信息等數(shù)據(jù)等。
四、騙取貸款
1.2016年12月12日,被告人陳玲艷在王某甲的指使下,以**公司過戶至其名下的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街道**路**號**村**#樓**單元的房產(chǎn)做抵押,虛構(gòu)買賣合同,以購買壽山石為由騙取福州**銀行貸款110萬元。2018年2月12日,被告人陳玲艷在王某甲的指使下,再次以上述房產(chǎn)做抵押,虛構(gòu)買賣合同,以購貨為由騙取中國**銀行貸款183萬元。
2.2018年3月29日,被告人陳玲艷在王某甲的指使下,以**公司過戶至王某丙名下的位于福州市**街鎮(zhèn)**路**號**學府**#樓**單元的房產(chǎn)做抵押,虛構(gòu)買賣合同,以購貨為由騙取中國**銀行貸款98萬元。
3.2018年7月25日,被告人陳玲艷在王某甲的指使下,以**公司過戶至其名下的位于福州市閩侯縣**街鎮(zhèn)**村**道**#樓**單元**#樓**單元的房產(chǎn)做抵押,虛構(gòu)買賣合同,以購貨為由騙取福建海峽銀行貸款100萬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中國**銀行、福建**銀行個人貸款合同(助業(yè)房抵快貸、陳玲艷)、貸款用途及資金支付申請表、購銷合同、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營業(yè)執(zhí)照、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房屋登記薄附件、福州市不動產(chǎn)登記和房屋交易申請表、福州市不動產(chǎn)(存量房)買賣合同、房地產(chǎn)買賣契約等;
2.證人劉某丙、謝某甲、周某某、葉某丙等人的證言;
3.被告人陳玲艷及同案犯王某甲等人的供述和辯解;
4.檢查、辨認筆錄: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出具的搜查筆錄,被告人陳玲艷對相關書證、電子數(shù)據(jù)的指認等;
5.電子數(shù)據(jù):**公司日記賬。
五、掩飾、隱瞞犯罪所得
1.2016年4月,王某甲、王某乙等人在未征得被害人李某乙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李某乙在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連江縣支行的14萬余元貸款還清,并將李某乙位于福州市連江縣**鎮(zhèn)**路**號**區(qū)**號樓**層**單元的價值582900元的房產(chǎn)過戶至王某乙名下。2017年3月,被告人陳玲艷、鄭某某明知上述房產(chǎn)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將上述房產(chǎn)從王某乙名下轉(zhuǎn)移登記至被告人陳玲艷名下。
2.2016年7月,王某甲、黃某甲等人誘騙被害人王某庚以其名下位于福建省長樂市**街道**花園**幢**單元的房產(chǎn)作抵押,辦理了委托買賣公證手續(xù),委托王某甲為全權(quán)代理人。2017年6月,在被害人王某庚未到場的情況下,王某甲將上述價值1699000元的房產(chǎn)過戶至黃某己(另案處理)名下。2018年3月,被告人陳玲艷明知上述房產(chǎn)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將上述房產(chǎn)從黃某己名下轉(zhuǎn)移登記至自己名下。
3.2016年11月,王某甲、黃某甲、鄭某某誘騙被害人韓某某以其名下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街道**路**號**村**號樓**單元的房產(chǎn)作抵押,辦理了公證手續(xù),被告人陳玲艷明知上述房產(chǎn)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將上述房產(chǎn)轉(zhuǎn)移登記至自己名下。
4.2017年6月,黃某甲、紀某某誘騙被害人楊某丁以其名下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街道**路**弄**號**期**樓**單元的房產(chǎn)作抵押,辦理了委托買賣公證手續(xù),委托被告人陳玲艷為全權(quán)代理人。同年11月28日,在被害人楊某丁未到場的情況下,被告人陳艷玲明知上述房產(chǎn)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將上述價值2098400元的房產(chǎn)過戶到王某甲弟弟王某辛的名下。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銀行賬戶交易明細、公證書、委托書、收據(jù)、分期還款承諾書、還款協(xié)議、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房產(chǎn)過戶交易信息、審核流程交接表格、抓獲經(jīng)過、戶籍證明等;
2.證人林某丑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李某乙、王某庚、韓某某、楊某丁的陳述;
4.被告人陳玲艷、鄭某某及同案犯王某甲、王某乙、黃某甲等人的供述和辯解;
5.鑒定意見:福州市價格認定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jié)論書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鄭聯(lián)濟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價值人民幣140228.05元;糾集他人多次實施恐嚇他人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第四款、第五款、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實行數(shù)罪并罰。
被告人鄭某某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價值人民幣2493812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房產(chǎn)而予以轉(zhuǎn)移,價值人民幣582900元,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第四款、第五款、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實行數(shù)罪并罰。
被告人湯維臻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價值人民幣2424982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林某甲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價值人民幣329728.05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陳玲艷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房產(chǎn)而予以轉(zhuǎn)移,價值人民幣4380300元,情節(jié)嚴重;伙同他人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貸款,數(shù)額達4910000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騙取貸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實行數(shù)罪并罰。
被告人陳某甲、魯某某糾集他人多次實施恐嚇他人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其行為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均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易某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價值人民幣60506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湯維臻、林某甲、易某某在詐騙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輔助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是從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湯維臻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是自首,可以從輕處罰。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福州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
副檢察長:林丹紅
檢察員:吳俊敏
2020年5月9日
附:
1.被告人鄭聯(lián)濟、鄭某某、林某甲、陳某甲、魯某某、易某某現(xiàn)均羈押于福州市第一看守所,被告人陳玲艷現(xiàn)羈押于福州市第二看守所,被害人湯維臻現(xiàn)取保候?qū)彙?/span>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一百零一冊。
3.證人、鑒定人名單。
主要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
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quán)利。
境外的黑社會組織的人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發(fā)展組織成員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庇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或者縱容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前三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為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特征:
(一)形成較穩(wěn)定的犯罪組織,人數(shù)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
(二)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jīng)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三)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
(四)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qū)域或者行業(yè)內(nèi),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jīng)濟、社會生活秩序。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欠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gòu)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gòu)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gòu)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chǎn)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zhuǎn)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某某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
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shù)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shù)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jīng)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jù)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并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等材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