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寧檢公訴刑訴〔2020〕67號
被告人王某甲,曾用名王某乙,綽號“**”,男,1993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5327221993********,漢族,初中文化,個體,戶籍所在地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鎮(zhèn)**村委會**組**號,住寧洱縣**鎮(zhèn)**小區(qū)**幢**單元**室。2018年6月12日因毆打他人被寧洱縣公安局行政拘留6日,并處罰款200元。因涉嫌非法拘禁罪,于2019年6月13日被寧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7月19日經(jīng)本院批準被執(zhí)行逮捕,現(xiàn)羈押于普洱市看守所。
被告人自某某,綽號“**”,男,1992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5327221992********,彝族,中專文化,農(nóng)民,戶籍所在地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鄉(xiāng)**村**組**號,住址**。因涉嫌尋釁滋事罪,于2019年6月13日被寧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19日因本院不批準逮捕被取保候?qū)?,?jīng)普洱市人民檢察院復核于同年8月20日批準逮捕,2020年3月17日本院決定對其取保候?qū)彙?/span>
被告人郭某甲,曾用名郭某乙,男,1999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5327221999********,彝族,初中文化,農(nóng)民,戶籍所在地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鎮(zhèn)**村**組**號,住址**。因涉嫌非法拘禁罪于2019年6月13日被寧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19日經(jīng)本院批準被執(zhí)行逮捕,現(xiàn)羈押于普洱市看守所。
本案由寧洱縣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王某甲涉嫌非法拘禁罪、敲詐勒索罪(未遂)、尋釁滋事罪;被告人自某某涉嫌敲勒索罪(未遂)、尋釁滋事罪;被告人郭某甲涉嫌非法拘禁罪、敲詐勒索罪(未遂),于2019年9月19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被害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11月3日、2020年1月17日退回寧洱縣公安局補充偵查二次,該局于2019年12月3日、2020年2月17日補查重報;于2019年10月20日、2020年1月4日、3月18日分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各15日。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被告人王某甲以任意約定高額日息向不特定多人放貸,在索債過程中,為實現(xiàn)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王某甲安排指使自某某、郭某甲采取扣留、拘禁他人限制人身自由、到被害人家中、單位滋擾、威脅借貸人改寫借條等手段逼迫償還高額債務,實施了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多起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影響了借貸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了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屬惡勢力犯罪。被告人王某甲是糾集者,被告人自某某、郭某甲是組織成員。具體違法犯罪事實如下:
1.王某甲、郭某甲非法拘禁
2017年12月3日,被害人曹某某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15000元,約定借款期限一個月,日利息300元(每10天付息一次),王某甲扣下10天利息3000元后實際給曹某某12000元。同年12月15日晚,王某甲打電話叫曹某某到寧洱路**美容店協(xié)商還錢,并安排在美容店上班的郭某甲看住曹某某不讓離開,12月16日凌晨1時55分,因曹某某男朋友付某某將寧洱縣**小區(qū)**幢**單元**室曹某某住處的門砸壞,寧洱派出所民警通知曹某某接受詢問,王某甲才同意曹某某離開;16日14時09分,王某甲再次打電話叫曹某某到美容店協(xié)商還錢未果后,將曹某某帶至**公寓**房間安排郭某甲看守,要求曹某某打電話借錢還債,至次日14時21分離開,住宿登記顯示時間為24小時11分11秒,王某甲、郭某甲非法拘禁累計時長超過24小時。
2.王某甲、郭某甲、自某某敲詐勒索
(1)2017年12月3日,被害人曹某某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15000元,按照約定王某甲扣除10天利息3000元后實際給曹某某12000元。同年12月13日至12月20日曹某某四次微信轉(zhuǎn)賬付息給王某甲共計3900元。2018年1月29日,王某甲遇見被兩次拘禁后躲避債務的曹某某,安排自某某開車將其與曹某某帶到寧洱**廠**號出租房安排郭某甲看守,在出租房內(nèi)王某甲、自某某要求曹某某還錢,因曹某某沒有錢償還借款,王某甲要求曹某某按照借款本金加雙方商定的利息計算至2018年1月29日應付利息,改寫借條,金額為25800元。根據(jù)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曹某某應還本息12686.5元,王某甲、郭某甲、自某某脅迫曹某某改寫借條金額25800元,敲詐勒索金額17013.5元。
(2)2018年2月12日至6月30日期間,陳某某分三次向王某甲借款人民幣16100元,同年2月12日至7月25日,陳某某通過微信、支付寶以及現(xiàn)金方式,歸還王某甲共計31100元,根據(jù)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陳某某應還本息16780.5元,多還款14319.5元。同年8月初,王某甲與陳某某在寧洱縣**崗亭旁核算,陳某某提出再還10000元了清二人之間的債務,王某甲則要求必須歸還剩余本金加到核算之日的利息。9月3日晚,自某某在寧洱**KTV門口遇見陳某某便通知了王某甲,王某甲到來后要求陳某某還錢,并指使自某某叫來周某某、吳某某,在KTV門口,自某某、周某某和陳某某推搡、毆打過陳某某,將陳某某帶至當時周某某幫他人管理經(jīng)營的“**燒烤店”后,王某甲繼續(xù)讓陳某某還錢,因陳某某還不出錢,9月4日凌晨1時49分王某甲、自某某將陳某某帶至寧洱**酒店**房間(三人間)住宿,至當日早上7時許,陳某某趁王某甲、自某某兩人睡著悄悄逃走。另結(jié)合微信轉(zhuǎn)賬記錄及陳某某陳述,2018年7月25日至9月3日,陳某某尚欠王某甲本金11500元,按雙方約定日利息550元計算,應付利息22000元。
3.王某甲、郭某甲、自某某其他違法事實
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以約定高額日息后給被害人唐某某、曹某某、趙某某、錢某某和張某某等多人放貸。因借貸人無力按期支付利息、歸還本金后,王某甲通過打電話、發(fā)微信、安排、指使自某某、郭某甲扣留、拘禁被害人、到被害人家中滋擾、威脅被害人及其家人等手段催要借款。
(1)2017年10月,唐某某向王某甲借取高利貸10000元,約定借款期限一個月,日利息100元,王某甲扣除10天利息1000元后給唐某某9000元。后因唐某某未按期付息和歸還還本金,王某甲通過打電話、發(fā)短信、微信的方式向唐某某追討借款。2017年12月左右,王某甲酒后帶領(lǐng)自某某兩次深夜到寧洱縣**局住宿區(qū)、**局**公廁旁巷道處大聲喊叫唐某某出面協(xié)商還款事宜,唐某某出面后王某甲質(zhì)問唐某某為何不還錢,還動手推搡、毆打過唐某某。
(2)2018年7月20日,趙某某向王某甲借款10000元,約定借期一個月,日息150元,王某甲扣除4天600元利息后,微信轉(zhuǎn)賬給趙某某9400元錢。為向趙某某索要債務,2018年10月份左右的一天,王某甲安排自某某帶領(lǐng)張某某約趙某某到**協(xié)商還款事宜,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后趙某某開車將自某某、張某某帶至寧**球場稱到**解決,自某某通知王某甲后王某甲打電話與趙某某協(xié)商可延期還款,后趙某某將自某某、張某某送回運動場,未將此事鬧至派出所民警。
(3)2018年7月份左右,錢某某因信用卡調(diào)頭等緣由向王某甲三次借款共計35000元,錢某某陸續(xù)付息40694元,期間因錢某某無力支付利息或歸還本金,王某甲于2018年10月10日要求錢某某改寫借款協(xié)議,金額累加至62000元,同時,為向錢某某索要債務,王某甲兩次帶領(lǐng)自某某到寧洱縣**樓后面**處和錢某某上班科室找錢某某討要借款,并于2018年11月13日01時57分到寧洱縣**錢某某家樓下打砸樓梯大門要挾錢某某還錢一次。
(4)2017年11月18日,張某甲為歸還其他借款向王某甲借款25000元,使用其父親張某乙名下的雪鐵龍轎車抵押,約定借期一年,日利息250元,王某甲扣除1200元利息后給張某甲23800元。借款兩天后,張某甲還本金15000元;同年11月24日至12月11日,6次支付利息3400元,后與王某甲切斷聯(lián)系。王某甲聯(lián)系不上張某甲后,兩次帶自某某到**鎮(zhèn)**村**組**號張某甲家向張某甲家人索要債務,與張某乙發(fā)生爭執(zhí)后王某甲威脅稱不還款可以拍賣張某甲借款時抵押的車輛和張某甲家在建的住房。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及物證照片;2.書證: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戶口證明、違法犯罪記錄查詢、借款協(xié)議、微信、支付寶等轉(zhuǎn)賬記錄等;3.抓獲經(jīng)過、證人證言;4.被害人陳述;5.被告人王某甲、自某某、郭某甲供述及辯解;6.現(xiàn)場勘驗檢查、搜查、辨認等筆錄;7.電子數(shù)據(jù)。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甲、郭某甲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高額債務,非法扣留、拘禁他人,二人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責任,屬共同犯罪。被告人王某甲、自某某、郭某甲采用拘禁手段勒索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三人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刑事責任,屬共同犯罪。被告人王某甲、自某某、郭某甲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屬坦白,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并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依法可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云南省寧洱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汪雁南、汪艷、魏夏泓
2020年4月1日
附:
1.被告人王某甲、郭某甲羈押于普洱市看守所;被告人自某某取保候?qū)徲谧∷?,?lián)系電話1478797****、1361949****。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11冊1677頁、散卷1份13頁
3.機動車1輛、現(xiàn)金人民幣4300元暫扣于寧洱縣公安局;手機3部、POS機2臺、POS簽購單61聯(lián)、變碼王1臺、筆記本1本、銀行卡4張、U盤1個、光盤3張、光盤刻錄視頻9份隨案移送。
4.證人名單1份。
5.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量刑建議書各3份
_?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