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高檢公訴刑訴〔2019〕573號
被告人全某甲,男,198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623291989********,漢族,小學文化,戶籍所在地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家住江西省余干縣**埠**村**號。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7月24日被高安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高安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9年8月22日被高安市公安局逮捕。
本案由高安市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全某甲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9月16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9月17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怼?/span>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自2017年2月份起,全某乙、劉某甲等人為非法牟利,糾集被告人全某甲、雷某甲、雷某乙和劉某乙、王某某等人組成一個以全某乙、劉某甲為首的相對固定的犯罪團伙,打著無抵押無擔保的口號,以“空放”貸款為名,散發(fā)“空放貸款”名片招攬客戶。該犯罪集團分工明確,首先全某乙提供一輛車供該團伙犯罪使用、在豐城租了一套房作為團伙成員的落腳點、印制無抵押、無擔保貸款名片。成立初期,團伙成員晚上均到周邊縣、市散發(fā)名片吸引被害人,放貸的錢一般是全某乙、劉某甲、全某甲、雷某甲共同出資,出借的資金、收回的利息和本金主要由全某乙和劉某甲負責記賬和分配,劉某乙、王某某、雷某乙主要負責散發(fā)名片,逼被害人還錢以全某乙和劉某甲為主。
在放款前,該團伙會事先查看受害人的單位地址、住房地址、店鋪地址,之后與受害人簽訂空白的?《借款合同》及虛假的《房屋租賃合同》、《車輛抵押合同》,并要求受害人交出一把車鑰匙,聲稱在車上安裝GPS。該團伙在放款時先砍去頭息、手續(xù)費、收取“上門費”、“車輛GPS安裝費”、違約金等費用,使受害人實際到手金額遠低于借據(jù)金額和合同協(xié)議金額,并每10天收取受害人一次高額利息(按借款合同上所寫金額百分之十計算),在發(fā)放貸款后該團伙每到第九天就催受害人歸還利息,但不催歸還本金。受害人未及時還款時,該團伙便24小時不分時間段的采取微信語音或者打電話,以辱罵恐嚇、損毀形象、人身威脅、帶人上門討債、利用合同可以訴訟等軟暴力的方式逼迫受害人支付利息。在2017年春節(jié)后至2018年端午節(jié)左右,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作案多起,通過“空放貸款”、軟暴力索債等方式敲詐勒索他人30余萬元,犯罪所得利益扣除該團伙日常開支及劉某乙的工資外,由出資人平均分配?,F(xiàn)查明的該團伙犯罪事實具體如下:
1、2017年9月26日,高安受害人熊某某因急需資金,通過中介與全某乙取得聯(lián)系,全某乙伙同劉某甲等人駕車來到高安,雙方約定熊某某借款3萬元,每10天計算一次利息,每次3000元。全某乙等人在扣押了熊某某一把本田小車鑰匙和確認了熊某某的公司地址和家庭住址后,以劉某甲的名義與熊某某簽訂了3萬元的《借據(jù)》、《借款合同》,為期十年的《房屋租賃協(xié)議》和《車輛抵押合同》,扣除第一期利息3000元,以及手續(xù)費、GPS安裝費、交通費,由劉某甲通過支付寶轉(zhuǎn)賬放款22500元給熊某某,之后熊某某未按時歸還利息時,全某乙便通過微信、電話以辱罵、恐嚇、威肋的方式來逼迫熊某某還錢,截止2018年10月5日,熊某某累計還款42500元,尚欠3萬本金。??????????????????????????????????????????????????????????????????????????????????????????????????????????????????????????????????????
2、2017年5月29日,樟樹受害人楊某某因急需資金,通過廣告名片與全某乙等人取得聯(lián)系,劉某甲等四人駕車來到樟樹,雙方約定楊某某借款2萬元,每10天計算一次利息,每次2000元。劉某甲等人在確認了楊某某的家庭住址以及楊某某父母的家庭住址后,以劉某甲的名義與楊某某簽訂了一份2萬元的《借據(jù)》、《借款合同》和《房屋抵押轉(zhuǎn)租》,在扣除第一期利息2000元、以及2000元押金、1000元路費后,劉某甲將15000元現(xiàn)金交給楊某某,之后楊某某每個月歸還三期利息至9月30日。此時,楊某某又因需要資金,打電話聯(lián)系劉某甲,欲增加借款3萬元。9月30日,劉某甲派人到樟樹與楊某某于簽訂了一份3萬元的《借據(jù)》、《借款合同》,每10天計算一次利息,每次3000元。扣除了第一期3000元利息、2000元路費以及5000元押金,劉某甲同伙通過微信轉(zhuǎn)賬放款2萬元給楊某某。加上楊某某第一次未歸還的本金2萬元共5萬元借款,每10天計息一次,一次5000元。之后楊某某未按時歸還利息時,劉某甲、全某乙便通過微信或打電話以辱罵、恐嚇、威脅的方式逼迫楊某某還錢。2018年4月18日,因楊某某無力支付高額利息,到豐城找到全某乙,雙方將借款、利息一次結(jié)算,簽訂了一份借款6萬元的合同,約定還款時間為6月,但楊某某無力支付。至案發(fā)時止,楊某某累計還款103500元,尚欠6萬元。??
3、2017年8月份,高安受害人聶某某因急需資金,通過廣告名片與全某乙等人取得聯(lián)系,之后劉某甲等四人駕車來到高安,雙發(fā)約定聶某某借款3萬元,每10天計算一次利息,每次3000元。劉某甲等人在確認了聶某某的店面位置及住房位置后,簽訂了《借據(jù)》、《借款合同》、《車輛抵押合同》、《房屋租賃合同》,在扣除500元交通費后,劉某甲將29500元現(xiàn)金叫給聶某某。之后聶某某若未按時歸還利息,劉某甲、全某乙便通過微信或打電話以辱罵、恐嚇、威脅的方式逼迫聶某某還錢,至2018年2月,聶某某累計歸還本金和利息87000元。2018?年4月1日,聶某某又因資金短缺,打電話向全某乙借款,全某乙伙同劉某甲等四人駕車來到高安,雙方約定聶某某借款3萬元,每10天計息一次,每次2400元,簽訂了《借據(jù)》、《借款合同》、《車輛抵押合同》、《房屋租賃合同》,扣除2400元頭息和600元手續(xù)費,全某乙一伙放款27000元給聶某某。之后聶某某若未按時歸還利息,劉某甲、全某乙通過微信或打電話以辱罵、恐嚇、威肋、的方式逼迫聶某某還錢,此次聶某某累計還款50400元,尚欠3萬本金。
4、2017年4月份,南昌縣的受害人龔某某因急需資金,然后通過中介與全某乙取得聯(lián)系,之后全某乙伙同劉某甲等四人駕車來到南昌縣,雙方約定熊某某向全某乙一伙借款2萬元,每10天計息一次,每次2000元利息。全某乙等人在確認了龔某某的單位地址和家庭住址后,以劉某甲的名義與龔某某簽訂了2萬元的《借據(jù)》、《借款合同》、為期十年的《房屋租賃協(xié)議》和《車輛抵押合同》,扣除前兩期4000元的利息、2000元的保證金、2000元上門費后,全某乙拿了12000元現(xiàn)金給龔某某。后龔某某若末按時歸還利息時,全某乙通過微信或打電話以辱罵、恐嚇、威脅、上門騷擾的方式逼迫龔某某還錢。至案發(fā)時,龔某某累計還款54600元,尚欠2萬本金。
5、2017年8月12日,高安受害人駱某某因急需資金,通過中介與全某乙等人取得聯(lián)系,之后全某乙、劉某甲等四人駕車來到高安,雙發(fā)約定駱某某借款7萬元,每10天計息一次,每次7000元利息。劉某甲等人在扣押了駱某某一把大眾小車車鑰匙和確認了駱某某的店面位置及住房位置后,以劉某甲的名義與駱某某申簽訂廠7萬元的《借據(jù)》、《借款合同》,為期二十年的《房屋租賃協(xié)議》和《車輛抵押合同》,扣除7000元頭息,3500元手續(xù)費,劉某甲拿了17000元現(xiàn)金、全某乙通過微信轉(zhuǎn)賬的方式轉(zhuǎn)了42500元共計?59500元給駱某某,10天后駱某某歸還了7萬元。2017年8月29日,駱某某又因資金短缺,打電話問全某乙借款,之后全某乙伙同劉某甲等四人駕車來到高安,雙方約定駱某某借款5萬元,每10天計息一次,每次4500元利息,雙方又簽訂了《借據(jù)》、《借款合同》,扣除4500元頭息和2000元路費后,全某乙一伙放款43500?元給駱某某。之后駱某某未按時歸還利息時,全某乙通過微信或打電話以辱罵、恐嚇、威脅的方式逼追駱某某還錢,此次駱某某累計還款133650元,尚欠2萬本金。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2、證人證言;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4、被害人陳述;5、辨認筆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全某甲為全某乙惡勢力犯罪集團成員,該犯罪集團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等為誘餌吸引被害人借款,繼而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簽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xié)議和變相“抵押”“租賃”等相關(guān)協(xié)議,約定高額利息,使被害人無力支付,通過微信、電話,以辱罵恐嚇、損毀形象、人身威脅、帶人上門討債、利用合同訴訟等方式對被害人實施“軟暴力”,逼迫被害人支付“利息”,強行索要他人財物。被告人全某甲參與5起,共計敲詐勒索他人312650元,犯罪未遂金額160000元。被告人全某甲屬于在實施“套路貸”過程中,以威脅、要挾等“軟暴力”方法,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其行為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被告人全某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從犯。該犯罪集團作案多起,實施“軟暴力”擾亂了受害人正常的生活,給受害人及家人造成極大的心理恐慌,使受害人有家不能回、有店不敢開、有車不敢開等,只能屈服于這種軟暴力,到處借錢或高息貸款來支付利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guān)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2019年4月9日)第11條之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惡勢力犯罪集團”。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高安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陳宜男
(院?。?/span>
2019年10月14日
附:
????1.被告人現(xiàn)羈押在高安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五冊。
3.《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一份。
4.量刑建議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