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
臨翔檢一部刑訴〔2020〕56號
被告人田某某(別名巖某某),男,1971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5335281971********,佤族,初中文化程度,個體勞動者,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戶籍所在地滄源佤族自治縣**鎮(zhèn)**路**號,住臨滄市臨翔區(qū)**巷**號**公寓。2012年10月25日因吸食毒品被滄源佤族自治縣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二日,同年11月6日因吸食毒品成癮被滄源佤族自治縣公安局責(zé)令接受社區(qū)戒毒三年;2013年4月19日因吸食毒品被滄源佤族自治縣公安局行政拘留十日,同年4月24日因吸食毒品成癮嚴(yán)重被滄源佤族自治縣公安局決定強制隔離戒毒二年;2017年2月27日因吸食毒品被臨滄市公安局臨翔分局決定強制隔離戒毒二年,同年3月3日變更決定為接受社區(qū)戒毒三年(自2017年3月3日至2020年3月2日);2019年11月25日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臨滄市公安局臨翔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31日經(jīng)本院批準(zhǔn)逮捕,同日由臨滄市公安局臨翔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臨滄市公安局臨翔分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田某某涉嫌販賣毒品罪,于2020年2月24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hù)人,并于同年3月19日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告知了認(rèn)罪認(rèn)罰可能導(dǎo)致的法律后果,聽取了被告人和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1.2019年8月31日,被告人田某某與楊某甲通過電話聯(lián)系,約定由被告人田某某將楊某甲需要購買的毒品冰毒片劑藏匿于臨滄市臨翔區(qū)**巷**號**公寓側(cè)門門口花盆里的樹洞中,同日22時許,楊某甲通過微信支付的方式將購毒款150元轉(zhuǎn)給被告人田某某,隨后,楊某甲去到臨滄市臨翔區(qū)**巷**號**公寓內(nèi)約定地點將毒品冰毒片劑10顆(計重約0.956克)取出帶走。同日,楊某甲將該10顆毒品冰毒片劑以200元的價格賣給楊某乙吸食。
2.2019年10月24日16時許,被告人田某某以上述同樣的交易方式,在同樣的交易地點,以200元的價格賣給楊某甲毒品冰毒片劑6顆(計重約0.574克)。同日,楊某甲將該6顆毒品冰毒片劑以200元的價格賣給趙某某吸食。
3.2019年10月24日凌晨2時許,被告人田某某再次以上述同樣的交易方式,在同樣的交易地點,以200元的價格賣給楊某甲毒品冰毒片劑9顆(計重約0.860克)。同日,楊某甲將該9顆毒品冰毒片劑中的6顆以400元的價格賣給王某某吸食。
2019年11月24日13時許,被告人田某某因系在冊吸毒人員并有吸毒嫌疑遂被公安機關(guān)口頭傳喚到案接受詢問,被告人田某某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販賣毒品的罪行后翻供。
認(rèn)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
2.受案登記表;
3.到案經(jīng)過;
4.戶口證明等其他書證;
5.證人證言;
6.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7.勘驗、檢查、辨認(rèn)、偵查實驗等筆錄。
本院認(rèn)為,被告人田某某違反國家毒品管理法規(guī),明知是毒品甲基苯丙胺而予以多次販賣,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四款、第七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王德政
2020年3月24日
附:
1.被告人田某某現(xiàn)押于臨滄市臨翔區(qū)看守所。
2.隨案移送公安偵查卷叁冊,****公寓住宿人員名單、訊問、詢問、檢查、偵查實驗等視頻光盤伍張,詢問筆錄陸份,白色iPhone牌手機壹部,白色vivoY67L牌手機壹部,證人名單壹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