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建檢公訴刑訴〔2019〕107號
被告人王某甲,男,1981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01821981********,漢族,文化程度大學(xué),系建德市**工貿(mào)有限公司負責(zé)人,住浙江省建德市**街道**村**號。2017年12月29日因犯誣告陷害罪被建德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2018年5月22日刑滿釋放。因本案于2018年5月22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6月15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夏某某,男,1977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01821977********,漢族,文化程度初中,系建德市**工貿(mào)有限公司員工,住浙江省建德市**街道**路**小區(qū)**幢**單元**室。2011年9月28日因犯非法拘禁罪被建德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2011年11月14日刑滿釋放。因本案于2018年5月9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6月15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孫某甲,女,1982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01821982********,漢族,文化程度初中,系建德市**工貿(mào)有限公司員工,住浙江省建德市**街道**路**公寓**幢**單元**室。因本案于2018年5月10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6月15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雷某甲,女,1987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08251987********,畬族,文化程度高中,系杭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火鍋店員工,住浙江省杭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小區(qū)**幢**室(戶籍所在地浙江省龍游縣**鄉(xiāng)**村**號)。因本案于2018年5月29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7月5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葉某甲,男,1987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25271987********,漢族,文化程度初中,系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國際娛樂會所員工,住浙江省建德市**街道**小區(qū)**幢**單元**室(戶籍所在地浙江省遂昌縣**街道**村**號)。2016年12月31日因毆打他人被建德市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二日。因本案于2018年5月10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6月15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葉某乙,男,1987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01821987********,漢族,文化程度初中,農(nóng)民,住浙江省建德市**街道**村**號。2011年10月18日因犯尋釁滋事罪被建德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2011年11月6日刑滿釋放。因本案于2018年5月10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6月15日被依法逮捕。
被告人葉某丙,男,1981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3301821981********,漢族,文化程度初中,杭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火鍋店負責(zé)人,住浙江省杭州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小區(qū)**幢**室(戶籍所在地浙江省建德市**鎮(zhèn)**村**號)。2018年1月11日因犯窩藏罪被建德市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五個月,2018年1月24日刑滿釋放。因本案于2018年6月28日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本院批準,于同年8月3日被依法逮捕。
本案由建德市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王某甲等七人涉嫌組織、領(lǐng)導(dǎo)、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詐騙罪、窩藏罪、故意傷害罪、敲詐勒索罪、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非法侵入住宅罪,于2018年10月20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依法告知各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訊問了各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本院退回建德市公安局補充偵查兩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一、組織、領(lǐng)導(dǎo)、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事實
2009年以來,被告人王某甲為攫取非法經(jīng)濟利益,先后在杭州市、建德等地網(wǎng)羅被告人夏某某、雷某甲、孫某甲、葉某甲、葉某乙、雷某乙、林某甲、藍某甲、龔某甲、黃某甲等人,實施以簽訂虛高借條、空白借款合同、制造虛假銀行流水、惡意壘高借款金額、毀匿還款證據(jù)、暴力、威脅、“軟暴力”逼債為主要特征的“套路貸”犯罪活動,并以此為積累資本的手段,逐步形成了層級分明、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具備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黑社會性質(zhì)犯罪組織。在該犯罪組織中,被告人王某甲為組織領(lǐng)導(dǎo)者,所有成員聽其指揮,所有事務(wù)由其安排,負責(zé)制定套路貸的具體流程;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葉某甲、葉某乙、葉某丙為該犯罪組織積極參加者,其中被告人夏某某負責(zé)公司日常具體借貸業(yè)務(wù),調(diào)查、物色借款人;被告人雷某甲、孫某甲負責(zé)財務(wù)并制造虛假資金走賬流水,及安排人員催討利息;被告人葉某丙幫助處置抵押物;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負責(zé)組織雷某乙、林某甲、黃某甲等人非法討債;社會閑散人員雷某乙、林某甲、藍某甲、龔某甲、黃某甲等人為一般參加者,聽命于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采用毆打、威脅、跟蹤、滋擾等暴力和軟暴力方式進行非法討債。
以被告人王某甲為首的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通過日常召集開會等方式,嚴格管理組織成員并進行相關(guān)法律培訓(xùn),對違法犯罪手段進行法律包裝,讓組織成員學(xué)習(xí)司法辦案流程,在公安機關(guān)查處時要求統(tǒng)一口供、訂立攻守同盟,以對抗司法查處,逃避法律制裁。該組織內(nèi)部形成不成文的規(guī)定:成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出去討債必須隨叫隨到;出事被公安機關(guān)抓,只能說自己的事情,不能說所有的違法犯罪事情,如果坐牢會給予補償;錢要統(tǒng)一上交;有事要及時上報等等。
以被告人王某甲為首的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為攫取非法利益,以民間借貸為名,采用誘騙被害人簽訂虛高借條、空白借款合同,并制造資金走帳流水,惡意壘高借款金額,后以軟硬暴力逼債、提起訴訟方式侵占被害人財產(chǎn),在杭州、建德等地有組織地實施“套路貸”及相關(guān)違法犯罪活動47起,非法獲利1300余萬元。為維系組織生存發(fā)展,獲取更多非法利益,被告人王某甲將獲得的非法收益,部分作為借貸資本再行投入“套路貸”活動進一步斂財,并為討債人員配備車輛、提供“跑路費”、為“虛假訴訟”支付律師費等;部分除用于支付員工工資、獎勵分成、員工慰問金等利益分配外,還以提成的方式發(fā)放給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葉某甲、葉某乙,以提高上述人員參與“套路貸”犯罪的積極性;部分用于投資經(jīng)營建德市鼎家工貿(mào)有限公司、建德市新安江豪門盛宴娛樂會所,以黑護商、以商養(yǎng)黑。
以被告人王某甲為首的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在建德地區(qū)實施敲詐勒索、尋釁滋事、詐騙、故意傷害、非法拘禁、窩藏等案件47起,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90余人,影響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造成9家企業(yè)經(jīng)營主破產(chǎn)或外逃,嚴重破壞了建德地區(qū)的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嚴重危害了當(dāng)?shù)厝罕姷呢敭a(chǎn)安全。該犯罪組織惡意利用司法資源獲取非法利益,嚴重影響了司法權(quán)威,嚴重破壞了司法機關(guān)的社會形象,嚴重影響了司法公信力。
二、該黑社會犯罪性質(zhì)組織實施詐騙、敲詐勒索、尋釁滋事、非法拘禁、故意傷害、誣告陷害、窩藏的具體犯罪事實
1、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間,被告人王某甲分三次向陳某甲放貸共計50萬元,由王某乙作為擔(dān)保人。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陳某甲實際得款47.9萬元。2011年12月5日,被告人王某甲第四次向陳某甲放貸80萬元,誘使陳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50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的收條,同時要求陳某甲以其名下位于杭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公寓**幢**單元**室作為抵押。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陳某甲實際得款76.8萬元。后被告人王某甲、雷某甲相互配合制造陳某甲收到150萬元借款的虛假資金流水。而后被告人王某甲多次上調(diào)借款月息,迫使陳某甲因無力償還借款而違約。至2014年10月止,陳某甲支付利息、違約金等共計257.2萬元。2014年10月,王某乙為其擔(dān)保的50萬元借款償還30萬元。
2015年6月23日,被告人王某甲以50萬元借款尚有20萬元未償還,隱瞞已收到所有利息的事實,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王某乙并勝訴。2018年4月4日,建德市人民法院從王某乙銀行賬戶執(zhí)行劃扣6.6萬元,但因本案案發(fā)未被王某甲領(lǐng)取。
2015年8月2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未償還第四筆150萬元借款的本息為由,提供假銀行流水,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陳某甲,后又變更起訴本金數(shù)額至100萬元并勝訴。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通過拍賣陳某甲被抵押房產(chǎn),得款1247534.38元。
2015年2月開始,被告人王某甲為向被害人施壓,指使被告人葉某丙等人多次通過更換門鎖擅自進入陳某甲抵押的房產(chǎn),并將部分陳某甲財物拿走。后又強占陳某甲的房屋,同時拒絕該房屋實際使用人徐某甲繼續(xù)使用該處房屋。2016年6月的一天,被告人王某甲再次指使被告人葉某丙將陳某甲家中的物品騰空。后陳某甲要求取回家中物品,被告人王某甲以“保管費”為由安排被告人葉某丙向陳某甲索取2萬元后,才將部分物品返還陳某甲。
2、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黃某乙放貸30萬元,由胡某甲和黃某丙擔(dān)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黃某乙實際得款28.5萬元。同年11月17日,被告人王某甲再次向黃某乙放貸20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黃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22萬元的借條,由陳某乙和黃某丙、林某乙擔(dān)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黃某乙實際得款18.8g萬元。被告人王某甲通過銀行轉(zhuǎn)帳、現(xiàn)取現(xiàn)存的方式制造了22萬元的銀行流水。2012年9月19日,黃某乙向王某甲歸還第二筆借款本金20萬元并索要借條,被告人王某甲以還有30萬元借款未還為由不予歸還。至2014年5月,黃某乙共償還借款利息共70.67萬元。2014年9月16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第二筆借款已還本付息的事實,并提供銀行假流水,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陳某乙并勝訴。陳某乙明知該借款已還本付息卻被迫履行判決35萬元。
因黃某乙系被害人張某甲的債權(quán)人,經(jīng)協(xié)商后,張某甲同意以其名下的建德市**街道**路**幢**單元**室的房屋抵償所欠黃某乙的剩余債務(wù)。2014年9月1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黃某乙尚有30萬元本金未還為由,誘使黃某乙以張某甲名義簽署向王某丙借款60萬元的借條,并以張某甲名下的建德市**街道**路**幢**單元**室的房屋作為擔(dān)保。為此,被告人王某甲、雷某甲、孫某甲相互配合,借用王某丙的銀行賬戶,制造了30萬元的假銀行流水。再由被告人孫某甲通過電話誘導(dǎo)張某甲承認其委托黃某乙向王某丙借款,并同意由黃某乙處理借款,同時將上述內(nèi)容錄音以備后續(xù)提起訴訟。2015年6月18日,被告人王某甲安排王某丙以張某甲向其借款60萬元為由,提供相應(yīng)電話錄音和虛假銀行流水,向建德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勝訴。張某甲被迫向法院履行判決70萬元。
2013年以后,被告人王某甲安排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多次到建德市**人民醫(yī)院胡某甲辦公室里,在工作期間,通過滋擾、威脅等方式要求胡某甲償還黃某乙所欠的債務(wù)。胡某甲因不堪其擾,被迫向葉某甲等人支付利息款等12.1萬元。
2012年8月14日,被告人葉某乙以討債為由,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喜樂大酒店門口將黃某乙的浙AE****號轎車使用U型鎖鎖住,強行向黃某乙索得“違約金”1萬元。
3、2010年12月31日,葉某丁因急需資金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6萬元。被告人王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葉某丁出具7.5萬元的借條,并由楊某甲、林某丙、錢某甲擔(dān)保。后因葉某丁未能歸還借款,被告人王某甲于2011年2月10日以葉某丁向其借款7.5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1年3月14日,建德市人民法院當(dāng)庭判決葉某丁歸還借款7.5萬元及相應(yīng)費用。
2011年3月15日晚,被告人王某甲將葉某丁約至本市**街道**路其自己經(jīng)營的**火鍋店二樓辦公室。雙方因債務(wù)償還問題發(fā)生爭吵,被告人王某甲即上前毆打葉某丁,在場其他人員亦上前對葉某丁拳打腳踢,致使葉某丁左耳、頭部等身體多處受傷。后葉某丁于事發(fā)第二天報警。2011年4月28日,葉某丁的損傷程度被評定為輕傷。被告人王某甲為逃避刑事責(zé)任,遂指使洪某甲為其頂罪,承諾每關(guān)押一天支付500元,另每月支付生活費2000元。2011年5月4日,洪某甲按被告人王某甲要求到建德市公安局新安江派出所投案自首,后被建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建德市公安局經(jīng)偵查后,于2011年5月17日對被告人王某甲刑事拘留。被告人王某甲迫于被追究刑事責(zé)任的壓力,與葉某丁達成賠償協(xié)議,并付清相關(guān)費用。
4、2011年1月至12月期間,被告人王某甲先后六次向毛某甲放貸共計83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毛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03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并由黎某某、宛某甲等人作擔(dān)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毛某甲實際得款共計78.45萬元。
2012年,被告人王某甲伙同他人多次找到毛某甲之妻張某乙,以家人的人身安全為威脅,強迫其在毛某甲向王某甲出具的24萬元和25萬元兩張借條上簽字作擔(dān)保。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間,毛某甲共為上述借款支付利息51.32萬元,歸還本金29.88萬元,支付違約金3700元。
2012年5月之后,被告人王某甲陸續(xù)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毛某甲、張某乙及相應(yīng)擔(dān)保人償還債務(wù)共計103萬元并支付相應(yīng)利息,后法院判決王某甲勝訴。后經(jīng)法院執(zhí)行,被告人王某甲實際從擔(dān)保人張某乙、黎某某、宛某甲處分別受償12.163萬元、16.9168萬元和6.5萬元。
2013年7、8月份的一天,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葉某乙等人向黎某某催討其所擔(dān)保的毛某甲的債務(wù),黎某某建議向同為擔(dān)保人的宛某甲催討。因未找到宛某甲,被告人葉某乙對黎某某進行毆打。此后被告人葉某甲又多次以對黎某某進行滋擾,迫使黎某某向其支付人民幣1000元。
5、2011年3月,被告人王某甲以許某甲為出借人向王某丁放貸30萬元,由王某戊、姜某甲擔(dān)保,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王某丁簽訂借條金額虛高至36萬元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王某丁實際得款28萬元。王某丁欠債外逃后,被告人王某甲指使商某某、張某丙(均另案處理)采用滋擾、威脅等手段向王某戊、姜某甲逼討債務(wù)。2011年7月13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王某丁支付利息6萬元的事實,以虛高的36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王某戊、姜某甲并勝訴。后王某戊、姜某甲明知借款金額虛高的情況下履行判決支付被告人王某甲260369.4元。
6、2009年6月1日,廖某甲因急需資金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100萬元,并向被告人王某甲出具100萬元的借條,由廖某乙、游某甲作為擔(dān)保人。被告人王某甲因資金不足改向廖某甲出借80萬元。以“頭息”名義扣款1.8萬元后,廖某甲實際得款78.2萬元。2009年6月起至2010年1月間,被告人王某甲直接向廖某甲收取利息3萬元,要求廖某甲通過廖某丙賬戶向其支付利息共計31萬元。后因廖某甲無力償還本金及利息,被告人王某甲找到擔(dān)保人廖某乙、游某甲要求代償。后由廖某乙向被告人王某甲償還33萬元。被告人王某甲見無法獲得更多利益,遂于2010年6月1日以廖某甲出具的100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廖某乙、游某甲,要求償還。被告人王某甲為獲取不法利益,在訴訟過程中否認雙方實際借款78.2萬元事實,并刻意隱瞞了收到廖某甲利息34萬元的事實,致使建德市人民法院未認可廖某甲已支付34萬元的事實。后建德判決廖某乙、游某甲歸還被告人王某甲62.3368萬元及相應(yīng)利息。后通過法院執(zhí)行,被告人王某甲最終獲得71.7188萬元。
在法院判決后,被告人王某甲為迫使擔(dān)保人游某甲、廖某乙還款,利用游、廖二人均在政府部門工作怕造成不良影響的心理,糾集社會閑散人員多次到游某甲所在單位進行滋擾、糾纏,對游某甲造成不良影響,亦擾亂政府部門的辦公秩序。
7、2011年4月26日,被告人王某甲向王某己放貸50萬元,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王某己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0萬元的借條及出具相應(yīng)收條,由方某甲、陸某甲擔(dān)保。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配合制作虛假資金流水。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王某己實際得款46萬元。期間,王某己陸續(xù)支付給被告人王某甲利息共計40.5萬元,擔(dān)保人方某甲弟弟方某乙代其歸還被告人王某甲17萬元。
2012年4月,被告人王某甲得知王某己在安徽,遂指使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將王某己找到并帶回。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糾集雷某乙、林某甲、龔某甲、藍某甲(均另案處理)等人駕車到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qū)C2C賓館內(nèi)找到王某己。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及雷某乙即對王某己實施毆打,并將王某己帶至建德市新安江看管。直至次日上午,在王某己將其所有的一輛道奇越野車抵押給被告人王某甲后,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等人將王某己放走。
被告人王某甲將王某己抵債的浙A0****道奇越野車交由黃某丁處置,并誘騙黃某丁為王某己60萬元借款中的12萬元提供擔(dān)保。
2014年6月10日,被告人王某甲以虛高的60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陸某甲、黃某丁,并在訴訟中隱瞞支付利息等情況。后法院判決陸某甲、黃某丁敗訴。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被告人王某甲得款共計11.7萬元。
8、2011年5月16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錢某乙放貸50萬元,由楊某乙、郭某甲擔(dān)保,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錢某乙出具借款金額虛高至60萬元的借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錢某乙實際得款46.5萬元。2011年6月至7月間,錢某乙支付利息2.25萬元并歸還本金50萬元。
2012年7月26日4時許,被告人王某甲指使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將錢某乙脅迫至建德市米蘭風(fēng)尚酒店21號房間,并伙同藍某甲、林某甲、雷某乙對錢某乙進行看管、逼債,直至7月27日18時許才放錢某乙離開。
2014年6月,被告人王某甲將錢某乙的前期借款疊加壘高至30萬元,并以此為由,誘騙錢某乙向郭某甲隱瞞擔(dān)保的50萬元已還清的事實,意使郭某甲承擔(dān)該50萬元債務(wù)。同年7月24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郭某甲謊稱由其擔(dān)保的50萬元借款中尚有30萬元未還清,要求郭某甲簽訂自愿承擔(dān)擔(dān)保還款50萬元責(zé)任的承諾書。同年8月25日,郭某甲通過妻子邵某甲銀行卡轉(zhuǎn)賬支付王某甲30萬元。同年8月29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50萬元借款本息已經(jīng)歸還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虛高的60萬元借條及還款承諾書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郭某甲又被迫支付本息共計25.2萬元。
2014年10月6日,被告人孫某甲向錢某乙放貸1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錢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2萬元的借條,由張某丁擔(dān)保。后被告人孫某甲、葉某甲多次向錢某乙、張某丁催討,因錢某乙無力還款,遂逼迫錢某乙以其放在張某丁處的12瓶瀘州國窖1573白酒抵賬。2015年12月24日,被告人孫某甲隱瞞已用酒水抵賬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虛高的2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后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張某丁被迫支付21228元。
9、2011年7月27日,被告人王某甲向張某戊放貸10萬元,由卜某某擔(dān)保,安排被告人孫某甲辦理借款手續(xù),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張某戊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2萬元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張某戊實際得款8.8萬元。
2011年10月13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龔某乙放貸5萬元,由卜某某擔(dān)保,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龔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7萬元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龔某乙實際得款4.6萬元。
因張某戊、龔某乙無力償還高額利息,2011年底的一天傍晚,被告人王某甲安排被告人葉某甲及張某丙、錢某丙等人到建德市**鎮(zhèn)**小學(xué)向卜某某逼債。被告人葉某甲及張某丙、錢某丙將卜某某從學(xué)校里強行帶走并在車上對卜某某實施毆打。后被告人葉某甲又到卜某某的住處,用語言威脅邵某乙,迫使邵某乙作為共同擔(dān)保人在張某戊、龔某乙出具的借條上簽字。
2011年12月30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龔某乙支付利息、本金等1.3萬余元的事實,以虛高的借款金額7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卜某某、邵某乙。又授意被告人孫某甲隱瞞張某戊、卜某某支付利息等計5.5萬元的事實,以虛高的借款金額12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卜某某、邵某乙。經(jīng)法院執(zhí)行后,被告人王某甲獲得執(zhí)行款15383元。
10、2012年4月,被告人王某甲通過被告人孫某甲介紹共計向徐某乙放貸8萬元,由劉某甲擔(dān)保。被告人王某甲要求徐某乙出具了出借人、出借金額均未填寫的空白借條兩張。以頭息名義扣款后,徐某乙實際得款7.2萬元。在出借第二筆3萬元借款時,被告人王某甲要求徐某乙將建德市**街道**小區(qū)**棟**單元**室的房子出租給被告人葉某甲,如徐某乙償還不了借款,則用該房子的租金抵償。后被告人葉某甲與徐某乙簽訂了租期為10年的租房合同。后徐某乙歸還被告人王某甲本金5萬元,支付利息3千元,但未將5萬元借條取回。
因徐某乙逾期未支付利息,被告人王某甲指使葉某甲、葉某乙、雷某乙、藍某甲等人將徐某乙建德市**街道**小區(qū)**棟**單元**室的門鎖和**商場樓下美甲店的門鎖換掉,并對徐某乙進行恐嚇和言語威脅,以逼迫徐某乙還債。
被告人王某甲多次討債未果后,將徐某乙簽訂的其中一張借條的借款金額填成18萬,以徐某乙尚有13萬元借款未歸還為由向建德市人民法院提出訴訟。2012年9月1日,被告人王某甲向建德市人民法院申請撤訴。
11、2012年1月12日,被告人王某甲提供資金,授意被告人葉某丙向程某甲放貸15萬元,由方某丙擔(dān)保。被告人葉某丙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程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20萬元的借條,并以程某甲位于建德市**街道**路**幢**室作為擔(dān)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程某甲實際得款13.5萬元。
后被告人葉某甲等采用跟蹤、滋擾的方式向程某甲逼債,從程某甲處索得利息4.5萬元以及違約金4500元。后被告人王某甲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杭州銀行營業(yè)部碰到程某甲取錢,遂以程某甲有錢不還為由,指使被告人葉某乙上前對程某甲實施毆打。
因程某甲無力償還債務(wù),被告人王某甲遂逼迫程某甲將其位于建德市**街道**路**幢**室住宅出租給被告人葉某甲。后被告人葉某甲等人強行入住程某甲的家中半年之久。
2012年6月4日,在被告人王某甲的授意下,被告人葉某丙隱瞞程某甲已支付利息等共計4.95萬元的事實,提供由被告人雷某甲制造的資金流水,以虛高的20萬元借條向杭州市江干區(qū)人民法院起訴程某甲、方某丙。江干區(qū)人民法院于2012年7月5日判決程某甲、方某丙支付原告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等共人民幣22萬元。后因程某甲、方某丙無可執(zhí)行財產(chǎn)而未能實際執(zhí)行。
12、2013年8月15日,被告人夏某某向程某乙、程某丙放貸4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程某乙、程某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同時要求將一輛價值11萬元的新購榮威550轎車質(zhì)押,并簽訂抵債處置車輛的承諾書。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程某乙、程某丙實際得款3.7萬元。程某乙、程某丙在支付部分本金、利息后,無力支付。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遂糾集他人采用毆打、威脅、滋擾的方式逼迫程某乙、程某丙繼續(xù)還款。為此,程某乙、程某丙被迫繼續(xù)還款,前后共計5.33萬元。
2015年8月4日,被告人夏某某又以虛高的6萬元借條和收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程某乙、程某丙,訴訟中被告人夏某某隱瞞了程某乙、程某丙已支付本息等計5.33萬元的事實。法院判決被告人夏某某勝訴,但未執(zhí)行到財物。質(zhì)押的轎車亦被夏某某等人私自變賣。
13、2013年11月27日,被告人王某甲向于某甲放貸40萬元,由于某甲親屬嚴某甲、于某乙、傅某甲擔(dān)保,并以于某乙、傅某甲位于建德市**街道**路**幢**室的房屋作抵押。在被告人王某甲的授意下,被告人夏某某以被告人葉某乙的名義向于某甲放貸,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于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0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并強迫其簽訂“房屋內(nèi)物品任由葉某乙處置”的承諾書。以“頭息及押金”等名義扣款后,于某甲實際得款37.2萬元。2014年10月24日,被告人夏某某指使被告人葉某乙隱瞞被害人支付利息14.24萬元的事實,提供雷某甲、夏某某、孫某甲、葉某乙制造銀行流水,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于某甲、嚴某甲、傅某甲。后經(jīng)法院對上述抵押房產(chǎn)進行拍賣,被告人王某甲實際得款597466元。
訴訟期間,在被告人王某甲授意下,被告人葉某乙為逼迫于某甲還款,到建德市**街道**路**幢**室采用將門鎖更換、騰空物品的方式進行滋擾,嚴重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
14、2016年12月1日,被告人夏某某以王某丙名義向王某庚、張某己放貸25萬元,由鮑某甲、何某甲等七人擔(dān)保。被告人夏某某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王某庚、張某己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30萬元的借條,并由被告人雷某甲、孫某甲配合制造相應(yīng)的假銀行流水。以“頭息”名義扣款后,王某庚、張某己實際得款24萬元。期間,因王某庚未及時支付利息,被告人葉某乙糾集黃某甲、徐某丙等人,采用限制人身自由、滋擾、干擾企業(yè)正常經(jīng)營等方式向王某庚催債。黃某甲、徐某丙在被告人葉某乙的唆使下以“工資”名義強行向王某庚索要人民幣3000元。
2017年10月9日,被告人夏某某以王某丙的名義,隱瞞王某庚、張某己已支付利息22.9萬元的事實,并提供制造的資金流水,以虛高的借款金額30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因證據(jù)不利,王某庚等人被迫接受調(diào)解,由擔(dān)保人鮑某甲支付22萬元、何某甲支付8萬元。
15、2009年12月11日,被告人王某甲向吳某甲放貸20萬元,由王某辛提供擔(dān)保。被告人王某甲以“頭息”名義扣款后,吳某甲實際得款19.2萬元。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被告人王某甲要求吳某甲將其支付的本息共計21.4萬元分別匯入黃某戊賬戶、被告人雷某甲賬戶,以隱瞞吳某甲已支付本息的事實。2011年10月27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吳某甲已付部分本息的事實,將吳某甲、王某辛起訴至建德市人民法院,要求歸還本金及相應(yīng)利息并勝訴。后吳某甲、王某辛分別履行判決0.8萬元、8.7萬元。被告人王某甲通過上述欺騙手段從吳某甲、王某辛處實際獲利11.7萬元。
16、2010年11月11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郭某乙放貸10萬元,以“行規(guī)”為由和郭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2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并由郭某丙作擔(dān)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郭某乙實際得款9.3萬元。2011年1月10日,被害人郭某乙通過銀行轉(zhuǎn)賬償還本金10萬元。
2011年4月8日,被告人王某甲再次向郭某乙放貸10萬元,以“行規(guī)”為由和郭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2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并由郭某丙作擔(dān)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郭某乙實際得款9.3萬元。
2011年11月7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已支付利息3.42萬元的事實,以借款24萬元僅還10萬元為由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郭某乙、郭某丙,要求歸還剩余本息等共計16.9613萬元。2011年12月15日,郭某乙償還第二筆借款本息11.6萬元及其他費用0.6626萬元后,被告人王某甲撤訴。2012年6月28日,被告人王某甲再次以借款24萬元僅還20萬元為由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郭某丙,后經(jīng)執(zhí)行,被告人王某甲得款6.5萬元。
17、2011年3月7日,被告人王某甲向周某甲放貸15萬元,由被害人周某乙擔(dān)保,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周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8萬元的借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周某甲實際得款13.8萬元。同年3月8日、4月24日,被告人王某甲分別再以日息120元、100元向周某甲放貸3萬元、2萬元,以“頭息”名義扣款后,周某甲分別得款2.88萬元、1.9萬元。同年9月14日,被告人王某甲指使張某丙出面,逼迫周某甲在擔(dān)保書上冒簽擔(dān)保人周某乙簽名。同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周某甲已支付本息共計10.522萬元的事實,提供虛假的擔(dān)保書,以虛高的借款等共計23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周某乙并勝訴,經(jīng)法院執(zhí)行,周某乙向法院履行35萬元。
18、2011年4月15日、4月29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馬某甲放貸30萬元,由馬某甲經(jīng)營的杭州**家具有限公司、杭州**家具有限公司建德分公司、建德市**裝飾有限責(zé)任公司以及妻子徐某丁作為法人代表的建德市**商城有限公司(系國有企業(yè))擔(dān)保。被告人王某甲又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馬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0萬元的借條并出具相應(yīng)收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馬某甲實際得款27.9萬元。2011年5月26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馬某甲支付利息0.99萬元的事實,以虛高的60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2011年6月30日前馬某甲等人還款39萬元,如逾期則按照借款45萬元支付。之后,馬某甲父親馬某乙以轉(zhuǎn)賬的方式支付30萬元。2011年7月26日,被告人王某甲以還款逾期為由再次申請執(zhí)行45萬元的剩余款項,后建德市**商城有限公司被執(zhí)行165524元。
19、2011年5月25日,被告人王某甲向楊某丙放貸100萬元,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楊某丙出具借款金額虛高至120萬元借條。后楊某丙按約支付利息16.26萬元,于同年8月將該100萬元借款還清。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以虛高的20萬元及其利息未支付為由,指使被告人葉某甲上門以“不還要呆廠里、拉橫幅、噴油漆讓其不能生產(chǎn)”為威脅,多次對楊某丙進行滋擾,將楊某丙的借款金額壘高至40萬元,并由宋某甲提供擔(dān)保。后楊某丙又被迫支付利息共計人民幣52.39萬元。2012年底,楊某丙因經(jīng)濟困難停止付息。2013年1月,被告人王某甲提供40萬元的假銀行流水,以虛構(gòu)的40萬元借款金額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楊某丙。在楊某丙被迫無奈承諾還款后,被告人王某甲撤訴。
2013年3月6日,在被告人王某甲的授意下,被告人夏某某利用楊某丙急于還款的心理,表示可以借楊某丙160萬元,但需以楊某丙名下位于建德市**鎮(zhèn)的7套商品房作為抵押。楊某丙遂按被告人夏某某要求出具借款金額虛高至240萬元的借條。在抵押房屋辦理他項權(quán)證之后,被告人王某甲、夏某某僅交付20萬元后,余款拒絕交付。2013年上半年,被告人王某甲以楊某丙尚欠款65萬元(虛構(gòu)的40萬元借款、交付的20萬元及相應(yīng)利息)為由,指使被告人葉某甲將楊某丙名下的別克GL8汽車開走用以抵押債務(wù)12萬元。李某甲知情后出面與王某甲達成協(xié)議,承諾為楊某丙還款65萬元,用以贖回7套房產(chǎn)。在此過程中,被告人王某甲以李某甲在付款過程中存在違約,要求其支付利息6萬元,并以6萬元簽訂借條。2013年12月,李某甲聯(lián)系到為別克車提供按揭的杭州市**汽車有限公司出面支付17萬元贖回該車,并約定超出的5萬元折抵王某甲要求其支付的6萬元利息。被告人王某甲收到17萬元贖車款后,違反承諾于2014年3月違反約定再次以6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李某甲,李某甲被迫履行判決支付68232元。
20、2011年6月1日,被告人王某甲向被害人楊某丁放貸5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楊某丁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7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楊某丁實際得款3.7萬元。后楊某丁并未歸還本息。2012年3月1日,王某甲以虛高的7萬元借條和收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但因楊某丁名下無可執(zhí)行的資產(chǎn)而終結(jié)。后楊某丁朋友于某丙因介紹楊某丁前來借款,在被告人王某甲的要求下,代為還款5萬元。
21、2011年6月、7月,被告人王某甲經(jīng)他人介紹向邵某丙等人放貸4.5萬。王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邵某丙等人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5萬元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邵某丙等人實際得款4.05萬。
2011年至2013年期間,被告人王某甲指使被告人葉某甲等人多次將邵某丙控制在車上,向其逼債。邵某丙被迫陸續(xù)向被告人王某甲支付本金及利息共計11.49萬元。
22、2011年8月23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陸某乙放貸30萬元,由吳某乙擔(dān)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陸某乙實際得款27.9萬元,后陸某乙欠債外逃。2011年12月19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陸某乙支付利息4.5萬元的事實,以借款30萬元及相應(yīng)利息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吳某乙并勝訴。
吳某乙在被告人葉某甲的催討下陸續(xù)歸還4.5萬元,后雙方商定以吳某乙位于建德市**街道**工業(yè)園的新廠房租金折抵借款及利息。在被告人王某甲等人的逼迫下,吳某乙又將該廠房以遠低于市場價(8元/平米)出租給王某甲用于折抵借款,并將其公司所有的價值約12萬的農(nóng)村信用社股份轉(zhuǎn)讓給王某甲。
在此期間,被告人王某甲指使被告人葉某甲等人以堵廠房大門的方式討賬,致使吳某乙的工廠不能正常經(jīng)營。2012年2月,在逼迫吳某乙的還款過程中,被告人王某甲通過威脅、恐嚇等“軟暴力”手段逼迫吳某乙?guī)涞浇ǖ率?*中學(xué),讓其兒子吳某丙在執(zhí)行擔(dān)保協(xié)議上簽字擔(dān)保,對吳某丙的人身安全及高考學(xué)習(xí)產(chǎn)生不利影響。
23、2009年,蘇某甲(臺灣籍)到建德市投資創(chuàng)辦**工藝品(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012年8月8日,**公司以蘇某乙名義向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城東支行(以下簡稱“招商銀行”)貸款350萬元,并將該公司位于建德市**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內(nèi)的廠房進行抵押。
2012年10、11月期間,被告人王某甲明知**公司廠房已抵押給招商銀行的情況下,要求蘇某甲與其簽訂**公司廠房的20年租賃協(xié)議,并將簽訂時間提前至2011年10月15日,用以對抗抵押權(quán),使抵押廠房在處置時能排除他人購買。之后,被告人王某甲從蘇某甲處將**公司的公章取走。
2013年1月份,招商銀行因**公司逾期支付利息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并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結(jié)案。后**公司未按調(diào)解書履行,招商銀行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由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建德市人民法院執(zhí)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建德市人民法院擬處置**公司的廠房等資產(chǎn),被告人王某甲以“買賣不破租賃”、“承租人享有同等條件優(yōu)先購買權(quán)”為由提出書面異議,并提供了上述虛假租賃合同,并以其他借款的支付憑據(jù)證明其已支付租金人民幣240萬元,欺騙法院,導(dǎo)致法院對**公司的廠房帶租拍賣。但因**廠房存在20年的租賃,三次拍賣均因無人參拍致流拍。2014年8月,應(yīng)招商銀行申請,建德市人民法院再次啟動**公司廠房的處置程序,在此次處置過程中,因無人參拍導(dǎo)致兩次流拍,在第三次拍賣中,被告人王某甲授意孫某甲以王某甲控制的建德市**工貿(mào)有限公司出價260萬元拍得廠房。經(jīng)評估,**廠房在不含租約限制條件下的評估價值為7666628元。期間,被告人王某甲代為支付了**公司所欠供應(yīng)商的款項人民幣871272元。
被告人王某甲明知**廠房已被抵押,在法院執(zhí)行時,提供虛假的租賃協(xié)議、租金支付憑證等資料,欺騙法院,導(dǎo)致法院拍賣時低價處置了廠房,被告人王某甲以此手段騙取**公司財物價值人民幣4195356元,且損害了抵押權(quán)人及**公司其他債權(quán)人的合法利益,嚴重破壞了司法公信力。
24、2011年10月19日,被告人孫某甲向胡某乙放貸10萬元,同時要求汪某甲作為擔(dān)保人和借款人,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胡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3萬元的借條,并制作虛假資金流水。以“頭息”名義扣款后,胡某乙實際得款9萬元。2011年11月28日,被告人孫某甲隱瞞扣除頭息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虛高的13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汪某甲。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汪某甲在明知借款金額虛高的情況下被迫向被告人孫某甲支付13.5萬元。
25、2011年11月17日,周某丙因急需用錢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50萬元,由王某壬、陳某丙提供擔(dān)保。被告人王某甲遂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周某丙出具50萬元、30萬元的借條各一張。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周某丙實際得款45萬元。2012年2月,被告人王某甲隱瞞扣除頭息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兩張總金額為80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后,陳某丙在明知30萬元借條系虛構(gòu)的情況下被迫履行判決33萬元;被害人王某壬被迫履行判決60萬元。
2011年12月22日,周某丙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120萬元,王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周某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60萬元的借條,由周某丁、潘某甲提供擔(dān)保??鄢?5萬元利息后被害人周某丙實際得款105萬元,另要求將周某丁兩輛奔馳車分別過戶到王某甲、葉某丙名下作為抵押。2012年2月14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有車輛抵押和扣除頭息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160萬元的虛高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后因無財產(chǎn)而終止執(zhí)行。抵押的兩輛奔馳車由被告人王某甲私下處理,從中獲利83萬元。
26、2012年5月4日,被告人王某甲向邵某丁放貸70萬元,并要求以邵某丁的女兒邵某戊作為借款人簽訂借條,由被害人邵某己、江某甲及建德市**工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邵某?。?dān)保。王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邵某戊簽訂了出借方、借款金額均空白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邵某丁實際得款65.1萬元。后被告人王某甲將空白借條的借款金額虛高至100.5萬元,并安排被告人孫某甲制造100.5萬元的資金流水。被告人王某甲將邵某戊誘騙至建德市**街道**公寓**辦公室,伙同被告人葉某乙以恐嚇的方式逼迫邵某戊在其制造的100.5萬元的銀行卡取款業(yè)務(wù)回單上簽字確認。在得知邵某丁欠債外逃后,被告人王某甲要求邵某己履行擔(dān)保責(zé)任,由邵某己歸還本息共計73萬元。
2012年6月18日,被告人王某甲以虛高的100.5萬元借款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邵某戊,后邵某己歸還借款本息73萬元。被告人王某甲又變更訴訟請求,要求江某甲、建德市**工具有限公司歸還借款本金27.5萬元及相應(yīng)利息并勝訴。經(jīng)法院執(zhí)行,江某甲、建德市**工具有限公司被迫履行判決116266.57元。
27、2012年10月17日,被告人夏某某向黃某己放貸10萬元,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黃某己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5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并以黃某己名下建德市**街道**路**小區(qū)**幢**單元**室作抵押,劉某乙作為擔(dān)保人。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黃某己實際得款9.1萬元。2013年9月6日,被告人夏某某隱瞞扣除頭息的事實,以虛高的15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后抵押的房屋被拍賣,被告人夏某某得到部分房屋拍賣款127154元。
28、2013年3月2日,由被告人王某甲提供資金,被告人夏某某向宋某乙放貸40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宋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80萬元的借條及出具相應(yīng)的收條。以“3天頭息”等名義扣款后,由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夏某某負責(zé)轉(zhuǎn)賬付款,宋某乙實際得款394000元。2013年3月28日,被告人夏某某向宋某乙放貸10萬元,要求宋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20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的收條,并以宋某乙名下位于建德市**街道**小區(qū)**幢**室房產(chǎn)作為抵押。以“頭息”、“第一筆借款利息”等名義扣款后,由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夏某某負責(zé)轉(zhuǎn)賬付款,宋某乙實際得款50500元。2014年7月15日,被告人夏某某隱瞞宋某乙支付利息24萬元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虛高的兩張借條100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后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被告人王某甲得款639335元。
29、2013年4月23日,被告人夏某某向許某乙放貸50萬元,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許某乙簽訂虛高至70萬元的借條及收條,以許某乙名下位于建德市**街道**公寓**幢**單元**室作為抵押,并由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操作制作虛假資金流水。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許某乙實際得款40萬元。后被告人夏某某指派他人多次以上門、電話催討的形式,采用恐嚇、滋擾等手段向許某乙逼債。2017年11月9日,被告人夏某某隱瞞許某乙已支付利息等共計5萬元的事實,提供假銀行流水,以虛高的70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后,被告人夏某某得款62萬元。?
30、2013年8月12日,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向朱某甲放貸7萬元,要求曹某甲作為共同借款人,并就曹某甲名下位于建德市**街道**路**幢**室的房產(chǎn)簽訂長期租賃合同,以拒付租金的形式逼迫兩被害人支付高額利息。以“頭息”、裝修費等名義扣款后,朱某甲實際得款5.56萬元。后被告人夏某某指使被告人葉某乙長期強占曹某甲房產(chǎn)。至2014年5月,朱某甲已支付利息等共計5.16萬元。但夏某某等人仍然以未完全清償為由強占該房產(chǎn),2014年10月,曹某甲親屬被迫向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償還7萬元收回房屋。
2014年7月2日,因本息未完全清償,被告人夏某某、葉某甲要求朱某甲簽訂虛假的3萬元的借條和相應(yīng)收條,并對朱某甲的“浙A2****”號長安牌面包車辦理了抵押登記。2014年8月13日,被告人夏某某以虛假的3萬元借款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朱某甲并勝訴。后經(jīng)法院拍賣抵押的車輛,被告人夏某某得款2.3152萬元。
31、2013年10月10日,被告人夏某某以月息6分向被害人湯某甲放貸20萬元,并強迫其簽訂有“同意本人名下所有資產(chǎn)任由夏某某處置”內(nèi)容的承諾書,又以湯某甲名下一輛貸款尚未清償?shù)挠⒎颇岬吓圃揭败囎鲹?dān)保(購買價格65.5萬元)。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湯某甲實際得款18.8萬元。2013年10月至12月,湯某甲共支付利息2.4萬元,后未能按時付息。被告人夏某某遂擅自將該車輛進行處置,用以抵銷20萬元債務(wù)。
32、2013年12月30日,程某丁經(jīng)由被告人葉某甲的介紹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25萬元。被告人王某甲安排被告人孫某甲操作放貸事宜。被告人孫某甲遂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程某丁寫下40萬元的借條,同時要求程某丁將其位于建德市**街道**小區(qū)**幢**單元**室的住房抵押,并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程某丁實際得款23.75萬元。2014年2月,程某丁通過被告人葉某甲歸還被告人孫某甲借款10萬元。2014年5月,程某丁又通過被告人葉某甲的介紹,向被告人夏某某借款8萬元,被要求寫下16萬元的借條,實際得款75200元。至2014年9月,程某丁按約定支付利息7.25萬元。
2014年9月底,被告人王某甲安排被告人葉某甲強行占據(jù)了前述程某丁的住房,程某丁迫于無奈向被告人葉某甲借款15萬元用于償還欠款。被告人葉某甲實際向程某丁轉(zhuǎn)賬14萬元,并以此要求程某丁再次與其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還要求程某丁寫下37萬元的收條。因住房被被告人葉某甲強占,程某丁從2014年10月起開始拒付借款利息。2015年5月,程某丁再次通過被告人葉某甲向?qū)O某甲償還本金5萬元。2017年年底,被告人葉某甲要求程某丁支付25萬元本金及利息和其他費用共計45萬元才愿歸還房屋。2018年4月5日,程某丁迫于無奈向被告人葉某甲支付20萬元。至今所涉房屋仍由被告人葉某甲及其家人居住。
33、2014年1月2日,被告人王某甲提供資金,由被告人夏某某以被告人葉某乙名義向李某乙放貸50萬元,并以李某乙名下的建德市**鎮(zhèn)**路**小區(qū)**幢**室作為抵押。被告人夏某某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李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70萬元的借條及出具20萬虛高部分的收條,并與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配合制造50萬元資金流水。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李某乙實際得款48.5萬元。2014年2月至8月,李某乙為該筆借款付息10.5萬元,此后未再付息。2015年2月9日,被告人葉某乙隱瞞利息部分支付的事實,向法院起訴李某乙,要求償還借款本金70萬元及全部利息。同年4月27日,法院判決支持被告人葉某乙的請求。同年10月15日,被告人葉某乙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李某乙的上述房產(chǎn)。經(jīng)過拍賣,被告人葉某乙受償人民幣67.2786萬元。
2014年2月25日,由被告人王某甲提供資金,被告人夏某某向李某乙放貸100萬元,以李某乙兒子朱某乙名下的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村**號**室的房產(chǎn)作為抵押。被告人夏某某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李某乙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50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的收條,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配合制造資金流水。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李某乙實際得款97萬元。李某乙為此前后支付利息共計13.5萬元。
2015年1月27日,因李某乙未還本付息,被告人夏某某隱瞞利息部分支付的事實起訴李某乙、朱某乙,要求償還借款本金150萬元及利息,法院判決被告人夏某某勝訴。同年3月13日,被告人夏某某申請執(zhí)行李某乙的上述房產(chǎn),受償177.4829萬元。
此后,被害人李某乙無家可歸,陷入經(jīng)濟困難,無力繼續(xù)治療胃癌,后病逝于上海的出租房內(nèi),朱某乙因此輟學(xué)。
20、2014年1月23日,被告人夏某某向王某癸放貸3萬元,由唐某甲、葉某戊擔(dān)保。被告人夏某某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王某癸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萬元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王某癸實際得款2.7萬元。2014年10月,王某癸欠債外逃。被告人王某甲隱瞞王某癸支付利息2.4萬元的事實,以虛高的6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葉某戊、唐某甲并勝訴。葉某戊明知借款金額虛高的情況下被迫支付夏某某本息等費用8萬元。
34、2014年4月7日、5月15日,被告人夏某某向洪某乙放貸共計5萬元,并以洪某乙所有的福克斯轎車作為抵押,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洪某乙出具借款金額虛高至10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洪某乙實際得款4.7萬元。
2014年6月15日,被告人夏某某隱瞞洪某乙支付利息0.15萬元的事實,以虛高的10萬元借款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后抵押車輛作價7.46萬元被拍賣。被告人夏某某假意承諾要將轎車多余的拍賣款歸還洪某乙,騙得洪某乙簽訂調(diào)解協(xié)議,但事后將拍賣款全部侵吞。
2014年8月1日,被告人王某甲向洪某乙放貸30萬元,并通過與洪某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與雷某甲相互配合制造銀行流水、誘騙洪某乙確認收到購房款及簽訂房屋交接清單的方式,形成王某甲以95萬元購買了洪某乙房屋的假象,后被洪某乙父親發(fā)現(xiàn)并代為償還了該30萬元的借款。
35、2014年5月7日,被告人夏某某向毛某乙放貸7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毛某乙出具17萬元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并以毛某乙浙AE****轎車為擔(dān)保并安裝GPS。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由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負責(zé)轉(zhuǎn)賬付款,毛某乙實際得款6.3萬元。2014年5月20日(十三天后),被告人夏某某以毛某乙未按期歸還借款為由,指使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乙等人將毛某乙妻子王某某1正在使用中的浙AE****轎車強行開走,停放于被告人王某甲家中保存。2014年6月9日,被告人夏某某隱瞞毛某乙實際得款6.3萬元的事實,以虛構(gòu)的10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后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浙AE****轎車在執(zhí)行程序中被王某某1以8.8萬元購回,毛某乙被迫履行判決10萬元。
36、?2015年3月31日,被告人夏某某以王某丙名義向廖某丁放貸3萬元,并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廖某丁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6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以“頭息”名義扣款后,廖某丁實際借款2.76萬元。2016年6月1日,被告人夏某某以王某丙的名義,隱瞞廖某丁支付利息0.48萬元的事實,并提供被告人孫某甲配合制作的假銀行流水,以虛高的6萬元借款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廖某丁并勝訴。后廖某丁實際向被告人夏某某支付3萬元。
37、2015年7月17日,被告人夏某某向顧某甲放貸5萬元,以顧某甲名下的別克車輛作為抵押,由黃某庚擔(dān)保。在被告人夏某某的授意下,被告人孫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顧某甲以王某丙為出借人,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10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的收條。以“頭息”、GPS安裝費等名義扣款后,顧某甲實際得款4.5萬元。期間,被告人夏某某指派被告人葉某乙等人多次以上門、電話催討的形式,采用恐嚇、滋擾等手段向黃某庚逼債。2016年7月15日,被告人夏某某以虛高的10萬元借條,提供假銀行流水,以王某丙的名義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并經(jīng)調(diào)解結(jié)案。后經(jīng)法院強制執(zhí)行,被告人夏某某得款共計9.92萬元。
38、2016年11月1日,被告人夏某某以王某丙名義向陳某丁放貸2萬元。在夏某某的授意下,被告人孫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陳某丁以王某丙為出借人,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3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的收條,并以陳某丁名下的浙AS****吉利轎車作抵押。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陳某丁實際得款1.82萬元。2017年11月9日,被告人夏某某以王某丙的名義,隱瞞陳某丁支付利息等共1.43萬元的事實,以虛高的3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后因案發(fā)撤訴。
39、?2016年12月19日,被告人夏某某向揭某甲放貸3萬元,并以揭某甲名下的福特轎車作為擔(dān)保。被告人夏某某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揭某甲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5萬元的借條及相應(yīng)收條,由被告人孫某甲辦理借貸手續(xù)。以“頭息”、停車費等名義扣款后,揭某甲實際得款2.78萬元。葉某乙負責(zé)收息。2017年4月6日,被告人夏某某隱瞞揭某甲已支付利息等計2200元的事實,以虛高的借條5萬元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后經(jīng)法院拍賣抵押車輛,被告人夏某某得款5.57萬元。
40、2013年10月25日,陳某甲以郟某某的名義向被告人王某甲借款,被告人王某甲指使被告人雷某甲負責(zé)該筆借款業(yè)務(wù)。之后,郟某某向被告人雷某甲出具金額為5萬元的借條,日息250元,由陳某甲擔(dān)保,并出具內(nèi)容為“如未按約還款,名下所有資產(chǎn)由雷某甲處置”的承諾書,扣除頭息1250元后,實際得款48750元。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期間,陳某甲為該筆借款共計支付利息75000元,之后不再支付。2015年6月15日,王某甲指使雷某甲起訴郟某某,要求償還借款本金50000元,并虛構(gòu)只收到13500元利息的事實,要求償還剩余利息。杭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法院最終判決郟某某償還借款本金49286元及利息。
因“套路貸”的影響,郟某某被列為失信人員,交通出行和子女社保、就學(xué)受到嚴重影響。
41、2011年4月起,被告人王某甲接受王某某2的委托向廖某甲追討債務(wù),并與王某某2辦理委托手續(xù)。
同年4月6日、4月7日,被告人王某甲兩次將廖某甲位于建德市**街道**小區(qū)**室住處的門鎖更換,威逼廖某甲償還債務(wù)。
2011年4月15日,被告人王某甲伙同洪某甲到廖某甲位于建德市**街道**小區(qū)**室住處,再次將該處的門鎖更換,后指使洪某甲、商某某、包某某等人進入住處對廖某甲及其家人進行滋擾,威逼其償還債務(wù)。后廖某甲被迫還款1萬元。
2011年4月許,被告人王某甲指使孫某乙、洪某甲等人以威脅、恐嚇的方式向廖某甲逼債,廖某甲被迫還款3萬元。
2011年5月9日,被告人王某甲指使包某某、方某丁、葉某己、趙某甲將廖某甲位于建德市**街道**小區(qū)**室的住處的門鎖更換并私自侵入廖某甲住處,以此逼迫廖某甲償還債務(wù)。
42、2011年,被告人王某甲明知馬某甲已歸還2.1萬元借款的情況下,以馬某甲出具的該2.1萬元借條向擔(dān)保人陸某丙索要債務(wù),并指使被告人葉某甲及錢某丙、林某甲等人采用跟蹤、滋擾的方式對陸某丙逼債。2011年10月8日,被告人葉某甲及錢某丙、林某甲為索取債務(wù),在建德市**研究室攔住陸某丙及其妻子李某丙不讓離開,李某丙報警后,陸某丙夫婦才得以離開。但被告人王某甲仍不罷休,指使錢某丙、張某丙駕車跟隨陸某丙、李某丙所駕駛的車輛。在建德市洋溪街道320國道通往杭橡蓮花路口,在被告人王某甲指使下,錢某丙駕車用撞擊的方式逼停陸某丙、李某丙所駕駛的車輛。
43、2013年5月28日,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伙同黃某甲(另案處理)等人以幫盧某某要賬為由,到新安江**大樓**擔(dān)保公司找被害人徐某戊討賬,期間被告人葉某甲用手推搡徐某戊,后用剪刀將徐某戊背部、頭部扎傷。因王某甲、葉某甲的討債,致使徐某戊傷未治愈即逃往外地,至今不敢回建德。經(jīng)鑒定,徐某戊的傷勢已構(gòu)成輕微傷。
44、2014年7月8日,被告人王某甲因其舅舅與余某甲的債務(wù)糾紛,指使被告人葉某甲等人將余某甲強行帶至新安江街道金山灣一間辦公室內(nèi),向余某甲逼討債務(wù),并將余某甲所有的橘紅色東風(fēng)風(fēng)神汽車占有,至今未予歸還。
45、2015年11月,被告人王某甲為向楊某戊索要債務(wù),指使被告人葉某甲到楊某戊所有的位于建德市**街道**路**號商鋪內(nèi)鬧事。被告人葉某甲等人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日連續(xù)兩次到該處店鋪,采用威逼、滋擾的方式影響租客俞某甲、俞某乙正常營業(yè),以迫使二人退租。
46、2011年4月6日,被告人王某甲向舒某某放貸2萬元,由王某某3擔(dān)保。被告人王某甲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舒某某簽訂借款金額虛高至3萬元的借條。以“頭息”等名義扣款后,舒某某實際得款1.8萬元,后舒某某欠債外逃。被告人王某甲遂指使被告人葉某甲等人采用滋擾、威脅等“軟暴力”手段到中國電信建德分公司向王某某3逼債,致使王某某3迫于壓力從單位辭職。
2011年7月7日,被告人王某甲隱瞞舒某某已支付利息2400元的事實,以虛高的3萬元借條向建德市人民法院起訴擔(dān)保人王某某3。在此期間,被告人王某甲為對王某某3施壓,指使張某丙、錢某丙等人(均另案處理)采用滋擾、尾隨、語言威脅的方式到翠微路口向王某某3討要債務(wù)。
在法院判決王某某3敗訴后,被告人王某甲指使張某丙、錢某丙等人到王某某3家中滋擾,并進行語言威脅,迫使王某某3父親王某某4支付被告人王某甲31400元。
47、2013年1月7日,被告人夏某某向卞某某、薛某甲放貸5萬元,并以薛某甲名下的雪佛蘭轎車作抵押擔(dān)保。被告人夏某某以“行規(guī)”為由,要求薛某甲簽訂借款金額為8萬元的借條以及車輛抵押協(xié)議,并要求揭某乙作為擔(dān)保人,但被揭某乙拒絕。被告人夏某某遂以方便聯(lián)系為由誘使揭某乙在借條上簽名留下聯(lián)系方式。??
后因卞某某、薛某甲無力償還借款,被告人夏某某遂指使被告人葉某乙及黃某甲等人以揭某乙是借款擔(dān)保人為由,采用非法限制揭某乙人身自由以及威脅恐嚇、毆打等方式向揭某乙逼債。揭某乙被逼無奈之下向他人借款5萬元償還被告人夏某某。
48、2017年5月9日,被告人王某甲事先得知徐某己、“大軍”等人將于當(dāng)晚到豪門盛宴滋事,為意圖使對方被追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王某甲指令盛某某在他人上門滋事時不要還手,并安排人員在對方上門時去撩撥對方。當(dāng)晚,張某庚、高某某等人到豪門盛宴滋事,并毆打了盛某某、劉某丙。被告人王某甲在得知盛某某、劉某丙被打但傷勢輕微的情況,便授意盛某某、劉某丙加重、制造傷勢以達到輕微傷標準。后盛某某、劉某丙在朱某丙的幫助下分別在臉部和脖子處制造傷勢,以圖達到追究張某庚、高某某等人的刑事責(zé)任的目的。后盛某某、劉某丙的傷勢經(jīng)建德市公安局司法中心鑒定已構(gòu)成輕微傷。建德市公安局于2017年5月10日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對張某庚、高某某等17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建德市公安局在偵查過程中查明了被告人王某甲等人制造假傷勢的事實,遂對被告人王某甲、盛某某、劉某丙、朱某丙進行立案偵查。被告人王某甲遂外逃藏匿,朱某丙亦逃往山東棗莊。
2017年6月,被告人王某甲安排孫某甲從公司拿出1萬元交給朱某丙做生活費。被告人孫某甲遂從其保管的公司賬上取出1萬元交給被告人夏某某、葉某甲,讓二人帶至山東交給朱某丙。被告人夏某某、葉某甲明知朱某丙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guān)上網(wǎng)追逃的情況下,將上述1萬元錢帶到山東棗莊交給朱某丙,以幫助其藏匿。?
綜上,被告人王某甲實施、參與詐騙40起,涉案金額1300余萬元;實施、參與敲詐勒索6起,索得23萬余元;實施、參與尋釁滋事16起,非法拘禁2起,故意傷害1起。
被告人夏某某實施、參與詐騙16起,涉案金額341萬余元。
被告人孫某甲參與實施詐騙19起,涉案金額360萬余元。
被告人雷某甲參與實施詐騙11起,涉案金額597萬余元。
被告人葉某甲參與實施詐騙2起,涉案金額14萬余元;參與實施敲詐勒索3起,索得20萬余元;參與實施尋釁滋事8起、非法拘禁2起。
被告人葉某乙參與實施詐騙3起,涉案金額88萬余元;參與實施敲詐勒索3起,索得18萬余元;參與實施尋釁滋事7起、非法拘禁2起。
被告人葉某丙參與實施詐騙1次,涉案金額13萬余元,參與實施敲詐勒索1起,索得2萬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物證、書證:民商事案件卷宗復(fù)印件、收條、銀行賬戶明細、到案經(jīng)過、情況說明、戶籍證明、前科材料、扣押物品清單及照片等;
2、證人證言:證人邵某庚、黃某辛、黃某丙、李某丁、宛某乙、劉某丁、洪某丙、胡某丙、陳某戊、劉某戊、諸某某、方某丙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陳述:被害人吳某甲、郭某乙、郭某丙、陳某甲、王某乙、黃某乙、張某甲、胡某甲、陳某乙、毛某甲、張某乙、周某甲、周某乙、王某丁、王某戊、王某某3、王某己、陸某甲、黃某丁、錢某乙、郭某甲、張某丁、卜某某、邵某乙、徐某乙、程某甲、程某乙、程某丙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被告人王某甲、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葉某甲、葉某乙、葉某丙等的供述與辯解。
5、鑒定意見:法醫(yī)學(xué)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
6、勘驗、檢查、辨認筆錄:辨認筆錄、搜查筆錄等;
7、視聽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電子數(shù)據(jù)光盤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甲組織、領(lǐng)導(dǎo)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組織、領(lǐng)導(dǎo)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葉某甲、葉某乙、葉某丙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王某甲、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葉某甲、葉某乙、葉某丙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其中被告人王某甲、夏某某、孫某甲、雷某甲、葉某乙詐騙數(shù)額特別巨大,被告人葉某甲、葉某丙詐騙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均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葉某乙、葉某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威脅恐嚇等方式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其中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葉某乙數(shù)額巨大,被告人葉某丙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葉某乙多次實施毆打、威脅、恐嚇他人,嚴重影響他人工作、生活、生產(chǎn)、經(jīng)營,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王某甲、葉某甲、葉某乙伙同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夏某某、孫某甲、葉某甲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財物,幫助其逃匿,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窩藏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夏某某、葉某乙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以再犯應(yīng)當(dāng)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之規(guī)定,是累犯,應(yīng)當(dāng)從重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第二百九十四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應(yīng)當(dāng)數(shù)罪并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依法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建德市人民法院
????????
??????????????????????????????????????檢察員:余??峰
??????????????????????????????????????????????莊子珺
??????????????????????????????????????????????郭睿亭
????????????????????????????????二○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
??1、被告人王某甲現(xiàn)羈押于淳安縣看守所;被告人夏某某、葉某甲、葉某乙現(xiàn)羈押于桐廬縣看守所;被告人孫某甲、雷某甲、葉某丙現(xiàn)羈押于建德市看守所;
??2、預(yù)審卷宗一百五十八卷、補充偵查卷宗七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