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洪檢公訴刑訴〔2019〕28號
被告人熊某某,女,1970年**月**日出生,江西南昌人,身份證號碼3601031970********,漢族,大學文化,江西**電視臺****廣告中心控管科原**,住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qū)**路**小區(qū)**棟**單元**室。2018年6月25日,因涉嫌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挪用公款罪被南昌市監(jiān)察委員會留置。2018年12月24日經(jīng)本院決定刑事拘留,同日由南昌市公安局執(zhí)行。2018年12月29日經(jīng)本院決定逮捕,同日由南昌市公安局執(zhí)行。
本案由南昌市監(jiān)察委員會調查終結,以被告人熊某某涉嫌貪污罪,于2018年12月24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8年12月24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退回補充調查一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二次。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被告人熊某某利用在江西**電視臺從事財務工作職務上的便利,單獨或者與他人共同,通過虛假報銷發(fā)票、通過代理公司套取電視臺返點、將電視臺客戶應付廣告費據(jù)為己有等方式侵占公款共計人民幣3112.99653萬元。具體事實如下:
1.2007年至2013年期間,熊某某利用其在江西**電視臺從事財務工作的職務便利,以業(yè)務員陳某某、魏某某、潘某某的名義在江西**電視臺虛假報銷業(yè)務費共計157.35903萬元,將報銷資金據(jù)為己有。分別為:
(1)2007年起至2013年,熊某某以報銷廣告中心部門費用的名義,多次找到“江西**二套”業(yè)務員陳某某,在電視臺部門業(yè)務費報銷憑證上簽字,虛報業(yè)務費共計59.62742萬元,報銷后由陳某某將現(xiàn)金交于熊某某。
(2)2008年至2012年期間,熊某某以報銷**中心部門費用的名義,多次通過時任“江西**四套”廣告部主任鞠某某找到“江西**四套”業(yè)務員潘某某,在電視臺部門業(yè)務費報銷憑證上簽字,虛報業(yè)務費共計78.72636萬元,報銷后由潘某某或者鞠某某將現(xiàn)金交于熊某某。
(3)2009年至2011年期間,熊某某以報銷廣告中心部門費用的名義,多次通過鞠某某找到“江西**四套”業(yè)務員魏某某,在電視臺部門業(yè)務費用報銷憑證上簽字,虛報業(yè)務費共計19.00525萬元,報銷后由鞠某某將現(xiàn)金交于熊某某。
2.2007年左右,時任江西**電視臺副臺長、廣告中心主任張某某(另案處理)與廣告中心辦公室主任劉某某(另案處理)、熊某某商量后決定,成立江西**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用于套取電視臺業(yè)務返點。張**安排劉**負責公司設立事宜,熊某某作為財務人員對接廣告費的支付。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張**從電視臺廣告中心的公共業(yè)務中陸續(xù)將“上海**”、“碧**”、“金**”等廣告品牌轉由**公司“代理”,并決定給予**公司廣告完成量5%的返點,通過虛增開支的方式套取江西**電視臺業(yè)務返點共計726.4675萬元。
熊某某利用自己控制的公司和個人賬戶,將上述**公司套取的返點726.4675萬元中的50萬元用于為張**支付家具款、80萬元通過廣州**公司付給劉某某,其余款項均轉至熊某某保管,至案發(fā)前尚未分配。
3.2007年左右,時任江西**電視臺副臺長、廣告中心主任張**與劉**、熊某某成立江西**傳媒有限公司用于套取**電視臺業(yè)務返點,熊某某作為**電視臺財務人員對接廣告費的支付。2008年至2011年期間,熊某某根據(jù)張某某的安排,通過**公司財務人員劉某某控制該公司向江西**電視臺支付廣告費事宜。
2009年期間,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過**公司代理向江西**電視臺投放“**”廣告,并陸續(xù)向**公司支付了1071.29萬元的廣告費。期間,江西**電視臺下單播出了“**”廣告,應收廣告費共計981萬元,但熊某某并未安排**公司向電視臺支付該981萬元廣告費。由于此前張某某告知熊某某“**”品牌不需要提供發(fā)票,于是熊某某起意將“**”的廣告費據(jù)為己有,并通過在**電視臺排播系統(tǒng)中虛假錄入收款單的方式,沖平了**電視臺應收“**”981萬元廣告費的賬目。
此后,熊某某利用自己實際控制的多個公司銀行賬戶以及熊某某、陸某某等人銀行賬戶,將上述**公司應付江西**電視臺的981萬元廣告費利用承兌匯票、轉賬等方式在賬戶之間周轉,并通過賬戶取現(xiàn)、購物卡套現(xiàn)等方式,將該981萬元據(jù)為己有。
4.江西**傳媒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熊某某先后以多家公司(以下簡稱**系列公司)在江西**電視臺開展業(yè)務,由于業(yè)務量較大,在2013年之前,江西**電視臺為平衡每年的業(yè)務量,允許熊某某延遲支付廣告費。由于江西**電視臺在2011年切割排播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熊某某在錄入**系列公司收款數(shù)據(jù)時,虛假錄入收款單,致使排播系統(tǒng)不能正確顯示欠款,存在未付款而已“平賬”的情況。
2012年下半年,熊某某告知熊某某,其公司還有2000多萬元的廣告費欠款,熊某某在**電視臺排播系統(tǒng)中查對欠款情況后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中顯示**系列公司的欠款為1000萬元左右,讓熊某某先支付該部分欠款,剩余的1000余萬元欠款看看再說。2014年,熊某某為讓熊某某不再催繳剩余欠款,以公司清理賬目為由,交給熊某某一張鈔某某興業(yè)銀行卡,并陸續(xù)轉入該賬戶600萬元,讓熊某某將資金先用于理財。
2016年,熊某某發(fā)現(xiàn)排播系統(tǒng)中確實不再顯示**系列公司的1000余萬元欠款,于是和熊某某商量將該1000余萬元廣告費扣除20%稅費后,兩人平分,具體分配金額由熊安華計算。2016年10月左右,熊某某算好分配金額后,讓熊某某從鈔某某興業(yè)銀行賬戶中轉出140萬元,剩余的460萬元分給熊某某。之后,熊某某讓公司財務人員廖某某在此后的公司財務月報表中,不再記錄該項應付電視臺1048.17萬元廣告費。
2017年初,廖某某根據(jù)熊某某的要求,在中信銀行開設賬戶并將銀行卡、網(wǎng)銀等相關資料全部交給熊某某,該賬戶由熊某某實際控制和使用。之后,熊某某將鈔某某興業(yè)銀行賬戶中自己分得的460萬元廣告費以及理財收益全部轉賬到自己控制的廖某某中信銀行賬戶。
5.2012年,張某某(已判決)找到被告人熊某某提出支付**廣告欠江西**電視臺的200萬元廣告費,但熊某某在**電視臺業(yè)務系統(tǒng)中發(fā)現(xiàn)該賬未顯示,便要求張**暫不支付。2017年11月,江西**電視臺廣告中心按照領導要求將收取廣告費職能移交財務中心,并向財務中心提供廣告客戶的應收款情況。熊某某在核對**公司應收款時,發(fā)現(xiàn)**公司欠款為270余萬元,于是向張某某詢問是否支付了之前暫緩支付的200萬元廣告費,張某某表示未支付。熊某某為將該200萬元廣告費據(jù)為己有,只向電視臺財務中心移交了系統(tǒng)顯示的**公司270余萬元欠款,未反映**公司另外的200萬元欠款。此后不久,熊某某到張某某的辦公室找到張某某,提出扣除20%稅后兩人平分該200萬元廣告費,張某某答應了每人分80萬元,熊某某表示同意。
2018年3月左右,熊某某應約至張某某辦公室,收下20萬元現(xiàn)金;同年5月左右,熊某某在張某某辦公室,收下30萬元現(xiàn)金;張某某表示剩下的30萬元會盡快給熊某某。
被告人熊某某到案后,主動、如實交代了調查機關尚未掌握的其涉嫌貪污犯罪的事實,并積極退繳了其個人實得的1648.35903萬元,及由其控制的共同貪污所得596.4675萬元,共計2244.82653萬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銀行卡、存折等物證;
2報銷費用憑證、銀行交易記錄、廣告發(fā)布合同等書證;
3證人魏某某、潘某某、陳某某、張某某、熊某某、張某某、廖某某、劉某某、金某某、鈔某某、劉某某、劉某某等人的證言;
4被告人熊某某的供述與辯解;
5.**電視臺排播系統(tǒng)、熊某某電腦記載等電子數(shù)據(jù)。
本院認為,被告人熊某某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從事財務工作的職務便利,單獨或與他人共同侵吞公共財物共計人民幣3112.?99653?萬元,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以貪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之情節(jié)。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檢??察??官:吳??蓉
檢??察??官:陳??威
檢察官助理:段志亮
?2019年4月26日
附:
????1.被告人熊某某現(xiàn)羈押于南昌市第一看守所。
2.案卷材料十四冊,銀行卡五十六張,銀行存折及理財賬戶二十四本,U盤一個,手機二部。
3.南昌市監(jiān)察委員會依法扣押了熊某某主動退繳的非法所得2244.82653萬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