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澄檢訴刑訴〔2020〕941號
被告人李某甲,女,1990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5327221990********,漢族,小學文化,肉品加工工作,住云南省孟連縣**鎮(zhèn)**村(戶籍所在地云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鎮(zhèn)**村委會**組**號)。
被告人李某乙(曾用名李某丙),被告人李某甲配偶,男,1976年**月**日生,身份證號碼5327241976********,漢族,初中文化,肉品加工工作,住云南省孟連縣**鎮(zhèn)**村(戶籍所在地云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鎮(zhèn)**村民委員會**小組**號)。
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7月5日被江陰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3日被該局取保候審。
本案由江陰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20年4月2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同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被告人李某甲于2018年初為非法獲利,在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受上線犯罪嫌疑人指使,由上線犯罪嫌疑人提供銀行卡,被告人李某甲持上述銀行卡至銀行取款后轉交上線犯罪嫌疑人,并從中獲取2-3%的好處費。被告人李某乙明知是詐騙所得,仍在被告人李某甲忙時,受被告人李某甲安排,前往銀行幫助取款,再由被告人李某甲轉交上線犯罪嫌疑人。其中被告人李某甲共計取款人民幣49000余元,被告人李某乙共計取款人民幣9900元。具體犯罪事實分述如下:
1.浙江省紹興市被害人王某某于2019年5月17日遭遇電信詐騙被騙人民幣13000元,其中人民幣5000元由被害人賬戶轉出后經(jīng)轉賬進入姓名為“張某某”、尾號為7316的中國建設銀行卡,由被告人李某甲取現(xiàn)人民幣4900元轉交上線犯罪嫌疑人。
2.山西省孝義市被害人馬某某于2019年5月23日遭遇電信詐騙被騙人民幣8000元,該款由被害人賬戶轉出后經(jīng)轉賬進入上述銀行卡,由被告人李某甲取現(xiàn)人民幣7900元轉交給上線犯罪嫌疑人。
3.四川省興文縣被害人吳某某于2019年6月11日遭遇電信詐騙被騙人民幣17000元,該款由被害人賬戶轉出后經(jīng)轉賬進入上述銀行卡,由被告人李某甲取現(xiàn)人民幣16800元轉交給上線犯罪嫌疑人。
4.江蘇省江陰市被害人郭某某于2019年6月18日遭遇電信詐騙被騙人民幣30000元,該款由被害人賬戶轉出后直接轉入上述銀行卡,由被告人李某甲幫忙取現(xiàn)人民幣19800元、被告人李某乙?guī)兔θ‖F(xiàn)人民幣9900元,后均轉交給上線犯罪嫌疑人。
案發(fā)后,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退賠被害人郭某某人民幣3000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江陰市公安局制作和收集的刑事案件偵破經(jīng)過、銀行卡交易明細、人口信息等書證;
2.被害人王某某、馬某某、郭某某、吳某某的陳述;
3.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的供述與辯解;
4.江陰市公安局制作的搜查筆錄及照片;
5.江陰市公安局調(diào)取的監(jiān)控錄像;
6.江陰市公安局調(diào)取的電子數(shù)據(jù)。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明知是犯罪所得而協(xié)助將資金轉移,其行為均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之規(guī)定,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系坦白,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分別判處。
?????????????????????此致
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宋夢醒
2020年5月27日?
附:
1.被告人李某甲、李某乙現(xiàn)均取保候審于云南省孟連縣**鎮(zhèn)**村。
2.全部案卷材料。
3.《認罪認罰具結書》二份。
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