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津辰檢三部刑訴〔2019〕15號
被告人戴某某,男,1963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201011963********,漢族,大學文化,天津市**總公司**、天津市**有限公司原**,戶籍地天津市和平區(qū)**里**,現住天津市河東區(qū)**園**。2019年3月4日,被天津市北辰區(qū)監(jiān)察委員會留置,同年5月20日被延長留置期限。2019年8月30日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經本院決定刑事拘留,由公安北辰分局執(zhí)行;同年9月6日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經本院決定逮捕,由公安北辰分局執(zhí)行。
本案由天津市北辰區(qū)監(jiān)察委員會調查終結,以被告人戴某某涉嫌貪污罪、受賄罪,于2019年8月30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8月30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告知被害單位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因案件重大、復雜,本院于2019年10月6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經依法審查查明:
天津市**總公司(以下簡稱市**總公司)系全民所有制企業(yè),被告人戴某某自2012年11月起任該公司**。天津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自2009年3月至今,系市**總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戴某某受市**總公司委派擔任該公司**,直至2017年3月被免職。
貪污罪部分:
一、2014年4月,王某甲(戴某某四嫂)向戴某某提出借款300萬元用于購買天津市河東區(qū)萬達公館的房產,戴某某遂指使**公司財務負責人林某某(另案處理)、會計邢某某(另案處理)將**公司通過虛開發(fā)票套取的帳外資金中的300萬元轉至王某甲銀行賬戶,王某甲利用上述錢款購買了河東萬達公館的房產。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初,戴某某指使林某某通過虛開發(fā)票套取**公司錢款共計700萬元,并將上述錢款保存于邢某某處,供戴某某個人使用。后邢某某根據戴某某指示,將其中350萬元用于購買河東區(qū)恒大帝景房產、將其中250萬元以個人名義借給侯某某使用、將其中的25萬元用于個人消費,剩余錢款存放在王某乙(邢某某姐夫)銀行賬戶中。
二、2011年9月,戴某某要求林某某購買一塊金條用于業(yè)務送禮,林東明用**公司錢款以**公司職工張某某的名義購買了一塊價值人民幣21330元的虎年生肖金條交于戴某某,后戴某某將該金條據為己有。
截止到2019年10月16日,戴某某退繳贓款人民幣705萬元。
受賄罪部分:
一、天津市人防工程建筑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系市**總公司下屬企業(yè)。
2014年8月,**中心**部**劉某某承攬河東區(qū)紅星國際廣場人防工程項目后,戴某某以其朋友郝某某正在跟蹤此項目、需要給其補償費為由,向劉某某索要錢款人民幣70萬元。
2015年4月,劉某某承攬南開區(qū)融創(chuàng)天拖人防工程項目時,戴某某以其朋友“小輝”正在洽談該項目、需要給其補償費為由,向劉某某索要錢款人民幣40萬元。
2016年2月,劉某某在承攬西青區(qū)旭輝御府人防工程項目時,戴某某以其朋友楊某某正在洽談該項目、需要給其補償費為由,向劉某某索要人民幣40萬元。
二、戴某某在任**公司**期間,多次將**公司資質借給侯某某(另案處理)承攬人防工程,并在侯某某向**公司供應鋼材的業(yè)務上給予關照。侯某某為感謝戴某某,分別于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購買金條各一塊送予戴某某,兩塊金條價值共計人民幣45756.2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金條照片等物證;2.邢某某等人的銀行流水等書證;3.證人林某某等人的證言;4.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
本院認為,被告人戴某某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一款、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之規(guī)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三百八十六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分別以貪污罪、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自動投案,到案后如實供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系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天津市北辰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孫躍文
2019年10月16日
附:
1.被告人戴某某現羈押于北辰區(qū)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9冊、補充材料17頁。
3.戴某某辯護人楊玉芙,天津四方君匯律師事務所律師,聯(lián)系電話:1382004****。
4.被告人退繳的705萬元贓款現存放于中共天津市北辰區(qū)紀律檢查委員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