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興義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義檢公訴刑訴〔2019〕1216號(hào)
被告人彭某某,男,1967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hào)碼5223211967********,漢族,大專文化,戶籍所在地興義市,系興義市**商貿(mào)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住興義市**路**號(hào)**棟**室。因本案于2019年8月2日在云南省麗江市被抓獲,2018年8月9日被興義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8年9月12日經(jīng)本院審查批準(zhǔn)逮捕,2018年9月13日由興義市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興義市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彭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8年12月1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8年12月12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hù)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事實(shí)不清,證據(jù)不足,本院兩次退回偵查機(jī)關(guān)補(bǔ)充偵查(2019年1月24日至2019年2月24日、2019年4月6日至2019年5月6日),偵查機(jī)關(guān)分別于2019年2月22日、2019年4月22日補(bǔ)查重報(bào)審查起訴。期間,因案情復(fù)雜,本院于2019年1月11日(2019年1月13日至2019年1月27日)、2019年3月23日(2019年3月23日至2019年4月6日)、2019年5月23日(2019年5月23日至2019年6月6日)三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gè)月。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間,被告人彭某某以貴州省興義市**商貿(mào)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為平臺(tái),以公司經(jīng)營水泥、汽車銷售缺少周轉(zhuǎn)資金等為借口,以月息1.5%至3.5%作為誘餌,通過親戚、同學(xué)、朋友的介紹、口口相傳等途徑向羅某某等59名不特定對(duì)象吸收存款共計(jì)3408萬元,彭某某資金鏈斷裂后造成羅某某等59名不特定對(duì)象借款共計(jì)2133.92萬元未歸還。具體犯罪事實(shí)如下:
1、2014年5月12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羅某某吸收存款10萬元,支付羅某某2.4萬元利息,現(xiàn)有7.6萬元本金未歸還。
2、2013年3月1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陳某甲吸收存款32萬元(其中有2萬元是購車的保證金),支付陳某甲16.8萬元利息,現(xiàn)有15.2萬元本金未歸還。
3、2012年12月25日、2013年6月20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馬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42萬元,支付馬某某22.96萬元利息,現(xiàn)有19.04萬元本金未歸還。
4、2015年2月15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朱某甲吸收存款60萬元,支付朱某甲3.6萬元利息,現(xiàn)有56.4萬元本金未歸還。
5、2015年2月5日、2015年4月20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艾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50萬元,支付艾某某2.5萬元利息,歸還艾某某4萬元,現(xiàn)有43.5萬元本金未歸還。
6、2013年1月7日至2014年4月1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四次向錢某甲吸收存款共計(jì)400萬元,支付錢某甲163.2萬元利息,現(xiàn)有236.8萬元本金未歸還。
7、2013年12月13日至2015年4月2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高某甲吸收存款共計(jì)80萬元,支付高某甲15.88萬元利息,現(xiàn)有64.12萬元本金未歸還。
8、2013年5月2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廖某某吸收存款10萬元,支付廖某某4.8萬元利息,現(xiàn)有5.2萬元本金未歸還。
9、2014年1月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錢某乙吸收存款10萬元,支付廖某甲1.8萬元利息,現(xiàn)有8.2萬元本金未歸還。
10、2013年6月29日至2014年9月1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趙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45萬元,支付趙某某13.7萬元利息,現(xiàn)有31.3萬元本金未歸還。
11、2014年3月4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胡某某吸收存款20萬元,支付胡某某6萬元利息,現(xiàn)有14萬元本金未歸還。
12、2015年5月2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鄧某某吸收存款10萬元,鄧某某未得利息,現(xiàn)有10萬元本金未歸還。
13、2014年7月24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李某甲吸收存款20萬元,支付李某甲4萬元利息,現(xiàn)有16萬元本金未歸還。
14、2012年12月10日、2014年4月10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朱某乙吸收存款共計(jì)41萬元,支付朱某乙20.12萬元利息,現(xiàn)有20.88萬元本金未歸還。
15、2014年2月27日至2014年8月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王某甲吸收存款共計(jì)30萬元,支付王某甲7.04萬元利息,現(xiàn)有22.96萬元本金未歸還。
16、2014年4月3日、2014年6月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許某甲吸收存款共計(jì)40萬元,支付許某甲10.8萬元利息,現(xiàn)有29.2萬元本金未歸還。
17、2013年12月1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許某乙吸收存款8萬元,支付許某乙2.72萬元利息,現(xiàn)有5.28萬元本金未歸還。
18、2014年12月6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許某丙吸收存款15萬元,支付許某丙1.5萬元利息,現(xiàn)有13.5萬元本金未歸還。
19、2013年3月7日、2014年2月24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陳某乙吸收存款共計(jì)10萬元,支付陳某乙4.3萬元利息,現(xiàn)有5.7萬元本金未歸還。
20、2014年1月2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張某甲吸收存款10萬元,支付張某甲3萬元利息,現(xiàn)有7萬元本金未歸還。
21、2014年5月12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張某乙吸收存款10萬元,支付張某乙2.4萬元利息,現(xiàn)有7.6萬元本金未歸還。
22、2013年1月7日至2015年4月16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八次向李某乙吸收存款共計(jì)105萬元(其中兩筆借款是李某乙的女兒李某丙的名字),支付李某乙32.6萬元利息,歸還10萬元,現(xiàn)有62.4萬元本金未歸還。
23、2012年2月28日至2014年6月11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七次向楊某甲吸收存款共計(jì)80萬元,支付楊某甲34.25萬元利息,現(xiàn)有45.75萬元本金未歸還。
24、2013年5月7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王某乙吸收存款50萬元,支付王某乙19.6萬元利息,歸還20萬元,現(xiàn)有10.4萬元本金未歸還。
25、2013年2月29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楊某乙吸收存款20萬元,支付楊某乙11.2萬元利息,現(xiàn)有8.8萬元本金未歸還。
26、2013年4月22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潘某甲吸收存款18萬元,支付潘某甲9萬元利息,現(xiàn)有9萬元本金未歸還。
27、2014年10月21日至2015年4月29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高某乙吸收存款共計(jì)65萬元,支付高某乙4.2萬元利息,現(xiàn)有60.8萬元本金未歸還。
28、2014年2月28日、2014年8月2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許某丁吸收存款共計(jì)55萬元,支付許某丁15.3萬元利息,歸還5萬元,現(xiàn)有34.7萬元本金未歸還。
29、2014年3月24日至2015年5月4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七次向許某戊吸收存款共計(jì)160萬元,支付許某戊33.3萬元利息,歸還7萬元,現(xiàn)有119.7萬元本金未歸還。
30、2014年4月12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黃某甲吸收存款30萬元,支付黃某甲7.8萬元利息,現(xiàn)有22.2萬元本金未歸還。
31、2014年4月13日至2015年5月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四次向黃某乙吸收存款共計(jì)114萬元,支付黃某乙29.3萬元利息,歸還14萬元,現(xiàn)有70.7萬元本金未歸還。
32.?2014年11月26日、2015年3月26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二次向楊某丙吸收存款共計(jì)100萬元,支付楊某丙9.8萬元利息,現(xiàn)有90.2萬元本金未歸還。
33.?2014年4月12日至2015年1月7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黃某丙吸收存款共計(jì)140萬元,支付黃某丙27.6萬元利息,歸還21萬元,現(xiàn)有91.4萬元本金未歸還。
34.?2013年3月21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閆某某吸收存款30萬元,支付閆某某15萬元利息,歸還1.65萬元,現(xiàn)有13.35萬元本金未歸還。
35.?2013年5月27日、2014年4月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兩次向萬某某吸收存款90萬元,支付萬某某32萬元利息,現(xiàn)有58萬元本金未歸還。
36.?2014年12月27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祝某某吸收存款30萬元,支付祝某某1.8萬元利息,歸還12萬元,現(xiàn)有16.2萬元本金未歸還。
37.?2013年3月5日至2015年4月2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四次向周某甲吸收存款50萬元,支付周某甲13.28萬元利息,現(xiàn)有36.72萬元本金未歸還。
38.?2013年3月26日、2013年12月24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二次向周某乙吸收存款15萬元,支付周某乙6.9萬元利息,現(xiàn)有8.1萬元本金未歸還。
39.?2013年12月19日至2015年5月1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黎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15萬元,支付黎某某2.7萬元利息,歸還2萬元,現(xiàn)有10.3萬元本金未歸還。
40.?2013年1月27日至2015年2月26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二次向陳某丙吸收存款共計(jì)50萬元,支付陳某丙8萬元利息,歸還4萬元,現(xiàn)有38萬元本金未歸還。
41.?2014年11月1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凌某某吸收存款20萬元,支付凌某某1.2萬元利息,現(xiàn)有18.8萬元本金未歸還。
42.?2013年10月18日至2014年9月2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韓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75萬元,支付韓某某18.1萬元利息,現(xiàn)有56.9萬元本金未歸還。
43.?2013年8月19日至2014年5月21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龍某某(邱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50萬元,支付龍某某(邱某某)13.2萬元利息,歸還4萬元,現(xiàn)有32.8萬元本金未歸還。
44.?2014年8月20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譚某甲吸收存款30萬元,支付譚某甲5.4萬元利息,歸還5萬元,現(xiàn)有19.6萬元本金未歸還。
45.?2014年12月1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3.5%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劉某甲吸收存款300萬元,支付劉某甲126.5萬元利息,歸還100萬元,現(xiàn)有73.5萬元本金未歸還。
46.?2013年3月28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呂某某吸收存款30萬元,支付呂某某14.4萬元利息,現(xiàn)有15.6萬元本金未歸還。
47.?2015年3月17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李某丁吸收存款25萬元,未支付李某丁利息,現(xiàn)有25萬元本金未歸還。
48.?2012年12月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潘某乙吸收存款25萬元,支付潘某乙14萬元利息,歸還3萬元,現(xiàn)有8萬元本金未歸還。
49.?2015年1月27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劉某戊吸收存款50萬元,支付劉某戊3萬元利息,現(xiàn)有47萬元本金未歸還。
50.?2013年10月2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景某甲吸收存款25萬元,支付景某甲10萬元利息,現(xiàn)有15萬元本金未歸還。
51.?2013年9月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景某乙吸收存款20萬元,支付景某乙8.4萬元利息,現(xiàn)有11.6萬元本金未歸還。
52.?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1月2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四次向王某丙吸收存款共計(jì)80萬元,支付王某丙50.2萬元利息,歸還5萬元,現(xiàn)有24.8萬元本金未歸還。
53.?2013年3月4日、2014年4月21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二次向張某丙吸收存款共計(jì)80萬元,支付張某丙24.6萬元利息,歸還40萬元,現(xiàn)有15.4萬元本金未歸還。
54.?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8月27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三次向涂某某吸收存款共計(jì)40萬元,支付涂某某14.6萬元利息,現(xiàn)有25.4萬元本金未歸還。
55.?2015年3月10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王某丁吸收存款28萬元,支付王某丁1.68萬元利息,現(xiàn)有26.32萬元本金未歸還。
56.?2012年2月8日至2014年10月10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五次向劉某乙吸收存款共計(jì)150萬元,支付劉某乙45.9萬元利息,現(xiàn)有104.1萬元本金未歸還。
57.?2013年3月21日、2013年8月6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分二次向李某戊吸收存款共計(jì)50萬元,支付李某戊24萬元利息,現(xiàn)有26萬元本金未歸還。
58.?2013年9月13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劉某丙吸收存款100萬元,支付劉某丙38萬元利息,現(xiàn)有62萬元本金未歸還。
59.?2015年3月29日,彭某某在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情況下,以支付2%的月利息為誘餌,向陶某某吸收存款85萬元,支付陶某某5.1萬元利息,現(xiàn)有79.9萬元本金未歸還。
認(rèn)定上述事實(shí)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戶籍證明、到案經(jīng)過、借據(jù)、記賬憑證等;
2.證人證言:羅某某、陳某甲等64名證人的證言;
3.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彭某某的供述和辯解;
本院認(rèn)為,被告人彭某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向羅某某、陳某甲等59名不特定對(duì)象吸收公眾存款,吸收的資金總額為3408萬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犯罪事實(shí)清楚,證據(jù)確實(shí)、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qǐng)依法判處。
此致
貴州省興義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劉磊
2019年6月5日
附:
1.被告人彭某某現(xiàn)押于興義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22冊(cè)、散卷9頁(陶某某報(bào)案材料及陶某某提交的借條復(fù)印件);
3.記賬憑證82冊(cè),隨案移送興義市人民法院;
4.起訴書8份、量刑建議書1份、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1份、換押證1份?!?/span>
成為第一個(gè)評(píng)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