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涇檢訴刑訴〔2020〕119號
被告人張某甲,男,1958年**月**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6104231958****,漢族,初中文化程度,農民。戶籍所在地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住**鎮(zhèn)**村**組**號。2008年9月至2019年8月,任涇陽縣**鎮(zhèn)**村黨支部書記。因涉嫌挪用公款罪,于2020年6月19日被本院取保候審。
本案由涇陽縣監(jiān)察委員會調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甲涉嫌挪用公款罪,于2020年6月18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20年7月19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15日。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0年11月25日,涇陽縣人民政府為了解決**水泥廠衛(wèi)生保護區(qū)內常住人口的安置工作專門召開縣長辦公會議,經會議研究決定,由原縣國土資源局(后更名為涇陽縣自然資源局)負責清點登記拆遷戶的地面附著物,并將賠付款項按規(guī)定程序支付到**信用社公戶,后由國土資源局出具公函,拆遷戶方可在信用社領取補償款,同時還要求**鎮(zhèn)人民政府做好群眾的簽字工作。**鎮(zhèn)為了落實專項工作,專門成立了“征地拆遷工作組”,由鎮(zhèn)長任組長,被告人張某甲為組長之一。后因業(yè)務原因,縣國土資源局分別于2014年5月13日,2014年6月10日將773191.40元、677193.20元賠付款撥付至**鎮(zhèn)人民政府財政所村級資金專戶。資金到帳后,但拆遷工作仍進行緩慢,為了加快進度,時任鎮(zhèn)長曹某某安排財政所工作人員將以上兩筆款項轉至被告人的賬戶,讓其盡快落實拆遷和賠付工作。2014年6月18日,財政所工作人員將677193.20元轉至**村賬戶,后又轉至被告人個人賬戶,2014年6月23日,該所工作人員又將773191.40元以同樣的方式轉至被告人個人賬戶。該款到賬后,被告人給三戶村民共計支付386595.70元,仍將1063788.90元存于個人賬戶。2014年8月11日,由于被告人的兒子張某乙要購買自卸貨車資金不足,被告人分兩次將99萬直接轉給銷售自卸貨車的經銷商李某某,其中公款932596.53元。2019年5月份?,因被告人即將離任,鎮(zhèn)黨委書記曹某某追問其拆遷戶賠付情況,被告人稱將該款挪用,在曹某某的督促下,被告人將所有公款歸還于村集體賬戶。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書證、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張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甲在協(xié)助政府管理拆遷補償款過程中,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拆遷補償款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甲認罪認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涇陽縣人民法院
檢察官:劉旭
檢察官助理:龐娟
(院?。?/span>
2020年7月27日
附件:
1.被告人現(xiàn)取保候審在家。
2.案卷貳冊、光盤貳張、補充證據(jù)材料柒頁
3.《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
4.《量刑建議書》五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