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張某甲,男, 198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1525271989********,漢族,中共黨員,初中文化,無業(yè),住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鄉(xiāng)**村**號。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1月17日被廣東省東莞市公安局常平分局金美派出所抓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1月23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經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3月2日被濟源市公安局逮捕。
被告人熊某甲,男,1988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311291988********,漢族,初中文化,無業(yè),住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鎮(zhèn)**村**號。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3月3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白云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抓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3月9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經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4月13日被濟源市公安局逮捕。
被告人王邵,男, 1988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401031988********,漢族,大專文化,無業(yè),住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qū)**路**號**小區(qū)**幢**室。曾因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于2017年6月23日被河南省民權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1萬元,2017年12月5日刑滿釋放。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2月2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抓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2月8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經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3月17日被濟源市公安局逮捕。
被告人熊某乙,男, 1993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 4311291993********瑤族,初中文化,無業(yè),住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鎮(zhèn)**村**號。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 2018年1月18日被廣東省東莞市公安局企石分局抓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1月23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經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3月2日被濟源市公安局逮捕。
被告人歐陽某某,男, 1988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311291988********,瑤族,初中文化,無業(yè),住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鎮(zhèn)**村**組。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1月26日被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公安局小圩派出所抓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2月1日被濟源市公安刑事拘留;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經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3月2日被濟源市公安局逮捕。
被告人陳某甲,男, 1982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507241982********,漢族,初中文化,無業(yè),住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巷**號。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6月7日被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抓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于2018年6月9日被濟源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經濟源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18年7月16日被濟源市公安局逮捕。
本案由濟源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甲涉嫌信用卡詐騙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被告人熊某甲涉嫌信用卡詐騙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被告人王邵涉嫌信用卡詐騙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被告人熊某乙涉嫌信用卡詐騙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告人陳某甲涉嫌信用卡詐騙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告人歐陽某某涉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于2018年8月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期間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二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
經依法審查查明:
一、被告人張某甲的犯罪事實
(一)信用卡詐騙罪
1、2016年4月4日至4月7日,被告人于某某、李某甲(已判決)在濟源市宣化街建行中心分理處和農行金匯分理處的ATM機上安裝讀卡器和攝像頭竊取濟源市六名被害人的信用卡信息,后將六名被害人的信用卡信息賣給張某甲,由張某甲復制銀行卡通過ATM機取款和POS機消費的形式刷出,后按照比例反饋給于某某和李某甲。六名被害人分別為:王某甲的建行卡(6210812480005******)被盜刷17956.88元;薛某某丈夫陶某某的建行卡(6217002480003******)被盜刷5125.32元;趙某某的建行卡(6217002480000******)被盜刷5823.28元;王某乙的建行卡(6222802482101******)被盜刷3739元;成某某的建行卡(6217002480001******)被盜刷12097.49元;李某丙的建行卡(62170024800017******)被盜刷3076.79元,共計47818.76元。
2、 張某甲伙同他人于2016年11月,盜取閆某某的中行銀行卡6217880100000******,共計347011.71元。
3、張某甲伙同他人于2016年10月20日,盜取鄭某某的云南農信銀行卡6231900000102******,共計509301.06元。
4、張某甲伙同他人于2016年9月7日,盜取王某丙的建行銀行卡6227002394010******,共計474490.23元。
5、張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5日,盜取張某乙的農行銀行卡6228481159563******,共計22199.49元。
6. 張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9日,盜取宣某某的中行銀行卡6217857000056******,共計18630.88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4、被害人陳述等。
(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7年8月份以來,張某甲在通過網絡等方式非法獲取的他人信用卡信息,通過QQ向他人提供、收買共計12條信用卡信息并部分保存于自己隨身攜帶的ipad中(已扣除5條重復信用卡信息),用于他人或自己實施犯罪。上述信息經過銀行卡檢測中心鑒定:數據格式符合“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數據,若將數據寫入磁條卡,被寫入數據的卡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二、被告人熊某甲的犯罪事實
(一)信用卡詐騙罪
1.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11月2日,盜取舒某某的興業(yè)銀行卡622908328920******,共計 27070.03元;
2.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11月13日,盜取孫某甲的中行銀行卡6217856000058******,共計7780.52元;
3.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6年11月24日,盜取宋某某的中行銀行卡6216600200000******,共計95515.69元;
4.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7、8月,盜取唐某某的工行銀行卡6212261901003******,共計33372.14元;
5.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12月22日至2018年1月10日期間,盜取郭某某的交行銀行卡6222621310016******,共計206731.27元;
6.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9月18日,盜取孫某乙的交行銀行卡6222621210000******,共計10120.88元;
7.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11月9日,盜取李某乙的中行銀行卡6259063790******,共計3986元;
8.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12月22日,盜取梁某某的建行銀行卡6217003370006******,共計14453.84元;
9.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10日至12月29日,盜取曾某某的招商銀行卡6214836554******,共計95302.88元;
10.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9月18日至9月20日,盜取楊某甲的工行銀行卡6222081001031******,共計11066.09元;
11.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9月2日,盜取吳某某的交行銀行卡6222620910018******,共計30338.86元;
12.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9月6日,盜取翟某某的交行銀行卡6222620910022******,共計14554.85元;
13.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2日,盜取易某某的建行銀行卡6217007200026******,共計 3714.23元;
14.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2日至8月25日,盜取李某丁的建行銀行卡6217007200029******,共計10596.23元;
15.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9月21日,盜取湯某某的中信銀行卡6217710301******,共計42279.47元;
16.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9月21日,盜取莫某某的招商銀行卡6214837801******,共計7193.23元;
17.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12月1日,盜取王某丁的建行銀行卡4367423380630******,共計2665.37元;
18.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6日,盜取宋某某的建行銀行卡6217000780013******,共計4751.96元;
19.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1日,盜取韋某某的建行銀行卡6217007200038******,共計961.18元;
20.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16日,盜取房某某的浦發(fā)銀行卡6225160101******,共計283178.63元;
21. 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8日,竊取陳某乙的建行銀行卡6236681540007******,共計62755.75元;
22、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3日,竊取張某某的招商銀行卡632124198611******,共計1477.95元;
23、熊某甲伙同他人于2017年8月27日,竊取孫某丙的招商銀行卡621485021******,共計9987.19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4、被害人陳述等。
(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7年以來,熊某甲多次竊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有37個銀行賬戶信息存放于其使用的QQ里,用于他人或自己實施犯罪,經過銀行卡檢測中心鑒定,37個銀行賬戶信息均為:數據格式符合“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數據,若將數據寫入磁條卡,被寫入數據的卡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三、被告人王邵的犯罪事實
(一)信用卡詐騙罪
1.王邵伙同他人于2018年1月4日,盜取許某某的中行銀行卡6217257500000******,共計6047.7元;
2.王邵伙同他人于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15日,盜取楊某乙的郵政銀行卡6217852600000******,共計18219.95元;
3. 王邵伙同他人于2015年4月10日至4月11日,
盜取周某某的建行銀行卡4367423379260******,共計23111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4、被害人陳述等。
(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7年以來,王邵多次通過網絡等方式,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用于他人或自己實施犯罪,經對王邵隨身攜帶并使用的ipod(20條)和華為手機(6條)及U盤(223)進行數據提取時,發(fā)現(xiàn)有6222081001023******等共計249條信用卡信息資料,上述銀行卡信息經銀行卡檢測中心鑒定,均為數據格式符合“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數據,若將數據寫入磁條卡,被寫入數據的卡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四、被告人熊某乙的犯罪事實
(一)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6年7月左右,熊某乙在網上購買改裝好的POS機、王碩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先后三次在“小?!钡牡昀飭为毟`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共計58條,并保存于自己的U盤里。上述銀行卡信息經銀行卡檢測中心鑒定:數據格式符合“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數據,若將數據寫入磁條卡,被寫入數據的卡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
2016年以來,熊某乙通過網絡購買采集器、寫卡器、白卡或非法獲取他人的信用卡信息,公安機關扣押熊某乙持有5張銀行卡和白卡14張,經檢測,19張卡磁道數據格式和取值符合“GB/T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的要求,卡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者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五)被告人歐陽某某和熊某乙的犯罪事實
(一)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7年上半年,熊某乙將提供改裝的POS機(含POS機綁定的銀行卡、身份證),歐陽某某負責將該POS機投放到“啊才”的咖啡店里竊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后由熊某乙將竊取的銀行卡信息導出并保存,歐陽某某先后三次竊取共計63條銀行卡信息并保存于熊某乙的電腦里。上述銀行卡信息經銀行卡檢測中心鑒定,均為:數據格式符合“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數據,若將數據寫入磁條卡,被寫入數據的卡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六、被告人陳某甲的犯罪事實
(一)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3年以來,陳某甲單獨或伙同他人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73條,并分別保存在陳某甲所使用的QQ微云、收藏夾或者郵箱、電腦中,上述銀行卡信息經銀行卡檢測中心鑒定,均為數據格式符合“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要求的數據,若將數據寫入磁條卡,被寫入數據的卡將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
2014年以來,陳某甲通過網絡購買采集器、寫卡器、白卡或非法獲取他人的信用卡信息,公安機關扣押陳某甲持有18張銀行卡和21張白卡,經檢測,上述卡片磁道數據格式和取值符合“GB/T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guī)范”的要求,具備向發(fā)卡機構發(fā)起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或者部分交易的功能。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七、被告人張某甲、熊某乙、陳某甲共同犯罪事實
(一)信用卡詐騙罪
1、2016年4月份左右,陳某甲在福建省松溪縣竊取李某戊的農行銀行卡6259960042******,后伙同張某甲共計盜取24483.93元。后陳某甲分得贓款8000元。
2、張某甲伙同熊某乙等人于2017年8月5日,盜取鄒某某的中行銀行卡6013822000584******,共計33847.26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4、被害人陳述等。
(二)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2016年3月前后,張某甲向熊某乙提供改裝好的POS機,熊某乙先后二次在“小?!钡牡昀锔`取信用卡信息資料143條。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1、書證、物證;2、鑒定意見;3、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甲、熊某甲、王邵、熊某乙、陳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冒用他人信用卡騙取財物,其中張某甲、熊某甲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被告人王邵、熊某乙、陳某甲詐騙數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熊某乙、陳某甲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量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妨礙信用卡管理罪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甲、熊某甲、王邵、熊某乙、歐陽某某、陳某甲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資料,足以偽造可進行交易的信用卡,數量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二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甲、熊某甲、王邵、熊某乙、陳某甲一人犯數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應當數罪并罰。本案系共同犯罪,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被告人熊某乙、歐陽某某、陳某甲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系坦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王邵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判決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又犯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系累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應當從重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濟源市人民法院
檢察員:秦立彬
王 靜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
1、被告人張某甲、熊某甲、王邵、熊某乙、歐陽某某、陳某甲現(xiàn)羈押于濟源市看守所。
2、本案卷宗 17 卷、檢測報告2本、光盤15張、U盤5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