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興檢刑訴〔2020〕251號
被告人張某某,男,1975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4329301975********,漢族,初中文化,戶籍所在地湖南省祁陽縣,住湖南省祁陽縣**鎮(zhèn)**村**組**號。因涉嫌非法買賣爆炸物罪,于2020年9月3日被興安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經本院批準,次日由興安縣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興安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某涉嫌非法買賣爆炸物罪,于2020年11月17日向本院移送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20年7月中旬,高某某(另案處理)微信聯(lián)系被告人張某某購買13件“魚雷”,2020年7月17日晚,張某某將13件小作坊自制“魚雷”從湖南省祁陽縣**鎮(zhèn)**村**交給高某某,高某某微信轉賬2870元給張某某,之后高某某將“魚雷”儲存在家中用于炸魚。2020年8月13日,高某某的堂哥高某某從高某某家里拿了一些“魚雷”和朋友一起到興安縣第三中學附近炸魚,高某某手持一枚“魚雷”點燃引線,“魚雷”在手中爆炸炸傷高某某右手。經桂林市正誠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高某某損傷屬重傷二級,傷殘六級。
高某某被炸傷后,高某某為了和張某某協(xié)商賠償問題,于2020年8月18日微信聯(lián)系張某某,謊稱要購買9件“魚雷”,讓張某某送貨到興安,張某某于當晚21時許駕駛車牌號為湘M****8的五菱小型客車拉載27件小作坊自制“魚雷”從湖南省祁陽縣出發(fā),經由高速公路到達興安**村委會***村,在與高某某協(xié)商賠償問題時被公安機關查獲,涉案物品“魚雷”共27件被依法扣押,其中拉罐式“魚雷”432枚,大號“魚雷”1526枚,小號“魚雷”560枚,紙裝“魚雷”72枚。經當面稱量,一枚拉罐式“魚雷”所含火藥重量平均值為34.6克,一枚大號“魚雷”所含火藥重量平均值為17.3克,一枚小號“魚雷”所含火藥重量平均值為12.2克,一枚紙裝“魚雷”所含火藥重量平均值為42.13克,查獲扣押的所有“魚雷”所含火藥總重量為49.906千克。經廣西自治區(qū)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鑒定,送檢“魚雷”火藥中檢出高氯酸鉀成分。經廣西公眾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送檢“魚雷”具有爆炸功能和爆炸威力,內含黑火藥,屬于自制爆炸物品。
另查明,被告人張某某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多次與鐘某某(另案處理)買賣“魚雷”,每次均由張某某送貨到興安,鐘某某通過微信支付貨款給張某某共計1022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書證:微信支付明細、戶籍證明等;2.證人證言:證人高某某等人的證言;3.被告人及同案犯的供述和辯解:被告人張某某、同案犯高某某等人的供述和辯解;4.鑒定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檢驗報告等;5.勘驗、偵查實驗筆錄:現(xiàn)場勘驗筆錄及其圖照等。
上述證據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某違反國家對爆炸物的管理規(guī)定,非法買賣、運輸爆炸物,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買賣、運輸爆炸物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人民法院
檢察官唐懿超
檢察官助理唐丹
2020年12月17日
附件:1.被告人張某某現(xiàn)羈押于興安縣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一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