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張某某,女,1995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303821995********,漢族,大專文化程度,樂清市****有限責任公司出納,戶籍所在地浙江省樂清市**街道**村。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5月31日被樂清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日被取保候審。經本院決定,于2019年7月9日繼續(xù)取保候審。
被告人朱某甲(曾用名“周某某”),女,1977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3303231977********,漢族,大專文化程度,樂清市****有限責任公司出納,戶籍所在地浙江省樂清市**鎮(zhèn)**路**號。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1日被樂清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日被取保候審。經本院決定,于2019年7月9日被取保候審。
本案由樂清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7月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當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已告知被告人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2年至2018年7月,葉某甲(另案處理)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以樂清市****有限責任公司資金周轉、短期資金周轉等為由,在典當行自身盈利能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以借新還舊的形式,承諾月息1%-4.5%,向其親友和社會人員侯某甲、侯某乙、金某某、倪某甲、朱某乙、朱某丙、邵某某等人借款或以投資的名義吸收資金,金額達5.55億余元,截止案發(fā)尚有1.27億余元尚未歸還。
2014年2月至2018年7月,被告人朱某甲、張某某先后系樂清市****有限責任公司的出納,在不知道典當行實際經營狀況的情況下,為被告人葉某甲的吸收存款行為提供銀行賬戶、轉賬等幫助,被告人朱某甲接受倪某甲、葉某乙、侯某甲、王某某、洪某某、金某某、倪某乙等7人資金合計為373.364萬元,被告人張某某接受倪某甲、葉某乙、余某乙、金某某、朱某乙、侯某丙等16人資金合計為1350.668萬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微信聊天記錄、現(xiàn)金日記賬本、銀行開戶信息、資金賬單明細、銀行卡、微信、支付寶轉賬明細以及轉賬截圖憑證,前科情況核實證明、戶籍證明;
2.證人證言:證人王水清的證言、情況說明、到案經過;
3.被害人的陳述:被害人侯某甲、侯某乙、金某某、倪某甲、朱某乙、朱某丙、邵某某、方某某、邱某某、南某某、葉某丙、薛某甲、黃某甲、朱某丁、侯某丙、王某某、黃某乙、黃某丙、薛某乙、楊某甲、楊某乙的陳述;
4.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以及同案犯葉某甲、管某某的供述與辯解。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未經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系從犯,應當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某主動投案,并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行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朱某甲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行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均系初犯,可以酌定從輕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有期徒刑三年,適用緩刑,并處罰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檢察員:周朝章
附:
1.被告人張某某、朱某甲現(xiàn)取保候審,聯(lián)系方式137********、139********。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14冊、認罪認罰具結書2份、調查評估意見書2份。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