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本案由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張某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6月2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6月28日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告知被害人有權(quán)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8月9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公安機關于2019年9月6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19年7月28日、2019年10月7日分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十五日。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1、2017年7月,被告人張某以為被害人武某某購買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小區(qū)**棟**門**號房屋為由,騙取被害人武某某72萬元人民幣,后歸還武某某8萬元,實際騙取被害人武某某64萬元人民幣。
2、2017年10月,被告人張某以合伙辦理天津市南京路一公寓房平貸投資為由,騙取被害人趙某某70萬元人民幣。
3、2017年7月,被告人張某以融資放貸賺取利息為由騙取被害人李某某25萬元人民幣。2017年8月,被告人張某以合伙辦理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伴景灣小區(qū)一處房屋平貸投資為由,騙取被害人李某某45萬元人民幣,共計騙取被害人李某某70萬元人民幣。
4、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間,被告人張某以合伙辦理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海寧里小區(qū)一房屋平貸投資及需要手續(xù)費等理由,騙取被害人宋某某23萬元人民幣,并以合伙投資沙子生意為由騙取被害人宋某某15萬元人民幣,共計騙取被害人宋某某38萬元人民幣。
5、2017年4月,被告人張某以合伙低價收購在銀行抵押貸款的房屋并高價售出為由,騙取被害人邢某某300萬元人民幣。2017年11月份,被告人張某以為邢某某購買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洞庭路壹號小區(qū)的房屋為由,騙取被害人邢某某90萬元人民幣,共計騙取被害人邢某某390萬元人民幣。
6、2017年6月,被告人張某以為被害人段某某購買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小區(qū)**棟**門**號房屋為由,騙取被害人段某某95萬元人民幣。
7、2017年10月,被告人張某以為被害人王某某購買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洞庭壹號小區(qū)的房屋為由,騙取被害人王某某140萬元人民幣。
8、2017年6月至8月期間,被告人張某以為被害人胡某某購買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天保月榮軒小區(qū)的房屋及需要周轉(zhuǎn)資金為由,先后騙取被害人胡某某110萬元人民幣,后歸還胡某某6.4萬元人民幣,實際騙取被害人胡某某103.6萬元人民幣。
以上被告人張某騙取8名被害人共計970.6萬元人民幣。
2018年12月22日被告人張某被抓獲歸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案件來源及抓獲經(jīng)過;
2.被害人陳述;
3.證人證言;
4.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
5.銀行流水、轉(zhuǎn)賬記錄;
6.辨認筆錄、聊天記錄、戶籍證明等證據(jù)。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多名被害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張某到案后如實供述所犯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王斌
附:
1、被告人張某現(xiàn)羈押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第一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六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