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海倫市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黑海倫檢一部刑訴〔2020〕26號
被告人常某甲,男,1970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323241970********,漢族,高中二年文化,無職業(yè),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望奎縣**鄉(xiāng)**村**屯**號,現(xiàn)住黑龍江省綏化市**區(qū)**小區(qū)**號樓**單元**室。2019年7月24日因涉嫌詐騙被海倫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8月29日被海倫市公安局取保候審,同年12月23本院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本案由海倫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常某甲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12月23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12月23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后果,同日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分別于2020年1月15日、3月23日兩次退回偵查部門補充偵查,偵查部門分別于2020年2月13日、4月15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3月14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15日。
經依法審查查明:
1.2017年1月3日,劉某甲、李某甲、付某甲、李某乙、袁某某等人因尋釁滋事被海倫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事后這五家人想花錢將五人從公安局放出來,這五家通過李某丙認識海倫市共榮鄉(xiāng)常某乙,常某乙又找其叔伯弟弟被告人常某甲,常某甲在沒有能力辦理此事的情況下,謊稱能為劉某甲等人辦理此事。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間,常某甲以為被害人劉某乙(劉某甲父親)等五家辦事需拿好處費的名義騙取劉某乙70,000元、張某某70,000萬元、李某戊45,000元、李某丙47,500元、付某乙37,500元,共計人民幣270,000元。2018年9月份,因劉某甲等五人被判刑,常某甲返還給被害人100,000元。
2.2018年8月份,被害人葉某某通過朋友黃某某認識了被告人常某甲,常某甲自稱是海倫市廣播局的記者,以能為葉某某兒子辦理到農村信用社工作的名義騙取葉某某人民幣50,000元。
綜上,被告人常某甲共詐騙人民幣220,000元,案發(fā)后贓款已返還給被害人并得到諒解。
經偵查,被告人常某甲于2019年7月19日被大連市金州公安局在大連市金州區(qū)吉成商務酒店內抓獲。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戶籍證明、偵破經過、中國郵政儲蓄匯款憑單、協(xié)助查詢財產通知書、協(xié)議書、諒解書等;
2.證人常某乙、劉某丙、高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葉某某、劉某乙、李某丙、付某丙、張某某、李某己的陳述;
4.被告人常某甲的供述和辯解;
5.現(xiàn)場勘驗筆錄及照片。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常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常某甲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錢財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常某甲在審查起訴階段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對其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常某甲3年有期徒刑,緩刑3年,并處罰金5,000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黑龍江省海倫市人民法院
檢察官:趙衛(wèi)東
?2020年5月9日
附:1.被告人常某甲現(xiàn)取保候審于居住地;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3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1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