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奈檢公訴刑訴〔2020〕69號
被告人寶某甲,男,1965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505251965********,蒙古族,初中文化,農(nóng)民,戶籍所在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旗。因涉嫌貪污罪,于2020年1月3日被奈曼旗人民檢察院決定取保侯審。
本案由奈曼旗監(jiān)察委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寶某甲涉嫌貪污罪,于2020年1月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1月3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20年2月17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3月16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1月20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被告人寶某甲涉嫌貪污人民幣42654.56元,其中個人花用34106.56元,具體如下。
1.利用協(xié)助政府從事危土房改造的職務便利,套取危土房補貼(扶貧)資金10000元據(jù)為己有。
2012年,寶某甲作為**嘎查**,利用協(xié)助政府,幫助村民申報危土房改造補助事項、引領驗收等工作。當年寶某甲居住2間簡易磚房在未經(jīng)旗住建部門確定為危房的情況下,寶某甲利用協(xié)助蘇木政府落實危改政策的職務便利,將村民白某某的土房照片作為自己改造前的土房照片、私自在村民代表會議記錄上填加自已的名字,并將上述材料申報到蘇木政府。當年其自費建設新磚房。經(jīng)蘇木政府實地驗收合格后,從蘇木財政所領取危土房補貼款10000元據(jù)為已有。
2.利用協(xié)助政府落實公益林補助政策的職務便利,與他人共同貪污公益林補貼資金6515.25元,其中個人貪污2945.25元。
2011年,按照蘇木政府工作要求該嘎查將3133畝集體公益林,按現(xiàn)有人口均分到戶。兩個自然村組均分后剩余公益林面積214畝。時任黨支部**敖某某(已故)、嘎查達寶某乙(另案處理)、**員寶某甲商量后,將此214畝分別列在敖某某名下52畝、寶某乙名下68畝,寶某甲名下94畝,做了分配表上報到蘇木政府林業(yè)工作站。
2011年至2013年,公益林每畝年補貼標準為6.50元。敖某某名下多列公益林面積52畝,三年多得公益林補貼資金1014元;寶某乙名下多列公益林面積68畝,三年多得公益林補貼資金1326元;寶某甲名下多列公益林面積99畝(含妻子謝某某名義多得5畝),三年多得公益林補貼資金1930.50元。2014年,每畝公益林補貼標準為10.25元。敖某某多得補貼資金533元;寶某乙多得補貼資金697元;寶某甲多得補貼資金1014.75元。
綜上,2011年至2014年,敖某某截留公益林補貼資金1547元、寶某乙截留公益林補貼資金2023元、寶某甲截留公益林補貼資金2945.25元,三人共截留6515.25元,分別被三人支取后個人花用。
3.利用工作便利虛報良種肉牛基礎母牛頭數(shù),騙取畜牧業(yè)肉牛良種補貼資金3000元,據(jù)為己有。
2012年和2013年,寶某甲在未養(yǎng)殖良種肉?;A母牛的情況下,在自己名下虛假上報養(yǎng)殖良種肉?;A母牛60頭。2013年1月和10月,先后兩次打入寶某甲惠農(nóng)卡中良種肉?;A母牛補貼資金1500元共3000元據(jù)為已有。
4.利用協(xié)助政府從事落實惠農(nóng)項目的職務便利,套取玉米良種補貼640.2元據(jù)為己有。
2008年3月以來,寶某甲在任嘎查**期間,協(xié)助蘇木政府落實惠農(nóng)惠牧政策,主要負責統(tǒng)計、上報農(nóng)業(yè)保險投保面積,玉米良種補貼和核實種植面積等。
2010年,寶某甲名下申報玉米良種補貼面積580畝,分別給該嘎查承包耕種外村人常某某報120畝、王某某報80畝、徐某某報160畝、李某甲100畝,自己報120畝。當年寶某甲實際玉米種植116畝,虛假申報4畝,套取玉米良種補貼資金40元。
2011年,寶某甲名下玉米良種補貼面積130畝,當年實際玉米種植116畝,虛報14畝,套取玉米良種補貼資金130.2元。
2013年,寶某甲自己名下報玉米良種補貼面積190畝,其父親寶某丙名下報190畝共380畝,分別給該嘎查承包耕種外村人李某甲70畝、石某某報80畝、韓某某報100畝,給自已報130畝,當年寶某甲實際玉米種植116畝,虛報14畝,套取玉米良種補貼資金140元。
2015年,寶某甲上報玉米良種補貼面積99畝,當年實際玉米種植面積為66畝,虛報33畝,套取補貼資金330元。
2010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寶某甲虛報玉米種植面積,套取玉米良種補貼資金640.2元個人花用。
5.利用協(xié)助政府落實惠農(nóng)患牧項目的職務便利,虛報葵花種植面積,套取葵花種植保險理賠金4582.74元據(jù)為己有。
2008年3月以來,寶某甲擔任嘎查**期間,協(xié)助蘇木政府落實葵花種植業(yè)保險政策,主要負責政策宣傳,統(tǒng)計代收代繳投保費、上報投保面積和核實種植面積等。
2010年,寶某甲在資金名下上報葵花種植面積為406畝,其中,給該嘎查承包耕種外村人陳某某報81畝、給李某甲70畝、給石某某報75畝、給劉某某報110畝。寶某甲自己報70畝,當年寶某甲未種植葵花,套取葵花種植保險理賠金939.77元。
2012年,寶某甲在自己名下報葵花種植投保面積100畝,當年實際種植41畝,虛報59畝,套取葵花種植保險理賠金892.08元。
2013年,寶某甲自己名下報葵花種植投保面積150畝、其父親寶某丙名下報150畝共300畝。給該嘎查承包耕種的外村人陳某某、韓某某報150畝,寶某甲自己報150畝,寶某甲實際葵花種植41畝,虛報109畝,套取葵花種植保險理賠金2750.89元。
2010年、2012年、2013年,寶某甲虛報葵花種植技保面積,套取葵花種植保險理賠金4582.74元個人花用。
6.利用協(xié)助政府落實惠農(nóng)患牧項目資金的職務便利,虛報玉米種植投保面積,套取玉米種植保險理賠金10808.89元據(jù)為己有。
2008年3月以來,寶某甲在擔任嘎查**期間,負責宣傳惠農(nóng)惠牧政策,統(tǒng)計代收代繳投保費、上報玉米保險投保面積,核實上報玉米種植投保面積及投保費。
2010年,寶某甲自己名下投保玉米種植面積580畝,分別給該嘎查承包耕種外村人常某某投保120畝、給石某乙投保240畝,因漏報村民薛某某投保面積,劃撥薛某某40畝,自已投保180畝。當年寶某甲實際玉米種植116畝、虛假投保64畝,套取保險理賠金1366.40元。
2011年,寶某甲在自己名下投保玉米種植保險為130畝,當年實際玉米種植116畝,虛假投保14畝,套取保險理賠金272.16元。
2012年,寶某甲在自己名下投保玉米種植保險為25畝、并且以其父親寶某丙名義投保100畝共投保425畝。分別給該嘎查承包耕種外村人陳某某投保95畝、韓某某投保100畝,寶某甲自已投保230畝,當年寶某甲實際玉米種植75畝、虛假投保155畝,套取保險理賠金3375.90元。
2013年,寶某甲在自已名下投保玉米種植面積為190畝、其父親寶某丙名義投保185畝共375畝。給該嘎查承包耕種的外村人常某某投保250畝,自已投保125畝。寶某甲實際玉米種植75畝、虛假投保50畝,套取保險理賠金1022.00元。
2014年,寶某甲自已名下投保玉米種植保險面積為100畝、其父親寶某丙名下投保100畝共200畝。寶某甲實際玉米種植116畝、虛假投保84畝,套取保險理賠金2903.04元。
2015年,寶某甲投保玉米種植保險面積為100畝,實際玉米種植66畝,虛假投保34畝,套取保險理賠金1254.60元。
2016年,寶某甲投保玉米種植保險面積為99畝,實際玉米種植66畝,虛假投保33畝,套取保險理賠金614.79元。
2010年至2016年,寶某甲虛假投保玉米種植面積,套取玉米種植保險理賠金10808.89元據(jù)為己有。
7.利用協(xié)助政府落實種植業(yè)保險的職務便利,與他人共截留玉米種植業(yè)保險理賠金7107.48元,其中2129.48元據(jù)為己有。
2013年,**蘇木各嘎查村農(nóng)作物受風災。經(jīng)旗財產(chǎn)保險公司核定該嘎查玉米倒伏面積為600畝。上報該嘎查農(nóng)作物受風災玉米倒伏面積時,嘎查黨支部**寶某甲、嘎查達寶某乙和**員陳某乙(另案處理)三人商量,為了解決對受災情況進行實地勘察、拍照所發(fā)生的費用,在分配此600畝受災面積時,給投保玉米保險戶每戶分配受災玉米倒伏面積4畝,共分配500畝,剩余100畝分別列在陳某乙名下30畝、寶某甲的父親寶某丙名下30畝、寶某乙名下40畝。當年陳某乙名下玉米種植投保面積190畝,應得3894元,實得6027.84元,多報受災玉米倒伏面積,多得玉米保險理賠金2133.84元;寶某乙名下投保面積150畝,應得3134元,實得5978.16元,多報受災玉米倒伏面積,多得玉米保險理賠金2844.16元;寶某丙名下投保面積185畝,應得3799元,實得5928.48元,多報受災王米倒伏面積,多得玉米保險理賠金2129.48元。綜上,陳某乙、寶某乙、寶某甲三人利用職務之便,以多報受災玉米倒伏面積的形式共同套取7107.48元據(jù)為己有,其中2129.48元被寶某甲個人據(jù)為已有。
案發(fā)后,寶某甲主動向奈曼旗紀委監(jiān)委上交涉案資金33960元。
被告人寶某甲自動到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自愿認罪認罰。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戶籍信息、違紀違法款物收繳呈批表、情況說明、證明材料、中共固日本花蘇木委員會文件、危土房改造補助發(fā)放表等書證;2.證人證言:陳某乙、寶某乙等人的證言;3.被告人供述:被告人寶某甲的供述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寶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寶某甲在任哈日阿圖嘎查**期間,利用協(xié)助蘇木政府落實危土房改造和惠農(nóng)惠牧政策職務便利涉嫌貪污各項補貼資金共計42654.56元(其中危土房改造資金10000元),其中34106.56元用于個人支出,數(shù)額較大,且危土房改造資金屬特定款物,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貪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寶某甲自動到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是自首,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一款之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案發(fā)后寶某甲主動退繳涉案資金,應酌定對其從輕處罰。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建議判處被告人寶某甲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并處罰金,并適用緩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奈曼旗人民法院
檢察員:布和
2020年4月16日
附:
????1.被告人現(xiàn)取保候審于其住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七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
4.奈曼旗監(jiān)察委員《情況說明》一份;
5.?固日班花蘇木哈日阿圖村委員會《申請》一份;
6.?固日班花蘇木哈日阿圖村黨支部委員會《申請》一份;
7.?固日班花蘇木委員會《關于對給予寶某甲同志從輕處理的建議》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