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姜某某,男,1981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208211981********,漢族,初中,無業(yè),住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小區(qū)(戶籍所在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鄉(xiāng)**村**莊**號)。被告人姜某某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10月31日被盱眙縣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12月5日經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該局執(zhí)行逮捕。
被告人周某某,男,1988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208211988********,漢族,大專,無業(yè),住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小區(qū)**幢**室(戶籍所在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鎮(zhèn)**村**莊**號)。被告人周某某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10月31日被盱眙縣公安局刑事拘留;2019年12月5日經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該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盱眙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2月5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2月7日日已告知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告知被害人段某某、陳某丁等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值班律師、被害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案情重大、復雜,本院于2020年3月6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間,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在淮安市頤高廣場周某某租賃的房屋內,利用融360平臺會員身份,獲取該平臺向其推薦有意貸款人的聯(lián)系電話,通過融360平臺與被害人電話、微信進行聯(lián)系,向被害人推薦網(wǎng)絡貸款業(yè)務,在明知線上不能辦理網(wǎng)絡貸款、被害人征信等問題無法獲得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線上辦理服務”、“幫被害人包裝工作單位”、“加急辦理”等借口對被害人實施詐騙,騙取被害人錢財,其中被告人姜某某詐騙十六次,騙取人民幣14128元,被告人周某某詐騙二十次,騙取人民幣15578元。具體事實分述如下:
1.2019年9月28日、29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段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段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為由騙取被害人段某某人民幣1318 元。
2.2019年9月28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陳某甲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陳某甲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陳某甲人民幣1008 元。
3.2019年9月16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王某甲的信息后,與被害人王某甲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線上辦理服務費”為由騙取被害人王某甲人民幣199 元。
4.2019年10月27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宗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宗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線上辦理服務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宗某某人民幣568 元。
5.2019年9月7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邵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邵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線上辦理服務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邵某某人民幣199 元。
6.2019年10月26日、29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郭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郭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郭某某人民幣1306 元。
7.2019年10月30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張某甲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張某甲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不需辦理貸款的情況下,以“取消申請貸款需要取消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張某甲人民幣199 元。
8.2019年10月22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姚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姚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姚某某人民幣1018 元。
9.2019年10月25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李某甲的信息后,與被害人李某甲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李某甲人民幣880 元。
10.2019年9月30日、10月17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陳某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陳某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陳某乙人民幣1428 元。
11.2019年10月8日、10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王某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王某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為由騙取被害人王某乙人民幣1420 元。
12.2019年10月6日、24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陳某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陳某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陳某丙人民幣1436 元。
13.2019年9月23日、24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劉某甲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劉某甲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劉某甲人民幣1060元。
14.2019年9月11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張某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張某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征信有問題”為由騙取被害人張某乙人民幣1000元。
15.2019年8月3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支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支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貸款已申請,取消需要取消費”為由騙取被害人支某某人民幣199元。
16.2019年9月26日,被告人姜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錢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錢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等為由騙取被害人錢某某人民幣1010元。
17.2019年10月17日、18日、21日、23日、24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陳某丁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陳某丁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加急辦理費”等為由騙取被害人陳某丁人民幣1214 元。
18.2019年10月18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陳某戊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陳某戊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陳某戊人民幣918 元。
19.2019年10月13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孫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孫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孫某某人民幣1010 元。
20.2019年8月31日、9月22日、9月29日、10月5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李某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李某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辦理貸款需要保證金”等為由騙取被害人李某乙人民幣2676 元。
21.2019年7月30日、31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王某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王某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等為由騙取被害人王某丙人民幣898 元。
22.2019年10月3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陸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陸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陸某某人民幣580 元。
23.2019年10月17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張某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張某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張某丙人民幣450 元。
24.2019年8月27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許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許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許某某人民幣480 元。
25.2019年10月12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索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索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索某某人民幣500 元。
26.2019年10月28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張某丁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張某丁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張某丁人民幣786 元。
27.2019年9月12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劉某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劉某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劉某乙人民幣500 元。
28.2019年10月7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金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金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金某某人民幣620 元。
29.2019年9月18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劉某丙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劉某丙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劉某丙人民幣500 元。
30.2019年9月5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孟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孟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單位包裝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孟某某人民幣500 元。
31.2019年8月26日至28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王某丁的信息后,與被害人王某丁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等為由騙取被害人王某丁人民幣914 元。
32.2019年8月3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張某戊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張某戊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等為由騙取被害人張某戊人民幣958元。
33.2019年10月26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施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施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線上辦理服務費”由騙取被害人施某某人民幣468元。
34.2019年9月23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嚴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嚴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線上辦理服務費”為由騙取被害人嚴某某人民幣580元。
35.2019年10月24日、25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吳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吳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先后以“線上辦理服務費”、“單位包裝費”等為由騙取被害人吳某某人民幣826元。
36.2019年8月26日,被告人周某某在獲取被害人繆某某的信息后,與被害人繆某某聯(lián)系,在明知被害人無法辦理網(wǎng)絡貸款的情況下,以“辦理貸款需要保證金”等為由騙取被害人繆某某人民幣200元。
案發(fā)后,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盱眙縣公安局扣押決定書、扣押筆錄、扣押清單,發(fā)還物品、文件清單,盱眙縣公安局搜查證、搜查筆錄;微信交易記錄;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常住人口信息等書證;
2.被害人段某某、陳某戊等陳述;
3.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供述和辯解;
4.盱眙縣公安局制作的辨認筆錄。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案發(fā)后,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江蘇省盱眙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胡繼家
2020年3月10日
附:
1.被告人姜某某、周某某現(xiàn)羈押于盱眙縣看守所;
2.全部案卷材料五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2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