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唐某某,男,1994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5109231994********,漢族,文盲,戶籍所在地四川省大英縣,住四川省大英縣**鎮(zhèn)**村**組**號,因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8月26日被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唐某某涉嫌敲詐勒索罪,于2019年11月2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害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案情復雜,本院于2019年12月29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2017年1月,胡某甲(另案處理)、王某某(已判決)等人共同商議,假借民間借貸之名,實施非法索取他人財物的犯罪活動。同年2月28日,王某某等人在重慶市兩江新區(qū)泰山大道東段58號9-6成立重慶**法律咨詢有限公司(簡稱**公司)。為逃避處罰,王某某等人多次變化公司名稱及辦公地點。同年6月,**公司搬遷至兩江新區(qū)線外城市花園11棟2-3并自命名為“**公司”;同年10月搬遷至兩江新區(qū)融創(chuàng)金貿時代10棟6-15并自命名為“**服務公司”;同年11月王某某伙同景某某、代某某(均已判決)等人又在渝北區(qū)中渝廣場3號樓1310室成立“**公司”。王某某等人在上述地點以公司名義對外從事汽車貸款業(yè)務,故意制造違約陷阱,多次實施敲詐勒索的犯罪活動,逐漸形成了以王某某等人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
該犯罪集團成員通過同鄉(xiāng)、朋友介紹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實行公司化管理,對外以公司名義實施犯罪活動,對內按成員不同職責確定底薪加提成的薪酬制度,嚴格上下班考勤,根據(jù)成員業(yè)績多少實行獎懲措施,并制定業(yè)務員工作規(guī)范。
該犯罪集團人員通過散發(fā)廣告單以及在互聯(lián)網(wǎng)微信群、QQ群上向社會廣泛宣傳“低利息、無抵押、不扣車”,尋找急需資金或資質較差的客戶作為犯罪對象,同時以支付貸款金額5%的介紹費作為優(yōu)厚條件,吸引社會中介、熟人等為其招攬客戶。
該集團成員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在辦理車貸業(yè)務時,由專門人員負責“談單”,了解客戶身份和車輛情況后評估貸款額度,一般以不超過車輛價值的50%確定貸款金額,誘使被害人簽訂明顯不利于自己的汽車質押合同、承諾書等書面材料,并當場轉賬發(fā)放不高于貸款合同金額50%的款項,剩余部分由財務人員單方面扣除貸款合同金額35%左右的后期管理費、風險擔保金等費用后以現(xiàn)金方式發(fā)放,并向被害人口頭承諾只要不違約即可在合同履行結束后退還該費用,或者以已經(jīng)放款履約為由,脅迫被害人同意扣除上述費用。同時,該集團安排人員以為被害人車輛安裝GPS的名義,索取車輛備用鑰匙,便于后續(xù)扣車。為索取更多財物,該犯罪集團在合同簽訂并發(fā)放貸款后,隨即安排多人到被害人家中“考察”,以被害人資質不夠或材料不全為由,采取滋擾、糾纏等方向向被害人隨意索要“考察費”、“協(xié)調費”、“辛苦費”、“加班費”等錢財。為達到非法占有事先扣除的風險擔保金、后期管理費等費用的目的,該集團成員通過不將合同材料交給被害人、不告知被害人還款賬號和還款時間、不接聽被害人電話等方式制造違約陷阱,刻意躲避還款,導致被害人無法按約還款,進而肆意單方認定被害人違約,再以違約、扣車相要挾,迫使被害人全額還款,并按日支付貸款金額10%的違約金。被害人為贖回被扣車輛或避免支付高額違約金,被迫全額還款。若被害人拒絕全額還款,王某某等人則將被扣車輛變賣。
經(jīng)查證:被告人唐某某參與4筆,負責考察客戶、催款等,涉案金額474700元。具體案件事實如下:
1.2017年3月7日,被害人唐某乙至**公司,由王某某談單,被告人唐某某、周某甲(已判決)參與,簽訂80000元的貸款合同,實際得款47000元,在考察中,被害人唐某乙被被告人以各種名義索要2000元,后被告人以扣車相要挾,迫使被害人唐某乙支付85000元,遂返還車輛。被害人唐某乙被勒索40000元。
2.2017年4月18日,被害人但某某至**公司,由王某某談單,被告人唐某某與景某某、胡某乙、余某某(均已判決)等人參與,先后簽訂三期貸款合同,總計600000元,實際得款424400元,先行還款350000元。在考察中,被害人但某某被被告人以各種名義索要6600元。后被告人以違約扣車相要挾,迫使被害人但某某支付260000元,遂返還車輛,被害人但某某被勒索192200元。
3.2017年5月11日,被害人張某某至**公司,由王某某談單,被告人唐某某與景某某與余某某參與,先后簽訂三期貸款合同,總計620000元,實際得款447000元,先行還款420000元。在考察中,被害人張某某被被告人以各種名義索要37500元,后被告人以違約扣車相要挾,迫使被害人張某某支付220000元,遂返還車輛。被害人張某某被勒索230500元。
4.2017年6月10日,被害人金某某在陳某某(已判決)的介紹下至**公司,由王某某談單,被告人唐某某與周某乙(已判決)等人參與,簽訂40000元的貸款合同,實際得款28000元,后被告人以扣車相要挾,迫使被害人金某某支付40000元,遂返還車輛。被害人金某某被勒索12000元。
2019年8月26日,被告人唐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被告人唐某某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立案決定書、到案經(jīng)過、常住人口信息、刑事判決書、銀行流水明細等書證;
2.被告人唐某某的供述和辯解;
3.被害人唐某乙等四人的陳述;
4.同案犯王某某、景某某、周某乙等人的證言;
5.辨認筆錄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唐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唐某某參加以王某某等人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威脅或要脅的方法,索要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唐某某在犯罪集團中起輔助作用,系從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量刑情節(jié)。被告人唐某某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量刑情節(jié)。被告人唐某某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建議判處被告人唐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五個月,并處罰金七萬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法院
檢 察 官:樊鵬飛
附:
1.被告人唐某某現(xiàn)羈押于重慶市北碚區(qū)看守所;
2.本案卷宗四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
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